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8900000372

第372章 坐地分赃

“好,好,说得好。”刘璋拍了两下巴掌,对细封池道:“首领说得不错,我川军与青衣羌勇士,友谊深不可破,青衣羌是我川军,也是我泱泱大汉最信赖的西羌部族,来,干。”

刘璋端起一碗花茶,细封池看着刘璋,不知道刘璋是什么意思,举起酒碗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首领说得好,当真好,只是我有个问题要确认一下。”刘璋喝完花茶,沉吟一下道。

“大将军有话,但问无妨。”

刘璋呵呵一笑,手里拿着一块羊肉,看着羊肉上的熏黑,口中道:“首领刚才说,本侯离开西羌草原后,是将先零羌草场马场牧场和羌寨,交到其他部族手上,是吗?”

刘璋刻意强调了“交到”两个字。

细封池点点头。

“首领刚才说,如果本侯将先零羌一切交给青衣羌,是青衣羌为本侯代管,是吗?”

细封池迟疑一下,点点头。

“很好。”刘璋笑了一下:“那也就是说,先零羌的草场,马场,牧场和羌寨,是属于本侯的,对吗?”

细封池眉头微皱,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还是点点头。

“那本侯就不好意思麻烦青衣羌的兄弟了,青衣羌这次受创也重,哪能分神管理先零羌,本侯决定,由川军自己管理先零羌草原。”刘璋大笑着说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尤其是那些懂汉话的青衣羌部众,从惊愕中慢慢浮现出怒色。

王煦看了刘璋一眼,沉吟一秒,微微点头。

细封池怎么也没想到刘璋会有这种决断,汉人向来自诩周围胡人领土,只要胡人俯首称臣,也是汉土,其实压根不会管,只是图一个名声,自己这样说,不过是按照胡人惯例,表示归附,这样能让刘璋名声上好听,说出去也是征服了胡人。

而且以青衣羌现在的情形,几年时间内,不出意外,也只能依附川军。

细封池满以为刘璋得了名声,又得一个稳定盟友以后,就会顺着自己给的台阶下,哪知道,刘璋把自己沿着这个台阶推了下去。

细封池压根没想过汉人会留在草原,简直亘古未闻。

“大将军,据在下所知,川军骑兵应该只有两万吧?如何守卫这诺大的先零羌部落草原?难道汉中之地一点骑兵不留吗?就算如此,两万骑兵是不是太少了?”细封池做最后努力问道。

刘璋笑笑道:“这个就不劳首领费心了,谁要是敢打我川军草原的算盘,恐怕白费心思,还说不定葬送了自己。”

“大将军如此自信?西羌草原十三部相加,可有十万骑兵。”

“如果我们守不住,自然强者居之。”

细封池眼神凌厉地看着刘璋,双手死死压着地面,一下子站起来,冷声道:“大将军,请你知道,现在这里青衣羌骑有三万以上,你却只有一万骑。”

“细封池首领,你确定你是在威胁本侯吗?”刘璋啃了一口羊肉,一边嚼一边淡淡地看着细封池。

王煦一旁忙打圆场,笑道:“我想主公是误会细封池首领的意思了,我军现在虽然只有一万骑,三万五溪军,但是现在青衣羌的兄弟都下马呢,主公一声令下,啧啧……细封池首领一定不是那个意思哦,是不是?”

王煦抬头看向细封池,带着淡淡的笑意。

“你……”细封池脸上泛起怒色,的确,现在青衣羌的人都下马了,只要刘璋一声令下,蛮军就能在青衣羌完成上马列阵之前,将青衣羌人覆灭,步战,羌人绝对不是蛮人对手。

“细封池首领。”王煦站起来,笑着对细封池道:“哎呀,首领,天水两万先零羌骑就要打回来了,首领站着怎么吃饭?不吃饭怎么迎敌?坐下,坐下,吃饭,吃饭。”

细封池岿然不动,哼了一声道:“那敢情好,先零羌的部队来了,必然回攻老营,我看大将军怎么守得住……如果大将军愿意将先零羌草原交给我们照看,我们青衣羌愿意为大将军御敌。”

刘璋一下笑出了声,继续低头吃肉。

王煦对怒气冲冲的细封池道:“哎呀,首领,你这说的什么话?先零羌来了,我们三万五溪军,一万铁骑,还守不住他先零羌两万军队的进攻吗?哦,除非细封池首领愿意与他们联合,就是不知道死敌先零羌的人肯不肯了。

就算他们肯,汉中的战报不是今晨已经传来了吗?西羌诸部都已经投诚我川军,我家主公早已下令,这次不像上次,我法正军师会对他们整顿,统一带回西羌。

黄忠将军率领一万骑和所有伐川的羌兵应该快回来了吧,到时候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愿意帮助曾经的西羌霸主青衣羌哦?”

