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400000139

第139章 刘清的答辩

一周后,刘清很冷静很自信同时也是很主动地找到了翁同和老师。

他要对翁老师一周前所提问题慎重地进行答辩。

这时候刘清心里面当然早就已经想通了,不再对翁老师有何不爽。因为他知道人家翁老师这样做,最起码用心出发点是好滴。

怎能这小气跟人家斤斤计较呢?要知道咱现在可是皇上!是天子!当然要有海一样宽广的心胸,才行。

“翁师傅,”毓庆宫,刘清侃侃而谈道:“朕觉得,我大清目前最首要问题,不在外,而在内,是故朕亲政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整顿内治,先内而后外。”

“哦?”翁老师眼睛一亮:“皇上此话怎讲?臣洗耳恭听。”

刘清很有帝王范地一笑,面色越发从容而自信:“朕以为,我大清欲整顿内治,非先从八旗祖制上开始整顿不可!”

八旗祖制?!果然一语中的!有见识!翁同合闻言一惊,顿时来了精神。

他霍然掀开眼睑,目光越发闪亮地注视着刘清追问道:“那请皇上说说为何要先从整顿八旗制度开始呢?”

要知道八旗制度,这可是大清能够占领中原的基石,一直被大清历代皇帝视作根本。

而受惠于这一制度下的广大旗人,则是拥护大清朝廷最忠实与最坚强的后盾。

但是八旗制度实行到现在,已经成为大清最大的顽疾。而且这顽疾,还很明显很明显谁都可以看得到,天下皆知。但却谁都不敢轻易提出改变现有的八旗制度。

曾经有位权倾朝野的满族重臣,肃顺大佬,就曾尝试着进行过八旗制度的改革,但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菜市口斩首的下场。

事实上肃顺当年之所以在辛酉事变中完败,生死道消,表面看上去是输给了慈禧奕忻这对狗男女的内外勾结,里应外合。

实际上却是因为这位肃老大在此之前强行推行过八旗制度改革,动了广大旗人的奶酪,尤其为京城地区广大旗人所不容。

所以他才在那什么失道寡助的情况下,输得那样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话绝对有问题!是他娘大大的谬论!

这从现代股市股价的涨跌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真理”往往掌握在失道寡助的少数人手里!不是吗?

要知道肃老大当年,可不是一般的牛逼,而是灰常的牛逼!绝对是权倾朝野,大权在握。

曾国藩是他老人家破格启用的,左宗棠也是他老人家一力保下来的,名闻古今到现代都还有着深远影响的科场舞弊大案,也是这位老人家一手操办的。

从文臣到武将,从中央到地方,大清当时最重量级几位手握重权的文臣武将,尤其是汉族大臣,可以说全都是他老人家重点提拔重用起来的。这才保住了大清当时在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过程中岌岌可危的江山。

可见肃顺当时在朝中权势之盛,官场人脉之深厚,绝对是首屈一指。

咸丰帝去世后,这位大佬手里还握有咸丰帝遗命,是正儿八经的首席顾命大臣,且又是正儿八经的爱新觉罗氏皇室宗亲,下理朝政,上辅幼主,名正而言顺。

再来看看慈禧奕忻这两位在当时是啥角色。

一个是大行皇帝的小老婆,差点被咸丰帝临终前赐死,可见咸丰帝是多么“喜爱”这位小老婆懿贵妃。

另外一个则是闲置多年在英法联军进逼京城情况下才刚刚被迫启用不久的闲散亲王,连顾命大臣名单都没被选入,可见这位恭亲王在咸丰帝心中何其不为其所信也!

要不是因为咸丰帝老妈早死,他是由恭亲王老妈一手带大,估计这位恭亲王早就被咸丰帝干掉了。

这也就是说,慈禧也好,恭亲王奕忻也罢,这两位在咸丰帝在世时都极不得咸丰帝信任。

所以即便奕忻被重新启用,但是由于他启用时间太短,其当时在朝廷的根基,可以说极其薄弱!

