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800000091

第91章 :时光流逝

于是他上奏金主,派左宣徽使刘筈出使大宋,赠给大宋天子赵构以皇帝冠冕、金宝、玉册,册封其为宋帝。

天子赵构认为金朝的册封等于是大金放弃再利用靖康天子来威胁他的帝位,心甘情愿作大金的藩臣。下旨以最高礼节接待金使,根本不以为耻。

虽然秦桧已经完蛋,但主和派中的投降派官员仍然控制着朝廷大部分的权力,他们大都附和天子赵构的说法,认为称臣是虚的,不用太过在意。

消息传出后,大宋朝野哗然,当初宋金合谈,所约定的是双方君主以叔侄相称,并无宋臣服于金的约定。天子这样做,等于把前面抗金的成果全部丢尽,不少臣民都上书坚决反对。

金人见大宋臣民的反金浪潮又开始掀起,被扣押的洪皓又坚决不肯屈服,也害怕双方重回战争局面,只得不再提起册封一事。

当然,天子赵构的面子在这一次的“册封”风波中也都丢尽了。

绍兴十二年四月,原都城临安已经重新整修完毕,大宋朝廷迁都回到了临安。天子赵构在全国军民一片的反对声中,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继续统治天下的基础,与左相陈康伯等人商议后,天子赵构以身体变差为由,再次宣布由皇太子赵昚监国,自己退居德夺宫。

在正式向天下宣布这个决定前,天子召见皇太子夫妇,当面说明太子个性过于良善,容易被臣子欺骗。出于对太子执政的担心,天子赵构请求皇太子妃虞水灵帮助太子打理国政,希望她不要因他人的议论和反对而放弃。

太子赵昚以监国的身份,再次向前来道贺其监国的金使重申了大宋坚持和谈协议的立场,请他转告金主,希望双方能和平共处。

金朝给予的答复,是答应约束已经臣服大金的西夏和吐蕃诸部,不许他们再入侵宋境,保证大宋边界上的安全。

不久,天子赵构“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由,宣布仿当年徽宗皇帝故事:传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帝,当年更为隆兴元年。

太子赵昚登基后,传旨册封皇太子妃虞水灵为皇后,并明言依父皇之意,皇后与自己同掌朝政。

在皇后的协助下,继位不久,天子赵昚就开始整顿敝政,调整全国军政布局,并下旨征求吏民的意见,准备大举变革。

没多久,以左谏议大夫肖则上书为契机,天子赵昚下旨为赵良嗣等数位当年的靖康事变前旧臣平反,并允许他们的后人回归大宋。

在诸位中兴大臣的支持下,天子赵昚开始调整作为朝廷核心的三省六部,精简集中过多的部门和官员。

首先,将原来职权重叠、互相扯皮的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三省合为一个中枢省,并以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职宰相;将原来的数个副相门下、中书侍郎等改为参知政事,为副职宰相;废除尚书左、右丞的名号。以上五相成为了最高中枢机关,辅助皇帝执政。

下面的六部中只设尚书、侍郎为长官或副长官,负责主持各部事务。各部所属司级机构,除户部因事务繁多未多加减少外,其他五部大量裁减了各个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级和责任,对上对下的办事效率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建炎初,为了应对金人的侵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朝廷设御营司主掌兵权,由宰相和执政兼任御营使和御营副使,中枢与军事最高机构合并,后又设诸路军事都督和三衙等,以方便军事上的临阵指挥;地方上设置招讨司、宣抚使司、镇抚使司、制置使司等诸司,负责地方上的军事。

建炎末年,太上皇赵构收回地方军权之后,又恢复原枢密院管军旧制,但三院两府已经比以往有了大量的缩减。天子赵昚又按原来太子行在的机构,把原来有管理作战事务的枢密院变成了参谋机构,行在的谋士团大部进入了枢密院任职,原负责调兵的太尉府被撤消。

这样,虽然武将还不能直接领兵,但文官原来可以在朝堂上与天子商议的调兵职责在不动声色之中被分薄,不能再直接控制军队的调动,军权从此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

