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500000352

第352章 轮番进攻

焦点中的大顺城此刻正风雨飘摇!

西夏国相梁乙埋信心十足,势必要全力以赴拿下大顺城,继而突破庆州,扬威西北。

一到大顺城下,尚且来不及完全稳定下来,梁乙埋就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想要攻陷城池,首先要先声夺人,从声势来上震慑大顺城的守军,最好是让他们吓破了胆,进攻就会更为容易。当然了,最好是突然发起进攻,对方守军万一要是没有防备,一举成功可就太划算了。

同时梁乙埋也是有想法的,此番出征胜利是一方面,最重要是要胜的漂亮。在西夏国内挽回自己的声誉,同时挽回西夏在整个西北的声誉,个人目的与国家利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大顺城必须要拿下,最好是尽快拿下,方式手段方面最好很精彩,那么一切将会变得十分完美。

同时,梁乙埋也是担心夜长梦多,因为这样的事情着实是屡见不鲜。速战速决,少些变数,也能让人安心不少。

梁乙埋这也算是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只是教训吸取的似乎不太够,至少不够全面。比如急功近利这个方面,一时间他似乎很难有所改观。

西夏的中军大帐就在大顺城外五里的地方,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距离,指挥前敌作战十分方便,同时也不必担心被人偷袭。说实话,梁乙埋也担心万一有宋军偷袭可就麻烦了。上一次大顺城被团团围住,结果到最后,林昭和徐禧、以及刘昌祚还是率军杀了进去。虽说人说不多,可就是那几百人造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而今徐禧已经被李复圭杀死在大顺城,刘昌祚在荔原堡驻守,林昭则就在大顺城里。万一这小子心血来潮,趁自己不注意,搞出个什么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的,虽说梁乙埋报仇之心非常迫切,可是听说林昭名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还是有些莫名的忧虑,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荔原堡到庆州一线的伏兵都安排好了吗?”梁乙埋沉声询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兵围大顺城期间,宋朝援军及时到来,那么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围困也就失去了意义,根本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大顺城城池坚固,不是旦夕之间就可以攻陷的,如果援军到来,可能就意味着无功而返。声势浩大而来,最终却灰溜溜地走了,这绝对是很丢人的事情,梁乙埋绝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

上一次就是因为想要急于攻陷大顺城,撤回了荔原堡一带的伏兵,以至于李复圭在最后关头率军杀过来。当然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林昭等人在大顺城的坚守,使他的猛攻计划失败。

这一次出兵进攻的计划至关重要,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所以梁乙埋格外谨慎。还特意调动了一支军队前往荔原堡和庆州外围一带埋伏着,甚至是正大光明的驻守,就是为了防备从庆州出来的援军。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环境来围困,进攻大顺城。最好是一鼓作气,攻陷城池,达到预定的目标。

从容不迫,按部就班攻陷大顺城是时间问题,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了。梁乙埋甚至在设想,攻陷大顺城的时候最好是能活捉林昭,然后慢慢的折磨他,一点点的玩弄,这样才有意思,一刀杀了着实太便宜他了。

至少在憎恨林昭这件事情上,梁乙埋的心态已经略微有些畸形了。几番遭遇的状况似乎没有这么严重,可是梁乙埋心中的恼恨完全超乎想象。

“国相放心,已经安排好了!”这次随军出征的都是亲信的将领,不必担心上次野离将军颇有微词,不太配合的状况。但是也意味着,胜利固然是梁乙埋一个人的功劳,但若是失败了,责任也完全在他,根本推卸不得。

梁太后为了支持弟弟,也算是尽一切可能提供了最大便利。这种情况下,梁乙埋要还是无所斩获,那当真就说不过去了。

也正是因此,梁乙埋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不小。有时候越是在乎,就越容易急功近利,尤其是一个人太想成功,或者说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情况下。很不幸,这两种情况一起发生在了梁乙埋身上,很多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梁太后的某些做法还是太过溺爱了。

很多时候,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即便是个自认为已经很成熟的大孩子!

“李复圭,从庆州前来救援大顺城,唯有经过荔原堡是吗?是否还有别的什么路径?”梁乙埋再次确认状况,很关键的问题必须要确认清楚。

“是的,这是最直接的路线,也最为关键。只要攻克了大顺城,荔原堡便岌岌可危,抵挡不了多久,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兵临庆州城下了。只是……只是想要攻陷庆州可能不是很容易,需要花费些大力气。”

李复圭很快就给出了回答,或许最初的时候他并非完全倒向西夏,也谈不上忠心耿耿。可是在对付林昭这件事情上,他和梁乙埋有着相同的诉求,故而表现的十分配合。只是他考虑问题难免有些狭隘,以前他只是庆州知州,故而所知道的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便全都局限在了庆州范围以内。