遍观当时整个大清官场,真正有份量愿意跟这位恭亲王干的朝中重臣,大概也只有军机大臣文祥一个人,而已。

这种情况下肃顺又怎么可能被慈禧奕忻以及刘清老子奕譞这伙年纪轻轻小青年给他娘轻而易举地玩死了呢?

事实上这位肃顺大佬是改革八旗制度的先驱,他是为改革大清最大顽疾八旗制度而死。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绝对是那什么革命先烈,而不是什么大清的叛臣贼子。

不过政治这玩意,就是很龌龊很龌龊绝对没有什么正义可言!

所以这位肃顺大佬明明是改革先驱,但却成了乱臣贼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翁同合可是辛酉政变的亲历者,而且还是汉臣。

这位帝师心里虽然很清楚八旗制度已经成了目前大清身上最大的毒瘤,而且还是致命之毒瘤,必须要革除!但却也深知这改革八旗制度的风险性与危险性,忒大!

哪怕这位改革者是大清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同样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尽管翁同合早就为自己这位心爱的皇上学生,准备了一系列改革大清振兴大清的方案,但却还真没想着首先要从改革八旗制度开始。

因为这里面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呀!

可刘清现在却提出,要想整顿大清内治,必先从整顿八旗制度开始。

这当然是翁老师心中所愿,且大大超出了翁老师预期,令他心中惊喜莫名,但却当然也让这位翁老师心里有点不安。

不过好在现在只是论政,而且还是提前论政,等于是纸上谈兵,没啥危险可言。所以翁老师此时还是颇能沉得住气,并没有那什么很不安,只是稍稍有点不安罢了。

“翁师傅,”刘清接过翁老师问话回答道:“满蒙回汉,我大清入关以来,发展到现在,虽然已经不再分什么满蒙回汉,都是我大清子民,但朕不得不承认我大清向来还是以旗人为尊,尤其是满蒙八旗,地位更是尊崇。所谓上行下效,是故朕以为,欲整顿我大清内政,必先从整顿革新八旗制度开始,方可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彻底整顿好我大清内政。”

嗯,有道理!翁同和眉头又一掀,眼睛一亮,无不欣慰与赞赏地微微点点头,而后继续发问道:“那皇上打算如何革新八旗制度呢?”

八旗制度有问题,是大清毒瘤。这一点现在可以说谁都可以看得到。但是该怎么整顿革新呢?这才是问题难点之所在。

而且这难点,还不是一般的难,而是天大的难!

难到翁老师现在这样问刘清,也仅仅只是抱着那什么姑且问之姑妄听之的心态。

是呀!一个只有七八岁大年龄的小男孩,虽说从小所受的教育,很特殊!是帝王教育。但是能够想到革新八旗制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怎能指望他还可以拿出什么具体的改革方案措施呢?

所以翁同和这会对刘清能想到改革八旗制度,虽无不欣慰赞赏,但却也觉得并不怎么很现实,可精神可嘉,所以他只是微微点点头,以示肯定与鼓励。

不过翁老师这次可大大低估了他这位皇上学生的见识水平!

要知道这位穿越哥,前世可是那什么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是学经济出身。而他们师生现在所谈论的八旗制度改革,当然不包括军事方面改革,仅仅只是针对旗人现在生存状态的改革。

说穿了就是一场与旗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的改革。

“翁师傅,”刘清双目有神侃侃而谈道:“朕打算,先废除旗人不许从事生产的祖制禁令,让旗人可以像汉人一样自由选择生计,接下来朝廷再想办法为旗人提供一些生计,并以此为条件,来换取逐步断绝旗人的现有供应,从而让旗人能够自食其力,将来则正常向朝廷交粮纳税,以增加朝廷收入,减轻朝廷负担。”

“好主意!”翁同和听到这,终于面色大变,惊喜莫名,当场拍案而起大大夸赞了刘清一句。而后他又无比兴奋激动地道:“皇上!您不愧得到过圣祖爷托梦!我大清幸甚大清幸甚呀!哈哈。。。”

翁同和夸赞完刘清,禁不住心怀大畅,仰天长笑了一声。

此时这位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好学生,何止是重拾信心,而且还更胜从前!同时也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一时间恨不得都有点热泪盈眶!

