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4500000702

第702章 旌旗荡野塞云开(8)

送走了德王之后,朱审烜再深的城府都无法在职房里坐下去了。他到照磨所关照了一声,急急忙忙便往家跑。

倒不是担心兵部派人将儿子抓走,他担心的是儿子一时不懂事逃避兵役!

若是在寻常人家,逃避兵役可是大罪,除非全族人逃得干干净净,让官府无法追究,否则哪怕事主逃了,家人近亲也都会被流放到辽宁去。

换了在亲王家里,这就不是大罪了,而是生不如死的大罪!

恐怕非但要流放,还得多一条:削爵。

朱审烜可不会为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断送整个晋藩。

世人所谓知子莫若父,朱审烜一回到家中,发现朱心坎真的在准备逃跑,连忙叫人拿绳索将儿子捆了,蹲在儿子身边道:“儿啊,并非父王心狠。你若是逃避兵役,我晋藩上下恐怕都难逃此劫。你且去营中呆个五年,只要退役回来便能得封郡王,有何不好的?”

“父王!父王!”朱心坎哭道:“求父王帮着通融,儿臣宁可去讲武堂啊!爹!”

朱审烜知道儿子是替他受过,心中不忍,道:“你且不要逃,父王这就去兵部帮你问问,看能否去讲武堂躲过此劫。”他看了一眼平静下来的儿子,招呼下人道:“送去屋里,绳索先不要解开。”

朱心坎硬生生被人抬了起来,双眼含泪地被送回了房间。

朱审烜也没有多耽搁,当即让人备了名剌,送入兵部。虽然对兵部上下全然不熟,但好歹有亲王这顶招牌,并没有被拒之门外,总算还有个侍郎出来接待一番。

“今日已经有数位王爷、将军来托人情,希望子弟能够进入讲武堂。”那侍郎苦笑道:“这可真是高估了弊部。讲武堂虽然是乡学一级,但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大都督府那边把得极严。”

“可还有转圜的余地?”朱审烜小声赔笑道。

“大王们都打得好算盘,”侍郎直言道,“读三年讲武堂,出来就是个士官,服役五年可以申请退役……总算不是小兵冲锋在前。其实却不知道,我军作战,军官、士官阵亡比例更高过士兵,所以军中升迁才快啊。”

朱审烜听了打了个冷颤,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是这侍郎诓骗自己。自古以来士卒冲锋在前,将校压阵在后,哪有军官带头冲在前面的道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个官啊!

“而且现在也来不及了。”侍郎道:“但凡户籍上适龄男子都是兵役征召的对象,只有正在修学,或是有了公职,以及技工人等可以缓征。照目前看,大明兵源充足,也不会征召‘缓征’的人入伍。但是,一旦拿到了征召令,要想再靠读书、进学、当官换个‘缓征’也不现实,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有意逃避兵役。”

“那现在……”朱审烜满脸纠结。

“只有乖乖服役了。”侍郎替他总结道。

朱审烜浑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兵部的,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如果是以前,他可以送银子,买通官员,但现在官员是否能够买通尚且不知,但吏员肯定是买不通的。他们都是皇帝新政的受益者,铁了心站在皇帝一边,谁肯为了个藩王砸了自己的饭碗?

——实在不行,只有让他去参军了。

朱审烜本想走蔡懋德的门路,当初蔡懋德在山西为官时自己对他也算是颇为照顾。只是想想蔡懋德那苦行僧似的性子,他又不愿低下头去找这位老熟人了。而且如今天子的脾气手段……与其垂死挣扎,不如乖乖就范吧。

……

朱心坎一直等到晚上都没有等家人来帮他松绑,知道这事多半难成,只能在床上流泪。就这么哭着哭着便累得睡着了。等他眯了一觉醒来,却听到门外有人抽泣,原来是自己的母妃。

“王爷,就让他再在家中睡一晚吧。真要入了营伍,恐怕再也睡不到这软床了。”晋王妃哭泣哀求道。

“唉,长痛不如短痛,再拖下去只是自家遭罪。”朱审烜劝道。

朱心坎知道自己再难逃过此劫,也只得认命。他索性扬声叫道:“父王,母妃,儿子愿意去了……把绳子解开吧!”

