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00000069

第69章 烛光摇曳话当年 (1)

赵匡胤回到了开封,这时不管他本人的心情怎样,也不管他本人想要做什么,他都被一股空前炽烈的民族热情给包围了。回望历史,自从上个世纪,即8世纪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开始,汉民族就开始了沉沦,彻底失去了安定平和的好日子,并且从那时起,异族不断入侵,割据不断形成,整个汉文化开始了空前的衰落……至今已经整整二百二十二年了!

不断地改朝换代,不断地厮杀掠夺,生灵涂炭,直到赵匡胤横空出世。他居然只用了短短的十七年,就让中原与江南重回版图,让破碎不堪的原唐王朝州县渐渐地重新捏合成形,开始复原。那么下一步又要做什么了?北汉……乃至于更北边的燕云十六州,只要夺回了它们,就可以重新江山一统,复我神州!

那还等什么?历史的车轮谁也没法控制,就算是亲手推动了它的赵匡胤也没法让它停下来。就这样,宋朝的战争机器再一次隆隆开动,征讨北汉,刻不容缓,又一场战争来临了。

对赵匡胤来说,这就是再一次的欢乐和喜悦的来临了。因为无论谁都得承认,北汉已经彻底不堪一击,只要去打,就一定能顺利拿下。

时间很快到了公元976年的8月份,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命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督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杨光义为都虞侯,骁将郭进为河东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临,分兵五路开始了第三次北伐,会攻北汉:

第一路:郝崇信、王政忠率一部出汾州(今山西汾阳);

第二路:阎彦进、齐超率军出沁州(今山西沁县);

第三路:孙晏宣、安守忠率军出辽州(今山西代县);

第四路:齐延琛、穆彦璋率部出石州(今山西离石);

第五路:郭进率军出代州(今山西代县)。

五路齐发,直指太原。这一次,是宋朝以百战之精兵,趁新平江南之威势,要一战成功,彻底攻陷北汉,灭此朝食。北汉的刘继恩没有别的办法,除了集结少得可怜的部队直接进城防守之外,只有马上向契丹求援。

但是契丹已经不比从前,它已经和宋朝互通使臣,互祝正旦,经常地礼尚往来了。刘继恩只能乞盼新继位没几年的契丹皇帝耶律贤能认清形势,别被赵匡胤的伪和平假象骗倒,看在多年的“叔侄”情分上,能再拉他一把。

但是看一下宋朝派出去的将军们都是些什么人。第一,几乎都是驻守西北边疆多年的宿将,他们轻车熟路,有的已经不止一次地带兵杀到过太原城下,这活儿实在是干得得心应手;第二,无论是潘美还是党进或者是郭进,都是飞扬勇决,锐不可当,只认刀枪不认人的主儿(注意,这一次可没有“刹车王”曹彬的份儿,这是硬仗,注定了要血流成河的!)。

他们绝不会留给刘继元多少时间。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杀到了太原城下。第一战,主将党进杀了几千个北汉大兵。这个曾经让北汉第一勇将刘继业躲进壕沟的猛人已经憋了好多年了,旧地重游,他决定速战速决,决不让上一次赵匡胤亲征时的事再发生。

这时,时间进入了9月末,契丹人终于做出了反应。契丹皇帝耶律景(历史证明,他和他的臣子堪称明君能臣,是同时期的亚洲大陆上最强有力的政治班底)派出了南院宰相耶律沙,冀王塔尔率重兵前来援救北汉。

一切的迹象都表明,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战已经无可避免。这是处于巅峰状态下的宋朝军队直接面临刚刚从辽穆宗的昏庸统治下复苏的契丹军团的挑战,如果两军真的正面交锋,鹿死谁手,殊为难料,但是结局一定是惊人的,它很可能直接改变历史的进程。

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宋朝国内传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重回当年,数万的宋朝将士在一瞬间都僵硬了,他们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他们的皇帝,那位英明神武,从不生病,就在一个多月前还生龙活虎一般送他们出征的人,竟然死了!

