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当你为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目的做了一件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时候,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被人唾弃,要么被人崇拜。而这个结果往往取决于你最终是否成功。
来观看阿呆出师礼的人,喝了阿呆出师礼的喜酒回去之后就对大家说,屠夫家出了一个天才。
是的,天才。不到十岁就能独立杀猪,就能解骨不伤刀锋,这是杀猪一行真正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就是杀猪将来也能去皇家大院杀猪的。
阿呆成了杀猪人,渐渐的又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面。他开始帮屠夫照看铺子,忙碌的时候还独自出去杀猪。
杀猪和照看铺子的时候,阿呆总是态度礼貌服务周到,让人卖猪买肉十分舒心,买了还想买,就是他们的感受。
阿呆是一个打骨子里信奉顾客是上帝服务要到家的经营理念的职场新嫩,哪怕是遇到路边的乞丐,只要给钱买肉,他也会笑脸相迎,温颜交谈。
阿呆礼貌周到的服务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评,渐渐掩盖了那个让人难以理解近乎疯癫的阿呆。
阿呆仍旧每天早晚花时间在高台上静坐,也就是他人眼里的发呆。
现在阿呆只要一上高台,全镇子的人看到了都会报以尊重赞许的目光,而不是之前的可怜叹息,他们不明白阿呆在高台上干什么,但是他们知道,阿呆这样做必定有他的道理,你没看到人家就是因为每天早晚上去发呆才成了天才的吗?
人就是这么奇怪,同样一件事情前后不到一年给了好几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阿呆的高台成了镇子里的热门话题,大家渐渐开始好奇这座高台到底有什么用?许多人都这么问过阿呆,就连屠夫老爹也问过。阿呆都一样回答,等到拆台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
阿呆的高台越是神秘,大家谈论的越是热烈。甚至隐约之间这座高台成了渡口镇的人向外人夸耀的资本。你看,只有我们这水陆交汇人杰地灵的地方才能出这样的天才,十岁,仅仅十岁就做出这么惊人的事情来,成了真正的屠夫好手,真是一个天才啊。就连他的生活都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人家发呆都要去两座房子高的高台上呢,那气势,你见过?
镇子上的女眷们,每当阿呆坐上高台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年少的少女们都会做些小动作来吸引阿呆的注意力。只是,阿呆似乎从来都不关注她们,阿呆的目光一直望着远方望着天空。
阿呆在这座高台上发呆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大家一问就是好几年。
转眼间到了三年以后,阿呆的高台随着日晒雨淋都起了一层漆黑的霉渍。阿呆也长高了,成了翩翩美少年。阿呆虽然是杀猪的,却没有像屠夫一样满脸横肉,而是细皮嫩肉有如文弱书生,大家都说,这和阿呆每天去高台上发呆有关。
阿呆这三年来另外的一个变化,就是他的眼睛渐渐变得明亮了,每次当他从高台上下来的时候,他的眼睛都闪闪发光,仿佛能够洞彻世间万物。
这一天,阿呆对镇子里的人说他要把高台拆了。
听说阿呆要拆高台,镇子上许多人都来观看,他们不是兴奋阿呆要拆了高台,而是兴奋,终于要知道阿呆在这座高台上发呆了这么好几年到底有什么用,他到底得到了什么。
“是啊,呆哥儿,快说说这高台到底拿来做什么的啊?”
阿呆登上了高台,在上面盘膝坐下,看着远方,对大家说:“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位美丽纯洁的公主因为落入凡尘经历许许多多的杀戮罪恶之后心灵被污染了,不再纯净。有一天,她突然想回到她的家园,可是她的家园只有心地纯净的人才能进去,她无奈之下只能寻找除去心中污垢的办法。可是,心中的污垢本来就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怎么去除?她找呀找,终于有一天在一株古树下遇到一位老人,她问了老人这个问题。老人擦了擦身边的石头,说道:‘无形不能拭,有形皆可拂。’公主大喜,于是在身边准备了一块石头,自己坐在石头边上,每当石头上落了灰尘她就擦拭一遍。而在擦拭石头的同时,她也擦拭着自己的心灵,就这样,直到有一天,这位公主终于又回到了心无尘垢的境界。”
大家听得似懂非懂,一个混混问道:“呆哥儿,是不是说,你的心里也有这样一座高台,你坐在高台上?”