皇上现在只有八岁,但却不仅能想到改革八旗祖制,而且还能拿出如此切实可行的法子?!好!好呀!我大清,终于又出现了一位中兴之主!我大清,何其幸也!我翁同和?何其幸也!

刘清现在所说的这个法子,虽然还很粗浅,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但却无疑是个切实可行的好法子。

先给旗人松绑,允许旗人从事生产,但却并不急于减免旗人的现有供应。

这第一步改革,显然一点都没有触犯旗人的既得利益,仅仅只是需要改变旗人的现有传统思想观念而已。

虽说改变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也绝非易事!但毕竟没有侵害人家的既得利益,这改革阻力,当然会小很多,至少不会存在什么大的改革风险。

肃顺大佬当年搞的八旗制度改革,之所以很失败,最终把自己玩成了先烈。就是因为这位大佬当年的改革,很粗暴,只是单方面降低旗人的现有供应,也就是降工资,但却并没有在其它方面给旗人以相应的补偿。

等于是只减人家粮,但却不管人家吃不吃得饱?活不活得下去?

肃顺这么搞?当然会遭到广大旗人一致的强烈抵制与反抗!能改革成功才怪?

除非旗人是大清最底层最弱势的边缘化人群,无权无势又没钱,像咱们这些可怜的小写手一样,国家想怎么欺负,都行。反正咱们也无力反抗,翻不起啥浪。

可旗人这时候在大清是这种社会地位吗?显然不是!

所以刘清要先给旗人松绑,让旗人可以自由选择生计,不再像原来那样只有披甲从军或科举做官这两条路可走。

也就是先只给旗人甜头,但却没有苦头。

等于这第一步的改革,对旗人有利而无弊,旗人当然不会怎么抵制这改革了。

但旗人已经就这么生活了几百年!哪里有什么谋生之道?

所以刘清接下来又提出,朝廷要想办法先来为旗人提供一些生计,也就是那什么国家安排就业吧。

不过这生计,当然是有偿劳动,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无需劳动就可以享受那什么朝廷的固定工资。

这时候就开始对旗人动刀子了。

同类推荐
  • 大明国姓爷

    大明国姓爷

    明朝末年。建奴扣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中华文明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狼烟遍地。内有义军疯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重生为名族英雄郑成功的龙天。建强军。破鞑虏。收剿义军。重振大明河山。组建无敌舰队。驱除红夷。收复宝岛台湾。乘风破浪。扬大明天威与世界!
  • 唐王

    唐王

    新书《超级穿墙术》
  • 如果这是宋史2

    如果这是宋史2

    本书讲述太宗、真宗父子一一朝。兄终弟及,赵光义成了帝国的统治者。他没有太祖的高超武艺和军中资历,却一样做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对外武力征服北汉,谋略灭亡吴越,并多次打败契丹;对内开科取士,确立文官政治,定下了帝国的基调……
  • 历代官制(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官制(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隋末风雷

    隋末风雷

    大业七年,知世郎王薄在长白山高唱‘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撬动了表面看上去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繁华强盛,实则已经千疮百孔、处处危机的大隋帝国的第一块基石!自此之后,大隋帝国逐渐分崩离析,各地烽烟四起,河北窦建德、瓦岗寨李密、洛阳王世充、太原李阀、江南杜伏威……一众枭雄豪杰纷纷群起而逐鹿天下!然而谁都没有留意到,当王薄高唱战歌的时候,一个崭新的罗成同时出现在了北方的涿郡,悄然扇动了小小的翅膀。窦线娘、萧皇后、李秀宁、长孙无垢、阴柔月……这些如玉美人,会和这位涿郡少将军发生何等纠集?李世民、李玄霸、李靖、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尉迟敬德……这些耳熟能详的猛将英雄,又和罗成是敌是友?江山如画,英雄辈出,大浪淘沙之后,谁能气吞万里河山?.
热门推荐
  • 黎明之暗

