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500000612

第612章 谒陵

熙宁六年四月初二,宋仁宗祭日后的第三天。

皇帝赵顼在大庆典设宴,庆贺秦王赵昭回归皇室。品级较高的官员、宗亲勋贵出席者数百人,极为热闹。

公开场合之下,赵顼表现的还算不错。没有了那日在太庙中的惊慌,一副温文尔雅的表情。见到赵昭,也是一口一个皇叔地叫着,十分亲切,可谓是做足了表面文章。

有官员大为称赞,官家仁厚亲善啊,对秦王如此尊敬。可有心人却看得明白,越是如此,背地里的龌龊才更多。看到官家那双眼睛,不由自主便有些忧虑,唯恐与秦王多点交流,便会引起猜忌。

对此,赵昭并不在意,对赵顼的假仁假义也是相当配合。一副叔慈侄孝,皇室一家亲的局面,其乐融融。

赵顼得了高滔滔的交代,在人前是尽可能表现出对赵昭的尊敬和厚待。如此情况下,赵昭只要稍微什么不当举动,便可以有负君恩,忘恩负义等借口进行抨击。即便是对付赵昭,也有足够的借口说是秦王不仁在先。

是以对秦王府上下大肆封赏,送去的赏赐也不在少数。更是准备安排诸多活动,看似隆重厚待,实际则是变相拖住赵昭。

宴会之上,赵顼笑道:“皇叔,宫中的明月阁已经修缮完毕,与当年不差分毫。此乃太皇太妃旧居,挑个合适的日子请她老人家迁入吧!”

赵昭心中一动,赵顼这么快就行动了,什么迁入旧居,分明是想要以母亲入宫作为人质。

“多谢官家美意,不过我与母妃多年分别,如今正是尽孝之时,还是在王府方便些。晨昏定省,侍候身旁,以尽孝道。”

赵顼笑道:“唉,太皇太后与诸位太皇太妃肯定也都十分想念,居于宫中,也可畅叙多年别情。再者,先帝嫔妃也该供养宫中。”

“官家说的是,母妃说了,她会常入宫拜见太皇太后的!”赵昭沉声道:“古来传统,帝王崩逝之后,有子嗣的嫔妃随子居于王府或封地,以全亲情与孝道。母妃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家人团聚,含饴弄孙,希望官家成全。”

“这……”

不等赵顼说什么,赵昭便续道:“身为人子,自然该尽孝膝前,待到长安安顿好之后,再将母妃一并接过去……”

一听到这个话题,赵顼的表情顿时有些不自然了,急忙道:“西北苦寒,太皇太妃年纪了,如何能适应?也不适宜车舟劳顿,长途跋涉,还是留在汴京安养比较好。西北暂时平静,皇叔不必着急,安心尽孝重要。”

赵顼早知道让林妃入宫不可能,先引出的孝道来,再以此来堵住赵昭的嘴。如果着急溜去西北,不侍奉母亲,似乎就可以与不孝挂钩了。秦王目前在民间的威望很高,如果有什么不孝的举动,对其声望会是个巨大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滞留赵昭的效果。

虽然贵为皇帝,可汴京防守空虚,赵昭又有仁宗皇帝遗旨,得曹太后庇护,众目睽睽之下,赵顼没办法强留赵昭,只能各方面想办法拖延。

“是啊,大宋以孝治天下,身为人子,自当为父母尽孝。母妃健在,尽孝都还来得及,可是父皇……”赵昭心情沉痛,感叹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乃人间悲剧,父皇在时,我未能尽一天的孝道,实在是……为今之计,只能四时祭祀,略尽孝心了!”

“皇叔节哀!”赵顼轻声安慰,看得出来,赵昭的悲痛并非作假,只是他总觉得赵昭话里有话,心中泛起强烈的不安。

正想岔开话题,赵昭却抢先道:“四月十四,乃是父皇生辰,生前我不曾为他贺寿,如今冥寿必须要尽点孝心。前些日子,太庙已然祭祀过了,可父皇的陵寝,我却并未去祭扫过……我打算四月十四前往永安谒陵!”