细封池眉头一拧,拳头捏的嘎吱作响。

王煦笑道:“羌部阵前倒戈,如今马腾韩遂算是恨透了西羌诸部,西羌与西凉决裂,从汉中回来的羌人,如果不依附我川军,恐怕在西羌的滋味不好受吧?他们敢进攻川军吗?他们不怕以后被马腾韩遂报复吗?

首领是不是会觉得,他们要拥护首领统领西羌,为西羌撑起一片夹在西凉军和川军之间的天空?

我们这些人,只要等到川军大军到来,一切都可弹指而定,就不知那时危难,先零羌还会不会与首领联合,刚才首领说,西羌各族勇士相加,有十万人,真的好多,应该灭一个青衣羌足够吧?

除非首领自信,能与先零羌貌合心不合的联合,在大批羌兵回到草原之前击败我们,不知首领确定否?”

细封池眉头一拧,在刘璋身后的将领身上扫过,今日作战,他是看见的,川军众将,王双,好厉害,胡车儿,庞柔,萧芙蓉,沙摩柯,花孩儿,宝儿等,都英勇无比,尤其是王双,好厉害,沙摩柯更是挡者披靡。

联军貌合神离,最是束手束脚,青衣羌与先零羌隔阂太深,早已成为死敌,不花点撮合时间,短时间是不可能真心联合的。

短时间将一万川军骑兵,还有那些投降王双的先零羌兵,再加上三万多五溪蛮军击溃,基本不可能。

王煦又道:“而且在下在想,如果先零羌不与青衣羌联合,又一时攻不破老营大寨,不知道无家可归的他们会去哪儿哦。”

细封池心头一跳,听着王煦的话,一下子清醒,如果先零羌攻不破老营,无家可归,那不去青衣羌去哪?青衣羌与先零羌死敌,现在青衣羌可是空虚无比。

对于现在的先零羌来说,先零羌老营,就像穿了盔甲的美女,而青衣羌老营就像裸露的美女,这样看来,两万天水赶回的先零羌骑兵,对青衣羌的威胁,远大于对川军的威胁。

现在形势明朗了,如果青衣羌要对川军发起攻击,必须要确保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在三万多步战精英蛮军的进攻下,顺利上马。

第二,必须拉拢先零羌一起进攻。

第三,必须确保老营的安全。

第四,必须对抗从外赶回的黄忠川骑和几万羌骑。

如果以上任何一点办不到,青衣羌只有一个结果,灭族,和先零羌一样灭族。

细封池相信,以刘璋的性格,到时候绝不会仁慈地留下青衣羌。

而以上几点,每一条要办到都艰难无比,几乎都是不可能。

何况,就算攻下老营,击败川军又怎样?以川军武将悍勇,能留得下刘璋吗?那时候西羌就与川军是死敌了。

青衣羌已经与马腾韩遂和所有西凉军阀决裂,小小西羌草原,几场战争下来,已经元气大伤,经得起夹攻吗?

更何况其他各怀鬼胎的部族,还不一定就愿意与青衣羌一起共抗外敌,从上一次青衣羌临阵反马超起,就和其他部族越走越远了。

这样算来,别说打不过川军,就算把刘璋杀了,青衣羌也必灭无疑。

细封池沉吟着,怎样算,现在和刘璋对抗,都是自取灭亡。

“大将军,这次出征先零羌,我青衣羌出了大力,你总不能卸磨杀驴吧?这样是不是有损于大将军仁义之风?”细封池终于不得不让步。

刘璋抬头看了细封池一眼,细封池站着,觉得不自在,想坐下,可是刚才还拉自己坐下的王煦,已经回到了席位,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细封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犹豫半响,还是坐下了。

刘璋从旁边士兵手上接过酒壶,亲自为细封池斟酒,和善地笑道:“细封池首领,我是佩服首领的,要不然当年南郑之战,内人也不会借首领的名头,现在我川军又多次得青衣羌帮助,首领和青衣羌的友谊,我们川军从不敢忘啊。

卸磨杀驴的事,我刘璋宁死不为的,那有损本侯仁义之风啊。

其实我们要先零羌这块领土,也就是找一个跑马之地,首领知道我川军步强骑弱,需要训练骑兵啊,而且西凉马家和韩遂都觊觎西羌,我们应该保护好才是,你说对不?”

