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吃了大亏,想必他们很久都不会再来纠缠了。商丽曼念头一闪,看向还拿着棍棒武器的仆人们,微微一笑,身上的寒洌杀气被柔和的春风代替,仆人们只觉得眼前一花,大娘子就从一个狠辣的魔头变成了明媚秀丽的娇小姐。
“你们这次做的很好,我和夫人都很满意!”商丽曼笑着点头,就像一名检阅军队的长官,浑身都透出一股盛气凌人的尊贵,仆人们没有觉得反感,相反却觉得理所当然,主家的大娘子就应该是这幅高高在上,拥有傲慢的尊贵的气质,如果平易近人,反倒会让他们觉得软弱可欺,甚至轻视。
在唐初时,社会上的阶级观念是十分严重的,更遑论隋朝。
生活在最上层的是各个世家门阀,就连皇室都屈居之下,当年唐太宗编修氏族志时,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氏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皇帝的干预下,抬高了皇室,在氏族志中对山东氏族进行了压制,但仍然无济于事,在人们心中,世家仍是贵族中的贵族,更有后来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而薛家是关中韦、裴、柳、薛四姓贵族之一,却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而贵族的生活是奢侈而骄横的,贵族子弟,哪怕是影响力最小的贵族,他们的子弟,从骨子里就流淌着尊贵矜持,高傲不羁的血液,盛气凌人在当时,就是一种对贵族的赞美。
“张大牛,你不错,很不错!”商丽曼已经知道了张大牛以自己的名义许利激赏下人的事情,不但不以为忤,相反十分欣赏他的机智,决定提拔重用,“从今日起,你就升为府内副管家。其他的人,每人赏钱一百文!”
“谢大娘子!”
“谢大娘子提拔!”张大牛喜不自胜,忙跪地称谢,其他下人一个个也欢天喜地,居然得了一百文的赏钱。
“起来吧,用心做事,以后绝不会亏待你的。”商丽曼又转头看向吴管家,问,“府中的账册送来了吗?”
“今日事发突然,小人还没来得及送。”吴管家擦擦头上的汗,同时,心中升起浓浓的戒备,心中发狠,看样子大娘子已经渐渐掌握了府里的大权,那件事情,是时候该下决心了,吴管家定住心神,回答道,“小人这就去催账房先生把账册送到大娘子手上。”
“很好,今后府内的一切事物交由张大牛负责,你只专心负责府里在外面的产业即可。你是府中的老人了,一直让你这么府里的事情,府外产业的事情忙个不停,我心里也过意不去,这个月的月例,就涨为三两银子吧!”商丽曼笑着给吴管家的月例涨了三倍,这下子,府里的下人们个个都羡慕不已,吴管家可真受大娘子看中啊!不过,张大牛这小子可真走了狗屎运了,一下子就当上了副管家,今后可得好好巴结巴结。
“谢大娘子!”吴管家作惶恐状,忙躬身称谢,满脸诚恳的道,“小人定然鞠躬尽瘁,以报老爷知遇之恩,大娘子赏识之恩!”