赵匡胤死了,在宋朝的官方历史中,关于他的死,只留下了一句话——“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即公元976年10月20日,夜,皇帝陛下死在了皇宫中的万岁殿里,时年五十岁。

如此简单,只有结果,没有经过,更没有原因。

查阅所有的宋史记录,包括后人笔记,以及南宋时才成稿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资料,也会查到关于赵匡胤突然生病,并且由宫里的太监王继恩在开封城内建隆观设黄箓醮为之祈福的记录,但这毫不足信。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为暴死的皇室成员或者政府要人死后宣布“病例”的规矩,何况连记录了赵匡胤生平的《太祖实录》都能篡改,这点为死人看病的小文章做一下又算得了什么?

回到公元976年10月20日的那天晚上,记录了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按照什么顺序发生的文献记录实在是太多了。有宋代不世出的史学大家司马光的个人笔记《涑水纪闻》;有当时的和尚释文莹所写的《续湘山野录》;还有南宋徐大焯的《烬馀录》;南宋史学大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甚至还有《辽史》,就连契丹人都对赵匡胤的死有着自己的看法。

但是,在辨别它们的可信程度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这些资料的来源到底可不可信,如果连最起码的可信的理由都不存在,那么还有根据它们而研究下去的必要吗?

先看《宋史》,这是被公认为最官方、最正统、最权威的宋史研究材料了。但是非常遗憾,这是由元人为宋人所写的,三百一十八年的历史,无数的史料经券,居然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能谈到史学的严谨和考证的精神吗?

再看司马光,此人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确高乎人寰,世间少见,但他只写到了后周显德五年,也就是公元958年,就此彻底打住,对于宋朝本代历史此人一字不提,明哲保身。而且他的《涑水纪闻》早已被史学界鉴定为“小说界的史书,史书界的小说”,脍炙人口而已,绝对谈不到采信;

至于南宋史学大家李焘和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这可真够神奇的。宋人南渡,国破家亡,无数的史书经典都在异族的铁蹄战火之下散佚失踪了,而他居然能以私人之力,把整个北宋史料重整如新,并且无限加细,篇幅弄得比《明实录》、《清实录》之类最详最细的日记式史料都长,实在是让人无限地佩服。但是他的可信程度,不说其他,只在宋太祖之死这一关键事件中最敏感的当事人语言留存方面,就有着极大的争议——他把原话给改了。

南宋徐大焯的《烬馀录》则纯属宋人的私家笔记,看也可,不看也可。研究历史,永远都是先官方史,再其他史料,直到什么也没有时,才可以去看私人笔记;

其他的,如那本由和尚所写的《续湘山野录》,根本就不值一驳。请问这位叫文莹的释家子弟到底是何方神圣?除非他是宋太祖皇帝身边的人,并且还机缘巧合亲历其事,不然他有什么发言权呢?更何况由他所记载的公元976年10月20日之夜所发生的事,完全是一个经典的、充满了佛教趣味的神话传说,如果我们真的要信,那么就先集体皈依吧,佛曰由信生解,因解而行,因行成证……要是不信的话,那就一切别提了。

最后说《辽史》,《辽史》很奇妙,许胜不许败。我们在《辽史》里很少看到辽国人失败过,他们永远胜利,胜利,再胜利……直到彻底地亡国灭种,烟消云散。不过《辽史》也有一点好处,它在谈论别国兴亡大事时堪称心直口快,一针见血,尤其对它的邻邦宋朝,从来都不惯毛病,一针一针又一针,直到宋朝人喊救命……

好了,不管怎样,以上就是能查到了关于赵匡胤之死的各种史书资料,不管它怎样繁杂,或者可不可信,我们都尽量把它细化,再简化,浓缩成如下几个问题。相信只要能够如实回答,那么真相虽不中,亦不远矣。

