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8900000667

第667章 交代后事

不过这样也好,匈奴驻地被汉人控制,就算是敌对,以后川军征服吴俊,那里也是汉土了。

“除此之外,北方折兰英在我们暗中扶持下,已经完全在西部草原站稳根基,当初主公留下的命令,周不疑率着八万军队进攻氐人。

折兰英留下诸葛亮镇守河套,亲自出兵与周不疑战,大败周不疑,俘虏了我们四万人,现在这四万人成了氐人的强大力量,而且是折兰英的嫡系力量,因为势力的壮大,西部草原那些摇摆的部落全部投靠了折兰英。

折兰英的氐人势力现在拥兵十万,已经可以与东部草原的鲜卑四个势力抗衡了,只不过……”

黄月英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周不疑现在成了千古第一笑柄,比赵括还要不如。

当初战败之后,周不疑就被下了全部官职,并且官府抄没了周家的全部家产,加上当初成都平叛的功勋,勉强免去一死。

现在无论是我们川地,还是曹操孙权地盘,每个人茶余饭后谈的都是周不疑,说周不疑只是当初辩论厉害,嘴巴狠手上没本事,还是靠着刘循的关系才上位的,乳臭未干,竟然妄想统军……”

黄月英说着周不疑的事,语气轻松,刘璋知道黄月英心知肚明,只是周不疑根本不在乎,黄月英也就这样说出来,如果说得义愤,反而矫情,但谁都知道周不疑的牺牲。

刘璋觉得有些对不起周不疑,周不疑本无意仕途,算是自己一步步诱导他走上这一步的,却在自己最后的一次命令,故意让他身败名裂。

辩论厉害,不能打仗,年少轻狂,乳臭未干,借刘循的关系上位,这些所有因素加在一起,绝对会让周不疑遗臭万年。

而且还连累了周不疑的家族,家族的人肯定不知道周不疑是故意败的,现在那些被抄没财产的家族成员,不定怎么恨着周不疑。

可以说在当世,家族,后世,周不疑都算被毁了。

而这样巨大的代价,就是自己当初用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忽悠来的,刘璋想起这些,就觉得汗颜,同时心里也很感激周不疑。

但是无论多感激周不疑,刘璋还是问出来:“这件事对循儿的名声有影响吗?”

黄月英知道刘璋指的什么,摇摇头:“主公放心吧,当初周不疑出师,少主公是坚决反对的一方,只是架不住几个臣子的力谏,至少外界看来是这样的,现在周不疑兵败,少主公名声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威望变得浓重。”

黄月英说完,加了一句:“这也是周不疑当初安排的。”这句话黄月英说得郑重,显然这一刻黄月英对周不疑是尊重的,哪怕周不疑比她小了近十岁。

刘璋沉默了许久,轻出一口气,淡然地问道:“我们的情况呢?”

“按照主公政令,我们没有再增兵,而且为了关中的恢复,月英擅自做主,裁军十万,作为关中建设的主力,现在我军兵力是六十万。

财政赋税方面,因为商业兴盛和银行的大范围投资,依然是钱多粮少,但是占城稻大面积种植,还有南方许多引进的作物,都很耐旱耐涝,将以前许多难以种植的土地利用起来。

加上鼓励耕种的补贴银钱增多,今年秋季大获丰收,囤积了不少余粮,百姓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另外因为匠人房的增多,少主公下令中央增设造器局,七发连弩生产了数百,并且还有后续生产计划,十发连弩计划生产一百架,装在潼关,青泥隘口等险地要害。

单发弩计划生产两千左右,以前因为钱粮吃紧,单发弩很少,现在主公以前在襄阳憧憬的那种战场狙杀,绝对可以成型。

另外复合弓有一万的生产计划,少主公和我都觉得弓骑兵是战场上的利器,如果不是复合弓组装程序太过复杂,又要技术保密,生产太慢,十万弓骑兵对我们也是有百利无一害。

我们接到了主公的命令,派了大量人员前往高昌搜取黒木藤,囤积长安府库,相信只要兀突骨将军回去了,我们的藤甲工坊就可以运作,具体生产多少藤甲,看藤甲工序和造价决定。”

刘璋听了黄月英的话,知道自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不管孙权是不是颓废了,不管曹操扩充了多少军队。

