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8900000578

第578章 最后一次

而那些世族子弟,也不强求赎人,当然,不能用来换钱,川军也只能杀了,就是不知道这么多家族子弟都死了,那些江东大家族好不好受。

而建业的设施,加上那么多世族子弟,这是一笔很大的树目。

至于为什么留下乔无霜和孙绍,给出的理由是乔无霜不想待在江东,这理由实在牵强的很,可是真正的理由,江东的人心知肚明,这也是他们很难接受的条件之一。

孙绍,可是江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第一,也是最苛刻的一条,江东军必须缩减水军规模,不能超过三万,而停驻鄱阳湖的水军不得超过两万,剩下一万江东可以留在建业防备曹操的寿春。

另外,缩减后的江东军,用不完的船只,全部赔偿给这次水战损失“惨重”的川军。

这一条是江东最难接受的,竟然强制要求弱碱江东水军,没了江东水军,还拿什么防御水域?那岂不是江东门户大开?

川军水军本来就比江东水军强大,现在竟然要缴获江东军一半的船只,那岂不是压倒性的优势?

以前六万水军,虽然比川军水军少,可是至少也不是一时半会川军能消灭的,所以吕蒙才能在乌林水域坚持那么久。

要是十三万对三万?

鲁肃顾雍等人已经不敢想下去。

当初接到和书,江东文武就觉得这些条件实在离谱,所以分析了川军粮草等因素后,笃定川军这是恐吓,用苛刻的条件恐吓江东。

所以鲁肃顾雍才会打算坐地还钱,甚至一些条件,必须第四条,还有割让柴桑,都置若罔闻,最多是赎回人质。

可是现在呢?许昌屠杀让江东世族子弟胆战心惊,甚至晚上觉都睡不好,只觉得川军冰冷的刀刃已经架到他们脖子上。

二十万大军来到江夏,只要上了建业,江东能抵抗吗?拿什么抵抗?

鲁肃顾雍这时才知道,川军真的不是开玩笑。可是答应这些条件,鲁肃顾雍完全没准备。

“蜀王,黄军师,我们是很想答应书函的条件,可是能力真的不足,我们的粮食府库已经见底,金银也是捉襟见肘,哪怕腾空 了江东府库也拿不出这么多东西,更别说赎人。

你们看看这样行不行,酌情将赎人和赎回建业设施的价格降低,我们愿意让出巴丘,巴陵,赤壁所有西部的沿海地域。

另外水军绝不扩军,并且赔偿川军四艘斗舰,十艘楼船,五十条快船,另外赔偿的金银和粮草,可不可以减少一些,我们江东府库真的已经空虚了。”

鲁肃终于开口,实在是硬着头皮说了这些话,这一刻鲁肃同样感到了屈辱,如果当初自己没有不顾周瑜撤出荆州,而是与周瑜一起攻下白川,按照周瑜的想法,用半个荆州换建业,是不是要好得多?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而且鲁肃就算再来一次,也还会那样做,因为在鲁肃看来,江东一切举措,都是要先保障世族的利益。建业被攻下,世族子弟被俘,无论如何不能再战。

“如果卫温没有攻下建业,子敬先生是不是要和周瑜拿下我荆州,打我们荆州你们府库就不空虚,现在就空虚了?真是笑话。”

黄月英冷笑一声,对鲁肃道:“这次谈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只有同不同意两个字,你们看着办吧。”

黄月英冷肃着脸,满脸寒霜,鲁肃顾雍等人都陷入尴尬,进退不得。

答应了川军的条件,可以想象,江东的实力将至少削弱一半以上,这不是江东官方的一半,而是整个江东的一半,世族都要大出血。

可是不答应条件,川军二十万大军就在江岸,鲁肃顾雍等人现在可不认为川军不敢进攻,只要踏上建业,那江东就风雨飘摇了。

答应,是元气大伤,不答应,是江东覆灭。

鲁肃顾雍等人心都在渗出血来,可是咬紧牙关什么都说不出来。

“哎呀,月英。”刘璋呵斥了黄月英一声,指着鲁肃道:“子敬先生是什么人?那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当初江东与川军结盟还是子敬先生出了大力的,这次人家是来重新结盟,你说话就不能客气点?”