定式思维害死人,李复圭很可能已经步入了这个圈子中。不过最终可能害死的不是他一个人……

庆州可是宋朝西北防御的前线,处于核心位置的重要城池,城防状况自然没的说,甚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何况城中还有王韶率领大量守军坐镇,想要攻陷城池很难很难。要是城中有内应,里应外合可能会很容易。古往今来,攻城战中最怕的就是对方有奸细在城内,里应外合是最可怕的计策。对于一座城池而言,只要城池相对坚固,兵员和补给充足,单纯想要从外围攻破南斗着实不小

战争之中,派出奸细,收买城中将领,抑或者是通过特殊办法将己方将士送入城内的,都是很常用的方式。挖地道,利用河水,诈降,抑或者比如特洛伊木马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唯一的目的便是破城。

只是宋朝方面关于这个方面查的很严格,西夏的布置和准备也很有限,暂时美誉这方面的可能。

对他们而言,唯有采用强攻的方式。可是强攻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花费的时间着实不少,李复圭这么一说,梁乙埋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打庆州的主意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不过不要紧,且先看着再说。即便是无法攻陷庆州,兵临城下也是一种莫大的威慑。

“国相,其实我们围点打援,最好不过了。”一名西夏将领做出了这样的提议,在他看来,西夏最为精锐的是骑兵,而骑兵所擅长的是平原上的野战。他们反而并不是很擅长城池攻坚战,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扬长避短,何必飞影浪费兵力以及不必要的牺牲在两座坚固的城池上呢?当真是得不偿失,很不划算。

梁乙埋道:“伏兵途中宋朝人肯定也会想到的,并且多有防备,完全无法奏效,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可能。至少他们目前并未派出援军,伏击并未成功。”

这么将领很是无奈,你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伏兵,明明白白地告诉宋朝人我会在半路截杀你们,宋朝人自然有防备了。这哪里是伏击,简直就是威胁,一种变相的威慑。到最后是个不伦不类的样子,起到的作用的也……

梁乙埋确实是这样想的,伏兵是根本无法瞒住宋朝人的。索性直接告诉你们,让你们有所忌惮,然后他就可以从容在大顺城做布置了。

当真是……也不知道最初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嚣张大意。只是即便是如此状况,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那位西夏将领续道:“国相,我们可以撤出的途中的伏兵,对大顺城围而不攻,吸引宋朝大军前来救援。然后就在这里,在大顺城下,与他们主力直接决战。如此我西夏铁骑的威力将发挥出来,战果必然会很不错的。”

其实这也是不错的想法,在西夏将领看来,出兵的最大目的是尽可能地歼灭更多宋军,扩大战争成果。为西夏国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才是第一位的。

一个小小的大顺城算不得什么,庆州才是关键。宋朝人很大的一个优势,或者说凭恃便是高大的城墙,那么将他们引到城外,宋人没有凭恃,实力相对来说就弱了许多。平原野战乃是西夏铁骑优势,实力一增一减,差别还是很大的,到时候必然事半功倍。

而且在他看来,这件事的操作性很大,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但很多时候,

事情该如何发展并不完全是从理论层面决定的,与决策者的心态和一些现实原因有很大关系。

梁乙埋能听得进去劝说吗?那位将领觉得自己的意见很中肯,只要国相采纳,取胜并不难,到时候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

可一边站着的陈桥心中却是冷冷一笑,西夏的将领很忠心国家,这是好事。可是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国相的心态,梁乙埋之所以出兵是为了什么?

大顺城才是他的第一目标,只因为他的大仇人林昭在那里!

虽说梁乙埋多少也有些意识,知道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进攻大顺城和庆州的战略意义已经上交给梁太后了。

如果只是如此,说不定他会采纳的。可是梁乙埋很固执,他更希望将为国立功和个人报仇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最好是合并起来一起解决,那才是最好不过,两全其美。

所以攻破大顺城,擒获林昭,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才是最美妙的事情。偏生梁乙埋又是一个相对有些理想化的人,他认定了这样是最好的方式,自然不会轻易改变。

即便是在大顺城城下歼灭了大量宋军,可是大顺城却依旧屹立不倒,如何擒获林昭?如何一雪前耻?如果这些做不到,就一点也没意思了。不洗刷昔日的耻辱,以后如何抬得起头做人?

梁乙埋轻轻摇头道:“算了,只要攻陷了大顺城,庆州无险可守,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至于围点打援这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还好,如果是可以吸引宋军前来救援,想必王韶是不会上当的。再者,到时候我们在城下和宋军决战,大顺城里的守军要是在杀出去,里应外合的话,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所以千万不敢如此大意。”

那么西夏将领很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太后的亲弟弟,国舅兼国相的梁乙埋,人家做了出如此决定,自己岂能随便质疑?既然吩咐了,到时候照做就是了。只是平白无故要放弃许多的机会,战事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贻误战机不说,因此产生的危机也在逐渐增多,难免让人有些小小的失望。

只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以及默默的祈祷罢了!