问题一,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本来按照著作人的声望而论,我们应该先参看司马光先生的《涑水纪闻》,但是很可惜,司马先生的大作里关于“烛光斧影”一段的记录,开头就是从“癸丑,上崩于万岁殿”开始,只写了赵匡胤死后发生了什么,绝口不提半点太祖之死的隐秘。

真正有头有尾情节丰富的,是文莹和尚的《续湘山野录》和徐大焯的《烬馀录》。

先说一下南宋徐先生的《烬馀录》,这本书里记载的事情非常香艳而经典——赵匡胤病了,昏迷中他最宠爱的妃子花蕊夫人在床前侍候,他最亲爱的弟弟赵光义来探病。美色动人心,光义一时把持不定,欲行不轨,而花蕊挣扎,一下子把太祖皇帝给闹醒了,大怒,于是赵光义杀人……还需要再分析什么吗?把光义改成杨广,太祖变成文皇,一切就都对号入座了。要说有什么评价,我只能说,这可真是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在田垄地头间很有市场的民间小说。

再看文莹和尚的纪录,《续湘山野录》写道——当宋太祖与太宗两位皇帝还是平民的时候,和一个道士相识在关河,该道士姓名无定,常用的一个叫“混沌”,一个叫“真无”。众所周知,那时赵匡胤兄弟都极穷,而这个道士只要伸手探囊,随时都能拿出金子来。他曾经准确地预测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日期,所以赵匡胤对他非常的迷信。可惜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此人就不见了。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年,这人才突然出现,赵匡胤大喜,直接问他——我一直找你,想问一件事。我还能再活多久?

道士回答——在今年10月20日的夜里,如果天气晴好,你还可以再多活十二年。如果阴,“则当速措置”。也就是说,如果阴天,赵匡胤就将必死。说完此人就再次消失了。

赵匡胤牢牢记着这些话,到了这一夜,他独自登上皇宫里的太清阁四面遥望,只见天晴气朗,星斗明灿,他刚刚有些高兴,却不料突然间阴霾四起,天地陡变,只是片刻之间,大雪夹着冰雹从天而降……赵匡胤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来自己的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两人进入寢宫,把所有的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人等都斥退,开始喝酒。

守在外面的人,只能远远地看到,窗棂烛影之中,赵光义不时地离席站起,向后退缩,像是在推脱躲避着什么,其他的什么也听不见,更看不清。等到他们喝完,时间已经到了最标准的深夜,三更天。这时大殿外积雪已有数寸之厚,赵匡胤和赵光义走了出来,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赵匡胤拿着柱斧戳雪,回顾赵光义说——好做!好做!

然后他独自回到殿里解衣就寢,鼻息如雷。到了五鼓时分,也就是天已经快大亮时,殿外的守卫人等就再也听不见任何的声音了,宋太祖已经在睡梦中死去。而当天晚上,赵光义一直都在皇宫中,他马上就接受了他哥哥的遗诏,在赵匡胤的灵柩前即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以上,就是著名的“烛光斧影”事件的最初出处。没错,就是由一个和尚说出来的,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该和尚这么说有什么根据。下面请司马光先生登场,他将为我们讲一下“烛光斧影”之后发生的事情。不过请留意,这一僧一俗的各自记录之间有一个最根本的分歧。

文莹说,宋太祖死的当夜,其二弟赵光义是在皇宫里的,并且和他哥哥同桌饮酒,在场只他们两人,再无第三者;

司马光的一切纪闻有一个最大的前提——当晚赵光义根本没有出现在皇宫里过,晋王一直都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王府里。直到……有个叫王继恩的太监来找他。

当天夜里,赵匡胤死后,到了四更天的时候,他的皇后宋氏,命令宫中的大太监王继恩出宫,召贵州防御史赵德芳,也就是当时的二皇子。很显然,这是召德芳来灵前即位。但是据司马光记载,这位姓王的太监想了想,想起了赵匡胤活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都是要让赵光义来当接班人的,所以他自作主张,把赵德芳放在一边,直接去开封府宣召晋王赵光义。

