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少主一群人发现自己为他人做嫁衣的时候,谢原已经开始了对刀法的修炼。
谢原站在一块宽阔的平地上,手持明月刀,按照光脑的指点,开始修炼最基础的刀法。
修炼刀法之前,首先得弄清刀的共性以及明月刀的特性。
所谓共性,就是指只要是刀类武器,都会拥有的使用方法。
而这些共性,就是基于刀的构造产生的。只要了解了这些共性,哪怕拿到一把不熟悉的刀类武器,你也可以简单的使用一些通用的招式来对抗敌人。
刀,有弯曲的刀,有直刀,有粗的刀,有细的刀,有的刀有长长的刀柄,有的刀刀柄却很短,有的刀刀头尖锐,有的刀刀头钝平。
但不管刀的形状怎么变化,刀类武器的最大共性就是单边开封,另一边则不开封,脊厚刃薄。
这种共性,导致了刀的用法也有共同的特点。
所谓刀法重劈砍,就是由这种共性所致。也正是由于这种共性,所以刀法显得勇猛彪悍、雄健有力而又朴实无华、简练流畅。
也正是这样,才会有一个月的棍,一年的刀这种说法。意思就是说,刀法好练,也许只用一年就可练成。
谢原之所以会选择这把明月刀作为武器,除了它足够锋利之外,也有它本质上属于刀类,刀法相对好练的原因。毕竟时间紧张,谢原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修炼那些相对困难的武器。
既然知道了刀的共性,那么就知道,在使用刀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劈砍。明白了这一点,再使用刀的时候,就会知道,最强一点就是最弱一点。刀法重劈砍,劈砍不可轻出,必须有绝佳的时机,才能使出这最霸道、最威猛的一招。
理解了刀法的共性。接着就得根据实际出发,而实际,就是谢原手上的这把明月刀。
明月刀,属于刀类武器中的苗刀。
什么是苗刀?苗刀的来历,源于炎国古代名将戚继光,正是他为了对抗倭寇所发明的一种威力惊人的武器。
一般来说,苗刀全长5尺,刀身长3尺8寸,刀柄长1尺2寸,刀宽1寸2分,护手(刀盘)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就是说,苗刀一般的长度在120厘米左右,刀身一般在90厘米上下,而刀柄在30厘米附近。
苗刀主要分为刀柄、护手和刀身三部分。其中刀身部分又可分成刀尖、前刃与后刃三个部分。它的握法,一般分为抱刀,单手握到和双手握刀。
抱刀,就是左手拇指和虎口扣住护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托住护手,刀背贴靠前臂。
单手握刀,五根手指握住刀柄,户口靠着护手,而刀背则和虎口相对。
双手握刀,一只手的五根手指,握住刀柄的前半部分,而另一只手的五根指头,则握住刀柄的后半部分。这种握法,一般根据个人习惯,有人习惯左前右后,有人则相反,并不刻意,只需自己觉得舒适即可。
谢原的这把明月刀,则要稍微长一点,刀身在一米,刀柄是相同的30厘米。整个刀身细而长,整体相对平直,却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这样,可以使得刀法更加灵动。
刀尖收拢并不急切,相对平缓,使得刀尖也有独特的用法,更加增添了明月刀攻击的多样性。
明月刀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它主要以双手握刀。每招每势朴实、严谨,用起来以身催刀,刀随身转,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动作剽悍雄健,势如破竹。它善于连续进攻,攻中有防,防是为了更好地攻,攻也可以顺带防守。
再弄明白明月刀的特性之后,谢原就开始正式练习刀法了。
其实,一般来说,在练习刀法之前,还有一个步骤。这个步骤叫做蕴刀。
意思就是说,练刀之前,要用身心去蕴养手中长刀,这样才能使得心随意和,人动刀动,才会有挥洒自如的感觉。否则,那种别扭感,始终无法消除,也就降低了锻炼刀法的进度。
但谢原并没有蕴刀。不是他不想这么做,而是他没有空余时间去这么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同父母之间,音讯全无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他还不快点练好刀法,前往荣城,只怕父母会担心的思念成疾,那样的话,实在是太不孝了。
而且,有着光脑的帮助,他虽然无需蕴刀,却也不会发生常人不蕴刀的恶果。
所以,谢原抛弃一切杂念,开始专心致志的按照光脑的指示,仔细的用最标准的动作,一板一眼的修炼基础刀法。
基础刀法,这是光脑按照明月刀所推算出来的招式,都是一些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动作。
基础刀法,分为砍、撩、挑、截、刺、点、崩、挂、格、切这十种。