刘璋一说话,鲁肃顾雍等人立刻浮现出希望,倒不是他们觉得刘璋是善男信女,而是知道谈判嘛,总有个讨价还价的余地。

刘璋这样说,说明是要降价了,这对原本以为川军一点也不退让的鲁肃等人来说,不可谓是一个惊喜。

鲁肃顾雍包括孙权都希冀地望着刘璋。

刘璋道:“哎呀,本王何尝不知道江东困难,江东即将再次成为我们的盟友,我刘璋哪能罔盟友的困难无动于衷。

这样吧,既然江东府库有限,钱粮匮乏,那就用别的东西替换,八岁到三十岁的妇女,每个价值三两白银,三十岁到四十五岁的妇女,每个价值一到二两白银。

八岁到三十岁的男子四两白银,三十岁到五十岁的男子,五百钱到一两半银子不等,子敬先生,你看如何啊?”

刘璋向鲁肃探出征求意见的目光,鲁肃顾雍等人彻底地绝望,刘璋黄月英是真的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留。

“主公,这超过市价了。”黄月英心疼地道,这个价格确实高过一般人口买卖的价格了。

“没关系,子敬是朋友。”刘璋微笑道,静静地看向孙权,等到孙权的画押。

鲁肃眼皮抽动,仔细衡量着厉害,可以说真的履行了这份合约,江东五年甚至十年都不能恢复,最糟糕的是,很可能成为川军案板上的肉。

要知道现在如果川军进攻,世族可以很快组织起十万军队,虽然没什么战力,但是拼死一搏的话,也未必没有胜算,毕竟川军现在也作战一年多了,粮草也没了。

可是一旦签订这个合约,金银赔偿出去,粮食赔偿出去,水军舰船送出去,柴桑割让出去,那江东还剩下什么?可以说毫无还击之力。

可是不签订呢?川军二十万人立刻就可以南下建业,江东真的挡得住吗?

一边是以后折磨死,一边是马上死。

鲁肃想了很久,和顾雍眼神交流,最后终于无奈地决定接受“折磨死”,也许签订合约以后,川军不进攻,江东军慢慢恢复实力,虽然敌不过川军,但是北方不是还有个曹操吗?

三足鼎立,或许与曹操联合,能够保住江东呢?

看到孙权签字画押,刘璋和黄月英都默默一笑,黄月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当初刘璋主战,就是想将江东这个祸患消除,决不允许一个有祸患的江东存在,哪怕最后得到一块累赘的土地。

可是黄月英觉得这个用谈判就能解决。

所以这次谈判若是失败,那肯定会战争,川军不可能放过如此大好时机,但是现在靠谈判就让江东势力土崩瓦解,无疑比用疲惫的川军出兵好得多。

等川军休养生息后,江东就是一盘菜。

孙权鲁肃和顾雍画完押,立刻川军的大船,刘璋在后面喊道:“孙仲谋,孙伯符当年何等英雄。”

孙权面色涨红,停顿了一下,最终还是下了船,孙尚香跟在孙权后方被带走,对于这个便宜老婆,刘璋是不想要的,不但恨自己入骨,还会武功,跟她睡一起,怎么死都不知道。

“主公,高啊。”黄月英对刘璋微微一笑。

黄月英和刘璋都看出来了,现在孙权的权力已经大大削弱,鲁肃顾雍等文官权力膨胀,这对川军来说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为了让江东更难恢复,刘璋说了那句话:“孙伯符当年何等英雄”,这句话是用来刺激孙权的,当年孙策可不是一味的偏袒依靠世族,依靠的是麾下一干武将,还有自己的武力的雄略。

那是一种威。

偏偏孙权认为自己中庸学得好,肯定比孙策管理江东管理好,结果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刘璋这句话绝对对本来就有大志的孙权有激励作用,并且增加对文官专政的憎恨。

如此一来,江东内斗就不远了。

“好了,江东和曹操的外交都处理完了,我也该回长安了,月英,荆州就交给你了。”

