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500000584

第584章 第五九〇章 以一城全一国

十四岁,哪怕王侯之家的孩子早熟,也还是太稚嫩了。

李秉承以为自己长大了,趁着梁乙埋被俘之后,声望下跌,对朝堂控制力减弱之机,培植势力,巩固王权。

还别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的力量已经快要和梁乙埋势均力敌,甚至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已经略占上风。

些许的成就让李秉常有些飘飘然了,少年心性终究不够沉稳,他急不可耐地想要彻底掌控权力。

李秉常认定,他需要一场战争!一场可以让自己抓牢军权,建立军功的战争。

他本来是打算主动率军进攻宋朝的,这是西夏的一贯作风,内政不稳的时候就对外开战,转移矛盾。没想到吐蕃人正好给他送来了机会,让他有充足的理由率军出征。

梁乙埋想要劝阻,却无能为力,或者说不愿意介入太多,他终究不是没藏讹庞那种权倾朝野,野心勃勃人。他不想和外甥闹的很僵,这样对梁家,对整个西夏而言没好处。

梁太后也没有阻止,她是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儿子,自己是支持他的,并无扶持外戚,把控朝政的意思。

仔细说起来,梁太后姐弟与没藏家,与以往许多的外戚势力有些不同。至少他们都没有取代现任国主的想法,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首先维护的是整个西夏的利益。

或许在此之前,梁太后与梁乙埋因为自己的冲动,或者一时间的头脑发热,做出了一些错误决定,让西夏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他们在根本出发点上并未改变,始终是维护西夏利益的。只是权力这东西,不存在妥协,外戚与王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不可避免,很难调和。

李秉常很顺利得到了机会,他并不觉得是母亲和舅舅在表明心迹,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支持,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扑向了宋朝的西北边境。只可惜,走到就吃了个闭门羹。

面对西夏大军来势汹汹,宋军坚壁清野,坚守城池堡寨,根本不外出与西夏人作战。不管西夏士兵如何辱骂叫阵,宋军就是不出战。

这是陕西路宣抚使林昭的命令,被景思立、种谔、折克行三位将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

西夏擅长的是野战,攻城战中,根本发挥不出骑兵的优势。尽管他们可以长驱直入,但拿不下城池堡寨,注定只能是无功而返。

李秉常无可奈何,只得下令疯狂攻城,拿下一两座城池就是胜利。

当西夏人费劲袭击,将城墙打开缺口时,很快又被击退了。趁着夜晚,宋军在城墙上浇水,寒冬腊月,西北天寒地冻,只需要一个晚上,坚冰如铁。城池的破损补上了,并且变得更为坚固。

最糟糕的是表面滑溜溜的,攀登更为艰难,是以忙碌许久,损兵折将,去没什么收获。两个多月下来,只有四五座堡寨被攻破,还是无关痛痒的那种。重要城池毫发未损,西夏人付出的代价却极为惨重。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虽说西夏在兵力上占有优势,处于主动地位。人和勉强算是有了,但是天时和地利却一点也不沾边。

宋军倚仗城池堡寨,坚守不出,西夏苦苦攻城,收效甚微。天时就更不必说了,天寒地冻,宋军住在城中的营房里,遮风避雪,身着暖和的棉衣。林将军还特意为营房设计了火炕,格外温暖。

相比于宋军的以逸待劳,西夏人不仅劳师远征,晚上还眠冰卧雪,寒风呼啸,别提有多受罪了。二十万大军,粮草消耗更大,而风雪不断,交通运输独有不便。粮草供应,给西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担,前线又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渐渐就有些受不了了。

出征无战果,李秉常哪里肯走?他坚持继续进攻,奈何西夏大军已经无心恋战,他的命令,开始让将士们越发的反感。尤其是粮道屡次被宋军袭扰之后,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种谔在坚守城池的同时,其弟种咏,景思立的弟弟景思谊分别率领两支轻骑袭扰西夏粮道。李秉常有意堵截,奈何骑兵来去如风,踪迹难寻,除非是调动大军围堵,否则难有成效。

这样的情况下,西夏军中还是有骚乱,根本无心战事。折克行与景思立抓住机会,打了两个漂亮的反攻,西夏人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李秉常再也坚持不住了。虽然冲动,但他还保持着了最起码的理智。

他知道,继续坚持下去,大军哗变都不无可能。而且宋军会随时发起反攻,以眼下的情况难以抵抗,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惹了个大麻烦。

西夏退兵的同时,折克行、种谔与景思立趁势追击,摆出一副大举反攻的架势,李秉常立即有些慌了。他知道,这次自己失败了,而且败的很惨,威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更加让人失望。

无奈之下,只有传令兴庆府,请梁乙埋前来主持东线防务。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毕竟整个西夏的安全更为重要。

身在兴庆府的梁乙埋接到消息,无奈长叹,意料之中的结果。梁太后也很是后悔,当初不该纵容儿子的,奈何悔之晚矣。希望通过这次的教训,能让儿子认识现实,否则失败将会毫无意义。

