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5100000095

第95章 雷霆之势

这次农民起义的两名主要领导者王自用和王嘉胤被官军斩杀后,流寇各路大军组成的联合体瞬间崩塌离析,各自为战。而这也给了洪承畴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机会。

崇祯三年三月十六,被洪承畴任命为延绥东路总兵的曹文诏从大同出兵一路清扫宁武关、静乐县一带流寇,并在三日内攻破流寇大本营榆林。城破时负责留守老家的叛军首领李老柴和独行狼企图易容化妆潜逃,被士兵连追一天一夜后抓回斩首示众。

五月初八曹文诏之侄曹变蛟从潼关出两万大军沿官路一路向西北清扫流寇,并在铜川桥附近击溃了准备回援榆林的刘道江的部队,斩敌四千余人,虽未能抓获首领刘道江,但是也大大打击了流寇的士气。

经过官兵与地方守备部队四五个月的艰苦战斗,已经基本将流寇三面合围,向着北方边墙重镇宁夏镇赶去,而洪承畴也早已带着自己亲自指挥的两三万部队进驻宁夏镇,布置了天罗地网,现在就等其余三路大军将流寇赶入这张大网内,完成合围,结束流寇的造反之路。而对于李承在来信中提及的几个要重点照顾的流寇首领,洪承畴也是极为上心,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得知高迎祥和张献忠是率领起义军的首领外,其余罗汝才、李自成、李过等人皆无具体消息。

到了最后,在西北大地上出现的情形就是,流寇在前面一路跑,官兵在后面一路追,边追流寇,边顺手把被流寇践踏过的城池土地收复。而跟在官兵后面的,则是由崇祯皇帝亲自调派的一大批官吏,带着各种物资工具以及钱粮来安抚民心,恢复生产。而现在劳动力资源严重匮乏的李承也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他也派出了由李固国为首的一大批工作人员来到山陕两地,带着银子,只要是愿意移民迁居的百姓,每人给五两银子的安家费,并承诺等到了山东后每人分十亩自留地,三年不收任何税赋,有各种技能特长的人在经过核查后可以优先进入工厂劳作,工钱每月二两,做满两年后还可以涨。

工作队在各个县城州城里设立一个工作地点,派出人手分赴各地宣传。短短四五日,经过口口相传,山东浮山招人做工的消息就传遍了十里八乡,无数慕名而来的流民、乞丐、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到附近的报名地点去报名。对于这些大量的劳力,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也是优劣不挑,只要你来报名我就给你一口饭吃,最次的还能开荒种地呢!而这么多的人也无法一次性迁移到离这里上千里远的山东去,于是经过各方协调后,由浮山方面的人聘请了大量的医师大夫以及镖局的镖师,分批次将这些人运输回山东。

而朝廷方面,崇祯在浮山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回京后不顾百官阻拦,硬是将赋闲在家的孙传庭召回朝廷,并任命他为京畿守备总督,将宣大防线往南至开封北这一片的地区划为京畿地区,除北京城外,其余地区军政两务全部由孙传庭处置。而新军的名字也是由崇祯亲自定下,命名为铁血军,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崇祯心中的志向,绝对不止是中兴大明这个目标。

军队成立后崇祯亲任铁血军统领大将军,而孙传庭则当了铁血军总兵官,负责招募训练调配物资军饷等一应事务。轰轰烈烈的招兵练兵大运动从李承派兵出征朝鲜的时候就开始了,新军所有内容一律参照虎贲军的模式,为了这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亲军,崇祯更是煞费苦心,不但粮食军饷足额发放,更是向李承借了五百名教导队的教官前来协助孙传庭练出一支铁血军队,崇祯也是将宝押在了这支部队上,自己更是亲力亲为,隔三差五的就往军营里跑,一些强度小的训练,崇祯皇帝也是亲身上阵,与战士同吃同住一起吃苦受累,用自己的本事赢得了这些士兵的忠心。

而京城附近的皇庄里,也是早就全部种植了从浮山带回来的杂粮种子,什么地瓜玉米土豆。今年春耕的那天,王承恩亲自带着大批宫里的小太监,按照李承传授的种植之法,分发给了各个皇庄,并开耕下种。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粮食基本成熟,再过几天就该收获了。按照李承的说法,地瓜土豆一亩地最少能出近两千斤粮食,也不知是真假,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那这些种子如果由朝廷来推广到各地,岂不是人人都不用挨饿了?

