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5100000085

第85章 皇帝的请求(三)

“这次陕西民变,想必你也已经知道了,前几天早朝时我让手底下那帮大臣想个解决的办法,没想到他们三扯五扯,最后又扯出当年东林一党与那阉人之间一些不可见人的交易,真是让人头疼!”崇祯坐在正厅中堂下,铺着一层柔软的毛皮的宽背大椅子上揉着眉心,无奈的苦笑道。

李承自然知道这阉人指的就是魏忠贤,只不过看这些文官能从陕西民变扯到陈年往事上,可见其扯皮的功力都是十分雄厚的,却缺少实干的能力。

“黄兄不必苦恼,陕西民变起因很简单,从天启年间开始,陕北诸县连遭天灾,颗粒无收,乡间甚至都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现象,但是因为当时诸多原因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场酝酿已久的叛乱。”李承宽慰道。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这几年我也连番给陕西减税,有些受灾严重的地方我甚至一口气免了他们三年赋税,可为什么他们还要造反!该杀的东西!”崇祯说最后一句话的的时候面目甚至已经有一些狰狞。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都如此善待这里的百姓,甚至拿出国库不多的钱粮来赈灾,可是你们还如此的拖我后腿?

李承听见这话,没有出声,连坐在旁边的周延儒和袁崇焕等人都低下了头。这可谓是全天人都知道,唯独皇帝被蒙在鼓里。他们这些官宦就是欺负崇祯登基不久,而且年幼,并且久居深宫内,不谙世故。

“到底要不要跟他说明实情呢……”李承此时心里也是十分挣扎,他看着崇祯年幼的面孔,实在无法现象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骗局时,会是什么样。

最后,李承决定,长痛不如短痛,现在说虽然会让崇祯难过一阵,但总好过十几年后吊死煤山,临死时还诅咒了天下文官祖宗十八代要好。

“黄兄,其实这件事,估计全天下也就你自己不知道了……”

“什么意思?”

“黄兄可知,比如你下令加税三厘,等到了地方,实际收取百姓的税,都有可能到了九厘吗?你可知下令要求减税赈灾,等真到了地方,又有几个肯开仓放粮的?就连朝廷拨发的赈灾款,到了地方经过层层贪墨,还不知能有几个大钱能实际发到百姓手里?!”

“这……这……这是真的?!”这一句,崇祯声音尖锐,瞪着大眼,不可思议的问道周延儒等人。

“臣万死……”厅内所有的官员宦官都跪在了地上,就连花甲之年的赵率教都不例外。

这些人为官已久,全都是属于那种知内情的,但是却为了种种原因,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立国之初那么单纯了,代表各方利益的派系错综复杂,一个玩不好就可能被弹劾,被杀头,谁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袁督师……我且问你,年前我从内帑拨发的那笔三百万两银子的十一月的补饷,实际发到士兵手里有多少!”崇祯已经有点咬牙切齿的意思了。

“回禀陛下,全部足额下发,我组织了一些学过算术的士兵杂役,专门成立了一支派饷的队伍,按照您的要求,全军造花名册,实名发响,发一个人就让他签字画押,错不了。”袁崇焕在这点上还是不含糊的,这个按册发饷,然后签字画押的办法也是李承交给崇祯的。不谈袁崇焕领兵打仗,从这些侧面来看这人还是很不错的,别说他不爱财,就算是贪财,也肯定不是那种喝兵血的混账主帅。

“还算没让我失望。现在咱们大明内焦外困,千万不能再对士兵的军饷进行克扣了!要不然以后谁还来为朝廷作战?”

“陛下圣明!”

李承没有从崇祯的表情中看出有什么太夸张的变化,反而在他说完那些政令不出京,钱款层层刮的事情后,崇祯变得有点冷静的不像话。他可不知道,崇祯虽然脸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内心可已经恨透了那些贪财卖国坑自己的文官,他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回京后开始进行一次大清洗……

李承没想到,崇祯朝第一次政治大洗牌,竟然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拉开了重重序幕。在这场大清洗中,原本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甚至快被人遗忘的这个曾经恐怖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在以后的日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崇祯缓过劲来之后,又继续追问李承的镇压策略。

历史上,明末在围剿国内的这些农民起义军时,还留有几分余地的,提出的策略就是剿抚并用,并不是直接赶尽杀绝。因为这些叛军中有大量的追随者是被裹挟来的农民,而且这些叛军他们毕竟也是汉人,是同袍,怎么忍心下的去手?