原来被文官利用来控制军队的枢密院和太尉府,现在只能给皇帝提提意见,皇帝可以将军权直接授予他选中的将领,战事结束后再交回皇帝手中。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护现在得之不易的局面,天子赵昚登基后,对全国的军事力量进行了调整:一,加强西部、西北部边境上的防御,防止金人、西夏和吐蕃诸部的入侵;二、建全从淮东直到长江的江淮防御体系,以多层防御的设置,阻止金军从中部可能的进攻;三、以荆襄为基地,虎视河朔、河南,威胁大金以保证双方共存的战略。

新帝登基后连续出台的措施,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开始盼着能过上平安、稳定的生活。虽然朝廷现在还只是局部的调整,却已经侵犯了大宋最有实力的士大夫集团的利益,让他们难以接受。

裁减冗官、减少吏员,都减轻了朝廷和百姓的负担;而加强军事、提高武将的地位,则又使得一直被文人轻视的武将渐渐的进入朝廷,并开始掌握部分实权。这些措施,都使得一班的文人进入朝廷为官的渠道变窄,也使得士大夫阶层高高在上的地位受到了影响。

守旧一派文官们因为支持帝后改革的大臣,有不少都是士林中宗师一级的人物,在天下人心中地位极高,明显压过了他们,暂时无法反对天子赵昚的举措,只能在外戚不得专权的传统上做文章,逼迫岳帅交出军权。

为了保护水灵和自己的家人,岳帅主动要求退役,放弃了军权,不再领兵。世子岳云也被迫离开指挥的位置,接手军队训练之事,不再直接在军中任职。

连岳帅的其他几位小公子,也被迫从此放弃了从军的打算,呆在家中帮助父兄整理有关战争记叙。只有岳帅次子岳雷,因为文武双全之故,按朝廷规据以军功转任文官,担任了地方上的文职官员。

甚至,为了不让那些守旧的文臣再有向天子和皇后发难的机会,中兴名将还在世的另两位韩世忠和张义也放弃了手中的兵权,正式退出军队。天子赵昚下旨,封他们为郡王,享受朝廷礼遇。

好在,金宋两国现在再无战事,武将们也大都忙于边境上的守卫和训练,岳帅他们被迫离开军队,才没有严重影响到宋军的实力。

为了给大宋培养军事人才,也是为了大宋朝野对军人根深柢固的不信任,加强军人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之心。

在重臣们的支持下,天子赵昚下令以《孙子兵法》、《武经总要》等兵书为基础,改革武将升职的制度。从低级、中级再到高级将领,中间设了三个阶段,从下一个阶段升到上一阶段,必须经过武功和兵书、战策的综合考试。以前因军功升上来的军官不算,从天子赵昚登基之年开始,所有武将必须通过全部测试,方能升职。

同时,天子还下令在临安城东郊设武校,宗旨是“忠君爱国”,岳帅被任命为第一任学政,在这四个字上,的确也没人能跟岳帅争。

武校分成战事、后勤、谋略等数个分院,其他已经回朝不再担任实际军职的高级将领,如韩世忠、张义等人都进入武校担任分院的学政。

各级将领按朝廷的要求,都要把自己多年征战的经验写下来,不能写的由朝廷派去的书办帮忙,连皇后虞水灵也抽时间完成了《临安防守策略》一书。以上实际经验通过原太子行在的参谋官员们整理,综合成了一本教材《大宋武经》,与《孙子兵法》、《武经总要》等兵书一起成为了临安武校的教学用书。

所有中级以上可以直接领兵的将官,每三年都必须在入朝朝见皇帝的时候,来武校参加一个月培训,然后由朝廷安排他们的去向。这样,就算没有实战,也能够保证武将们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同时可以给武将们灌输一些忠君、爱国、爱护百姓的思想,同时也防止了武将拥兵自重,守卫各地的驻军不再如以前一样频繁调动,基本留驻原地。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临安武校的成立也打破了文人对国家级别教育的垄断,使得武将们也有了接受专业教育的资格。临安武校和负责培训士林子弟的太学和国子监,都同为国家级别的大学,自然也成为文官和守旧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随着时光流逝,在短短的十数年中,一批支持天子赵昚和皇后虞水灵整顿军政的老臣们相继离世,先是李若水,然后是赵鼎、张所、史浩等人。

