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100000037

第37章 帝王路上的巨坟

“红颜末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

花蕊夫人这一阙宫词,道的虽是宫怨,但却是一针见血的告诉了世人,一个真实的帝王之家,并非臆想的那般好!

“帝王无情”、“伴君如伴虎”这些警句,自古以来,都是公认的至理。无情帝王,不管是本心也好,是无奈也罢,但是却不得不承认,那把椅子,真有那么一股魔力,坐了上去人,男子寡恩薄情,女子也不逞多让,甚至更狠!更绝!更无情!

帝王心术练就的,本就是一群“阴狠绝算”的“无情帝王!”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正青史留名、受人敬重和仰慕的,却无一不是无情狠绝的帝王,反而那些“多情”帝王留下的,更多的是骂名和笑名!

然而,当你真正处于这种时代洪流,亲身体验这种步步带血、步步惊心、步步无情的历史轨迹,近距离多观看,甚至参与帝王崛起的剧幕,只怕便再也无法生出那种,对万古明帝的敬仰之情了!

起码李剑凌是敬仰不起来的,尸山血海,谁也无法淡然自若,笑看风云。说到底,帝王之路的彼岸,那就是一座巨大的坟,李剑凌不知自己将来会不会也成为巨坟中的一个,但是却知道,薛家己在其中了!

“总要掀开那座坟头看看的!”李剑凌双目一恨,狠狠地啐了一口,抬头远望,悠悠道:“你那几个舅舅的事儿,我略有耳闻,但是传闻和从你口中说出,自是不同的!”

武则天杀子,废子,贬子,囚子,李剑凌听薛讷提及过,不过薛讷自己也是猜测,没有证据,是以当武觉灵说出那段话后,李剑凌并不如何吃惊,只是感触又深了几分。

“最是无情帝王家,明主英帝,名留青史,亦不过是那史书上的寥寥数言,也不知道值与不值!”

武觉灵听的双眸一黯,也是一声叹,道:“舅舅让位之后,李家爵位立即下降一级,舅舅封了皇嗣,太子变成了皇孙,搬出了东宫,至此,东宫空悬多年。”

“最近又传出陛下要封舅舅为相王的消息,如果属实,那将来三表哥爵位,最多就一个郡王而己!”

“而武家个个封王,最近大伯为了太子之位,到处游说,机会很大,此消彼长,舅舅自己都是如履薄冰,又岂会为三表哥一个庶子出头?”

武觉灵说的很直白,说的很大胆,说的很有怨气,但是李剑凌却只是冷呵一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感叹道:“呵——庶子啊···”

李剑凌一声嘲呵,便再也没说话了,帝王之家,嫡子尚可杀,庶子又何足道哉,一字之别,在利益和生死之间,便是被牺牲的对象,成了可有可无之人。

李旦的位置很玄妙,所以他不能出头,即便是自己的儿子受难。李令月的位置也很微妙,所以她也不能如何,即便二哥被杀,三哥被贬,四哥被囚。

这个时代,似乎谁都有不得已,谁都有苦衷,不过李剑凌却觉得,谁都不值得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哪怕是受气十多年的李旦——李剑凌亦不同情!

李剑凌不说话了,武觉灵也沉默了起来,却忽的听到狄慕华面巾后面,传出了一声幽幽轻叹,道:“晚了,我们快些走吧!”

说着,狄慕华拉着武觉灵便加快了步子,却再一次的把李剑凌甩在了背后。

大唐局势,被李剑凌根据一些片段,给串联了起来,武则天如今是在走钢丝,不管最终偏向哪一边,都免不了一场清洗,直到现在,李剑凌才真正的明白,开封录事参军黎奚,才是真正的“毒眼”,也给了李剑凌很多启发!

而李隆基那柄玉刀,则一直闪烁在李剑凌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李剑凌捏着自己那柄已经断裂的玉剑,手指轻轻的在那顺滑的流线上面摩挲着,终于决定再出去一趟。李旦封相王之事并非传言,实际上武则天已经下过圣旨,只不过被压在三省,没有被通过。但是相王府的匾额,却已经被武则天提书,挂在了武则天为李旦准备的相王府门楣之上。也就是说,如今李旦名为皇嗣,实为相王!

相王府座落于太初宫“宣仁门”东北方向的“清化坊”,并不难找,相王府修建的很气派,不过王府守卫,却皆是身穿布衣,并非甲胄之士,可见相王府并非表面上这般风光的。

李剑凌站在相王府对面的立德坊一间茶楼上,看着“门可罗雀”的相王府,半天都未曾见过有人进出,如此观察了三天之后,终于见到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手捧一个锦盒出门来了,李剑凌见状,转身下楼。

那少年在一间名为“宝来阁”的玉器店外徘徊了许久,最终还是进了那玉器店中,李剑凌跟了进去,却听那少年再说:“这支玉笛随孤已有十年,典当坊不识货,孤不舍埋没了它,是以到“宝来阁”,希望先生莫要埋没了它!”