但是叛军主帅可不管这些,他们可不是单纯的为了能吃饱穿暖过好日子,他们觊觎的是皇帝宝座。什么打土豪分田地,那只是个口号,为了能拢络大量百姓追随他们为他们卖命而已。

所以当明军招抚了一批叛军后,却又没有能力去给他们粮食种子让他们生产劳动,当叛军卷土重来后,这些人又加入了叛军,周而复始,直到最后真的把大明连根拔起。

但是他们最后也没能落得好下场,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因为一个女人,最终引来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覆灭。鞑子入关后,这些百姓过的还不如大明时候,最起码明朝拿他们当人看,鞑子却把他们当牛做马,当畜生。房舍土地想占就占,妻儿子女想怎么虐待就怎么虐待。到百姓家里就像回自己家一样,看好什么拿什么,简直不是人!

现在因为李承的缘故,整个历史都发生了偏差,只要李承别出什么大失误,以前的历史结局再也不会出现。而现在大明朝廷也因为崇祯找对了合伙人,有了些钱,虽然不多,但是却足够弥补大明的窟窿。也有了安抚这些流民的能力,毕竟李承那里还缺很多的劳动人口,一边追击高迎祥等人的叛军剿杀,一边动用各种手段来安抚那些受到蛊惑或者是裹挟的流民,随后将他们运到山东来,用做工的方式赚取工钱,稳定他们的生活生产,既解决了李承的工人问题,也解决了山陕等地的天灾人祸。

想到这些,李承就开口答道:“我觉得剿抚并用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怎么说?”

“流民追随叛军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吃饱。但是叛军的粮食从何而来?还不是进了城之后开粮仓抢大户所得来的?其实这些地主豪绅就是看不透,纵有万贯家财又有何用?咱们让他们开开粮仓赈济一下灾民,又不会对他们伤筋动骨。但是义军到了却不一样了,打家劫舍,他可不管你愿不愿意,直接杀光抢光。唉!一群守财奴!”说着说着,李承叹了口气,不禁又想起了这些守财奴,最后家财守不住,还把性命丢了。

就连当年李自成围困北京城时,崇祯拉下了天子颜面,求城内那些豪绅出钱出粮,给守城的士兵出饷让他们拼命守城。但是结果呢?最后被李自成全城搜抄白银超七千万两,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普通居民百姓的财产。但是纵观崇祯一朝,自始至终的加税派饷,也不过收上白银两千万两。

李承后世时每每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总是长吁短叹,实在是搞不懂这些人怎么想的,闯王李自成虽然不好色不贪财,但是他的几个兄弟的臭名声早就传了十几年,满京城几乎是无人不知,其中以刘宗敏为最,入城抢杀淫掠的每次都少不了他和部下打头阵。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城破意味着什么吗?

“现在他们是不是守财奴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叛军四处强杀抢掠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我觉得后面的那些人再傻也不会傻到什么也不做,干等着叛军到了之后家破人亡吧?”

“黄兄说的对,这些叛军中六成以上都是被裹挟的百姓,比如这次席卷山陕两地的高迎祥等人,率军号称二十万,出去水分和普通百姓,能上阵作战的士兵充其量在十万人左右。我认为,咱们可以三面夹击叛军。”李承顿了顿,看了一眼崇祯,继续说道:“上路军从大同出,沿朔州忻州一线兵分三路,向河曲、神木两地进军,下路军可以调集驻守潼关的部队沿黄河北上,一直清扫到韩城、黄龙、洛川一线。中路军为主力,从太原出军,直插陕西中央,统筹三路大军,清剿山西西部,陕西全境的叛军。”

李承说完后,崇祯因为对军事不是很懂,所以没有说话。过了一会,袁崇焕和赵率教交换了一下眼神,袁崇焕开口道:“不知李大人此处有没有地图可供我等参详一下?”