    黎明之暗

    帝国历一百九十九年,病入膏肓的约翰三世国王和他的王国迎来一场政变,维拉·甘的父亲作为失败的一方开始流亡,而胜利下的篡权者收获的却是比王座更大的危机,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在高塔大陆粉墨登场,洪流下的少年甘如何在这云波诡谲的乱世中艰难求存,又如何战胜比刀剑更狠毒的人心。
  • 大方等无想经

    大方等无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王牌雇佣兵

    极品王牌雇佣兵

    一次任务,王牌特种兵苏辉无奈退伍,成为一名雇佣兵神秘的亚马逊、青春的校园、混乱的中东、广袤的南非大草原……一个与以往认知中完全不同的世界开始在苏辉面前展现苏辉不知道的是,一个新的纪元,也因他而提前开启……本故事纯属虚构,勿与现实挂钩
  • 诺戏美男

    诺戏美男

    他与她生死相随:错爱,爱错,她伤人伤己。他为她痴迷无悔:她罪不该如此招惹他,伤害他。他因她甘愿毁灭:情何以堪,心本木石,偏偏为她赴汤蹈火。他逃避她的爱:爱上她不自知,自知时却是失去时。他与她笑看人间:谁让他遇见她时,她已然遍体鳞伤。他路过她的人生:他爱过,但终究无果。红颜知己教她正视自己,尽管知己也是情敌。为爱,知己学会成全,却是她永久的伤。
  • 与子成悦

    与子成悦

    以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为虚拟背景,几个部落王国之间的恩怨像基因那样,也被分别遗传到了他们后代的身上。然而,仇恨从开始诞生时,就仿佛高高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既要故事里的人物为无限循环的复仇行动自圆其说,又要为七情六欲的人性弱点自欺欺人。矛盾最终得以解决的方式无外乎两种形态:一种是对立的双方趋于统一,另一种较为惨烈的就是矛盾双方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很不幸的是,作为一个悲情故事而言,这部作品的结局只能毫无意外的选择后面那种。
  • 百炼封神

    百炼封神

    张羽,偶得天书。什么,天书居然还会说话,什么居然还是位女子。在天书的指引下,张羽一步一步的开始了自己的修神之旅
  • 前世今生之一世

    前世今生之一世

    “前世我不知道结局,今生君若不离吾定不弃”
  • 系统之男配往上爬

    系统之男配往上爬

    一个宅男被狗扑倒,荣获系统一只以此嘉奖......小瑞:呜呜~~你...你怎么不去死啊......安景轩:小瑞,乖。系统:哼,小瑞瑞我这有上好的菊康灵哦!只要一抹,保证......
  • 婚姻时差

    婚姻时差

    在他眼里,妻子完美无缺,但有时候透着一种冷冰,有时候理智的让人害怕,妻子似乎隐藏着什么似的。偶然一则电话中妻子发出的声音,让李辉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人在妻子身旁?枝城日报第一记者的李辉,寻着自己的怀疑一步一步往前走,却发现了爱人不为人知的秘密……震惊愤怒的同时,他也渐渐在自己的怀疑中迷失自己。良知、正义、梦想在迷失的人性中接受着考验……家庭逐渐陷入漩涡一般的阴谋中……骑虎难下难以自拔……
  • 清浅流年

    清浅流年

    苏浅青,人如其名,外表恬静安然,清秀佳人一枚,眉宇间尽是温美。为爱所伤的她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痛回忆。五年后,那个骄傲俊逸却又伤她极深的人带着一身的光华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与此同时,另一位曾久驻苏浅青心房的男子也巧合般地与她重逢。有爱有恨,有笑有泪,起承转合,缘起缘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