李剑凌微微一愣,不禁想到,难道王府已经没落至厮了?

那少年见有人进来,连忙止住了话,离开了柜台,却是佯装看玉器去了,李剑凌暗叹一声,走到柜台,道:“掌柜的这可会修补玉器?”

掌柜的也是一个忠厚之人,也不说破,便将那支玉帝收了起来,笑道:“小郎将那需要修补之器给某看看。”

“哟——这支玉器已成残器,若无另外一半,可是极难修补的!”

李剑凌刚从怀中拿出了那支玉剑,掌柜的还没细看,便说道:“郎子可有另外一半?”

“另外半截已经失落!”

李剑凌双目一黯,又忙的说道:“不过我画出了另外半截的样式!”

掌柜了点了点头,这才拿起李剑凌的玉剑细细看了起来,却是看的面色一变,连忙恭声说道:“郎君这柄玉剑可是少府监“重器坊”的手艺,不是小店能修补的啊!”

少府监掌管百工技巧诸务,算是大唐手工艺集大成之地,而所谓“重器”原本是指夏商青铜礼器,而玉器之所以被归入“重器”之列,却是因为源于《史记》之“玉,古有玉玺乃国之重器。”这句话。

被这掌柜这么一说,李剑凌却反倒是有些犹豫了起来,他一直隐隐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大人物”,前几日,看到了李隆基的那柄玉刀,也隐隐约约的证实了自己的推测,狗血是狗血了点,但是也算有了一个方向,找到了目标。

至于是捧着玉剑,抱着李旦的大腿痛哭认亲,还是将玉剑当着他的面摔碎,然后成就一番“白衣卿相”之功···李剑凌还未无聊到这个程度!

背靠大树好乘凉,要调查薛家之事,也唯有找一个好靠山,李隆基一家无疑是大唐最好的一座靠山,即便现在失势,李剑凌也很是看好这一家子!

只是让李剑凌没想到的是,这柄御剑还真是宫廷之物,如果这玩意是少府监的“批量生产”,而这些年,宗室之中,可没少死人,太子皇帝都换了好几茬,若是自己猜错了,那这事就大发了!

事有凑巧,相王府出来的那位少年,听说是少府监出来的玉器,没忍住偷偷的瞟了一眼,脸色顿时一变,李剑凌看得真切,心中一定,脸上却是露出一阵失望之色,道:“我从城南一路走访到城北,都说此玉剑不能再修补了,掌柜的尽力而为即可,若是实在无法,那便算了。”

又说了几句闲话,那少年却也好耐心,竟然盯着一个檀木托子,看的目不转睛,李剑凌和那掌柜约好五天后再来取玉剑,便出了“宝来阁”。

李剑凌出去之后,那掌柜的复又拿出那玉笛,正待说话,却听那少年声音微颤的说道:“掌柜可否将这玉剑给某看一看?”

掌柜的一愣,连忙双手奉上,笑道:“某倒忘了,大郎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相王李旦家的大郎,自然就是“皇孙”李成器,李成器双手结果玉剑,越看越心惊,连忙跑出宝来阁一看,街上熙熙攘攘,却早已没有了李剑凌的身影。

李成器怅然若失,提着典当玉笛换来的银钱,失魂落魄的回去了相王府,却是连原本的目的都给忘记了。

“大哥,为何如此失魂落魄?”

李成器刚进王府,便见三个少年迎面走来,李成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是二郎、四郎、五郎啊,怎么,这是要出门吗?”

李成义摇头道:“四郎想找大哥讨教一下音律,寻你不见,便来找我了,这几日,三郎一直闷在房中,是以我等三人打算去看看三郎!”

“哎呀,我竟把这事给忘了!”

李成器被李成义提醒起来,连忙唤个下人过来,道:“你拿着这些银钱,去天兵阁买一把好刀回来!”

吩咐罢,又对三人说道:“某随你们一起去看看三郎!”

李成义点了点头,边走边问道:“大哥那柄刀是给三郎买的吧!”

李成器了点头,道:“福伯说,那日三郎出去准备买把刀,却受了那武延义的气,回来之后,便闷闷不乐!”

“天兵阁一把刀就要三十金,大哥哪里来的闲钱?”

这时候,李隆范忽然问道:“大哥,你那支玉笛呢?”

李成器干笑一声,答不上来,李成义面色一变,失声道:“莫不是大哥把你那支玉笛给卖了吧!”

“成义你小点声,让三郎听到了,他又要跟我吵了!”

李成器话音一落,一个身影猛地从旁边的花丛中站起来,李成器步子一顿,面色涨的通红,讷讷道:“三郎在花圃里作甚,吓了为兄一跳!”

