登陆注册
6694500000042

第42章 攻城2

周钦本是个性子淡泊之人,于名利权钱并没有多大的**,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前世宅男的身份。自来到这世界,他也没打算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来了这县衙里当差也仅仅只是因为不愿整日里呆在周家,像个被包*养的金丝雀,仅此而已。

不同于想象中的落后贫穷,后大唐的生活水平基本不比后世农村相差多少。可能这种百姓安居乐业的面貌潜意识里烙刻进了脑海里,使周钦对于一切破坏这种状态的事情本能的起了一种抵制。对于后大唐的农民起义,周钦持的是反对态度,像历史上的方腊宋江等人,周钦不认为他们是为百姓谋福祉,相反,是他们将本已岌岌可危的宋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不可否认是他们加剧了宋王朝最终被后金攻破京都的事实。

哪里有剥削,哪里便有反抗,即使最终都成不了气候。对于受了冤屈的,周钦报以同情,但他不希望这些注定的悲剧人物们破坏本就大厦将倾的后大唐,最终造成外族的入侵。

望着眼前这几个想溜走的衙役,周钦皱着眉头说道:“反贼攻城只在片刻,若你们不抵挡,待得他们进了城,你们的妻女将会被淫辱,你们的兄弟将会死去,你们的家财将会被夺走。”此时的周钦眼神犀利,气势滔天,一边的说着,一边环顾四周众人。“城门若失,你们将躲往何处?”

几个本欲离去的衙役面对着周钦咄咄逼人的质问,都将目光移往别处,他们来这衙门里做事可没想过要把命卖给这里,但若今日失了城门将来朝廷还是会惩罚。

见他们都低了头,周钦脸色缓和了些,声音依旧高亢,“所有人等都集中到大院,贪生怕死的周某也不勉强,愿与周某一同守城的请上前一步。”

院子里和各房衙役见了周钦几人的动静,都围在一边瞧着,见周钦如此说,众人都默默的看着身边的同伴们。其中各房书吏攒点本欲开口呵斥周钦几句,但想想周钦要去守城便又住了口。

“算老夫一个。”宋谦迈着步子分开人群走了出来,朝周钦笑笑,站到了他的身边。

见宋谦带了头,刑房里的几个衙役彼此看了看随后跟了过来。

“若反贼杀进了城,谁又能逃得了?”

“是啊,前些年不也有人造反打进了新登县城杀了好多人么?”

。。。

最终周钦带走了六十几人,其余人周钦也不强求,这些人即使上了城墙只怕也会怯懦

畏死,影响了其他人的士气反而坏事。

望着周钦带着一众人去召集乡兵,几个六房的书吏攒点聚在了一起大骂周钦托大。

“他只是个攒点而已,几位书吏在此哪轮得到他吆五喝六的?真是年少不知礼仪!”

。。。

周钦在场时,满身鲜血的形象让人心悸,待他走后众人才省起自己的职位并不比他小,然而守城是会死人的,他们终究没有同去,作为一个读书人征战沙场的事还是留给武夫好些。如此想着众人便心安了些,也没有去阻挠周钦。不过他们对周钦如此挑头还是有些不满,周钦甚至没有来与他们商量一下,只是跑到他们面前大吼‘谁要和我去守城?’。众人激动的数落一阵后想起反贼即将攻进城来,互相凝视了一阵便又满脸忧容的垂下了头。

除了宋谦,其它有点分量的小官攒点书吏一个也没跟来,但周钦觉得如此也好,至于宋谦,便让他在城下组织指挥便好。在宋谦的建议下,六十来个衙役被分派去召集乡兵,时间紧迫,每个衙役都撕了一张花名册,周钦吩咐他们只要领了人立马赶往城门处听候县尉林泽调遣,不必等其他人。

