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500000029

第29章 常怀感恩心,不做抱怨人 (2)

感恩公司的培养和信任

企业的信任让我们有了工作的机会,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企业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工作的位置,让我们得到培训,从而掌握新知识,学到新本领。企业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住行和职位升迁,有这样的机会和舞台,我们每个员工都应该对所在的企业心存感激。

公司付出时间、付出成本、付出精力,把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我们就应该真心地感激企业,并自觉承担起与企业共成长、共命运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对企业的感恩之情。

强生CEO兼总裁詹姆士·伯克说:“没有企业的赢,就没有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企业的赢,也就没有员工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双赢,就没有企业的长盛不衰。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是员工成长的根基,只有共同成长才能实现双赢。”

员工与老板是互惠互利、创造双赢的合作者,每一个员工都应懂得,工作给你生活以保障,又给你人生以乐趣,具有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意义。唯有感恩、唯有懂得珍惜,我们才对得起这份生命中的“宝物”。是工作给了你一切,你应该对工作抱着一种感恩的态度。离开了工作,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

事实也证明,只有懂得感恩公司培养和信任的员工才能在公司有一个好的发展。

《华为真相》中记有这样一件事情:现任华为的部门经理延俊华刚到华为的时候,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员工,同其他人一样做着工作中的琐事。但与别人不同的是,延俊华对公司有着更多的感恩和热爱。他一直在思考和关注公司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资料和实际的市场调研后,延俊华给华为老总任正非写了一封《千里奔华为》的信,提出了华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任正非读后当即决定提升他为部门副经理。于是,延俊华成为了和他同时上岗的同事的上司。

任何一家企业,都更愿意培养那些感恩公司的培养和信任的人,主管也更愿意提携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之情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忠诚,也更容易变成业务中的中流砥柱。

也许你拥有过人的才华,但是发现公司从来不关注自己。也许你心怀大志,却发现老板没有对自己给予足够的重视。可是,你是否也该反省一下,公司为你提供了获得生活经济来源和发展空间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是否对公司表现出了足够的热爱和感恩?你是否对被赋予的工作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关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应该做和能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充满热情和动力地工作。

懂得感恩,就是让自己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当以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出色。同时,这份工作终将为你展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你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甚至为你带来辉煌的人生!因为命运更偏爱懂得感恩的人。而一颗感恩心是通往成功殿堂的入场券,它能够使你获得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刘发根是南昌铁路局高级技师。 2001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九江县沙河街北列检所,这是一个远离繁华都市的安宁村庄,同来的同学们都很失望。但是出身农村的刘发根却不这么想,他反而很感谢自己不用自己去找工作就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而且在这里一来自己可以把攒下的钱供弟弟妹妹上学,二来安静的地方更容易让自己静下心来钻研业务。

刘发根对这份在别人眼里毫不起眼的工作充满了感激和热爱。他决心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来。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没有具体工作任务,而且正值酷暑难耐时节,其他同学总是一点完名就不见了踪影,而刘发根总是老老实实地跟着师傅,得知哪里有车辆故障,他总会飞奔到现场看师傅怎么处理,并一一都记在本子上。为了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他常常一个人在站修所里,对那些报废的车辆零件拆了装、装了拆,反反复复地摸索练习。对于学习专业知识刘发根更是书不离手,他把7000多道技术业务题更是倒背如流。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刘发根被推荐参加段里的快速修训练。3年的训练中,他抓住点滴时间发奋学习,刻苦熟记了7000多道技术业务题,经常带伤参加大强度训练。

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学习,刘发根的业务技能有了飞速的提高。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首届铁道行业技能竞赛更换货车钩项目中,他以26秒的优秀成绩打破了铁道部保持了20年的记录,获得了全能第一。2006年,年仅25岁的他被破格评为检车员高级技师。

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刘发根不忘感恩单位。之后,他担任起了单位的业务教练,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心得和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分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伙的关心和帮助,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倾我所能回报社会,回报大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之类的古训从小就印在大家的脑子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谭铁牛将这个传统美德的精髓深深地印到了自己的骨血里。优秀的员工也应如刘发根一样,会在感恩心的驱使下,视自我提升为己任,会持续不断地勤奋学习,主动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竭尽自己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学习能力用心培育企业的生命之根。