这些朝廷的重臣都是靖康前的老臣,有的还是士林宗师,在吏民百姓中的威望极高。在大宋这个轻视武将的国家,岳帅等将领威望再高,也无法和这些在士林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老臣相提并论。他们的故世,使得支持帝后进行改革的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也使得帝后身边辅佐无人。

这个期间,韩世忠将军也因年事已高离开了人世,其他将领中也有部分因伤病和年事已高而离世。这些将领的离世,再加上岳帅他们被迫离开军队,更使得帝后在军队中的控制力有所减弱。

更为不幸的是,两宫皇太后也相继过世,使得皇后虞水灵又少了一道遮风挡雨的屏障。她们平时虽然不干预朝政,却以自己身为太上皇生母、定策太后的地位,隐然影响着朝廷的施政,就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无视她们的意见。

两宫皇太后都喜欢、信重水灵,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也知道她以一个女子、一个皇后,在大宋这个重视儒家学说,讲究礼法、规据的国家,参与朝政的艰难。所以,两宫太后在平时十分注意保护虞水灵,平衡朝廷各个势力,不让那些守旧的臣子欺负她。

尤其是韦太后,作为太上皇的生母,她自然了解太上皇的为人、个性,出于对水灵当初保护她的感激和对水灵的爱护,她常常在太上皇跟前为水灵说项。

现在,没有了两宫太后及老臣们的保护和帮助,皇后虞水灵不得不直面那些守旧和偏安的势力,凭一已之力与他们直接对垒,保护信重之臣,她的压力骤然增大。

天子赵昚本性善良,十分重感情,而且过于念旧,更主要的是缺少对政治的敏感和洞察力。在任用大臣方面,他就出了不小的问题,过于重用自己当皇子的旧人:龙大渊和曾觌。

此二人都是卑劣小人,平时靠着察言观色,讨得了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赵昚欢心。他们长期追随太子,和赵昚关系密切,太子对他们比其他朝臣更为信任,遂重用他们以作为自己的耳目。

虞水灵嫁入太子宫之后,他们又拚命的讨皇太子妃的欢心,但虞水灵却不是赵昚,很快就发现这两人不学无术、见识浅薄,根本不是好人,习惯于欺上瞒下,甚至为了讨好她欺负原太子的两位侧妃,在宫中制造不和,人品都不怎么样。

同类推荐
  • 我给江青当秘书:庭院深深钓鱼台

    我给江青当秘书:庭院深深钓鱼台

    本书记述了作者自1967年10月调任江青机要秘书到1973年6月被江青打成“反革命”,在钓鱼台工作近六年的经历,通过作者自己的观察、感受、思考,为读者描述了一个较为真实可信的江青形象:她的性格、品质、外表、内心她的作风、习惯、情感,等等。
  • 兼职掌柜

    兼职掌柜

    做人应该有目标,可惜是被人强迫着有目标。初来乍到,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没下顿,最重要连自己的夫人都快被人抢去当小妾。那么好吧,奋斗,实业救家。先把债还了再说。只会制造倒腾军火不懂实业怎么办?没关系,还稍微懂一点机械,还会……唱戏。更重要的是,有领先上千年的头脑。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 乱世倾唐

    乱世倾唐

    特种兵许阳在一次科学实验中穿越到唐朝末年那时黄巢起义的烽火刚刚熄灭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各地门阀士族把持住绝大多数的土地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相互攻伐普通民众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看许阳如何一步步将这个末落的世界改变
  • 乱世凰后