由于对地方不熟,周钦是与刘得子宋谦一起走的,在刘得子手上有三十来个名额,但按着地名却有十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刘谦无奈的解释说这是空额,因为按例这些在册的乡兵都是有报酬的,贪墨这些银子大抵已形成了一种潜规则。但更让周钦难以接受的是这些所谓的乡兵,竟然十之四五都已年过花甲。

“小周啊,你来衙门不久,很多事还不太了解。别说是这里,放眼全国大多也是如此。”

看来此中也有不少猫腻,不过周钦也没打算怎么样,只是亲身经历这些难免让人心寒。

“宋伯,我明白。”周钦并没有收下这些个老乡兵,只将那二十来个年轻些的找齐后便立刻带人赶往城门处。“我只是想,若其他人招来的也有这许多老人,那守城可未必足够。”

宋谦闻言默然无语。

当众人到达城门处时,大半的衙役已将名册上的人先一步带到了。大约有一千多人,大半已上了城墙,有了这些人填充,原本显得空荡的城墙上立即热闹了起来。这些带来的乡兵大多没有甲胃,只是分了刀枪弓矛,半蹲在女墙之后,偶尔紧张的快速往城外望一眼。

城下几个士兵指挥着乡兵将武器从兵营里搬了出来,每当有衙役带人到来,便将堆放成几堆的武器一一发下去,然后便有守城士兵领人上了城墙。县尉林泽并不在这里,但一切都井井有条。

对于领兵打仗,周钦并不懂,将二十来人带到后交给了那几个士兵便不再过问。只是问那士兵道:“林县尉在哪里?”

那士兵将一把刀发给一个乡兵,见周钦问回道:“县尉大人正在城楼里。”

周钦道了声谢与宋谦刘得子三人便上了城墙,这墙高约十二米,人在墙下只需仰射绝对是在覆盖范围内,虽没了准头,但伤人是绝对的。三人拿了盾牌弯腰朝城门之上的城楼行去。

透过女墙望外看去,只见数千人都在百米之外,大量的人正在旁边密林里砍伐树木,而骑兵则聚在正中间防止有人出城。

刘得子望了一眼,有些紧张的开口道:“周兄弟,他们这么多人啊?我们守的住吗?”

“说实话,我不知道。不过你看他们围城却不会摆阵型防御,除了那些骑兵行止整齐些,其他人都只是胡乱聚集,我想他们应该也是群乌合之众吧?”几个乡兵扛着石头木头走了过来,只有一米多些的城墙道路本已蹲了一排人,加上周钦三人便显得有些挤,三人只好往墙边靠了靠让了过去。

刘得子听周钦如此说,心中踏实了些,“也是,等众衙役们带齐了人,我们也有不下两千人呢。”

两千人?周钦不禁有些哭笑,除了自己没有将老人算作乡兵带了来,其他人可是不管老少都拉来了。旁边靠墙蹲着的五个人里头往往有两个头发都快白了的老人。

“宋伯,一会你去组织些人给伙夫们帮忙吧,众人在此拼杀,如此多人那营房伙夫怕是忙不过来。还有再吩咐几个人去组织个队伍及时将受伤的人送去医治。”

若是高俅在此,这些事情大有人手去做,但如今除了周钦宋谦,也就没人能说的上话了。

“还是小周想的周到,老夫都未曾考虑过这些呢。也罢,老夫这便去吧。”宋谦赞同道:“今次多亏小周来了县衙,否则。。。”宋谦摇了摇头,叮嘱二人小心些便转身离去了。

剩下二人进了城楼,这城楼高有两层,朝城外一侧开了多个类似窗户的洞,几个弓箭手不时的通过这洞将箭矢射向城外,阻止反贼靠的过近。除了弓手,还安排了许多乡兵,用以随时支援各处。上了二楼,就见周钦正站在洞口前望着城外。

“县尉大人。”二人行了一礼,刘得子

县尉林泽转过了身,见是救下城门的那位攒点,微微一笑道:“周攒点,今次多亏了你们。”说着看了看周钦身后的楼梯疑惑道:“县丞他们呢?”

