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5100000044

第44章 宣武科杂事

PS:平时大家也可投投推荐票啊啊啊!

“此茶甚好,却是上等的社前茶……是某向兵籍房的张大人讨得,各位尝一尝。”

“好茶,真好茶。”

“社前茶,难得啊。”

“呵呵,沾了王大人你的光了。”

………

“玉堂兄,近来你家那铺子生意如何啊?”

“唉,莫提莫提,还不是半死不活的……过些日子关了铺子就罢了。”

“呵呵,玉堂兄再琢磨琢磨,做些什么营生赚钱,在下也入些股金。”

“希夷兄说笑了……”

………

“听说考功房又弄了个新花样出来,各人的腰包又鼓了些,嘿,咱们只能干瞪眼啊。”

“那是,咱们清水衙门,哪能跟人家比啊,那些个军官的前程在他们手里头攥着呢,羡慕不来……”

“知足吧,有一笔敬茶费就算不错了,就怕连这个也给蠲免了……”

………

“哎呀,王大人来看看,这书竟让耗子咬破了几处,可恶啊……”

“是可恶,这几日不时看见耗子明目张胆地溜过来溜过去,简直不将人放在眼里嘛……王大人,该去领耗子药了……”

“唔,前几日才问了问,外头总理账房说,已着人去采办,还得等上三五日。”

“等上几日,耗子就翻了天了……总理账房又落好处,又不尽心,真是的!”

“那怎么办,若不然,你去催催?”

………

贾玮坐在屋子东面的角落里,手中翻着一本孙子兵法,耳边充斥着聊天谈话声,老房子特有的霉味淡淡散在空气中,光线从门窗各处缝隙透入,或大或小的光束在墙壁、地下、桌面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光斑,浮尘在其中上下浮动,光影变幻,时光静美,如同老电影的镜头。

宣武科的小院位于枢密院衙门的西北角上,正房是主事与众编修们坐堂之处,两边厢房归吏员与杂役。院中种着石榴并修竹,台阶下一个大石金鱼缸,内植几茎碧荷,几尾金鱼不知疲倦的在荷叶的阴影中游来游去。

正房南北向,共是五间,全然通透,没有隔断,一张东西向的长条桌摆放在屋子中央,围绕着桌子设了一圈的杉木交椅,北东西三面墙壁满满当当的几扇大书架,上头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书籍资料,包括历代兵书、朝廷的邸报、枢密院各衙门以及外头各衙门间的往来公文备份等等。

比如贾玮手中的孙子兵法,就是在书架上取下来的,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在外面拍打了好一阵才勉强拿在手中翻阅。主事王守仁倒是过来看了一眼,赞了句,“不错不错,贾老弟有志于学啊……既是本业,看看也好。”

他口中的本业,自然是指宣武科的本业了,宣武科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京城禁军的中下阶军官宣讲兵法,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但总的来说,也就是走走过场,军官们也算累积了资历,编修们得到一笔敬茶费,如此而已。

这敬茶费还是本房的大人见宣武科太过寒酸,向上头争取了几次,从考功房那边分润过来的,不然,宣武科连这点常例也是没有的。

既是这样的小破衙门,那么更加人浮于事也是必然,主事王守仁已五十来岁,仕途上也就如此了,每日里坐堂,不过喝喝茶、与同僚胡聊一通罢了。其他几位情形也是类似,有四位编修也俱是五十上下的年纪了,另外一名编修,三十来岁,倒是不大安份,据说一直在活动,想换个衙门呆呆或是到地方上做一任亲民官。

大家清楚,这种养闲人的地儿,一切事皆不用认真,因此连同上下尊卑也几乎不讲究,王守仁本人毫无架子,属下几位更谈不上敬畏之心,除了称呼上称一声王大人,哪个也没少开上司的玩笑。

各人天马行空地喝茶聊天,因为王守仁赞了一句贾玮,倒使其中一名唤做刘山的老编修若有所思起来,隔了片刻,忽然说道,“最近一册孙子兵法像是景元七年编纂的吧,距今已有六年了,王大人,是不是同本房大人说说,另行编纂一册?“

“恩,这个……倒也使得。”王守仁点点头。

“既如此,武经七书也是五年之前编纂的,不若一并另行编纂。”一名叫叶泽的老编修也忙接口道。

编纂兵书之类的也算是宣武科的职能,不过这个职能倒是与兵部属司有所重合,但各衙门间这种现象也属寻常,各行其事罢了。编纂兵书,一切现成,每回不过将注释或增或减,便是新书,上头拨些银子,各人分了,何乐而不为?

这话题很快使大家热切起来,接着刘山、叶泽二人的话,另三位编修也加入了讨论之中。

年纪最大的司马挺道,“不妥不妥,年份还是少了些,大家仔细想想,有没有年份在十年以上的,若有,报与本房大人,自然理由充足,他也推脱不得。”

“嘿,哪有十年以上的……依在下看,不如各兵书摘一些出来,弄个历代兵法精要,倒也新鲜……”年纪最轻的解铭说道。他近来虽四处活动,欲调离宣武科,但对眼前这笔尚在设想中的银子却也不肯轻易错过。

“呵呵,解老弟却是忘啦,精要不是没搞过,我记得,七八年前刚搞过一回,算不得新鲜……”司马挺摆摆手,随即向左手边的简诚道,“玉堂兄怎么看?”