陈桥看在眼里,心里已经明镜似的。战局会如此发展这个很难说,或许西夏有大胜的机会。可是以梁乙埋现在的状况,想要取得重大胜利,似乎有些困难……

也罢,胜败与否与我何干呢?反正我和林昭之间没有深仇大恨。即便是有仇又能如何呢?报仇与活命相比较,绝对是后者更为重要。

奈何李复圭和梁乙埋似乎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为了报仇不顾性命,不顾大局。以至于很多事情注定了莽撞,注定了会因为些许不合时宜的事情,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前车之鉴就在不久之前,奈何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反思过,一如既往地按照原来的秉性行事……

大顺城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说不好过不了多久,这里会是一片人间炼狱,也是想办法早些离开才是。去西域做自己的富家翁,从此远离这些打打杀杀的斗争,过上平静的日子。

梁乙埋看了一眼身边的李复圭,这厮也想要逃走,可是眼神之中又有太多的迷恋和期待。说到底,李复圭依旧怀念以前权势滔天的日子,对权力和富贵生活充满了希望。前往西域,对于那未知的生活,让他有些许的担忧,甚至有些害怕。至少他现在还期待着,梁乙埋攻陷大顺城杀死林昭,他自己也能报仇雪恨。

一丝报仇的快意能比得上性命重要?梁乙埋之所以如此坚定,坚持要攻陷大顺城,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一位李复圭的怂恿。梁乙埋觉得,有李复圭这个昔日的庆州知州在,许多情况可以了如指掌,等若胜券在握。

是这样吗?陈桥心中暗自冷哼一声,李复圭有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至于将来的路,去西域确实是未知的生活,可是留下来又能如何呢?一辈子都是阶下囚,都是别人利用的棋子,虽说都会有生命危险,有什么好留恋的?

既然如此,那随你好了,陈桥觉得,自己应该早作打算……

“庆州的情况如何?王韶那边有什么反应吗?”梁乙埋沉声询问,王韶这个名字对他,对于整个西夏而言都有些陌生,故而无法把握这个新来的书生是否好对付。

“庆州那边目前还算平静,因为我们在荔原堡有伏兵的事情,王韶不敢进攻,一直按兵不动呢!听说他还收缩了防线,想来是对我们多有忌惮。”

按兵不动,这是什么意思?这厮当真如此胆小吗?不过如此倒是正好,自己便可以更为从容了。

梁乙埋的眼神不由自主地落到的李复圭身上,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是向他求证关于王韶的信息。毕竟到目前为止,与王韶有过接触,尤其是交过手的人唯有他一个人。所以他的看法和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

李复圭和王韶只有一个短暂的交锋,因为自己麻痹大意,突然被王韶偷袭,然后狼狈地逃走。随后王韶以铁血手段镇压叛匪,将庆州牢牢控制在手中。

这件事中,李复圭很丢人,过程之中更是多有狼狈。但是爱面子的他又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王韶很强?自己很弱?一向高傲的他怎么说的出口?即便现在已经沦落西夏,可脸面还是要的。

“上次只是大意不防,被他偷袭得手。王韶到底只是一介书生,读书考进士或许还行,带兵打仗怕就是外行了!”李复圭道:“要不你看,庆州那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丝反应,他八成是六神无主,不知道如何应对。肯定是请示韩绛,听从调遣。如此一来,庆州驻军之间配合必然不及时,不协调,对于梁国相而言是个好机会。”

“好机会,自然就不能错过!”梁乙埋随即吩咐道:“立即对大顺城发起进攻,轮番进攻,昼夜不停!”

同类推荐
  • 半劫沟只有一半是天堂

    半劫沟只有一半是天堂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却拥有一个有着神奇历史传说的水塘。一个沟底埋藏的半部历史,却也见证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演绎着无耻和荒唐与伟大和光荣的搏杀。体内膨涨的恶性,催生着恶魔的疯狂。荒淫无耻的行径,把自己的欢乐,根植于别人痛苦的沃野之上,最后,终将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只因过早的将一只脚踏入了半劫沟,而跌进了地狱之门。而那一群为着民族大义而牺牲的真正的灵魂,却把自己的血迹,铸就了通向天堂之路的阶梯。历史见证着,半劫沟只有一半儿是天堂。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 皇明乱贼

    皇明乱贼

    一段乱臣贼子的趣事。一曲血淋淋的悲歌。李贤,一个苦逼的二本院校历史系学生,在车祸中穿越到了明朝。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他踏上了一条不归的铁血之路。这里面有爱情、有阴谋、有背叛、有战争。并且,远不止于此。
  •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现世利益色彩,寻求死后救赎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一般大众而言,阴间并不是由神佛的真理所支配的极乐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生前世界的延长。人们按规矩通过祭祀在这种世界的祖灵的方法,来保证现世利益。
  • 新汉灵帝传