从皇帝听从了李承的建议,开始了一步步的改革之路后,大明朝的一切都看上去都在逐渐的变好,长此以往,中兴大明恐怕也不是一句空话了。

时间匆匆流逝,一转眼的功夫,又到了崇祯三年的尾声。

被拖在朝鲜的鞑子早在九月的时候就已经退兵回沈阳了,尚泽谦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派出两三万士兵紧跟在鞑子屁股后面跨过了鸭绿江,攻破原东宁卫辖下的宽奠、永奠、大奠、长奠、新奠五堡,并在新甸堡两侧四十里地距离上新筑两座中型水泥堡垒,并调派水师船只趁冬季封河之前将大量过冬物资以及轻型火炮和弹药运送到这七堡中。

这七堡如同钉子一般扎在了建奴心脏旁边,稍一动弹就可能要了鞑子的命。尚泽谦选择这里建堡充当前沿阵地是有原因的。从最西面的新奠堡往西北二百余里就是鞑子的老家赫图阿拉,往西三四百里就是鞑子的盛京沈阳,往东不过百十里就是朝鲜境内,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令鞑子头痛不已。

虎贲军不但现在已经如同楔子一样钉在那里,更是将当地的鞑子屠戮一空,并把汉人集中起来,再加上一些跟随大军到这里的朝鲜人,组织了有一万多人开始开荒,准备明年开春开耕种植,看这个样子是打算留在这不走了。

任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和宁完我有无数计策,但是无奈的是现在粮草不足军备不齐,再加上马上就要入冬,这塞外荒蛮之地的冬天可不是那么好过的,一个弄不好会死很多人。本来范文程和宁完我私下一商量,给皇太极进言要其点兵尽快拔除盘踞在宽奠附近的毒瘤,但是几大贝勒和皇太极因为钱粮的缘故都没有听从自己的谏言,最终直接导致后金被三面夹击,被李承和崇祯的大军赶到了比北海(贝加尔湖)还往北的苦寒之地,被囚禁在今天的西伯利亚往北,靠近北极海的地方,没过几年皇太极就郁郁而终,而**哈赤一脉的后代又过上了他们老祖宗的生活,没事打打猎打打渔。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承在朝鲜以及辽东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而且也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虽然虎贲军撵着鞑子一路跑,但是私底下尚泽谦也是派了一队士兵四处抢掠,前面鞑子一路辽东逃,搜刮了一遍,而虎贲军在后面又刮了一遍。经过这一次大战,朝鲜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直接倒退了一百年,从此一蹶不振,要不是李倧在其有生之年一直搞强权政治,否则的话朝鲜早就主动要求并入大明成为一个行省了。

大明国内的流民叛乱基本被荡清,随着王承恩在京城皇庄中试种的土豆和地瓜等几样高产耐旱的作物大获成功,这几样作物也被朝廷强制推广,为此还在户部名下新增设了一个农业司,专职负责培育推广这些高产作物。

起先在山西陕西和河南三地,农民的抵触情绪很大,毕竟官府这些人一直都是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主,谁知道这些种子到底有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能打两千斤粮食?万一全都种了,等出粮的时候连稻子产量的一半都没有,那到时候也只有两条路走了,一是被活活饿死,二就是揭竿起义。

后来崇祯联合了李承,在以上三个省份的基础上,加上了山东和河北,五省强制推广,凡是种植此种作物的,每户可补贴五两银子,并且前两年不收任何税赋,如果不种也可以,最近朝廷正在大修边墙,正缺劳力,你去前线工地做两个月的工,也就不用你种了。

