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00000007

第7章 皇帝流水线 (2)

他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有了反叛让他不安,可平定了反叛更让他难受?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欢呼,而他却加倍的痛苦。

黑暗中的刘承佑瞪大了双眼,他忘不了在白天皇宫里所发生的一幕幕,郭威被群臣簇拥着,所有的人都围着郭威转,郭威才像是皇帝,才像是这座皇宫,这个天下的真正的主人!而他,本应享受这些赞誉和恭维的皇帝,却被冷落在了一边……他现在比刚刚继位时更加的痛苦了,那些困扰着他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他必须做出反应,否则他真的再也无法安睡,直至痛不欲生!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被一个人的痛苦启动了,这个敏感的年轻人一但找到了他的痛苦,就天才性地把这些痛苦无限制地放大。在不久的将来,无数人将因此而受益,同样有无数的人将因此而遭殃,比如就在此时皇宫外面欢庆太平的开封市民们,你们就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等待你们的只有冰冷的刀枪和冲天的火焰,只有死亡!

变化里有着无数的机遇和凶险,所有人都只能在随波逐流,尽力而为中得过且过,听天由命。

郭威、柴荣、赵匡胤乃至于当时的皇帝刘承佑莫不如此。只不过,刘承佑在这期间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以他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骚动。

刘承佑,原来你是个古惑仔

时间过去了四个月后,后汉皇帝刘承佑把郭威再次派上了战场,理由很简单——常规任务,抵挡契丹。这时候契丹的新皇帝也终于被“选”出来了,新皇帝开工,总得找点事干,很不巧后汉的边境与契丹直接接壤。契丹人不用站在高坡上都能看见后汉的繁华城市和美丽的姑娘。

后汉,我不找你又去找谁,何况我们还这么的熟?

于是郭威出征,但是等他到了报警地点,却连一根契丹人的马毛都没看见,不仅如此,连抢劫现场都没有。怎么回事?是契丹人行动太快,已经溜了?还是消息不准,契丹人根本没来,有人把皇帝连带郭威一起都涮了?但他并没有迷惑太久,没等他报告平安无事请求撤军,皇帝的新命令就又到了。

就地驻防,以防契丹。

好了,郭威就这样被调出京城,到边疆站岗。

被骗出来的人都愤愤不平,但老于事故的郭威却只微微一笑,他心里明白,千万别再说话,再一次钓鱼的时间到了。他摇了摇头,心想这个年轻的小娃娃,还真不是一般的难侍候。但他并没有太吃惊,对现在的情况他还是有一点心理准备的,还记得当初刘承佑请他出马时他是怎么回答的吗?

——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

表面看来,这话说得既有身份又极为克制,政治语言和个人修养都非常到位。但是领略到里面的无奈和隐患了吗?“臣不敢请”——因为我不想您误会我要借出兵的机会总揽军权;“亦不敢辞”——我更不愿让陛下您误会我借机要挟您;“唯陛下命”——您怎么说就怎么算,一切都随您心情。

这已经是非常到位的全方面妥协式的服务了吧?但还是不行!还是不能消除刘承佑心底里的那点不安,居然还使出了这样不入流的小把戏!

郭威表面上维持着平静,但此时真实的心情却是非常痛苦而且沮丧,甚至非常自卑的,一个臣子需要向自己的皇帝如此表白,而且事后尽心尽力地工作了,却还是得不到最起码的信任,这真是让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他的工作做得极为失败。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真正地开始警觉起来,有什么必要呢?被怀疑、或者被虐待,本是历朝历代为人臣子责任内必须承受的,谁都毫无例外,根本没有什么好说的。何况他郭威饱经风霜,人生经历是典型的从低到高打通关式的过程,连做俘虏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这点委屈算什么?

于是在他边关站岗的这些日子里,他心里经常念叨的,只是下一步要怎样和他的陛下进行沟通——陛下,我还能怎样来消除您的疑云呢?这是郭威百思都不能解决的事情。

但事实上,这并不需要他来解决,刘承佑自己都办了。

公元950年11月14日清晨,皇帝杀人了,一共死了三个。只有三个,他们是杨邠、史弘肇、王章。他们按照每天的正常工时去上早朝,刚走到广政殿,数十名武士突然冲了出来,没有宣判,迎面一片刀光剑影,立即处决。就是这么的粗暴简单,三个老谋深算,终生在阴谋诡计里打滚的人说死就死了。

是不是很搞笑呢?办这样的大事,竟然用了这种无大脑式的纯暴力行动。但最高明的计划就是一点都不计划,想干你就去干,想砍你就去砍,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突然也最彻底的效果,才能让三位大师死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然后皇帝给这三个死人定了性,罪名一点都不新鲜——谋反。

就这样,军权、财权一举收回。

五位顾命大臣除了郭威在外,只有宰相苏逢吉还活着,至于原因,他是个百无一用的文人。

一切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刘承佑生平第一次杀人杀得干脆利落,但却留下了绝大的隐患。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他选择动手的时候偏偏把郭威事先调了出去,千年之后,他的这个举动都让人费解。

为什么呢?有郭威在,他动手没有把握?还是他竟然如此的嫉恨郭威,一定要留下他来进行一次单挑?又或者他是有什么不得已,只能这么做?

