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蕙一下午时间都待在自己院落里,及至晚餐时分就带了红纹一起来正房。母亲孙氏依然十分忙碌,那些回话的婆子还有一些等着吩咐,有那么七八个还在回廊外面等着。她们看着三姑娘前来,都纷纷站起来行礼,林如蕙看着这些婆子站起来,依次还礼不提。
乔嬷嬷远远看见了林如蕙带着红纹过来,就让小丫鬟去回禀了,笑着前行几步上前携了她的手说:姑娘稍等片刻,夫人这边马上就处置完。我陪着姑娘这边凉荫处坐坐吧。
林如蕙道了辛苦,也自在杌子上坐下休息。母亲主持府中中馈多年,不论婚丧嫁娶,访客问友,洒扫采买,都有各个主事的婆子料理。凡是往年有定数的就比照了旧年的例子处理,最后只需交夫人检视核对即可。如若是往年没有的事情,需要请了夫人的示下,再依照吩咐办理。这几个月来,林如蕙跟随孙氏身边参与过不少这样的回话,这里面的规矩她都是清楚的。母亲在侯府中就多有习得这些庶务,林府也不是人口很多的人家,相对而言事情少得多,做起来更是驾轻就熟。
往常处理这些事情也是视情况而定,有时快有时慢。今天肯定是母亲早上出门早了些,事情堆积到了下午处理了。
未及盏茶时分,就有丫鬟谨容来请她进去。这边乔嬷嬷也让那些婆子退下,又安排灶上的人送来晚餐等。
进得正房来,就见得端苏服侍着母亲净面。魏嬷嬷带着她在暖阁里坐下,对她说:太太知道三姑娘来了,就让她们拣要紧的回了,这会也着人去拿了饭来。姑娘且安坐,太太马上就来。
林如蕙坐在暖阁的榻上,刚刚坐稳就看到孙氏走了进来。
“太太总要保重自己身体才是,这些个事情放在那里总是跑不掉了,太太明日再打理就是了。或者让别人多做一些,不然女儿会担心的。”
孙氏听到就开始笑了,转身对魏嬷嬷说:这话说的,真是孩子气。你听听她说的,让别人多做点,也不提起她自己呢。小滑头……
魏嬷嬷也跟着说:三姑娘还是多挂念太太,现在不说自己可能是觉得自己没经验,以后就能指望了。到时候太太可就清闲了。
孙氏坐了下来:你别哄我了,等到真的经得起事情了,就该她嫁人了,那时候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谁还能指望上她呢。
还未说完,自己先笑起来了……
林如蕙帮着摆了母亲的餐具,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还小着呢,总要在太太身边多留些日子才是啊。到时候太太可别嫌弃我才是……
曾几何时,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对着自己撒娇了,会多考虑自己的辛苦,也会说话逗自己开心了?孙氏一时有点出神,眼睛也有些湿润。
“如蕙,你也长大了,总要离开我们的……”
“太太,早上去了哪里呢?”林如蕙哪里注意不到孙氏的伤感,不忍心停留这样的话题就拿话岔开去……前世如果自己有父母的话,应该也是这样对自己的吧。
“还是上次给二姑娘准备嫁妆,宋管事听说有个不错的庄子想要脱手。偏今早上宋管事得了消息,即刻就来回了我。听说那庄子是很好的,就是主家回了老家,京城这边都搬了回去这庄子才需要脱手,我觉得还是早点去看看,如果真合适就直接买下来。”将来给你做嫁妆,孙氏在自己的心里补充着。
“哦,那太太最后买了么?”
正说着,外面乔嬷嬷来回晚餐已经送来了,孙氏让安排摆饭,一时放下这个话题。
一时用餐寂静无声的。可能是白天里辛苦了,孙氏只用了一小碗的米饭就放下,一边给林如蕙布菜一边缓缓的说:如蕙,你慢慢吃,庄子的事情你就别管了。我陪嫁里有个绣庄在东街你知道吧。我打算给你去打理……你先别急,好好的吃着饭,等我说完了你想想再答复我。详细情况回头宋管事会详细跟你说,这绣庄一直在东街,早晚都是给你的,趁你现在有时间先熟悉一下,以后……打理起来也方便了。我跟宋管事说过了,过几天都准备好了就交给你。前段时间账册你也看到了,照着打理就是了。不过,你毕竟还没有出阁,我的意思呢让你身边的人出面,郑嬷嬷算是个合适的人选,一来呢她在针黹女红上面是从小学的,也算是精通;二来呢,郑嬷嬷从前跟着我的母亲,后来又跟着照顾我,现在在府里也算是老人了,出去肯定镇得住。”
林如蕙低头喝着粥,耳朵里转着母亲的话。母亲的陪嫁很是丰厚,只铺子就有十几家,都是乔嬷嬷的丈夫总管着,宋管事在旁边也照看着。可能是宋管事的缘故,这些铺子都经营的很不错。尤其是这个绣庄——云锦绣,针对那些中档的客户,稳定的客源也不少,一年下来也有几千两的收入,自己平时才一个月20两银子的月例,自己接手也不错,试试自己经营看看,手里多些银子肯定很踏实。连管理的人都选好了魏嬷嬷,方方面面考虑周到,基本上就算是定下来了。所谓考虑,也是母亲一时拿不定自己的主意,不把话说的那么死而已。
“太太费心想了这么多,就照着太太的意思办吧。只是女儿也是看的多,做的少,真正做起来需要太太多多指点。”各项因素都对自己有利,没有理由拒绝啊,何况这个时代,要想融入进来肯定要自己去试练。
孙氏欣慰的点点头:你这样想就好了,外面的事情多问问管事,针黹上多问问郑嬷嬷,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多看多问,不要害怕。
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用这样的心态来照顾自己吧,明明是赠予的说的还是像给自己带了不便一样。
“太太,对我真好,等致远知道了会不高兴吧?会说您偏心的”
“你呀,好男不吃分家饭。父母给的再多都是有限的,不如自己经营的好赚得才是自己的。致远要自己去挣自己的前程才对,不能盯着父母的这些东西。”
一直以为古代的教育观有些重男轻女,原来是自己狭隘了。也对,这个时代,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赚钱养家的事情都是男子去做。未嫁女子依靠娘家,已婚女子依靠丈夫,如果自己没有经济基础的话,怎么能有话语权呢?俗话说的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次就当自己的试练,努力生活吧。
孙氏看她答应了此事也很高兴,转身让魏嬷嬷拿了乌木的匣子交给了红纹。说这是上午回来的时候买给她的,好好收起来。
林如蕙知道这肯定是母亲给自己准备的首饰,也不打开,给母亲道了劳就带着红纹回去青芴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