李承就知道袁崇焕会这么问,很痛快的说道:“有,在我参谋处办公的地方就有,咱们一块过去吧,离这里不是很远。”

同类推荐
  • 日不落1620

    日不落1620

    一群人来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但是向东,有法兰西堵住了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向西,有不知敌友的印第安部落,还有偶尔出现的后来者,一穷二白的他们,又要如何建设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野史原来很好玩!

    野史原来很好玩!

    这部书取材于唐宋笔记,属于野史范畴。对野史中的一些典型故事进行改写和演绎,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了解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读者看到过去年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另一面。
  • 黄石之书

    黄石之书

    众人皆知三英虎牢战吕布,官渡赤壁分南北,占荆入蜀分天下,五丈原后终三国。却不知这三国战乱中冥冥自有天数,秦末汉初黄石公传授张良六卷天书终乱朝,本来此物被封旺汉朝百年大稷,结果此物却显世起纷扰,黄巾之乱终汉朝气数,群雄逐鹿跨中原,得奇书者谋天下,终成一段乱世英雄佳话留给后人空凭吊,把酒言欢,一番戏说容某慢慢道来
  •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热门推荐
  • 异姓公主

    异姓公主

    她是一国的公主,他是一国的国君。他是另一片大陆的魔法师。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掌门夫婿

    掌门夫婿

    -----------------------------------
  • 韩娱之姐妹们的修罗场

    韩娱之姐妹们的修罗场

    喂,听说过“史上最大放送事故”事件吗?哎,我可是在场观众之一。真的吗?真像电视上那么火爆吗?比你想象的还要激烈。呀,赶紧给我讲讲。嗯,听我慢慢讲吧??
  • 斗狗赌宝

    斗狗赌宝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斗狗,充满着奸诈、阴谋、险恶与鲜血,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对手是谁,来至哪里,有多么强大。人生也像是一场赌博,一次次的选择,或对,或错,或成功,或失败,选择之前,谁也没有办法预料结局。
  • 那时,我们不懂爱

    那时,我们不懂爱

    在某个醒来的清晨,在某个落寞的黄昏,在某个孤独的夜晚,那些回忆如花朵一样,盛开在我们脑海中。在那个记忆的花园里,有曾经盛开过的爱情之花,还有那清香怡人爱情的芬芳。可是你听见了吗?在花园里的深处,传来了玫瑰的哭泣,那一声声都是思念的疼痛……
  • 基因杀手异界风流

    基因杀手异界风流

    苍蝇的复眼让他没有任何视觉死角;猎豹的速度,让他身影如风;狼的耳朵,让他可以清晰把握任何风吹草动;蚂蚁的力量,让他无坚不摧;鹰的…………………..一种基因,就是一个法则。…………………在神的领域内,一切还是只能各安天命?**********温馨提示:本书内容【属于铁血流,不磨嘴皮子,不喜勿入。】一天三更,完不成任务可以啐我!书友群:16401317,感谢莼洁啲Sè狼提供。
  • 唐朝那层窗户纸

    唐朝那层窗户纸

    这本书是以女性为“点”、以大唐皇族家庭伦理关系为“线”、以大唐背面风景为“面”的历史类通俗作品。人们忽视了大唐的瑕疵。本书以大唐较为开放的男女关系和相对混乱的家族伦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高阳公主、武则天、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张良娣、杨贵妃等人物,揭示大唐背后的风景。
  • 失踪的美人

    失踪的美人

    该书讲述了文革时期一位中学女教师,因为中英混血儿身份,在文革初期受到冲击,在牛棚中被复员军人出身的农民将其救走,始终未查其下落,而曾经有校花之称的私生女因受其刺激而诱发心理疾病也被接至乡间休学。母女俩在乡下所遭遇的爱情经历导致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而女教师的父亲留下的遗嘱,是从海外带回价值连城的美人金银玉之像,是母女俩一心要上交国家的最终心愿,从而折射出一家三代人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 蚩尤的面具

    蚩尤的面具

    在单身监牢的地上,鲜血留下了各种文字的《诸世纪》上的预言“1999之年,7月之上,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什么是“大杀器”?什么样的超级武器能够逆转战争颓势?
  • 混元神尊

    混元神尊

    他天生就不是平凡之人,居然赖在老娘肚子里整整18个月,出生之时更是天地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