宋朝建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将巩义附近地区选为皇室陵寝所在地。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弘殷首先安葬于永安陵。此后赵宋皇帝都安葬此处,另有皇室宗亲,大臣贵族等陪葬陵上百座。

大宋王朝为了保护先皇陵寝,特意将陵区从附近州县划出,成立永安县。驻扎军队和守墓百姓,维护大宋皇陵,宋仁宗的永昭陵也在此处。

赵昭提出谒陵是合理的,身为人子,不到父亲坟前祭拜那就是不孝。以前他流落民间,有情可原,如今回归皇室,必然要去陵寝祭拜扫墓。尤其选在父亲生辰之日,契机很好,合情合理。

按理说赵顼不该反对,可赵昭之事去谒陵这么简单吗?永昭陵所在的永安县在哪里?

汴京以西两百多里的地方,距离西京洛阳百里左右。

谒陵就不可避免要出城,要离开汴京,那样自己对他的掌控力度就下降很多。赵昭若是有心,大有机会从永安逃走。百里之遥可到洛阳,洛阳到长安才多远?只要进了潼关,那可就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了。

如今只是紧要关头,怎可让赵昭轻易离开汴京?赵顼的本意是不愿同意的。可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阻止儿子去给老爹上坟?怎么着都说不通。

阻止自己的叔叔对爷爷尽孝,那就是自己不孝了。除非是有别的什么合理理由,可一时之间,慌乱的赵顼毫无头绪。

更糟糕的是,赵昭话音落地,老国舅曹佾便赞道:“秦王孝心可嘉!老臣以为,秦王此去永安,不仅是为仁宗皇帝扫墓,身为赵氏子孙,还应祭拜列祖列宗。”

“太国舅说的是,本王记住了!”为父亲扫墓,祭祀先祖,赵昭的理由更加充分了。

赵顼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皇叔回归,首次谒陵自得隆重祭祀才是,如今时间匆忙,怕是来不及准备。”赵顼道:“不如稍后些日子,准备妥当再去……”他只能用这个蹩脚的理由来阻止。

“谒陵祭祖贵在心诚,隆重与否有什么关系?孝心不关乎形式。”曹佾道:“恰逢仁宗皇帝生辰,秦王前去扫墓时间正好。何况还有十多天时间,若是加紧准备,似乎也来得及。”

立即有几个老臣附和,在场之人大部分都轻微点头,显然都是赞成的,至少没有一个人明确反对。

赵顼见状,心中愤愤,却又无可奈何。目光落到曹佾身上,心里更不是滋味。

曹佾是开国名将曹彬的子孙,哪怕大宋立国已经百年,在军中和勋贵间都还有着莫大的影响。何况曹佾还是太皇太后曹氏的亲弟弟,也是他母亲高滔滔的亲舅舅,身份尊贵,德高望重。

即便是他是皇帝,也得对曹佾客客气气。如今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自己根本就反对不得。

无奈之后心中便是强烈的恼怒,曹建那日阻拦母亲,曹佾今日为赵昭说话。很明显,曹家已经站在了赵昭那边了。

赵顼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曹家会做出如此选择?太皇太后曹氏也态度也很奇怪。赵昭是仁宗皇帝的儿子不假,是得尊曹氏为嫡母。可是他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啊?相反母亲是曹家的外甥女,自己身上也流淌有曹氏血脉。

可是他们为何不帮助自己人,相反要偏向赵昭一个外人呢?赵顼对这种不遗余力吃里扒外,胳膊肘朝外拐的现象很理解。正是如此,对曹家,对太皇太后都有着出离的愤怒。

只是不管如何愤怒,今时今日都动不了曹家。只要曹太后在一天,曹家就已然是皇亲国戚。将来即便是可以对付曹家,也是有限度的,只要母亲还在,完全斩尽杀绝也不大合适。

或许这就是曹家嚣张的缘故吧!赵顼目光中闪过一丝寒意,别着急,将来有的是时间收拾你们!