“回大人,县丞大人不知去向,卑职斗胆组织了这些人手。”

县尉林泽一听便明白过来,怕是这些平日眼高于天的文人此时却是害怕的躲起来了。冷哼了一声道:“罢了,不提他们。”

说着他又转身看向城外,一只手搭着墙,开口道:“这些反贼毫无军阵可言,以我观之不过是些平民百姓,但是。。。”县尉林泽转过了头,“这些人却悍不畏死,方才他们冲了几次想撞破城门,都被我们打退,徒留近百尸体。但是我却发现这些人并不曾因这死伤动摇分毫,好些人身中数箭仍只知前冲,若非他们头领鸣金只怕他们永不会退。”

周钦走到县尉林泽身边的一个洞口往外看去,可以看到他们已开始打造简易的攻城器械,多是些长形登城梯子。

“他们本以为能一举夺下城门,所以对攻城器械准备不足。仅靠这些梯子我们倒还能搏一搏”县尉林泽虽如此说,但从他脸上神情看来周钦觉得他对能否守住城池并不是非常有信心,“你带来的人壮年男子太少了。”

“等全部的人招齐大约有一千壮士,一千老弱。”周钦沉吟了一下问道:“不知县中大户人家可有护院,我们能不能将他们召集了来?”

同类推荐
  • 回到崇祯末年

    回到崇祯末年

    一个活在现代的普通人复生在崇祯末年,这个兵荒马乱,瘟疫横行,天灾不断的恐怖年代。本着家财万贯,仗着半调子的现代知识,想泡尽秦淮八艳,关外满清虎视眈眈,白莲教造反,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在这危险年代要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当忠臣还是当汉奸全在一念之间。
  • 农明

    农明

    五里城外,十里墎。谁家牧童画山河,万里江山,万里屋。谁道天下换金乌。
  • 重生之混在东晋末

    重生之混在东晋末

    田力合为男,女子合为好。男人--难人也;女人--亦好人!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十全十美。于是,男人拿走七分权利,女人只有三分的反抗!男人的誓言,七分是假,三分是真。于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的外貌,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于是,男人胆大去经商,女人胆大不化妆。在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女人占去七分色彩,只留下三分给男人,于是就有了"花姑娘";在同样绚烂的内心世界,男人花七分去欣赏别的女人,只留给爱人三分的忠诚,于是就有了"花花公子"。男人七分爱数学,三分爱文学。于是,男人就用三分的浪漫征服女人,又用七分的理智掌握。我说的这些七分是真理,三分是儿戏!不信?且看赵磊这个既懒且坯的失业大学生如何纵横于东晋的男人与女人之间,打拼出自己的一世荣华!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煜霸天下

    煜霸天下

    金陵龙脉,千古帝都,何言南人不能统北?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文人也可争衡天下!文章锦绣,诗词隽永,我本千古词帝。家国之恨,夺爱之辱,今生岂可再现!天命若在我南唐,朕便顺时而动。若是在北,孤要逆天改命。宋祖赵胤,盖世英雄,如今必与争锋。不再以狼毫泼墨,书春花秋月、一江春水。当提三尺天子之剑,笑傲乱世,一统中华。敬请关注我爱娃娃作品,煜霸天下!
热门推荐
  • 须弥界

    须弥界

    须弥界,神佛之境界。须弥界内须弥山,佛、道、人、魔、巫、鬼、修罗,各占一方,但唯有历经修士、贤者、圣人、天子、成仙、天王、菩提者,方可突破三界九重天,成为千古一帝,最后一统须弥大陆。一个另类的天才少年,却总因俗世的不容而变成了废材,直到有一天世界崩塌了,而我,只有我,还活着……既然还活着,那就用这个不能被世界接纳的身体,成就神佛的境界,然后证得千古一帝……
  • 凤凰金羽