    新汉灵帝传

    在东汉末年,穿越当一个小兵再建王朝会比当皇帝重振朝刚来得容易。谁也不愿意附到这在33年皇帝生涯中,见过无数英雄,尝遍天下美女的皇帝身上。11三千佳丽,裸游馆中五万少女。“牛顿,你真聪明,来跟我学习大汉力学三大定律。”“孟德尔,大汉早就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得出遗传学说了。”“爱因斯坦,你真是天才,不过人家大汉朝几千年前就从‘龙王嫁女’的神话故事中得出时间与光的关系了,只要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倒流的理念,可不就是与你的理论一样嘛。”“冯诺依曼,你不要再看易经了,你是悟不出二进制的,别以为你跟大汉人一样聪明。”长久以来,外国人在研读中国经典时都会发出一句感概,汉人要是能把他们的知识稍稍再那么一下,科学界就没西方什么事了。易经最早的物理与天文学,炼丹最早化学,至于生物学,重农的祖宗经验多得可怕,同样也可惜。倾力打造一个绝然不同的汉灵帝,绝然不同的大汉天下。
热门推荐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写给中学生的80个口才训练》发现好口才的秘密,一本书学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口才技巧!好口才就是竞争力!学习、交友、事业、生活怎能缺少它?余苗12年的教学心得与现代心理学的完美融合,助力挖掘你的口才潜力。80种提升口才的方法,步步为营,打造全能说话战士。
  • 逆世煞凰:绝色冥帝妃

    逆世煞凰:绝色冥帝妃

    她,是万年前的斗气大天才,大陆的骄傲,却因为师兄师妹师傅的背叛,师门多年的算计,肉身被毁,最终还被人污蔑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她的名字从那时便遗臭万年。好在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只可惜那已是万年之后的世界,而那也不再是她原本的身体。青龙城墨家废物七小姐?天生无法修炼魔力或是斗气?她淡然一笑,毫不在意,强大的灵魂力一动,强制冲破了身体与精神力的封印,重创下封印之人,从此废物变天才,魔武双修,却绝不锋芒毕露,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她发誓,这一世要低调做人,不再受任何势力的束缚,轻轻松松逍遥一世。只是,一只强大到变态的妖孽半路尾随,从此开始了一段你追我赶的日子。
  • 流金岁月之记忆芳香

    流金岁月之记忆芳香

    岁月无痕,然在我们的记忆里却珍藏了很多美好的指纹,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它在不经意间积累起点滴的回忆。世界上总有一份至纯至真的情感令你我感动,刻骨铭心的爱情让我们流泪。走过了沧桑岁月,我们会发觉世界永远都在为自己点一盏心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段散发着芳香的记忆,一种风清云淡的心情……保留这页芳香的记忆,成为日后永久的回忆……
  • 网游之执剑天涯

    网游之执剑天涯

    在通往强者的路上,有太多天赋异秉、惊才绝艳之辈竞争;也有发展了千百年的古老势力阻扰;更有一群摇旗呐喊的傻逼存在。狂发飞舞,衣玦摇摆,劈强者,斩诸雄,扫小白,执剑天涯!
  •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职业人如何融入一个团队,并有效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高效合作的方法和建议,内容包括:“一个好汉三个帮”、“入队,摆正心态”、“成也关系,败也关系”、“合作的智慧”、“合作,重在沟通”等。
  • 探秘将军府(TATA侦探组)

    探秘将军府(TATA侦探组)

    罗文欧、谷笑笑、朱健康和孟李江南四个人不但是同学,更是探险的好搭档。他们有勇有谋,机智灵活,揭开了“会说话的骷髅”的奥秘,闯入了“死亡森林”,也在神秘的将军府发现宝藏,更中止了一场人类掠夺大自然的悲剧。校园、探案、冒险相结合,并在故事中穿插科普知识。
  • 水镜传说

    水镜传说

    这原本是一个平静的年代,没有了硝烟弥漫,没有了纷乱战争。心地淳朴的小小少年失手打碎了传说中镇压一切妖魔鬼怪的水镜。致使神魔再现,风云再起。从此,少年入空门,求忏悔,为了修复水镜踏上了一段艰辛坎坷的修仙之路。
  • 少年封印师

    少年封印师

    少年携三尺青锋,快意都市,与清纯校花同居,调戏36D少妇,推到黑丝MM,一路旖旎。看少年谱写出一段霸气而香艳的传奇旅程,众生膜拜,带领中国如何走向强大,神鬼颤栗!欢迎书友加群:33917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