晋王妃在外面听得心肺俱裂,哭道:“王爷,先把绳子解开吧。”

朱审烜也是颇为心痛,隔着门说道:“儿啊,你与你大哥不同,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此事关系到我晋藩上下数百口人,你也不忍心爹娘一把年纪了还去海西种地吧?且先忍忍,父王已经安排了马车,这就送你入营,忍忍就好了。”

朱心坎听了父王的话,不知道是身上捆得痛还是心里更痛,默然流泪,直到下人们进来将他扛出去,放在马车里。朱审烜和晋王妃都不忍心看儿子吃苦,便叫了管家陪同,不到营门口绝不松绑。

大明内地的新兵营比边疆的强了许多,起码还有砖木结构的营房。朱心坎被抬进了营区,因为天色已经暗了,卫兵还以为抬来的是口猪,出声喝道:“走后门去庖厨宰!哪有走辕门进的?”

“军爷,这可宰不得。”管家连忙上前,取出征召令:“我家二爷是来应诏入伍的。”

那卫兵大奇,看了一眼征召令,道:“这怎么就捆着送来了?他体检过了么?”

按照一般征兵流程,首先是各县准备好适龄兵源名单,发体检通知。体检合格之后还要审查亲属关系,看有没有在献贼、满洲从贼的近亲属。等体检和审查通过之后,才发征召令,算是正式被朝廷征召入伍。

朱心坎这道征召令是走特别程序出来的,一般而言只有军中将校的直系亲属才有这个待遇。这种优待的程序自然有所不同,乃是兵部先发征召令,然后入营,随正常程序征召进来的新兵一起复检。

卫兵对这种高端的关系兵不甚了解,所以会问体检的事。

管家一听,当即恍然大悟,连忙让人将二爷又抬回车里,低声道:“二爷,当兵是要体检的呀!如果二爷身上有个残疾……”

“那就不用当兵了!”朱心坎惊喜叫道。

“嘘!”管家急得差点上去掩他的嘴,这事是可以高声的么?

“我宁可做个残废,也不要去漠北打野人!”朱心坎斩钉截铁道:“你把我手打折吧!”

管家想了想,腿脚是不能打的,万一真留下残废,一辈子要怨他。打手倒是不错,就算日后养不好,也不容易被人看出来。

“爷,您忍着点!”管家叫人将马车驾驶到一处偏僻的弄堂,又从外面找了一块布,塞进朱心坎的嘴里,叫人拿了木棒进来,拉出朱心坎的左手,就要往小臂砸。

朱心坎突然拼命挣扎,口中呜呜发生,双眼圆瞪,额头上渗出一层层的油汗。

管家看了心中不忍,暗道:二爷从小养尊处优,别说当兵卖命,就是断只手都受不了啊!

“你们快些,听着让人不落忍。”管家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抵御朱心坎在身后的呜呜声。

咔嚓!

脆响过后,朱心坎发出一声闷哼,不再呜呜做声了。

管家转回身,取了自己的帕子给朱心坎擦去额头上汗水,掏出那块咬布,道:“二爷,成了,您就忍这一时,今晚咱们就可以回家了。”

朱心坎气若游丝,喘息道:“我刚才就是想跟你说,我是左撇子,断右手……”

管家干咳一声,道:“二爷,关键是咱们不用去当兵了。”

听到管家这句话,朱心坎总算恢复了些许力气,道:“咱们快去营房报道,然后去看大夫。”

管家应承着,让人快快赶回营房。

因为考虑到较远州县前来报道的士兵没有地方住,新兵接待处倒是日夜都有人值守,灯火通明。朱心坎独自一人进了营地,顺着卫兵的指示前去报道,任由小臂呈现出诡异的扭曲。

新兵接待处的人常年招兵,什么人没见过?这种低级别的自残还想瞒过他的眼睛?那人扫量了朱心坎一眼,微微摇头,喃喃道:“这年头,竟然还有傻子不愿当兵搞自残的?哼哼。”

朱心坎权当没有听到这冷嘲热讽,心中暗道:等老爷我成了郡王,定要将你挖出来套麻袋打个半死!

那人拿起桌上的方印,在蓝色印泥里按了按,重重盖在朱心坎的征召令上。

朱心坎就着灯光一看,征召令上赫然是两个大字:“拒接!”

这两个字顿时让他心旷神怡,手臂上的痛楚也瞬息不见,整个人都好了。

“这是拒接说明,拿回去在坊里备案,今年就不会招你了。”那人信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又盖了章,推到朱心坎面前。

朱心坎心中一急,脱口而出:“怎地才缓一年?”