    乱世凰后

    本是男身却穿越古代成为皇后。组建凰军,平灭三王,灭万机,永靖天国,五族为博她一舞甘攻城逼宫。她男人?她是女人?也许不重要了,她的功绩不言自喻。黄沙百战风飘摇!醉卧长沙迷人眼。还道江山谁人享。红颜一笑倾国城。愿博佳人百媚生,群雄并起战四方。不羡鸳鸯不羡仙,皇权富贵抛何方。
  •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周华,民国年间的人,“活”到了原始状态的部落中去。是重生?是穿越?具体啥年代?他自己也不清楚,由读者们见仁见智。原始状态的部落生活既不顺畅,更不浪漫。穷有穷的痛苦,富有富的灾难。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可能瞬间灰飞烟灭;展转难存之时,却又东山再起,步步强势;似梦,非梦。自己活着、活好,更为相关人活着、活好的杜撰小说!会有点大中华的“狭隘”。呵呵!请勿对号入座、莫当真,权当对史前设定的幻想。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本姑娘做王

    穿越之本姑娘做王

    她考试考砸了,路上竟然还遇到车祸,睁开眼,发现一个绝美男子正色咪咪的盯着她,她哀叹道。。。这都什么人啊。。。在王爷府被君岚折腾;在皇宫里被皇上折腾;在外面被邻国皇上折腾;再医府里被季尘折腾;待最终的结局确是让她心力交瘁痛不欲生……
  • 邪魅女皇之有胆儿你就来

    邪魅女皇之有胆儿你就来

    初来乍到,多多指教,一个SSS级别的美女特工意外穿越,再次醒来,竟发现自己在毒花丛中,偶然发现一个萌宠,它说:“你也配当本尊的主人?”彻彻底底的激怒了她,意外的一次打斗中,她知道了自己的实力之弱,便踏上了修炼的道路,三年之后,她闯过了地狱之谷,得到了人人都梦寐以求的“银”,她身边的人都愿为她赴汤蹈火让她心中倍受感动,然而因她的邪魅,果断,有勇有谋,也结识了许多仇敌,但最终,她还是当上了最强者-----女皇,拥有了庞大的美男后宫,而面对众多国家的敌对,她只是邪魅的说了一句话:“有胆儿你就来。”……
  • 星河之梦

    星河之梦

    習摄叶,穿梭在各种世界中,只是,剧情好像被他搞砸了....乱世被他弄成了盛世,机甲被他搞出了无限,好好的修真出了个主神,魔法位面居然出了个娱乐,但是这家伙好像乐此不疲?于是大家都说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怎么养得起女人。
  • 神谕天穹

    神谕天穹

    因倒霉的车祸,陆夕穿越到了异界。神秘的小剑,无名的功法。在美女背后那浅浅的色色的笑容预示着什么。
  • 纳米战士在异界

    纳米战士在异界

    穿越了!虽然人都是自私的,但不都是冷血的;虽然生存是艰难的,但命还是要保住的;虽然命运是难以捉摸的,但依然能够去掌握的;————————————————————————本书开头重口味,喜欢主角冷酷无情,智慧过人,力量无敌的同学请离开。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天才兵皇

    天才兵皇

    他精通医术,他有特殊的功能,被选为老A特种部队的队长,因不想在当兵,而回到城市过起了平民的生活。
  • 来自龙宫的你

    来自龙宫的你

    前男友劈腿,劈腿就劈腿吧,至于将她推下海嘛?她是辣么小气的人嘛,啊!她平时最爱YY都教授,嘿嘿,想什么来什么。掉海里,因祸得福,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龙太子。然后,一不小心吞下一颗“龙珠”,然后“被迫”嫁给了“龙太子”。是的,亲,就是你想象的那个龙!!!好吧,她发誓要当一个好妻子,虽然他是一条龙……哇哦,穿墙,隐身,意念力,来自龙宫的你,简直是都教授翻版哇。她赚到了,爽歪歪~~~~~
  • 废柴煮席从粮记

    废柴煮席从粮记

    这是一支废柴与一位精英的血泪搏斗史……废柴!小心眼的废柴,可爱的废柴,仇富的废柴,天天蹭网偷菜的废柴,每个月领了薪水却仍然被迫贫穷的废柴……哦,废柴,你天天刷光总裁的菜是为哪般?
  • 东山杂记

    东山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