刘璋和黄月英上了岸,刘璋交代一些事情,就要带着亲兵离开,刘璋和黄月英当然不会带着二十万兵马到处跑,除非是粮草用不完了。

这二十万军队走颖水一圈,逼迫曹操,走江夏一圈,逼迫江东,最终会留在荆州。

二十万军队留在荆州可以充实荆州防御,也可监督江东执行合约,如果将来要攻下江东,也可就近调兵。

二十万军队从颖水到荆州,虽然消耗了些粮草,却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不少好处。

黄月英白了刘璋一眼,皱了皱眉:“你回长安是想接你那便宜妻子吧,听说曹家三小姐很漂亮。”

黄月英说话不经意间,竟然有些吃醋的味道,说完才觉得不妥,竟然望向江岸掩饰了一下目光,对于黄月英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怎么会,我才懒得见那什么三小姐。”刘璋淡然道,对于曹羡,刘璋没什么兴趣,但是曹羡嫁过来是对川军有好处的,表示曹军向川军示弱了,这对川军的威望提高有帮助。

一支军队有了威,那战力自然加成。

至于以前黄月英说的曹羡有什么排兵布阵的能力,刘璋是不敢奢望曹羡来调训川军士兵,一个怕嫁自己敢逃婚几年的女人,你还指望她给你训练军队?

“你急着回长安有很多事吗?”黄月英问道。这一刻黄月英是真的希望刘璋留在荆州,与江东交接赔偿,涉及方方面面。

法正一个人也只能安顿战乱后的荆州,要负责这么多的事,分身乏术。

也许自己要留在荆州半年以上,那么……

黄月英忽然感觉心变的像一个黑洞,仿佛突然之间失去了,心脏的位置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黄月英这句话一下把刘璋问懵了,自己回长安做什么?现在刘循和周不疑,蒋琬将长安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川军也没什么军务,只要交给张任魏延去训练就好了,颖水的防御也即将收缩到函谷关。

刘璋眺望江水,这时候很自由,可是也很失落。

刘璋最终还是决定回长安,先把蜀王的王礼举行了,剩下的时间就和黄玥萧芙蓉待在一起吧。

刘璋走到战马前,本想像其他君王那样,交代黄月英一些事情,托付这托付那,可是最终放弃,刘璋知道黄月英什么都知道的。

正要上马,黄月英却走了过来,看着刘璋嘴唇动了几下,什么都没说,上前一下搂上了刘璋的腰,刘璋怔了怔,心中五味杂陈。

跨上战马,带着亲兵踏尘而去,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

可是看到刘璋消失在树林,黄月英蹲在江边默默地哭起来,虽然黄月英抱着头,可是周围将领都知道黄月英在哭,他们从来没想过黄月英这样的人还会哭。

只有黄月英知道,这是她第二次哭。

和刘璋在一起,每一次笑都是哭的积淀,笑的越多,刘璋离开后留下的泪水就越多。

泪水一点一点打在江水里,黄月英最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本来黄月英是不想让刘璋担心,不想让刘璋知道自己牵挂他,就好像刘璋从出征关中后,再也没对自己说过喜欢一样。

刘璋怕黄月英有牵挂,黄月英怕刘璋知道自己牵挂。

可是很久以前,黄月英就知道了自己的感情,在刘璋踏马离开那一刻,当意识到那或许是永恒,理智最终被感情淹没。

突然黄月英站起来,泪痕未干,指着前面那一片树林道:“来人,明日将那片树林全部伐尽。”

“是。”虽然不知道黄月英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只能服从命令。

周泰默默地看着黄月英,作为一个在背后最关心她的人,周泰当然知道黄月英心里在想什么,这一刻周泰知道,他彻底输了。

同类推荐
  • 天邪酒师

    天邪酒师

    石榴裙下死去的柳下晖,一下子穿越到了大炎,家仇壮志,选择一个人远走他乡,一个最平凡的人物,在各种不看好中,对他们纷纷打脸,从一个酒保,再到权倾天下的御赐酒师,荣誉,恩怨,情仇随之而来,美女如云,却只爱一个;小人如虎又如何,看他如何玩转一切。小人物,大精彩。本故事纯属虚构,风格较为轻松,yd,希望大家前来支持。
  •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导致丧权辱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中国大地,中国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近代的历史又是一部救亡图存史。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道路,一大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英勇无畏的斗争。
  •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本书遴选了《甘肃文史》自创刊以来47期发表的甘肃文史方面的精品文章,分为学术、资料、掌故、风物四部分,涵盖了甘肃历史、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文献等领域。
  • 天生汉末