此话一出,这些农民百姓也不管好不好了,纷纷到各个县城府衙中领取银子和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种子,在领取种子的同时,也有一些穿着打扮像是读书人的年轻后生跟他们讲解了如何耕种这些作物,他们更是说,这些作物不用种植在田地里,只要种植在田间地头,院前院后,甚至是山丘土地上都能生长,而田地里则种植这种叫做玉米的植物,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劳作耕种,保证大家明年大获丰收!

这些农民也是半信半疑的,不过官老爷都发话了,自己也领了五两银子,人家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吧。于是这些容易受到干旱大灾的省份的百姓,不管是农民佃户还是地主老财,全部被强制推广了这几样新种子,回家之后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而崇祯等人也似乎看到了丰收的日子,自己当皇帝也有几年时间了,现在终于为百姓办了一件实事。等后年开始收粮食税的时候,估计自己也能完成一些改革了,恐怕税收也会比现在多的多。

就在一切向着美好的明天一步步走去的时候,李承已经在浮山开始考虑收复辽东故地以及如何让蒙古的各个部落牧民老老实实的为大明卖命了。

同类推荐
  • 日不落华夏

    日不落华夏

    十九世纪中期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日益走向了巅峰,将会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可是,一个华人海盗小头目却迎着海风大喊:“我要让华人春天在大西洋旅游,夏天在太平洋洗澡,秋天在印度洋垂钓,冬天在北冰洋打雪仗。”多年后,英国一个大学华语教师对英国学生们用非常标准的华语喊道:“你们给我听着,目前华语是全世界最大的通用语,你们必须要给我学好华语。如果考不过华语四级,你们统统别想获得毕业证,明白了吗?”
  • 百年风云巴尔干

    百年风云巴尔干

    巴尔干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势险要,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先后为拜占庭帝国、土耳其帝国所统治,自近代以来,又为奥匈、俄罗斯、德、英、法所觊觎,长期成为列强所争夺的场所。境内民族关系异常复杂,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此交错发展、争斗不休,引发诸多矛盾。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先后崛起争雄,使巴尔干的局势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当前世界形势千变万化,中国正迈开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熟知美、俄、日等大国的起伏固然重要。但凡事不宜扎堆,小国的兴衰也不能脱离我们的视野。如今巴尔干的前途依然有许多未定的因素,值得人们注意。
  • 篡臣

    篡臣

    这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历史,一个以武为尊的王朝,一个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现代人在腥风血雨中渐渐踏上权力的巅峰,面对已经走向暮年的大楚王朝,他将何去何从?是屈人之下,还是居于万人之上?各位看官请看书名!书名诠释:篡臣即是篡夺君权之臣。请各位看官收藏养之。
  • 纳曲安歌

    纳曲安歌

    天性慵懒却官运亨通。单挑皇子却不落下风。皇帝的器重,公主的垂青,兄弟的豪情。他,叫纳兰楚。他,是主角。
  • 鹰狐天下

    鹰狐天下

    这是一部虚构历史场景的小说。所以它与历史若即若离,关系暧昧。中国历史是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个又一个朝代唱着换汤不换药的颂歌,民族的融合和个性的成长一遍遍的出现,又被一遍遍消磨。包括英雄。历史会赞美英雄,却从来不懂得善待苏东坡这样的英雄,到了最后,它青睐的只是刘邦、李世民等追逐权力者,甚至黄巢、张献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是枭雄,是鹰与狐。是为《鹰狐天下》。好在小说这种体裁既提供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又无需为历史的出路提供答案,这真是写字者的幸福。
热门推荐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 重生之农家酿