川军有西凉铁骑,有天下第一的川军步兵,主力骑步兵无敌。

还有那么多先进弩箭,还有弓骑兵,藤甲军,这些都足以俯视曹操孙权,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川军是什么样子而已。

什么吴俊,更只是跳梁小丑。

“月英,你们做得很好。”刘璋点点头:“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组成一支强兵,我希望看到一支驰骋在中原大地的纯大宛马骑兵。”

“大宛马骑兵?”黄月英突然想起了川军西征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莎车克扣了金胖子的大宛马,所以大宛马也算是川军西征的一个目标。

刘璋道:“现在西域基本已经被平定,从楼兰到乌孙,都是我们大汉威慑,只要击败贵霜来军,大宛就是我们囊中之物。

几百年前,因为匈奴在北方强大,先皇孝武皇帝只能从天山以南引进大宛马,大宛马穿越恶劣的气候环境,食料也得不到保障,所有运输五千大宛马,最后只剩下一千。

现在乌孙和天山以北都是我们的地方,折兰英也会以防备东部鲜卑为由,将主力调往河套,没人会阻止我们运输马匹。

本王计划从乌孙到整个北方草原,每过一段距离建立驿站,不做其他,专门用来供给马匹沿途的饲料和水,并且每个驿站准备大量药物。

马匹通过北方比通过天山以南方便许多,地势也利于战马驰骋,再选择干爽的秋天运马,加马蹄铁增强战马耐力,本王相信战马不会倒毙多少,最多两成,估计我们这次能得到两万匹大宛马。

“两万?那是大宛的全部马匹吧?”黄月英和庞统同时惊了一下。

“留点马种和几匹头马给他们就好了,胜者为王嘛。”

刘璋淡淡地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彻底击败大宛,当年汉武帝之所以只要了五千匹,第一是运输那么多马匹消耗巨大。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汉只是击败了大宛,而没有彻底,那五千匹战马是作为一个战败国赔偿给大汉的。

但是这次刘璋显然不打算只是挠痒,西域各国都被收了军权,一个大宛算什么,大宛也必须成为西域都护府的一员,军权都没了,大宛马予取予求,由不得大宛国不给,除非他想效仿车师前国全国被屠。

“主公放心。”黄月英想了一下,的确现在川军运输战马的条件,比汉武时期要优势得多,应该不难完成任务。

刘璋长出一口气:“月英,有你,不疑,孝直,还有张任魏延,黄权李严等文武,我也放心了。

只是还有几点,对于折兰,我是希望她能帮我平定北方草原,我相信她也会努力完成,但是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先不说诸葛亮的问题,诸葛亮必须用,但是也要防,而且对于这样的智者,防的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理由。

还有氐人的问题,折兰现在麾下有四万汉军,但是毕竟还是一支氐人势力,我的建议是,不要试图让汉人去夺氐人的权,而是培养氐人的亲汉性,可以让折兰改风易俗,让氐人的文化,习惯,向汉人靠拢,逐步同化,具体你们去实施。”

当初南北朝的北魏,就是汉化之后,统治下来了北方,但是鲜卑族上层也被同化了,但是改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好在折兰英的氐人有三分之一都在西凉已经同化了。

“对于折兰的氐人军队最重要的一点。”刘璋看向黄月英道:“就算折兰率领的是一支汉人军队,就这样独立作战打下北方,也未必是我们汉人的,很可能还是造就一个分裂势力。

月英你也知道,草原苦寒,食不果腹,无论是谁占据,无论那个势力是不是被汉化,他们都必须抢夺我们中原地区。

所以你和循儿,需要在折兰一统草原前,与折兰一起分化氐人势力,最后分别被我们掌握,最终目的达到我们完全制衡草原的目的,这很难,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办到,因为这关系华夏千秋万代。”

黄月英皱了一下眉,她完全可以想象要达到刘璋这个目标多难,刘璋是要分开控制草原,同化草原人,但是草原那么苦寒,要控制草原,每年要援助多少物资?朝廷内没有反对声音吗?中原百姓不会有怨言吗?

不过黄月英很快眉头舒展,既然川军都能反了世族,还有什么比这更难,何况是刘璋交代的,就算自己头破血流也要完成,如果交代的事情那么容易完成,要自己何用?