至于让梁乙埋去主持东线防务的问题,梁太后完全支持。这个烂摊子不收拾好,对西夏没有任何好处。除了梁乙埋,其他人没有这个威望和能力。

梁乙埋赶到东部边界的时候,李秉常很狼狈地回了兴庆府。

面对宋军声势浩大的反攻,梁乙埋立即部署,严密防守,宋夏之间攻守易位。暂时稳住了局势,挡住了宋军的反攻,梁乙埋暂时松了口气。幸好林昭带着一支主力正在河湟与吐蕃鏖战,否则宋军全力攻夏,后果不堪设想。

可饶是如此,一想起林昭,梁乙埋心中便隐约有些不安。总觉得哪里会出问题,可究竟是哪里呢?一时间却毫无头绪。

~~~~~~~~~~~~~~~~~~~~~~~~~~~~~~~~~

青唐城里,董毡也是毫无头绪。

救援东峡的计划失败了,蔺逋比和许多的吐蕃将士还困在其中,而他们束手无策,无力救援。

该怎么办?

青宜结鬼章与阿里骨研究了许久,都没有一个完全之策。林昭委实太狡猾,而青唐城里的兵力有限,已经容不得他们继续进行尝试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冰消雪融的时候,宋军肯定会撤退。

可临走之前肯定会歼灭掉东峡之内的吐蕃大军,即便是宋军不动手,没有粮草补给的蔺逋比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此时此刻,每一分每一秒,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煎熬。

“赞普,就目前的情况来,林昭伏击阿里骨的援军只是为了给我们一些震慑,他应该会有别的什么目的……”

“会是什么呢?”阿里骨轻声问过。

“不知道,主动权在他手上,肯定不会轻松……”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林昭的使者就到了。

李承代表林昭来了青唐城,这是公子对他的信任,这件事很重要,别人也未必能做好,这关系到公子的大局。

“宋使李承见过吐蕃赞普!”李承的才略胆识都不错,在宋军占据主动的情况下,此番出使更有底气,表现不卑不亢。

“嗯,你代表谁来?是宋朝皇帝,还是林昭?”董毡沉声询问。

李承不动声色道:“我代表林将军,林将军则是我大宋皇帝委派的陕西路宣抚使,掌管西北军政事务,有便宜行事之权,所以此刻我也代表大宋。”

“林昭派你来做什么?”阿里骨神色凝重,他总觉得林昭是不怀好意而来。

“原来是阿里骨王子,你还好吗?来的时候林将军嘱咐我问候王子!”李承笑了笑,说道:“将军说了,前日匆匆相遇,很想与将军一晤,畅叙别情,可惜将军匆匆而去,未曾得见,着实遗憾。”

“多谢林将军记挂,阿里骨承情了!”明知宋使言语有羞辱,他也只能忍着,毕竟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小不忍则乱大谋,阿里骨拳头紧握,他更在意的是林昭派使者来的真正目的。

“好了,林昭派你前来所为何事?”董毡不想多费唇舌,他想知道林昭的真正意图。既然林昭愿意派使者前来,那么些许事情就有谈判的可能。虽然吐蕃很被动,但总比之前完全束手无策要好。为了儿子,为了大局,即便是做出一些牺牲,他也是愿意的。

“林将军说,他想和赞普做一笔大买卖!”李承一直很沉稳,说话的同时,小心地注意着这几个吐蕃大人物的表情。

“哦?什么买卖!”董毡知道,这笔买卖首先涉及的货物就是儿子蔺逋比,以及东峡之中的大军,只是不知道林昭的条件是什么?

青宜结鬼章与阿里骨也是神情凝重,想知道林昭的目的究竟何在?

李承略微沉吟,深呼吸之后,一字一顿道:“以一城全一国!”

同类推荐
  • 历史年鉴:1908

    历史年鉴:1908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献专著与其文化内涵。包括文献集成《管子》《七略》《汉魏丛书》《别录》《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百川学海》《续百川学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困学纪闻》等。
  • 回到大宋当土匪

    回到大宋当土匪

    南宋危难,岳飞还未昭雪,秦桧刚刚死去几年,动荡的南宋高宗已经无心政局,金人虎视眈眈意欲南下。那一年,辛弃疾还只是个毛头小子,那一年中兴四将只剩下了轻敌的张浚,是时,汤思退还是宰相,宋孝宗还未曾即位。一只千年后的蝴蝶翩翩而至,卷入这场南宋的风波,生在金地沦陷区,借着耿京辛弃疾等人起义的大势,一步步走上朝堂,舞动大宋的朝堂,掌控天下的大势,一气之下灭金荡高丽,渡海灭寇,生生造就出一个盛世大宋!当他垂垂老矣,“我的大宋不会窝囊,我的大宋要的是金戈铁马!只怪金人不让我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而他一路之上,一个绰号便是一段佳话。人屠,匪王,血相!而他最喜欢的却是“土匪?嗯,专门欺负金人的土匪,比较贴切啊!”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热门推荐
  • 阴灵缘

    阴灵缘