    重生之农家酿

    一朝重生入农家,拉扯两孩慢慢长。酿点小酒发个财,顺带觅得好夫郎。简单来说就是个倒霉姑娘重生在农家院,利用前世技能发家致富,顺带寻找如意夫君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他是权倾一方富可敌国的霸主,是她旧时遗忘的小哥哥。再见面,她是到处躲藏被人盯上的小白兔,一个扑身躲到了他的羽翼下。送上门的食物,哪有不吃的道理?司空爵麻溜的吃干抹净,只是占身难占心,要想得到小白兔的心,难!追妻路上,前有情敌带着萌宠弟弟刷存在感加分,后有难搞小舅子搅局!她说:“我想找一份工作。”“来给我当贴身跟班,月薪十万。”她双眼发亮:“税前还是税后?”司空爵笑得意味深长:“睡后翻倍。”某天,佣人来报:“少爷,准少奶奶跟十三少约好一起去看画展!”司空爵冷笑,看画展?还挺有情调!大手一挥,“关门,放儿子!”
  • 名门婚宠

    名门婚宠

    为躲避追捕,她误入狼房,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你以为你长得帅我就要嫁给你,告诉你:没门!”她暴躁狂骂,他淡定不语,一挥手直接把她拎到了婚礼现场。婚后,她顽劣难训,每天乐不思蜀的事情就是闯祸让老公给收拾烂摊子。反正老公地位高,背景厚,权利大,有什么他解决不了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隐隐于婚

    大隐隐于婚

    阴差阳错,林晚晚去相亲的时候,去错了桌子见错了“顾先生”顾凯。第二次她被相亲对象鄙夷的时候,顾凯适逢经过,替林晚晚解围。不久后顾凯认出了她,又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活动。于是提出跟林晚晚秘密结婚,就是所谓的“隐婚”,并替她承担成为植物人母亲的所有医药费。他说服顾家二老,将林晚晚调职到自己的身边,甚至将她“骗”至在外的公寓一起生活。因为工作的缘故,林晚晚重新遇上了四年前一起参加钢琴比赛的宋晨,并被这位“钢琴王子”热切追求。一边是新任的丈夫,一边是有着相同过去、曾经憧憬的同道中人,材晚晚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又会走向伺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妻

    将门妻

    她重生为寄住在夫家的小孤女,不是父母双亡,而是不知所踪。表妹暗恋她夫君已久?郡主上门求亲,要与她做姐妹?皇上有意将公主许配给她的夫君?不许,不许,统统不许,善妒又如何?她坚决执行一夫一妻制。
  • 娘子桃花多

    娘子桃花多

    云飘飘,现代第一高级特工做过很多次任务,但是这些任务唯一的特点就是,里面的男人个个都是美男子。云飘飘这一生的理想就是把天下所有的美男收进囊中。或许是云飘飘太爱美男了,老天就给了云飘飘一个机会。
  • 旧时光里的路人甲

    旧时光里的路人甲

    我曾在最好的年龄爱上最好的你。我遗憾没有牵过你的手,没有亲过你的脸颊,没有踮起脚尖吻你额前的黑发。你是执念,是青春,是七月天空下炽热的阳光。很久很久以后,是覆盖着灰尘的回忆。我是你生命里的路人甲。亲爱的少年
  • 周公解梦(古代文化集粹)

    周公解梦(古代文化集粹)

    梦到底是什么?梦告诉了我们什么?在人类的一切奥秘中,恐怕再也没有比那些来自人的内心的奥秘更让人神往的了。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很特殊的现象。人对梦的思考,属于人对自身的一种审视,因而也是一种自我认识。
  • 校花的绝世猛少

    校花的绝世猛少

    一场阴谋的暗杀,让一个,碌碌无为,胸无大志。只知道花天酒地的世家子弟变身为绝世能力天才,他不想再自甘堕落。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他的敌人会让他好过么,家族的死敌会放过他么,一直死缠烂打讨好校花、美女都向我靠拢吧,世界颤抖吧…四面八方势力风云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飞龙在天,所向披靡!校花的绝世猛少群:12231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