    凤凰金羽

    (我觉得写这种类型的简介估计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可我还是要写)上古时期,凤凰一族与神龙一族展开了一场大战。两族的实力不分伯仲,可正在打的水深火热之际,凤凰一族出现了叛徒,神龙一族趁虚而入,把凤凰一族几乎灭绝......几千年后,这场大战被后人称作龙凤大战,凤凰一族不知所踪,有的说凤凰一族已经灭绝,有的说凤凰一族隐匿深山,总之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人知道真实的答案。。。星儿的话:嘛,大家不要把剧情想的太严肃了嘛,不过我也只是一个11岁的小学生,文笔可能不太好,请不要介意哈。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食神世子妃

    食神世子妃

    一次陷害,一种名为千娇百媚的东西,让她和他从此纠缠不清。为了偿还那巨额的银子,她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她一次又一次的躲避,他却一步又一步的步步紧逼,当她穿着新娘的喜服坐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笑的分外邪魅。“爱妃,终于嫁给了本世子,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高兴,她真他娘的高兴!!!她咬牙切齿,“世子爷,外人都说你双腿残疾还不能人道,妾身去摘根黄瓜!”翌日一早,她一手扶墙一手扶腰,颤颤巍巍的从新房里出来,“混蛋,下次再敢对老娘这么粗暴,老娘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什么颜色?绿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错与错过

    过错与错过

    当初的一声声呵斥,现在一次次的挽回。那一次是她最后一次听他的话,她对他的爱在那一次后化为了风沙。
  • 不灭武神系统

    不灭武神系统

    叮叮,不灭武神系统启动。齐潇洒本来是在地球上玩着游戏的,奈何一颗流星坠落,砸入了他的公寓里面,将他砸死了。可是,命不该绝,齐潇洒居然在陨石之中融合了一个系统,并且进行了重生穿越。然而,这个系统则跟他一起夺舍转世了。齐潇洒来到了一个异界大陆之上,但是,只会玩游戏的齐潇洒,能在这个大陆上存活吗?
  •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天下谁主?谁亦是那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墨家功高盖主,皇家自然不会让它活下去。当墨家危险时,一个又一个只顾着争夺权力。却不知后面的恐怖。当他们开始争夺时,他们都已成为棋子,而墨染尘为下棋者在他们你死我活时,以墨染尘为首的三房一派。墨天挚直接掌管墨家。一切才刚刚开始。皇家?!她可不怕,墨家掌管着全国上下的财路。修仙界的高手?!她更不怕。有法宝在手,何惧之有?天下谁主?谁笑到最后?女强男强。结局1v1这是一个女子登上最强之王的故事……
  • 剑指柔情

    剑指柔情

    这是一块以剑为尊的大陆,剑客大原。大原之上剑术繁多,将剑术修到至尊者方可为王,这里没有花哨的魔法与技能,只有将身心与天地融合到极致的剑术!
  • 云仙纪

    云仙纪

    这是一个谪仙轮回的故事,这是一个凡人修炼的故事。再到天地轮转,他重回云端,把酒摘桃。为新情,为旧仇……
  • 冷情少女闯校园

    冷情少女闯校园

    【这是一部由六个人引发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幕尽情挥洒泪水与欢笑的青春热血盛宴。】她,是国民初恋,绝美杀手,时而高冷,时而呆萌。他,是国民男神,极品boss,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给她一场最难忘的爱恋,而这场梦幻般的故事却成为了她一生中最不敢想的噩梦。五年后,死而复生的她再次归来,成为了他公司里的首席设计师。她忘记了所有人,忘记了所有事,本想过最平凡的生活,却在兜兜转转之后再次陷入了他的陷阱。恢复记忆后的她,面对的却是与他的生死之战。她在他面前举着枪,妩媚一笑:“想要我的心,不如拿你的命来换,如何?”酸酸甜甜的青春,懵懵懂懂的爱情,在他们心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