不知道,一切未知。但需要说明的是,他简单粗暴的杀人方式并没有错,也不业余,就在他之前近三百年,大唐的天可汗李世民就曾经做过同样的事。那也是在一个早晨,上早朝的路上,李世民杀了他的哥哥和弟弟。同样的突然,同样的干脆,只是李世民做得彻底,主犯和从犯一次性完全了结。

刘承佑却偏偏漏掉了手握重兵的郭威。

那么一切就都变味了,荒谬和真理只有一步之遥,成功与失败也相距不远,从这一刻起,刘承佑的命运就基本被判定了。而他之后表现也堪称绝妙,他用事实告诉了所有人,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机做了这样的事,其原因就是他想这么做。

深思熟虑真的并不是一个年轻人普遍都有的素质,不管他是不是个皇帝。

给我个不杀你的理由

接到这条消息时,郭威正和自己的亲信死党宣徽使王峻在办公室里讨论契丹。这是他们每天都要关心的话题,就像英国人谈天气(在一定程度上,郭威正指着契丹过日子。没有契丹,就没有敌人,朝廷就不再需要有他郭威,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在得到这个消息后,郭威和王峻马上就都沉默了。

不是吃惊,更不是害怕,这本是平常小事,几十年的血腥生涯,让他们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现在真正重要的是,得马上分析出来局势的下一步走向,会不会扩大,波及到郭威时,还会有多大的余震。

好一会儿后,两人都觉得只有再等等看。目前只能保持沉默,连马上给皇帝写信,说陛下杀得好,杀得精彩绝伦大快人心都是愚蠢的。保持安静,让刚杀过人的陛下也静一静,或许就能让他想起来平日里郭威的良好表现。更何况皇帝已经杀了杨邠和史弘肇,收回了内部的军权,但无论如何他还需要一个在外领兵打仗的人吧,会不会因此就饶过郭威?

郭威叹了口气,这一点就没有把握了。接着他就开始心烦意乱,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刘承佑,这个刚刚杀了人的毛头小子,初次尝到了踩着别人的尸体抢到权力的快感,会马上就此收手吗?

郭威没有找到让自己放心的理由。

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他等太久,很快就又有消息来了。这次是一封密信,从澶州快马加鞭抢在皇帝的诏书之前,交到了郭威的手上。拿到这封信,郭威的心凉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信是以多人的名义寄给他的,这些人是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而这些人之所以串联在了一起,则完全是因为皇帝刘承佑。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刘承佑密诏李弘义去澶州杀王殷,密诏郭崇去郭威驻地魏州杀郭威和王峻。李弘义最早得到命令,他证实这确实是皇帝的密诏后,第一时间来到了王殷的面前,从怀里往外掏东西。

激动人心的场面没有出现,他拿出来的不是刀子,而是皇帝的诏书。

就这样,年轻的小孩子刘承佑被出卖了,他把需要以改朝换代为风险代价,才敢进行的削灭节度使的行动(参看李从厚、李从珂的灭亡),寄希望于用一道密诏来完成的企图,被现实很搞笑地粉碎了。

密诏,就像是一封倡议书,告诉所有想参与的人的都可以开始动一动了,如果你们还不想等死的话。

李弘义、王殷一刻都没有耽搁,以十万火急的速度抢到了郭崇前面,先期警告了郭威。之后就像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一样,郭崇紧跟着就到了。等待他的,是郭威已经恢复了平静的脸。他已经明白自己该怎么办。

郭威向郭崇伸出了手,拿来——不是你的命,而是你带来的诏书。我要亲眼看一看。什么?没有?我误会了?别再装了,那让我看不起你。你必须随身带着,才能在干掉我后,安抚接管我的军队。

就这样,郭威亲眼看到了后汉皇帝刘承佑签署颁布的诏书。黄纸黑字,证据确凿。好了,他能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能给他的老上司,后汉第一任皇帝刘知远一个交代了。刘知远,你都看见了,不是我负你,而是你的儿子太不懂事。

诏书,致命的诏书。

幼稚的刘承佑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诏书还有别的功能。诏书被郭威稍微改动了一下,还是杀人的命令,只是需要去死的人变成了郭威的各位重要下属。

然后郭威非常难过地把诏书拿给他的下属们看。

好了,这比什么都能鼓舞士气,军队立即集结,当天就向首都开封进发。

被无数激愤的人簇拥着走在反叛的路上,是什么滋味?郭威在五代十一国里活了一辈子,类似的场面经历了很多,但成为主角还真是第一次。但他觉得郁闷,他郭威居然有一天要对一个小毛孩子动手了吗?或者,他真的就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吗?

他并没有担心失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失败。但问题是,他想要一个怎样的胜利?

就此杀了刘承佑?