阿呆点了点头,是的,他的心中也搭建了一座高台,只有借助心中的高台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高台其实是一个固执的心理暗示。
一个人如果站在普通人群中,他思考的往往只是别人和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未来。
一个人如果站在台子上,环境就会自然而然的暗示他离开常人的思维去思考。
那一天阿呆恐惧某一天他把过去忘了,会在这里如他那屠夫老爹希望的一样,当一辈子屠夫,卖一辈子肉,然后取个还算过得去的丫头,生个继承屠夫家业的屠夫儿子。
他恐惧,所以想登高望远,可是凳子不够高,桌子不够高,柴堆不够高,猪棚也不够高。
最后他想到了搭建一座高台。
第一次,他搭了一米,他以超出世人一点点的目光定位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个多月,经过不断的分析否定延伸,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觉得远远不够,于是他再次搭建了第二层。
他在第二层上,很快就觉得自己的目光需要更高,于是才五天就搭建了第三层。
第三层的高度终于让他可以思考世人的百态,然而越是思考,心中的不解越多,越是苦闷,直到不可自拔,终于倒在了雨水之中。
大病醒来之后,他决定放弃之前的所有思虑,以更高的心态来看人生,于是他一下子把高台搭建到了最高。
最高的心态是什么心态?那就是超越世人的心态,就是看淡一切的心态,就是毫不在乎的心态,有人称之为无我无他。
阿呆在这个心态境界上,一呆就是三年,这三年,以无我无他的心态,终于让他看透了一些事情,心中念头渐渐通达。
现在阿呆已经能够挣脱苦痛,以笑脸面对大家,这种笑不是三年前卖猪肉的时候那种招牌式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心身愉悦的笑。
他明白了,人活在世,当与众人同乐。
他明白了,不挣脱才是挣脱,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苦即是乐。
他不是把对她和以前的家人朋友的思念回忆封锁了起来,相反,她和他们的每一个笑容现在在他的心里最是清晰,她和他们的一切从此之后将会伴随他到永远,而他,也将不会让她和他们失望,他将让她和他们看到他的喜悦而喜悦,看到他的成功而满足。
而他能够来到这里,获得新生,本来应该感恩,应该接受,应该好好的再活一辈子,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阿呆想通了这些,心无挂碍,终究通达。
也许有人会疑问,这么简单的道理值得阿呆想这么久?阿呆肯定的回答你,是的,值得,我只觉得想得不够久,我宁愿用一辈子来思考这些问题,我真的爱她,真的离不开他们,很爱很爱。
“我心里也有一座高台。”阿呆大声说道,“可是,我现在觉得这座高台太高了,我想把它拆掉,我要一点一点拆掉它,我要让它想高的时候就高,想矮的时候就矮,你们说怎么办?”
大家一致支持拆掉它。“不过,在拆掉之前,是不是让我们也体会下坐在高台上的感觉?”一个混混顽皮的说道。
“是啊是啊,我们都想上去坐坐,忒别是晚上。”
一听这话,那些来观看的女眷顿时对着他吐唾沫,呸了他一身。
大人们都明白,这些混混想坐上高台,无非就是想着裤裆里那点猥琐事儿。
“这里风好大啊。”
“这是个好地方啊。”
“夏天这里最好乘凉了。”
几个混混争先恐后的爬了上去,爬到上面一看,果然,整个镇子尽收眼底,别说李家姐姐的闺房门,就是刘员外的后花园都看的一清二楚,这真是一个偷窥的绝佳地方啊。
所有上去的人下来之后都眼睛发红喉咙发干,以后如果趁那谁不注意的时候爬上这高台说不定就可以把那谁看个干净?他们脸上露出了猥琐的笑容,心底打定主意,不能让呆哥儿把这台子拆了!
这台子要是拆了,以后再建肯定会遭到众人的抗议,如果留在这里,他们这些人就都有机会。
“呆哥儿,这台子不能拆啊。”一个混混哭丧着脸,大声喊道。
阿呆一愣,问道:“为什么啊?”
混混们心思百转,各种理由快速想了出来,阿呆听了哭笑不得,终于有个混混说了一句话,让阿呆觉得有道理:“呆哥儿,你不是相让心中高台想低就低,想高就高吗?如果把这个高台拆了,以后心中的高台上不去了怎么办?”
“是啊,呆哥儿你是拆心中的台子,和这个台子有什么关系啊?”
“要我说,你要是要拆了这个台子,心中的高台才能矮下去,那么,你肯定做不到想高就高,想低就低的。”
阿呆一听,愣住了。
是啊,心中本无台,为何要来拆?心中既有台,拆之无挂碍。有形不能舍,无形从何来?无形不能舍,如何无挂碍?
阿呆明悟,当即感谢这些混混,告诉他们不拆高台了。
混混们大喜,说呆哥儿英明。
阿呆的高台没拆成,却也没有让那些混混们如意。
有人把阿呆讲的故事拿去讲给镇上的智者听,那智者听了之后惊为天人,又把故事告诉了县城里的智者,县城里的智者对阿呆一番夸耀,说能够自创这样自身修持的高明方法,是天才之辈,并将阿呆推荐给了县老爷。
阿呆家的这座高台很快被作为智者修持的典范保护起来,并且还在一旁立了石碑,上书:无形不能拭,有形皆可拂。高台思远虑,有形终成无。
屠夫也终于有机会去县城开肉铺子了。县老爷奖励给他们一家县城大街店铺一间。并且,着县城官学免试招纳阿呆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