    天生汉末

    一个商人非正常穿越到汉末,从艰难生存一步步逼上独权之路。“非我所愿,是我所为。”新人,不是全职,平时工作任务重,更新慢,请见谅。
  • 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今兰州市城关区鼓楼巷一带),兰州之名,始于此时。其名由来,据《元和县图志》载“取皋兰山为名”,所以称兰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子城县为五泉县。并在皋兰山北麓开始筑城。当时新筑城址约在今五泉山公园以北的鼓楼巷、三爱堂之间。这座城东西长600余步(一步为5市尺),南北宽300余步。因系唐代所筑,故名“唐城”,俗称“唐堡”。
热门推荐
  • 盗墓岁月

    盗墓岁月

    辍学后的穷困潦倒,对生活的麻木,一场丧事的偶遇,改变了命运,本来很平静的生活,却忽然进入了一个神秘的职业,盗墓!五年的挣扎,五年的岁月,五年遗忘不了的时光。金盆洗手,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这五年的岁月我不想让他埋没进历史的长河,我要把它写出来。Q群:240275324。喜欢的可以加群。
  • 命运传说之守护

    命运传说之守护

    我不想君临天下、不想天下无敌、不想荣华富贵、不想妻妾成群……那你想要什么?我只想守护头顶的天、脚下的地、身边的人、心中的梦。
  • 天机神诀

    天机神诀

    一个落泊青年,误闯美女禁地,怎知无意触怒煞神,血染洞房,由此卷入一个神魔大战的天机森林……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十里长街,纸醉金迷,自从来到这繁华璀璨的北京城,我便不再是我自己。每天穿的像个花枝招展的小妖精,笑看三千卷帘过客。回想那段日子,除了强颜欢笑,我能记得便是这些。我曾在最好的年华,遇上最错的人,一步走错,错入风尘,尝遍人情冷暖,笑看爱恨癫痴。似水年华,浮生若梦,在我想要放弃一切,彻底沉沦在欲望的都市时。有那么一个男人出现在灯火阑珊处,埋葬了我此生最真挚的情事。在凄风楚雨的年代,他捏着我的下巴,赤红着眼带着灼热的恨意:要么成为我的女人,要么成我的妻子,没有别的选择。我说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从未踏入这里。
  • 网游之幻化成神

    网游之幻化成神

    二年前的不辞而别,今天我回来了。身怀超神兽血狼王的皇室血脉,肩上坐着万器至尊的千古灵器,各大超级魔宠层出不穷的相继出现,天下还不任我驰骋。时而忽明的记忆,让我那尘封的记忆慢慢浮出水面,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答案就在不远处。而这这一切的一切就从灵舞这款游戏开始。现在就出发...
  • 谦虚的爱

    谦虚的爱

    策马江湖,逍遥一声夫复何求。纵横武林,遥叹今夕往事如风。
  • 疯狂下载

    疯狂下载

    穿插无限副本,做任务,赚积分,下载牛逼异能、修真功法、未来科技......【PS:嗯,老实说,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已经A签,放心收藏】
  • 三国群侠传之神魔乱舞

    三国群侠传之神魔乱舞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一个令人向往,英雄辈出的年代,大江东去且看三国群侠乱舞
  • 读历史悟人生

    读历史悟人生

    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群星闪耀,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时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指明航向。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选取了一些对我们现代人仍有指导作用的鲜活史例。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好的东西,古人如此,今人可亦然;但对于那些不成功的东西,我们则应静下心来细加分析,从中总结深思,以免重蹈覆辙!书中的历史是非、人物纵横都已经过去,但我增在不能背叛过去的同时,更应该去总结历史嬗谈兴替的内在规律,而得出人生的真谛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我们想要明是非,领悟昨天的精髓,就必须以史为鉴,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