感恩做人,踏实做事

如果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秉持感恩之心、抱持负责态度,这些感恩和踏实负责将凝聚成一种无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他们各自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在于是否怀有感恩的心态,是否在工作中踏实做事,而这直接决定了命运对自己回报的多与少。

感恩,然后踏实做事,是对工作的宣言,在这份工作宣言里,你首先表明的是你的工作态度。感恩你的工作,必然对你的工作负责,这样你会惜时如命,不肯偷闲一时片刻,醉心于工作以至忘了自己,热爱工作以至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无须别人提醒,无须别人要求,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们把感恩融入所从事的工作中,那么我们的工作责任心就会被点燃,这项工作的质量也会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感则会相对地大量减少。

千万不要小看了感恩和踏实负责的力量,这是一种追求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负责更是学会做人做事、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会感恩的人,为人处世是主动积极、乐观进取、敬业乐群的,而这正是时代最需要的人才。因此,感恩做人、负责做事,是我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源泉。

徐辉是合肥燃气集团管道公司维修所副所长、西园维修站站长,他深深感谢公司对他的提拔和培养,并将这份感恩化为对群众的公开承诺:西园维修站维修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做到3个100%!

徐辉1990年进入合肥燃气集团工作,主要负责燃气维修。19年来,只要用户找到他,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忙解决。“没有气,就不能做饭,能不着急吗?我能帮上的当然就帮了。”这是他最质朴的解释。为尽快为用户解决问题,17年前他申请了3个工具包。为此,徐辉在最常去的地方准备了3个工具包——一个放在维修所,一个放在西园维修站,一个放在家里——接到报修电话,他背上工具包就出发。

2002年冬的一天,徐辉16岁的儿子眼巴巴地等着爸爸回家吃饭,而徐辉却在省测绘局大院一栋楼的黑暗而寒冷的楼道里苦苦等待着。原来下午住这大院的刘先生打电话报修,但徐辉到的时候,刘先生还没下班。一直等到刘先生回家,等到故障排除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

2006年夏的一天,徐辉在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里正常检修后准备离开,经过一段下水道时,他忽然停下,耸着鼻翼闻了闻后,立即蹲下检查,果然,一段天然气管道经过下水道沟,已经严重腐蚀。徐辉立即蹲在局促的下水道沟里维修,天气太热,修理好后徐辉差点晕倒,还是被同事搀走的。

在徐辉的眼里,对顾客的服务体现在每一次的细节中。“现在用户都非常忙,最好的服务就是送到家门口。”这个想法让徐辉在2000年成立了“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起初是每月服务一次,由4-5个小分队成员带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在周末深入宿舍或小区,为用户义务维修灶具并宣传安全知识。

徐辉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维修事务,但是这份对工作的踏实和坚持,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感恩不是口头上的感恩,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任何人都应该将感恩化为动力,并用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中,踏实做事,这样才能让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在感恩中踏实做事,你的能力会在工作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肯定,你的业绩会为你赢得尊严,并且带领你走向你所希望的成功之路。

感恩的人,踏实做事,他们不会自己的工作存在着抱怨、消极和斤斤计较,把工作看成是苦役,投入自己的激情和热爱,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自己的事业。

感恩和踏实能让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个人在工作中出类拔萃。所有人都会欣赏那些具有感恩心态与踏实精神的员工,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工作,将感恩和踏实精神彻底融入工作中,就一定会出类拔萃。

即使面对平凡、乏味的工作,我们也要抱着感恩的态度去接受,把工作当成人生最大的乐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释放出自己的活力和激情,实现自己的价值,继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当我们把工作看做人生的一种快乐使命并投入自己的责任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不论你现在的工作多么微不足道,只要你以认真的态度、火焰似的激情、踏实负责的精神去工作,就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工作也自然会给你以同比例的回报。

将感恩化为奋进的动力,踏实必能提升工作的能力。感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它更是一种动力,一种攻略,一种获取能量与成功的途径。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才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才能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

同类推荐
  • 组织工作感与悟

    组织工作感与悟

    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工作和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集体领导做出的决策是个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的具体实施是实现集体领导意志的必然途径。
  • 管理寓言枕边书