“另外告诉首领一个好消息。”刘璋突然笑了一下,细封池面无表情,短短时间,他已经对刘璋的性情深有感触,只要可以给川军获利的,寸步不让,简直就是铁公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大周好相公

    大周好相公

    熙熙攘攘,纷纷争争,何处心安静?打打杀杀,争名夺利,何处让心安?秦枫,鬼谷子第三弟子,横空出世!怀赤子之心,单纯似傻,以纯净之心,行天下之路!任你是奸险狡诈的朝堂,任你是波云诡谲的江湖,任你是狂暴肆虐的沙场,吾心不变,吾善不变!谁言单纯处事寸步难行?谁言真诚待人永无活路?秦枫,代表童心,代表率性,代表我们梦中的自己!他横冲直撞,他有些傻傻的呆萌,他热血,他重情重义,他看不得坏人坏事!没错,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傻X!他就是小说世界中的你!
  • 大清捕蛇人

    大清捕蛇人

    杨得草,东北大兴安岭小山旮旯里出来的捕蛇人,却阴差阳错进衙门当了差,步步高升了。~~~~~~~~~~~~~~~~~~~~~~~~~~~~~~~~~~~~~~~~~~~~~~~~~~~~~~~巴山蜀水繁锦地,二十三年亦独身。怀旧空写大清赋,起点写出捕蛇人。点击侧畔票飘过,章节后头闹新春。今日听吾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本书已成历史,流水账式的文是对读者的不负责,深感愧疚!新书发布,好奇者、想骂人者、不屑者、姑且一试者可以去看看武王新书《扁鹊后人秦三思的现代生活》。书号:1337057
  • 一八七七新纪元

    一八七七新纪元

    新书《帝农时代》,第四组签约作品——————————————————————————————————一部农民工的童话,一段平凡到惊奇的传说,亮点在帝,根本在农,无需掩饰带有泥土芬芳的阳光气息,就从1984年的瓜洼村开始说起……“他开启了一个时代——”《时代》杂志如是说。——历史思路写都市文——诸位多多捧场———————下面直通车————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 清末权臣

    清末权臣

    满清末年……历史出现了让人惊叹的变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变局,只是因为一个人——陈敬东!...........................................................慈禧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陈敬东,我大清之栋梁,亦我大清之罪人也!”.........................................................一本清末的政治军事文,看着应该会很爽!爽完之余投投票支持下!
热门推荐
  • 纯美爱情

    纯美爱情

    谁没有个青春呢?青春期时经历的爱情是最纯真美好的,为什么不把这份美好留住呢?也许有太多的无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圈养夫君之老婆太狂霸

    圈养夫君之老婆太狂霸

    她是HR前当家王牌XZ;他是沉睡千年失去记忆的皇族之子。他自水晶棺中被人唤醒,入目的第一眼便是那个嚣张到极点的女人。于是,她身后多了个拖油瓶。他苍白的人生里,从此只有她,想爱,想保护的人,也只有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张爱玲的小说为剖析对象,对张爱玲的人生道路和诗性情怀进行全面的梳理。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铸器师

    铸器师

    在这片大陆之上,魔法主宰这一切,一切以实力为尊,以魔法为主!这片大陆之上有个神圣的职业!铸器师。以天地为炉,以魔法为火,以天材地宝为材料,以灵魂为辅助,锻造神兵之器。全新玄幻魔法大作!《铸器师》,喜欢玄幻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哦!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我的星座王子们

    我的星座王子们

    一个是文高的小魔女,一个是传说中的混世魔王。当她遇到他,就如天雷遇到地火——他动不动就朝她大吼,把她当玩具一样摔来摔去,而且开口闭口就是“你这个死丫头!”她究竟是哪里得罪他了?为什么自从第一眼见到他,他就每天与她“巧遇”,害得她每晚失眠。她明明是学校里的小魔女,为什么在他面前她就蔫了呢?“魔王”与“魔女”的爱情故事即将爆笑开始——**********************************************************本书已完结,希望大家多支持梅宝新作青春言情《伊人双面》谢谢!
  • 长恨谷雨

    长恨谷雨

    生下来我是公主,可是在宫中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罢了。我和母妃在冷宫中生活了十三年,我从未知道何为锦衣玉食,何为万千宠爱。这时突然来了一个机遇,我便抓住了这个机遇。我勾心斗角,重新获得父皇的宠爱。他以为我的野心仅仅如此而已,可这还不够,我渴望更多的权力,来弥补我心中的空缺,让我觉得我越来越幸福,不再是令人其辱的公主。于是我得到了玉玺,将成为一代女皇,掌握天下,却未曾发现身后的他跟我一样的自私,一样的对权势的贪恋。终究是棋差一招,所以,我输了。
  • 溶情黛韵补红楼

    溶情黛韵补红楼

    当宝黛姻缘成为泡影,满腔愁绪的黛玉默然心碎,缠绵病榻。不幸的是府里竟又传出黛玉即将与人为妾的事,更令身子孱弱的她雪上加霜!黛玉的贵人又在哪里?是那个在林中偶然一见的白衣男子,还是漫漫途中施以援手的恩人?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