“好了,去把账房先生请过来吧!”商丽曼摆摆手。
不一会儿,吴管家带着账房先生过来了,见礼之后,就把几个大箱子装着的账册搬到商丽曼跟前,商丽曼打量了账房先生一眼,是个稍显富态,年约六旬的老者,穿着长衫,外面套着崭新的棉褥袄子,一副精明能干的模样。
趁着账房先生在,商丽曼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府中下人们的月例银子,府中总共四十个下人,最低等的下人每个月三百个铜钱,其次是管事的,府中六个管事,分别是管厨房的常婆子,窦氏身边的赵婆子,商丽曼院子里的王婆子,府中管花木的钱五,商世杰的奶娘周氏领着管事的差,还有针线房的陈婆子,这六人每个月领六百个铜钱的月例。再高一级的就是账房先生了,每个月领着两千个铜钱的月例,然后就是吴管家,领四千个铜钱的月例。
由于社会的不稳定,隋末唐初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钱,不论是主家发月例也好,还是军队发饷银也好,用的都是铜钱。都是一袋一袋的发,或者一箩筐一箩筐的发,那种用箩筐抬钱的场面,十分震撼。
而这个时候的金银铜之间的比例也经常变动,有时候是一千文铜钱为一贯钱,也有的时候是一千五百文到两千文,普通情况下,两贯钱可以兑换到一两银子,但有的时候货币浮动,一两银子有时能换到三四贯钱,也有时只能换到一贯钱,由于乱世,老百姓大肆囤积收藏铜钱,导致货币不能正常流通,铜钱的价值大肆涨幅,一两银子就只能兑换到一贯钱了,而一贯钱也由两千文变成了一千五百文,或者只有一千文。而且不同的地方,金银铜之间的兑换比例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地方银贵铜贱,也有的地方则铜贵银贱,造成了不少的差价,一些聪明的商人就从中倒卖兑换银铜,赚取差价牟利,这也是最早的倒爷投机者了。
所以,老百姓们相比银子,更喜欢铜钱。
此外,不论银铜贵贱,金子的价值总是恒定不变的,不管是皇室还是世家门阀,或者小老百姓,金子永远是窖藏在宝库,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轻易不会拿出来使用,老百姓们则更加如此,一旦谁家得到了金子,都会埋起来,或者打造成首饰留给子孙后代,绝不会拿出来使用。
古时候,一两金子可以换到一百六十两银子,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普及一下常识了,不知道大家听说过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没有,大家有没有奇怪呢?半斤和八两,明明相差了三两,为什么会被用来形容是一模一样呢?
呵呵,这是因为古代的一斤有十六两,所以才有半斤八两的成语流传下来了。
说起金子,就不得不说一说玉了,古代平民百姓家是没有玉的,玉一般只有达官贵族才会有玉,用玉作为配饰,平民非士不得用玉做配饰,汉之后,对玉的管辖就放松了许多,中原经过诸多战火,匪劫兵祸不断,更有五胡乱华,玉器渐渐的流入民间,一些平民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玉做配饰。由于玉器象征公侯贵族,因此一些聪明的商人就把玉石做成各种玉器,高价贩卖给平民,古人对士族和当官的渴望就好比色狼对美女的渴望,造成了百姓以佩戴玉器为荣。<以上乃一家之言,不可作为考证>
因此玉石是比金子更加珍贵的东西,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的奢侈品。对于现在人来说,奢侈品很多,有香水,衣服,手表,护肤品等等名牌,但是,在古代,名家真迹玉器古董等才是奢侈品,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收藏玉器古董字画的原因了。想知道一个世家尊贵的程度,只要一窥其家族宝库就可见一斑了。
都说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就知道世家蕴藏的底蕴了,没有哪个王朝可以超过一千年,但是世家却可以,不论江山更迭,王朝几换,世家一直屹立在历史上,直到唐朝,世家贵族随着大唐由盛世走向衰亡,也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因此,也有人说,唐朝的五姓七家,是最后的贵族。
商丽曼经过了解,知道了现在的金银比例是两千个铜钱等于一贯钱,也就是一吊钱,两贯钱才能换到一两银子,一百六十两银子才能换到一两金子,后文金银铜比例沿用这个标准。
而计重单位,则十六两为一斤,而十六钱为一两,十六厘为一钱。
而一丈等于三米三。其他的单位就用现代的计算单位。
商丽曼听完账房先生的禀报,心里立即有了主意,说道,“昨日说了,这府里所有人的月例银子从这个月起全部翻倍,下人六百文,管事一千五百文,账房四千文,也就是一两银子,吴管家月例三两银子,另外,除了张大牛之外,我准备再提拔八个人做副管事。”
商丽曼斟酌了一番说道,“副管家每个月例银四千文,副管事每个月例银一千文,以后每个月例银就按今日我说的这个标准来算。”
商丽曼看向窦氏,说道,“娘,以后您每个月的例银是十两银子,我们姐弟妹三人则是每月六两。还有,娘和我们姐弟妹三人身边的大丫鬟也应该提高例银,这样,大丫鬟每月例银同副管事相当,每月一千文,二等丫鬟八百文。娘,您的院子里就添两个大丫鬟的位子,四个二等丫鬟,其余丫鬟婆子一律按作二等下人发月例。而我和世杰小妹的身边就各设一个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其余皆是低等下人。娘,你看如何?”
推荐和收藏随便来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