朱心坎大惑不解,再仔细看那龙飞凤舞的字迹,写明的拒接原因却是:肥胖!

一阵眩晕袭来,让朱心坎差点站不稳脚。

——合着我这手臂是白遭了!

朱心坎内中悲愤,却是有苦说不出口。

同类推荐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
  • 大唐小官

    大唐小官

    原本仅仅是负责基建部门的一个小科员陈福穿越了,一下子成为了长安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西市的负责人之一,而且还多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夫人,一个国色天香的红颜知己,还有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岳丈,以及一大堆大大小小被捅得乱七八糟的篓子……所谓:大唐盛,长安中,琼台玉楼重,霓裳羽舞韵晚风,夜夜笙歌梦。此书已经停更,现在更新的为《明朝奸臣》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热门推荐
  • 开始进化

    开始进化

    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一颗恶魔果实,一段来自海贼王世界某个强者的记忆,改变了一个原本平凡又普通的人而不平凡的人生。我要探寻这世上每个神秘又诡异的地方,哪怕是地狱我也要去闯一闯。但这世上真的有“神”或者是....的存在吗???
  • 魔后倾城:笑面仙君驾到

    魔后倾城:笑面仙君驾到

    舒噬,二十一世纪神偷,国际通缉榜NO.3的人物,代号荆棘,谁知这位牛叉的人物刚灭了控制自己的组织就穿越了!还是死党的充电宝害的!要不要这么坑人!好歹让她帅帅的穿越吧!为何会这么怂包!穿越就算,居然爹不疼只剩个逗比娘亲,还是个废柴体质!最好的也就是不丑了吧!没关系,就算是废柴,也可以笑傲天下。且看我们的神偷,如何逆天改命,成为一代女皇魔后。第一次写书求支持,这是死神倾世:腹黑女神驾到的姐妹文哦~~
  • 老实人

    老实人

    水天昊光着屁股去上学,同学嘲讽他没穿裤子,诬赖他偷吃馍馍,拿起木棍一阵乱打,引起小学同学文雅洁的同情,送他衣裤,赠他纸笔,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水保良强奸放羊女,外逃十余年,巧遇强奸女……水保柱三岁的大儿子赶集丢失,被人贩子拐卖到新疆;他去弟弟家讨要父亲的赡养费,见到了那把刻有儿子小名的童心锁。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魔啸天下

    魔啸天下

    前世他乃魔界大帝,却因七界劫难而重生转世,且看他今生如何带领自己的红颜知己,兄弟和神兽一步步杀出个魔帝的传说吧!
  • 三观义

    三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冥警

    极品冥警

    一个在冥界经过千辛万苦锻炼,成为冥界警察中一员的少年为何一再逃亡?一位冥警和众多女魂一起逃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这条逃亡路上他会遇上什么?“帅是帅,但你不能坏!强是强,但你不能狂!给我记牢了。”他说。
  • 愿相携

    愿相携

    带着记忆轮回,她本想从此过着平凡古代女子的生活。满月礼上,父亲赐名,钱锦鸾。一个名字,注定她不能平凡。她怎样与明朝第一个大宦官斡旋?怎样改变“损一目,折一股”命运?PS:女主穿越到明朝成了朱祁镇的老婆钱皇后,我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既敬佩钱皇后对朱祁镇的情深又感伤她的境遇,所以决定写文,改变她在文中的命运,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安慰。求收藏哦,这个只需要大家轻轻的点击一下就好了,谢各位啦!收藏收藏,吼吼!!!
  • 傲世狂女:小心命中克星

    傲世狂女:小心命中克星

    虽然她是神偷……但是、但是她也不想专偷人头……齐莲月,杀手组织的一把好手,可是,却因为自家爷爷的恶趣味,成了一个看起来跟杀手没啥关系的神偷。一次任务失败,来到了异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废材,还有着心脏病!而她的身份,好像并不只是一个将军府小姐……
  • 混天元记

    混天元记

    明成祖时期,江湖上存在着一个叫做“集英会”的门派,其势力极为强大,甚至朝廷也不敢轻易得罪。集英会门主——剑神秦朗,手持重魂剑,力量可劈山兮。集英会二门主——当代卜师白一孤,神机妙算,一招玉凌步法出身入化。集英会三门主——人称影王杨风,擅长各种暗器,速度无人匹敌。(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