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此时亦感失礼,假装无恙,抱起吉他试起音来,不时的左手压弦,右手拨弦,时而调动弦钮,二女甚感奇异,均对这古怪的乐器兴趣十足,将适才的羞敛抛诸脑后。
杨林也暗自松了口气,暗自庆幸二女不继续纠缠了。
半晌,杨林感觉音调基本上和后世的吉他已经一致了,只是声音方面还是有些差异,少了几分吉他的锋锐,多了几分古琴的圆润。
杨林摸着手中的吉他,想起当年读大学弹得那首浪人情歌,情不自禁弹起来,开始还有点阻滞,到后面则是越弹越顺畅,大气又有略点哀伤的曲风,震人心魄,一旁的蔡琰是当代有名的琴师,此刻听得如此曲调,亦是如痴如醉,为何此曲完全不符五音六律的谱乐规则,宫、商、角、徵、羽五音岂可如此混转。高亢之处让人恨不得仰天长啸,低沉的颤音又让人心中黯然神伤,仿佛眼前的爱侣即将失去一般。
一时间无论是杨倩,还是蔡琰俱都沉醉其中,忘却身旁无数。
杨林一曲弹罢,心中也是汹涌澎湃,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时代还可以再弹吉他,想起往事种种,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沉醉过后,蔡琰看到杨林神色有异,猜他必是想起过往难忘或悲伤之事,莲步轻摇,走到杨林经前,柔声说道:“往事已矣,文庸要放宽情怀。”
杨林一怔,暗忖,此女察言观色,技巧应变,却是不可多得的红颜知己,心里感动,道:“琰儿勿忧,适才只是想起童年父母惨死的经历。”
蔡琰似乎也有共鸣一般:“文庸之心,琰儿能理解,我幼时丧母之时亦是悲痛欲绝,而我父至今还受党锢之祸,现在还逃亡在江东。”
杨倩也插口将蔡琰的身世处境简单向杨林介绍一遍。原来,党锢之时蔡邕便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江东避祸,当时蔡琰年幼,蔡邕不忍带女儿流落江湖,便将女儿寄宿在卫阀。后来蔡琰逐渐长大,蔡邕又迟迟没有音信,卫阀中人见蔡琰如此绝色,便屡次相逼,欲让蔡琰嫁给卫仲道,蔡琰心中不愿,便以父亲不在身边为由拖着此事,后来卫阀的人也是神通广大,居然在会稽郡找到蔡邕,并且拿到蔡邕的书信,让蔡琰报答卫阀之恩,才有栖凤楼弹琴一事。
杨林听罢,颜色更变,虎目含怒,道:“不想卫阀如此对待琰儿,今日起便不要再回去了,到杨府住下便是,万事有我给你挡着。”
蔡琰本来被杨倩说的脸现阴郁,又听杨林如此为自己出头,心中暗喜,一脸迷醉的看着眼前这个让自己倾心的男人。
杨倩则在旁边打趣:“琰儿妹妹,文庸今晚要你留宿府中啊。”
被她这么一说,杨林、蔡琰顿时满脸酡红,一时尴尬到极点。
还好此时荀彧三人闻声而来,戏忠进来就问:“文庸,刚才我等闻得才女弹奏一曲,甚是奇怪。”
还未等杨林说话,郭嘉眼见又是少年心性,一下就看到杨林手中的吉他,奇道:“莫非是此物所奏?怎么在你怀里?”
蔡琰向三人一礼道:“正是此吉他所奏,不过刚才一曲并非琰儿所奏。”说完眼睛朝杨林望去。
戏忠瞪大了眼睛道:“方才是文庸所奏?你可再弹奏一遍,让我等赏之?”
荀彧也是好奇地点了点头。
杨林无奈,抓起吉他又弹了一遍,而且口里时不时还冒两句歌词出来。
一曲弹罢,二女还好,这三人可是吓了一大跳,古代的文士是必学‘乐’的,不说个个都精通,至少品评起来是没有问题的,荀彧摇头苦笑道:“都知道文庸文武全才,不想杂学百家亦是如此精湛,彧口服心服。”
戏忠一脸失落道:“此曲突然让我改变了人生理想,以前我欲出仕报效社稷,但如今我发现对此再无一丝兴趣了,至今往后,我要跟着文庸把这吉他学到手,游历天下乐坊舞坊,从此享尽温柔。”
郭嘉和戏忠情深,见戏忠说的认真,又符他本性,好心提醒道:“志才,可知温柔乡即是英雄冢哦。”
四人一阵抬杠,均感心情舒畅,后杨林说起蔡邕因党锢流落在外,蔡琰在洛阳受卫阀欺负。戏忠怒道:“这卫阀挟恩报复便太下作了,上次栖凤楼之事,卫阀已受牵连,明日文庸便可请文先修书一封,谅卫阀不敢阻拦,乖乖得把人送来。”
荀彧亦是点头,但杨林却感觉荀彧有些神情恍惚,奇道:“文若何以这般神情?”
郭嘉接口道:“文庸有所不知,文若之父,慈明公,也受党锢之祸,流落巴蜀已经十余年了。”
杨林错愕万分,万没想到荀阀也有如此难处,不禁暗暗自责,二人中一位是我红颜知己,另一位是我至交良朋,为何我却不曾关心二人分毫,安慰道:“我想党锢这么多年了,也应该快解除了,到时便可把伯父接返家中。”
荀彧摇头苦笑:“文庸可知这党锢之由?”
杨林道:“略知一二,为阉宦所害。”
荀彧点头道:“党锢之祸对我士人伤害太大,多数父辈的大儒均被下狱,甚至折磨致死,像我父与蔡中郎这般逃逸在外的尚属幸运了。文庸请想,如今阉宦专权得势,朝中三公九卿亦仰其鼻息,这党锢如何解除得了”
本来已经逃走的蔡琰不知何时又回来了,想来刚才便躲在后面偷听,此时听闻众人谈起党锢,忍不住又出来了。
蔡琰在一旁听得荀彧所说,深以为然,也是双目通红,点了点头。
杨林心疼佳人伤心,拍了拍蔡琰的香肩安慰道:“琰儿放心,我定当想法让朝廷撤销党锢,助你迎回蔡中郎。”
蔡琰感激地看看杨林道:“他人若出此言,琰儿必定认为是哄骗与我,若文庸出此言,琰儿便相信文庸必定会全力以赴。”
杨林看了看一旁的戏忠和郭嘉,想起昨晚之事,脑中突然转过一条计策,荀彧见杨林眼中惊疑不定,怕他弄险,安慰道:“文庸,此时尚需从长计议。”
杨林忙拉住众人,道:“我想到个办法,你们看这样能否让朝廷解除党锢?”将自己的一番计较说给众人。
听罢之后,荀彧众人皆陷入沉思。良久,戏忠一脸肃穆地沉声说道:“文庸此计简单,亦是阳谋,就算识破,也无大碍。”
郭嘉却眼珠转了转,嘴角微翘,道:“计虽简单,但我看把握当在八分。”
荀彧见二人都觉得当可一试,当即一拍大腿,向众人一鞠,道:“如此,我速去皇甫大人府。”
一旁蔡琰见杨林弹指间就设计营救父亲,心中更是感动非常,看向杨林的目光中多出楚楚依恋,郭、戏二人见状纷纷告退。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