    管理寓言枕边书

    这些经典寓言小故事读起来简单、轻松,富有情趣,相信广大读者朋友能于轻松愉悦中读完本书,并能从中悟出管理的真谛。
  • 只有一个华为

    只有一个华为

    20多年前,华为只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如今,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更是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9年前,《华为真相》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全面揭示华为成功秘诀的唯一畅销书;如今,《只有一个华为》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揭示华为在云时代的征战历程。华为,只有一个,但是,华为的成功有规律可循。本书从华为的管理理念、组织系统、资本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国际化管理、接班人等方面,讲述了华为从狼性霸主走向狮子王者、从中国通信老大到即将登顶世界第一、从未上市到将上市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了华为独特的战略思维,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不花钱的营销术

    不花钱的营销术

    用好“病毒”,让网民免费帮你做广告!病毒式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它不仅几乎不需要费用,而且传播很高效。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热门推荐
  • 天才邪少

    天才邪少

    胆小木讷的少年,莫名鬼迷心窍投湖自尽,被超级强者江尘魂穿。重生在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上的江尘,很是要命的发现,当务之急,他如何向美女班主任解释袭胸的事情……
  • 鬼上愁眠

    鬼上愁眠

    病,不能治,鬼上人,难愁眠。得《九叔大法》,误入修炼之境;一切杀戮,本不是罗小鹏的原意。“看来只有成为最强之人,才能停止杀戮。”开启阴间鬼界大陆,来一段传奇人生。
  • TFBOYS:南国之秋

    TFBOYS:南国之秋

    【TFBOYS短小说】【cp文】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的名字,总被我写在本子上。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那个从未抵达过的盛夏,阳光会记得,我们隆隆绽放过的青春和盛大的爱。忧伤落满山岗,等青春散场,繁华迟早都要褪尽,绚烂终归敛于平淡。青春,让我们学会了悲伤、逞强、强颜欢笑。我以为我会陪你到永远,可我累了。我无法陪你留在世界的天黑。
  • 冷王爷的甜心妃

    冷王爷的甜心妃

    当二十一世纪美少女穿越到古代看她如何收获美男酷君的心片段一:“东方毅,你别过来,你想干什么?”“清儿,你成天那样的“勾引”我,我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你了”。“啊!不要……
  • 契丹秘藏

    契丹秘藏

    千万不要佩戴陌生面具,有时候你佩戴的面具不是面具,而是一张血淋淋的人皮。从老舅手中得到了一个面具,本以为可以发大财,没有想到,面具却让我陷入了凶杀,诡异,灵事,甚至还牵扯到了千年宝藏,可最没想到的是宝藏下却隐藏了一个惊天之谜……(面具下有鬼,小鬼藏面具)这本书为你揭开你所不为人知的诡异灵事……
  • 狩猎男妾

    狩猎男妾

    她只不过被绑架了,居然被个鬼使骗来了古代?一夕之间成为神子选中的女人,女尊国尊贵的殿下。可是这个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一来就让她接管这么个烂摊子,还要被迫大婚,学习繁复的宫廷礼仪!天,她可不可以不干啊?
  • 嗜血复仇之暗暗倾城

    嗜血复仇之暗暗倾城

    相同命运的三个女生,因为复仇聚集在一起,因为复仇变得更强,可三个男生突然闯进了她们的世界,她们会如何抉择。。。
  • 明星魔术师

    明星魔术师

    意外得到个空间,该怎么办?种田?有当明星挣得多吗?空间里摆上冰箱,就能凝水成冰;安个电热管,就能掌煎活鱼。各种各样的魔术,让人目不暇接,让我们随主角笑看娱乐。作品相关里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大家看看的,字数也不多,希望大家看看!本书里的故事是宅男自己的想象,朋友们别太较真,看书为的是轻松,较真了只能是恼火。希望大家相互理解,不喜勿入!
  • 找一个温暖的爱人

    找一个温暖的爱人

    虽然大学校园里经常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求爱事件,但是这一位矮胖大叔……也太老了点吧?
  • 命运长夜之崩坏的规则

    命运长夜之崩坏的规则

    传说中,圣杯是能够实现拥有者愿望的宝物。为了追求圣杯的力量,7位魔术师各自召唤英灵,展开争夺圣杯的战斗,这就是圣杯战争。万物都在特定的秩序下生存,就连这实现愿望的“万能之釜”也只能在特定的规则下获得。但在第六次圣杯战争中,规则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