——那么谁来当皇帝?他郭威自己做吗?这个预算以前还真没做过。

还是只给刘承佑一个教训,让他从此懂得怎么做人,然后就算了?毕竟一个小孩子做事没经验也没个轻重,什么人都得有个学习和熟悉工作的过程不是吗?

同类推荐
  • 中华近世通鉴(全集)

    中华近世通鉴(全集)

    本卷通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诸方面;这些内容,按时序予以记载,述而不评,并根据需要,以一事为由头,详书一段史事。
  • 亘古苍州记

    亘古苍州记

    苍州,这片流淌铸甲男儿鲜血的大地,以征战、杀伐、落泪来书写,苍州是一个梦想。苍州,浩渺银河中一粒尘埃,而非垂死的星辰。苍州,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们的亘古无从得知,但我知道,它也具备史诗的一切魅力,擂甲铿铿,朗声高歌,那一名名武士手持战旗,在星光璀璨的大漠平原上,如群狼踏行。
  •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展大鹏:我叫展大鹏,是一名光荣的碉丝,在一次拆迁中被自己的粑粑轰成了渣渣,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古代碉丝……虽然我不是相府嫡女也不是母妃被陷害而死的皇子,不是武林门派大佬的掌上明珠也没有捡到一个稀世珍宝,不会做生意也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夜观星相也不懂五行八卦,不懂排兵布阵也不敢上阵杀敌,但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我的工作……
  • 从1898开始

    从1898开始

    意外回到清末,还有两年就是八国联军侵华,钟何应该何去何从。满清,当年在四川,十人中杀九人的仇应该报了吧;那些列强们,吃了我的,拿了我的,该还回来了吧。
  • 三国红尘路

    三国红尘路

    三国杀传奇同人小说,猪脚穿越的三国时代,不仅充满战争杀戮,而且隐藏了仙侠,妖魔,是一个混乱的失落时空
热门推荐
  •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古怪,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就会重复和再现一些东西。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六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六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青梅竹马:离开是爱的借口

    青梅竹马:离开是爱的借口

    “叶星辰!你怎么可以随便收下别人给你的情书?”蓝雅晴气鼓鼓的说到。“晴天,你这么生气……不会是吃醋了吧?”叶星辰痞痞的笑着。那年,她9岁,他11岁。“叶星辰,真的回不去了吗?我们之间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蓝雅晴淋着大雨,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她只觉得,心更冷。“晴天,我们……不合适!”叶星辰不敢看她,绝决的转身,离去。那年,她15岁,他17岁。蓝雅晴,“叶子,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吗……”
  • 丧劫

    丧劫

    丧尸混乱末世时代下,被用丧尸病毒制造出的“人形丧尸体”代号S-07在完成搜寻古墓任务时,上古墓穴意外崩塌,被吞噬在了永恒之墓中。苏醒,睁开双眼,末世异种丧尸,带着异种病毒重获肉身,来到了他未曾知晓的修真世界,开启了恒古至今从未有过的修真之法!每周六更新…(」?ω?)」
  • 偶谭

    偶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王之争:各路美人齐上阵

    帝王之争:各路美人齐上阵

    “你还会付诸一切的爱么?”“不知道,要在过多少的岁月将爱的苦果忘记,那就要用多少时间将无情练就,我、、、我想我不会爱了,都是镜花水月,只有一个人的孤独,没有两个人的幸福。”“唉,世间情爱本无,以传代为主,不料又生情缘,使有情者伤至其中,无情者有利图之。罢了,罢了!情爱之事本就波折多曲折,你因情爱造下苦果,如今,我这无主之仙便倾力救你一命,只盼你能重组这世间。”“留我这残躯之体,无意留世之心,羞愧之极,何故亡你之命使我生之。”“记住,信情爱无错,若觉情爱无错,那便是大错特错。”
  • 唯我心

    唯我心

    芙宓公主:我是天下第一美。容神:我每天都是帅醒的。芙宓公主:无法忍受男主比我还好看。容神:只能忍受修仙文居然不修仙的公主。
  • 非常重生之天价庶女

    非常重生之天价庶女

    人家重生不是公主,就是王妃、皇后神马的,她却只是个低的不能再低的庶女?没事画些画,竟然把她大姐的美好姻缘画没了,她真不是故意的,只不过是为了赚点外快嘛,碍着谁了么,居然半路杀出个皇帝来?哼,敢挡她财路者,皇帝也照灭!
  • 豪门错爱:娇妻太甜

    豪门错爱:娇妻太甜

    一晌贪欢,纸醉金迷之后,夏柠溪自认为十分明智的逃之夭夭!没想到,那个男人竟然是尊贵的商业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她早已经进入了他的囚笼!五年之后。“给你两个选择,一,做我的女人;二,做我的秘书!”某霸道帝王邪魅的声音再次响起。
  •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粗心大意的危害我们都很清楚,那么,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从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与危害、妈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误解、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分析、应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能力培养、解决孩子粗心问题的小策略、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全面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应对主要学科粗心大意的情形这8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粗心大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法,从而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