十种刀法,都是对明月刀各个部位不同的运用之术。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没有好坏高下区别,只要合理运用,每一招都有出奇制胜的妙处。
砍,顾名思义,就是持刀从上方往下方劈砍。这一招,威力最大,速度最快,也是动作幅度最大的一招。动作幅度大,自然露出的破绽也大,所以必须谨慎使用,以免攻敌不成,反受其乱。
撩,从下往上的挥动长刀。因角度奇诡,所以往往出人意料,令人防不胜防。
挑,速度快,动作幅度小,变化多端,难以防备。
截,以守带攻的招式,一般是连接时使用的招数。
刺,因明月刀细长而且刀尖足够尖锐,所以这种一般枪或剑的招数,明月刀也可使出。
点,最快的攻击方式,主要是试探之用。
崩,因为明月刀相对匕首这种短兵器更加长,所以需要用这种招式来来开空间。
挂,奇招,多用于僵持阶段,以求达到变化出乎敌人意料的目的。
格,防守招数,但使用明月刀时,需要谨慎使用。毕竟明月刀刀身不宽,面积狭窄,不能承受过大的负担。
切,一般为匕首多用招式,明月刀因为细长刀身,也可使用这种招数。
以上这十种招式,只不过是对明月刀的基础运用,至于更加强大的招数,谢原现在基础不牢,无法使用。
谢原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这十种基础招式练到滚瓜烂熟的地步,以求达到意随心动,人刀合一的境界。
只有达到这种境界,谢原才有可能利用光脑,去开发独特的专属招式,才能够真正释放出武者那超越人体极限,超越生理极限的强悍实力。
不过,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其所需谢原做到的精准度,却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在光脑的要求下,谢原必须严格、准确、无误的做到最标准、最精确,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别,否则就无法起到真正的锻炼效果。
简单的说,如果谢原每次都能做到光脑要求的最标准动作。那么别人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练好基础刀法,谢原却只需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别人苦练一年,起码每个动作要练上数万次,而谢原却只需数百次即可,足足是普通人的一百倍!
这就是谢原有着脑中这个所谓的辅助光脑扫描、推算后的优势!
而且,按照光脑的推算,最标准的基础招数,既是最节约体力,也是最充分发挥力量的动作。只要能够在角度,方位上不差分毫,就能够用最小的力气,发挥出最大的破坏力,并达到最快的攻击速度。
一旦将标准基础刀法刻入骨髓,印入记忆,化作本能之后,既是你和敌人实力一模一样,也使用同样的兵器和同样的招式,你的攻击都可以先他一丝,击中他。
虽然最标准的基础刀法,只能节约一点点的时间,但很多时候,生死之间的距离,仅仅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当然,谢原想要做到最标准的动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谢原就开始慢慢的按照光脑的说法,一丝不苟的调动全身肌肉,缓缓的做出第一个基础招数——砍。
谢原动作很慢,也很轻柔,看起来不像是修炼,倒像是在跳舞。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那他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练成刀法,即使练成,也只不过是舞术,而不是战斗杀戈技法。
不过,谢原没有练舞蹈的兴趣,他只是在心中细致的对比,自己刚才的动作和光脑所推定的招数之间,到底有多少差异。
刚开始的动作如果太快,谢原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整个动作,有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形。
只有当完整的做到位后,谢原才会慢慢加快速度,一直到可以全力使出这一招基础刀法而不变形。
虽然有着光脑的辅助,但刚开始的时候,谢原还是不断出现各种错误。
幸亏有着明确的标示,否则单凭谢原自己摸索,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最好。
亏得谢原已经经过了进化,身体素质比常人强大太多。
在观察力和判断力上,谢原也已经达到超乎常人想象的地步。如此,谢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后,总算第一次完美的做出了砍这个招数。
就这样,谢原不断的锻炼,废寝忘食,刻苦奋发。他对基础刀法的掌握,也以飞跃的速度,在急速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