这里要留意,一切的事都是王继恩的错,赵光义就像当年陈桥之夜的赵匡胤一样,是被骗的,是没有责任的。

王继恩来到开封府门前,却突然发现府门前有人。一看,是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王继恩心里有事,马上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程德玄回答——我正在信陵坊睡觉,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叫我,说是晋王召见。我急忙出去看,却没有人。等我睡下,外面又喊,这样一共有三回。所以我害怕了,想是不是晋王生病了,所以我才赶来。

这里要特别指出,据《宋史?程德玄传》记载,此人善医,深通药性。

王继恩不再啰唆,他直接扣门求见。时值四更之后的深夜,赵光义立即接见,听说他哥哥死了,而且要他马上进宫即位,他“大惊”,且“犹豫不行”,最后说——我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然后进入内室,久久不出。

这时王继恩急了,他向里面叫了一声——再耽搁,就要白给别人了!

赵光义马上出来了,当时天降大雪,他和王继恩、程德玄一共三个人(注意,司马光说,当夜只有这三个人),徒步踏雪进皇宫。进去之后,王继恩想赵光义按着以往的规矩,在直庐前等候。他说——请晋王在这里稍等,我王继恩先进去为您通报。

漫天大雪之中,赵光义没言语,他身边的程德玄说出了八个字——“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于是三个人直接进入了万岁殿。殿里守着赵匡胤尸体的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回来了,她问——“德芳来耶?”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铁骑纵横

    三国之铁骑纵横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火纷飞,万里山河尽染血。一个卑微渺小的现代生命来到了这个金戈铁马的时代,率领大汉铁骑横扫天下,带领大汉民族一次次的鏖战世界,并且发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马蹄踏处,即为大汉!
  • 至尊神战将

    至尊神战将

    青龙白虎朱雀玄冥四大神战将?二十八星宿战将?周天三百六十五星战将?刚醒来的苏三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战将是什么东西?单人匹马可以一剑断山凿穿万人部队瞬间破城,这怎么看似乎都不科学吧?这是那里?神话吗?苏三唤出自己觉醒的战将,尼马居然是一个破石鼎,这算战将吗?一鼎在手,天下我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让我为炎族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出来。
  • 寸血山河

    寸血山河

    (本文名字叫“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在上录时候说有人已经使用了这个名字,所以,本小说才叫寸血山河)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冻土故乡,长眠在地底下,为国为家牺牲的前辈们。纪念那些滋养和哺育故乡春梦的英灵和魂魄。此文不是高香,不是纸钱,而我惟愿她是,那我就会在点燃中幻化出他们的音容笑貌,缤纷出他们的欢笑哭泣和忧伤。而我更愿它是三个酱色的白底大碗,装满我的真诚,恭敬和崇拜,让我,切切而伏!切切而伏!
  • 盗宋

    盗宋

    南宋末年,外敌犯边,权臣当道。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小吏之子破门从戎,上结宗室,佐偏支登皇位。下起义军,抗异族除权奸。数载之后,乾坤初定,一代名臣功成名就。国之大权,是盗是取,一切都横在他的眼前……
  • 中国历史50大谜团

    中国历史50大谜团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悠悠长河,朝代更迭,犹如日夜流转。个中故事,不胜唏嘘。自古万事皆有两面,是非对错,自有历史记载,世人评说。今天就为各位揭秘中国历史50个未解谜团……
热门推荐
  • 超装者

    超装者

    特种兵王游天下,却不知桃花滚滚来:校花,模特,明星。连总裁也来爱。
  • 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下级之分。作为下属,无不希望与领导搞好关系。无不愿意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器重,以便能得到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很多人却往往对此没有办法,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不懂技巧。以至于同领导的关系甚是平淡,甚至因关系不融洽而苦恼。
  • 风极

    风极

    在另一个世界的风极大陆上,三位身世迥异的少年,因同一次动乱走到了一起,又因各自的宿命不得已共同踏上了奇幻而凶险的北地之旅。途中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一路上三人从互相猜疑到互为朋友。而三人的一次次凶险事迹亦流传到大陆各个角落。三人到达北海后,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 从此不做月光族