“按理说,朕也该前往祭祀的,只是如今朝政繁忙,委实抽不出时间,要是晚点,正好与皇叔一道前往……”赵顼很不甘心,他还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赵昭急忙道:“心存孝道即可,官家日理万机,不必介意,我一人前往就是了。”

话说到这份上,赵顼也没办法,只得同意。他也注意到,如今赵昭和自己对话,一直在竭力避免使用“臣”这样的自称。他是故意的,他早已失去臣服之心,丝毫不加掩饰,当真是嚣张。

“那好,就有劳皇叔代朕扫墓祭祖了。”赵顼笑道:“朕会多派些人随行,方便侍候皇叔!”

“多谢官家,只是不必了吧!”赵昭笑道:“有家人陪伴就足够了。”

“家人?”赵顼顿时警觉不少。

“是啊,我打算带几个孩子一起去,让父皇见见孙子。”

想要带着家人都跑?你想得倒美,赵顼摇头道:“孩子还小,哪里经得起长途跋涉,等孩子大些再去吧!”

“也好,那日在太庙,相信父皇在天之灵应该看到了,等他们大些,再带去。”赵昭只是一个小小的试探,赵顼绝对不会容许自己带家人出城的。

“也是,皇叔前去就是了,朕会派人随行!”赵顼笑道:“皇叔回归,首次谒陵,必须隆重!”

同类推荐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时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书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本书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 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一品侯爷

    一品侯爷

    隔壁老王穿越到平行时空的中国古代变成隔壁吴老二,正式开始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太监到侯爷,历经坎坷。从锦衣卫到大将军,磨难不断。“即使是天,也无法阻挡我!”
  • 长阪坡刘备

    长阪坡刘备

    三国的故事,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中年刘备,在长阪坡丧师败军之地,重新崛起,桃园结义,一世兄弟千古不渝,卧龙凤雏,子龙不败,文长雄烈,千古风流,并世双雄数曹刘!
热门推荐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玄警特案组

    玄警特案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往今来,有多少未知诡异的事情能被世人所了解?《玄警特案组》讲述的正是那些我们听过却不了解的未解之谜,远古的传说、失落的文明、尘封的事件、神秘的生物,正等着玄事警察们去一一开启。记住: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想让我们了解的一点而已。
  • 毁灭之后是创造

    毁灭之后是创造

    一个在整个位面最高层的世界,却因为一个平凡的少年而毁灭,这是没有一个人想到的。从先天灵力决醒为零的少年,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颠峰毁灭宇宙。他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颠峰的呢??
  •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重生十五岁

    重生十五岁

    你还记得自己15岁的样子吗?是短了不能短的短发,宽宽松松的运动裤,L码的T恤,还有一张永远打瞌睡的忧郁脸,写不完的作业和理不清的思绪....如果有时光机,我最想回到2005年。我想好好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 战傲苍穹

    战傲苍穹

    万年前,上一代星神以身化九星,凝聚绝世大阵,成就不动苍穹。万年后,九星始动,星源大陆动荡渐起。少年自青州而出,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变强之路,尊诸侯,立圣人,战傲苍穹,成就万古星神。
  • 修真渔民

    修真渔民

    父亲大哥出海遇事,家里欠下巨债,大学生龙海选择了回家当渔民,并意外获得五行灵珠认主,从而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只是修真太难,还是做个渔民更加逍遥自在。“什么?深海之中竟然蕴藏着各种各样的修真资源?那还有什么说的,全是我的了。”嗯,一不小心再捡个蓬莱仙岛,做做神仙岛主似乎也不错嘛————————————————————————————老书《深海主宰》已完本,书荒的亲们可以去宰了。欢迎加入书友群(162841419)
  • 盘龙大地

    盘龙大地

    醒躺沼泽地,四周四只狼。金戈赤战场,美人怀中拥。笑谈天下事,浮云轻飘柳。剑指天地间,乾坤顺我行。且看,雅玛人预言被证实后,唐冕只因,喊出了心中的不甘,却因运穿越来到了远古的地球,这里有百米高的人形怪兽,有可千里外取人首级的武者,有可宁空踏步笑傲天地的法师,有只为血液而生存的血族,有强大的妖魔兽。这里的名字叫——盘龙大地。
  • 咽喉门

    咽喉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蛮小姐抓住邪魅少爷心

    野蛮小姐抓住邪魅少爷心

    野蛮任性的默默,外传不近女色的纪君,心居然被这位野蛮任性的女孩也抓住了,让我们走进俩人的故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