    你们相信人有轮回转世么?前世今生,谁又在你的坟前哭了一场?外婆是村里帮人看香的神婆子,她说我上辈子罪孽深重,这辈子又八字过阴,克父克母无子女……注定一生孤苦、漂泊无依。可我大学还没毕业就生了个孩子,你们说外婆的话是不是无稽之谈?我不信巫术,不信鬼神,亦不信所谓的命运。——尽管一个叫石三生的诡秘男子夜夜爬上我的床,让我还他的三世姻缘债……我盯着青瓷碗盛的汤:“这世间有没有一种喝过它、却仍忘不掉的情呢?”“爱恨情愁悲喜痛,七泪成汤。若有人饮之不忘,便是没有七泪,亦没有心。”既无心,何谈情?
  •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本书精心编写了几十个伟人和名人的成长成才小故事,其中蕴涵着小男孩必须要懂得的成长道理。这些名人成长故事能够吸引小男孩阅读和效仿,并且能够让小男孩受到启发,进而激励自己,小男孩阅读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 浮笙若梦

    浮笙若梦

    妖王梦里若,乃上古梦蝶,来自神界却化就妖身。修为一般,画世造梦却能魇神佛。因一时贪玩闯下大祸,到人间寻找帝心。阴谋算计,爱恨情仇,梦里若为劫所困身不由己步步深陷。寻心路上枝节横生,她要如何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抉择?江山画就,物是人非,一曲浮生里她的血泪欲挽成霜,尘埃落定后情深如许他却为何来不及一诉衷肠?纳兰泽兮,孛浮,杳笙,以及苏有然,各自心中为她留守一份爱。而她又为谁独守一颗心?缘起缘灭,梦醒阑珊,一世红尘谁是谁的劫?画了千百年梦的她,最终,又能否为自己画就那一段未了的情缘。
  • 校花的贴身管家

    校花的贴身管家

    【极度YY!极度热血!QQ群:14242943299(欢迎加入)】正当与乡村艳妇谈生理课的时候,杨小坏接到老头子的命令,就这样美好的乡村生活破灭,给人当保姆去了!尼玛!要我去当管家!还是贴身的?对方男的还是女的?漂亮不?什么!我的未婚妻!还要贴身护理!靠!不是她服侍我吗!?我威武不屈!不干!什么?对方是绝色大美女!三围是多少?米米有多大?36D!?干!不干是傻瓜。于是,杨小坏出山!从此华夏的美女都遭殃了,都屈身于杨小坏保护下,春情无限!
  •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甘肃大地,山川壮美,文化灿烂。在古往今来的漫漫岁月中,无论是世代生息于此的陇右作家,还是行吟诵陇上的客籍诗人,他们无不以其生花妙笔,深情吟唱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苦难、辉煌、抗争、希望,从而构成了历代传诵不衰、而今绵延不绝的咏陇诗歌的艺术宝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公主恨嫁之我的夫君是神君

    公主恨嫁之我的夫君是神君

    被提上天界,好吧,还可以天界一日游,被赐婚,那个天君,咱们可不可以打个商量?她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徒儿,却被他亲手葬送!若人生总有一场痴爱不负,他又是否能忆起那霜冷月华之中的轻声呢喃?那一壶清酒,一句悲歌,是否还是旧时模样?夜深人静时,他又是否真的从未愧对?他,是清风朗月的天竺帝君,微微一笑间似月华倾泻。清冷如霜华,却背负着一生的罪责,内疚难安。他说:“她是我的徒儿,与我血脉相连!”第一次,他与她相遇于万年古树,她喝了他一壶清酒!第二次,他与她偶遇于夜宴,被他当众调戏!第三次,不,她不要再有第三次,她是天君命定的太子天妃,怎么能与他有所交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战龙突击队

    战龙突击队

    为一时气愤,软弱的王东毅然走进军营,以为的潇洒、威风、霸气的军旅生活,但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魔鬼般的训练,地狱般的环境,让王东有过无数次想要逃走的念想,但教官说的话让他坚持了下来。荣誉?威风?潇洒?在女孩子的面前装逼?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军人!
  • 谷风之什

    谷风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恋之云殇

    穿越恋之云殇

    浮生若幽梦穿花堂镜前字字胜珠玑点点是泪颜当我们拥有爱的时候就去珍惜,当我们想得到爱的时候就去追求,人生很短,劝君惜爱。她来自现代,她来自农村,她来自小视角,因为爱穿越这个世界。跟她来吧,邂逅翩翩白衣君子;跟她来吧,谱一曲穿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天王名宿

    天王名宿

    创建人物的时候,韩岳意外的获得了一个“万劫福禄”的命格,于是,虚拟网游界一代天王名宿便开始了他传奇的游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