    从此不做月光族

    本书介绍了理财方面的知识,从节省开支到银行储蓄、从生活保障到投资生财、从买房买车到未来人生规划,各方面都有涉及。
  • 剩女的梦幻庄园

    剩女的梦幻庄园

    跨过三十岁的大关,孟真童鞋成为一枚金光闪闪的剩女爱情的不顺,事业的一事无成让她对生活近乎麻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城市的边缘得到一栋农家小院母亲留给她的玉镯也给她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剩女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咱也去种地,咱也去养狗,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女猪比较宅,胸无大志。
  •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本书对保健问题进行介绍,全面阐述了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饮食误区对健康的危害,运动不当对健康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 这便是爱

    这便是爱

    碟国两大世家,姚家跟沈家两家老爷子,可谓是一生两兄弟,命运共彼此.几代世交,到两人手中,更是交往慎密.就这着层关系,姚丰便想与沈青定下姻亲,将自己的小女儿姚小钰许配给沈家唯一的独子沈若离,定于姚小钰十七岁成婚.时间如梭,今年便是姚小钰十七岁.大厅里时不时传来两老为儿女谈婚事的欢笑声,这期间,为了给姚小钰跟沈若离培养感情,沈青之子便成为姚家的常客,有时候一住便是几月.没办法,姚小钰就是喜欢跟沈若离玩.这看在两老眼里可是高兴坏了,尤其是姚丰,自己的小女儿百般好,就是有一毛病,从不与男子碰触,哪怕是他这个父亲也是抵触的很,在发现时,他还很担心,但这十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当年定亲的决定没有错,.姚小钰好像很喜欢沈若离,都十年了,想着便笑了起来说道:"沈兄,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在下月初,可好?"沈青当然求之不得,毕竟是给自家娶媳妇,两家有事亲上加亲,而且他看得出两个孩子相处的很不错.另一头,姚小钰面对亲梅足马的沈若离,是喜欢,从心里喜欢,整整十年,从她孩童时代见沈若离第一面便喜欢了,但是现在要嫁给他,她却不知道自己心里真的想法,她从未去想过有这么一天,哪怕每次沈若离来的时候,姚家的人都说这是未来的姑爷,她也明白那意思,但就是不能想象嫁给他,"哎"又是一声叹息,夕忆倒了一杯茶水过来,低声问:"七小姐,这是你第一百次了."姚小钰走下秋千,走到石桌旁欲坐,:"哎"又一轻叹,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一直叹气,所以不再解释,自顾自情绪.却不知道因为她这一声声叹气,惹来了一串联的事情.
  •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干净善良的男孩与冷酷无情的黑帮当家相爱。他们的感情是否能通过重重阴谋危险的考验?经历杀戮,他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善良?当一切落幕他与他的感情又是否会变质?
  • 异世逆袭:谁与争锋

    异世逆袭:谁与争锋

    异世穹苍,万物因我生长,伤我万物凄凉,杀我万物覆灭。身于安逸求我生,于乱世恨我不死。濒死之际,万物覆灭之际,一返长生。要万物臣服与我,永世即可……
  • 美容化妆品热销有绝招

    美容化妆品热销有绝招

    本书作为美容化妆品企业内训与经销商大会王牌课程“美容化妆品销售实战情景训练”的完整教材,针对美容化妆品销售中每天都会遇到却又难以应对的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完全量身定做,极具操作性,是美容化妆品导购、店长及销售主管、经理、加盟商必备的实战宝典,更是馈赠员工和经销商的最佳礼物。 全书每节分为六大部分,其中“销售情景”让人明白是什么;“常见应对”诊断分析为什么;“引导策略”教人应该怎么办;“话术范例”授人以鱼;“方法技巧”授人以渔;“举一反三”教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读者每天只需花上几分钟,学会三五句销售妙语,每天多卖三五件美容化妆品,3天内成为销售高手,妙语连珠、业绩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