同类推荐
  • 宋元大商家

    宋元大商家

    他,穿越的时间地点都很囧--再过半年,南宋就要被元朝一脚踩死!得得,不啰嗦了,总之就是猪脚抓住最后时机掘到第一桶金,然后在忽必烈眼皮底下发大财!当大官!拉人马!杀坏人!灭元朝!对,就是灭元朝!让朱元璋提前失业!当然,猪脚还会顺便推倒两三个妹妹,呃,其中一个就是--忽必烈的女儿……还有还有,猪脚会很得意地立在自己的队伍前,大教士兵学唱宋版国歌--起来,不愿意做汉奴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大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已完本100万字VIP作品《神耳侠道》,书号:1671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前身后

    生前身后

    讲述一个帝国的兴起。一对总角之交,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或为自己的抱负,或为自己的家族,一步步地慢慢前行。其间有得意,也有失落,狂笑过,也低头过。从一个生涩的少年,逐渐地成长。写中国古代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写出很新奇东西的题材,几千年乱世与治世的交替,史书比任何一个小说作者都更有想象力,琵琶想写做的便只是努力地塑造着他们的形象,性格,以及从稚嫩到成熟,有最初的坚守到慢慢忘记一切曾经坚持的东西。也希望大家会喜欢
  • 变革年代

    变革年代

    她是高贵善良的公主,他是与世无争的教书匠,两个世界的人,却被命运的枷锁捆绑在一起。战争与和平的冲突,在这变革的年代,他和她将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王安石北宋中期,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是人物,有人骂他是民贼,有人说他是圣人,阴暗与光辉交织,诋毁与赞扬相济。近乎一千年后,如何给王安石一个中肯的评价?本书以王安石为主线,在描写和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物本身的同时,加入了同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管窥宋朝历史的面貌和特点。
热门推荐
  • 仙修日常记事

    仙修日常记事

    休闲的生活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被魔修逼到悬崖边上的莫婉玉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仙修的怀抱,努力地炮灰掉敌人。原本以为这样大约就是结束了,谁曾想到这远远只是个开始。从她踏入禁地的那一刻,设定好的生活就已经像彻底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现实告诉她,原来她那么甜……
  • 魔兽战神15:妖神祖地

    魔兽战神15:妖神祖地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灵珠至尊

    灵珠至尊

    李威,原是一名军校的废柴学生,在一款席卷全球的游戏中得知自己身体内封印着强大的力量,在成长中,他被牵扯进一场关于地球守护灵珠的阴谋,五颗灵珠的归属究竟在何方,它们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 好“孕”自然来

    好“孕”自然来

    本书将传统易经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准妈妈量身打造了这部好“孕”秘籍。它包含:孕前篇(如何交好“孕”)、育胎篇(如何养胎、护胎及正确胎教)、出生篇(如何选择好命的出生时间)及育儿篇(如何为婴儿打造优质、安全的成长环境)四大部分。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好“孕”风水的奥秘。
  • 罪恶之城

    罪恶之城

    我流过血,我受过伤,我体验过死亡边缘滚回来的那种感觉,我感受过生死不如,我也知道,人性是多么可怕。你们感受过吗?或许有,或许没有?有时候,我认为是梦,一觉醒来,就会发现,世界已经恢复了正常,但是,并没有,丧尸的吼叫!它们不断拍打窗门那种响声!鲜血!断指!血淋淋的小肠不断的被扯来扯去!我知道,我是在末日。一个兽性、理性,并存的时代!
  • 界三灵

    界三灵

    那年姜阳才七岁,便被臭老头威逼利诱的学了一身奇怪的法术。那年姜阳十二岁,臭老头便抛下他去寻找他的第二春,独独留下一个个麻烦。他走的不是寻常的修仙道路,不被三界承认却可以在三界霸道而行,是运还是命?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书里讲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弑神

    弑神

    神,不一定是正义的化身;仙,不一定是美好的代言。二次仙神界之战,乱了所有界面的秩序,唯一没有被争斗扰乱的只有被九天神禁包裹的天元大陆,而这里,将会诞生一个人,一个有着弑神之力的凡人。
  • 吕思道传奇

    吕思道传奇

    一世兄弟,道却不同!究竟谁飞升?谁化龙?一个关于人和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