李隆基狠狠的盯着李成器,眼眶却是泛起红来,从花圃中跳了出来,二话不说,拉着李成器就往外走,李成器一把甩开李隆基,喝道:“三郎,你这是作甚!”

“大哥把玉笛卖到哪了!”

李成器拧着脑袋不答话,李隆基也止住了步子,怔怔的望着李成器,看着看着,却是眼泪滚滚落下,泣不成声,道:“大哥···我们堂堂宗室···怎生落得这般境地啊···”

几个兄弟听了,也是一阵凄切,兄弟五人便这样搂在一起,默默流起泪来。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 回味周朝

    回味周朝

    这本书的名字起为《回味周朝》,那么其内容的主体自然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形成与奴隶社会解体的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终结时间要略迟于周朝灭亡。为了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亦兼顾到战国末期的历史。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文哲丛集

    文哲丛集

    哲学是一种包含生命的定向思维,它的体系包括了由生命的存在而产生在人生中所有的事物,它可以作为引导生命进程的中积极思想,也可以去启迪智慧或前端的知识,哲学的法则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去映射出从人文,社会乃至国家中一系列法则的规章制度和人文的基准定义,它是以理论为基础推及到实际行动的作为然后去达到超出人类极限外的更高发展,首先从个人的一生到整体的社会风气再到全民族的素养文蕴继而表现出国家的文化内涵。生命的道德规范和优良的作风,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性的和谐同时也联系着民族道路的进程和国家未来的走向。
  • 活在天朝

    活在天朝

    一个老师重生至另一个世界的古代做老师的故事。真不知道简介怎么写,那就这样吧。
热门推荐
  • 焚古烬天

    焚古烬天

    百家争锋,墓中神话,主人公萧漠一步步由都市走向传说,僵尸与玄道也为其所用,神话中仙者的永生之谜越来越近,这是命运还是阴谋?
  • 修仙真谛

    修仙真谛

    活着,为了什么?为了活着。修仙,为了什么?为了长生。仙路漫漫,困难重重,求长生仿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道无情,若不能修成真仙,得证混元,只能魂飞魄散,再入轮回。看一个毛头小子,如何一步步修炼,掌握世间法则,洞悉修仙真谛,最终成就真仙。
  •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文文一对一,宠文,养成系,简介无能,正文为主,喜欢就收藏一下吧,么么哒。女主版简介传闻--她温柔、矜持、淑女、女神范,是众多男人都想要娶的对象。可--正在逼着男人快和她上床,粗鲁,妩媚,撩人,女汉子,真的与传闻中的是同一个人吗?男人仰天长叹一声。男主版简介传闻--他淡漠,不近女色,寡情薄意,但仍然是众多女人挣破头都想要嫁的的对象。可--正在温声哄着女人起床,还一心想着怎样吃女人豆腐的男人,真的是传闻中的他吗?她是地震遗孤,他是掌握韩氏集团巨大命脉的天之骄子,他自问不是什么好人,却破天荒做了一次好事,第一眼看到她时,觉得她可怜,又乖巧,领她回家,可谁知,他从来就不是爱麻烦的人,到头来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小片段一某日清晨女人坐在床上,懊恼道,“韩瑞,我内衣扣子扣不上,帮我扣上。”正在更衣室穿内裤的男人连忙应道,“这就来。”刚安静下来,声音又响起,“韩瑞,我内裤找不到,帮我找。”刚穿上内裤的男人,连忙一边回答一边帮人家找东西。最后,女人大吼道,“韩瑞,抱我起床。”“来了。”终于把女人安顿好,忙的像陀螺一样的男人终于可以不收打扰的穿自己衣服了,可,“韩瑞,你不要脸,大早上思春。”刚把内裤穿上的男人,一瞬间内裤掉落在脚裸处,某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好大啊。”韩瑞黑着脸看着女人,默默的套在内裤,他妈的,趁人之危,如果不是她来大姨妈,早就办了她。
  • 穿越囧事录

    穿越囧事录

    我叫周重吾,外号毛黄。我遭遇了穿越,而且过来以后混得还不错,要啥有啥,修炼简单,交友方便,一路顺风顺水,简直是天堂难度的异界冒险,但——我变成狗了。他叫叶铭,外号叶大侠。他也遭遇了穿越,过来以后遇到了一条狗……
  • 逸步之遥

    逸步之遥

    她,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他,权倾天下,护她至深;生死契阔,与子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启新世纪

    重启新世纪

    文明遗落与重建的原点,智慧消亡与萌芽的航帆,我站在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中心,一手是灭亡,一手是永恒。开启遗失的足迹,重现光明。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晏林子

    晏林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主要包括导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发病、病机、养生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将任务落实到底

    将任务落实到底

    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将任务落实到底》针对企业落实不力的现状和根源,立足于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员工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第一责任人”、责任机制的建立、落实型员工的打造、系统化和程序化工作等理念。为现代企业提升落实力,应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