简诚就笑道,“要我说,也简单,就照希夷兄你的主意,找找年份长久些的……若无,只好退而求其次,让王大人同本房大人说说,准了自然好,不准也就罢了……其实这种事,还不是人家一句话,就看舍不舍得从本房账上掏银子给咱们了……”

这番话众人都深以为然,各各点头,见贾玮和吴禹俩人不曾开口,王守仁便笑道,“贾老弟,吴老弟,你们也说说看。”

贾玮和吴禹分入宣武科,虽档案不在本房中,但王守仁几个倒是得知俩人俱是恩萌进仕,至于家世背景,吴禹是常挂在嘴边的,唯恐不知他有个姐姐是贵妃。贾玮的家世背景他也是知道的,因此在别人打听时,也早被他透露出来。

摊上这俩个勋戚子弟,王守仁等人自然晓得,人家不过是来混个资历,二三年后必然高升,调离本科,可说与他们几个压根不是一类人,何况以他们的经验,这样的门庭他们也未必巴结得上,因此热络谈不上,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表面上的客套了。

便似此刻王守仁貌似重视二人的意见,实际上也就是一句客套话儿,俩人说与不说,他都未必当成一回事。

贾玮笑笑道,“这些事儿,晚辈不懂。王大人见谅。”

说着,继续埋头看他的孙子兵法。

吴禹对此事也无兴趣,见几个老家伙为了一些银子算过来算过去,早已厌烦,更有些不屑,见问,便笑道,“嘿,这点银子,分到各人头上能分得多少,不如搞些个大的……”

王守仁几个听他言语孟浪,微感不悦,王守仁含笑道,“依吴老弟的意思,该搞什么大的?”

吴禹笑嘻嘻地道,“这个在下也不知。”

王守仁几个相视苦笑,对吴禹这种公子哥儿,身份摆在那里,他们也是无法,既不能撂下脸来喝斥,也只能不加理会便是。

不一刻,话题便转到别的方面,贾玮只看他的兵书,吴禹或插上几句或到院子里看那几尾金鱼。时间过得很快,一不留神就到了中午用饭的时辰了,外头敲响了梆子,吴禹照例邀众人到枢密院衙门外的花月楼用饭,司马挺、简诚和贾玮婉拒,王守仁与另三名编修随他去了。

吴家因为暴发的缘故,根基尚浅,对子弟的拘束远比不得贾家这样的世家,因此论起银钱的使用上,吴禹倒要比贾玮阔绰多了,从第一天进入宣武科就开始请客,贾玮出于礼节,第一次去了,之后均是婉拒,简诚也是如此,司马挺呢,去得也少,王守仁同另三名编修倒去得次数多些。

下午回来,又是喝茶聊天,一切老样子。

贾玮已然习惯,看书看累了,便在桌上趴着睡一觉,醒来时,或许大家都在,或许只剩下二三人,其余人都提早回家去了。

说实话,贾玮并不讨厌这样的为官生活,这情形与他想像的毕竟有所区别,更像是在一所图书馆中上班,轻松,自在,随意,有事还可以随时离开,想到当初那般抵触当官,真挺可笑的。

同类推荐
  • 亘古一智帝雍正智经108章

    亘古一智帝雍正智经108章

    本书把雍正智经置于历史情节中,以史说经,以经串史,有骨有肉,有点有评,层层突破,并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既能弄清雍正108章智经的来龙去脉,又能完整把握雍正智经的精髓,揭开了雍正智经的神秘面纱。
  • 混在春秋当鲁班
  • 交易初唐

    交易初唐

    “我若想当官,那至少都是宰相级别的;如果当将军,那都是元帅级别的;如果当纨绔子弟,那绝对是纨绔界的标榜;如果当才子,诗仙诗圣的称号都弱爆了;如果当驸马,那至少也是两个公主的驸马”,长孙冲如是说道。拥有全能系统的长孙冲在大唐朝开起了一家位面交易商店,卖什么?什么都卖,之要你能拿出引起我兴趣的东西……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大汉

    大汉

    谁说古人淳朴?刘彻利用我,卫子夫利用我,卫青利用我!利用我也就罢了,古人总该不会为难古人吧?然而,霍去病、李广、董仲舒哪一个都活的不自在,就连戾太子刘据都得抱我的大粗腿,这一家就是大汉最让人操心的一家子。
热门推荐
  • 穿越火线之生化猎人

    穿越火线之生化猎人

    带着这个世界最为狗血的一幕,楚黎穿入到火线弹雨的生化世界。然后,他接受到一个令他神经崩溃的任务,活着回到现实世界的任务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生化猎人。“这个世界,有资格宣称自己是生化猎人的,目前只有三个人。”楚黎的导师说,“以你的资质,不可能成为第四个。”
  •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的多种表现、招数进行了全方位地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反常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
  • 七弥城

    七弥城

    陈家的传家宝,万年前有着神秘力量的一瓶夜咒之血,据说它有改变历史的力量,多少人想得到它,就能得到天下。那光之传人陈明澈,16岁的男孩负责守护它,守护世界。她,冥界夜咒之女,遗传母亲夜咒之血,能使时光倒流,代价,死。为了守护一个人,她死了无数次,那人不记得她,因为时光一直倒流,她不断死亡,不断重生,没有人记得她。而他,陈明澈,光族继承人,他竟不是时光中的人,因为他是光,谁都抓不住光……偶然的几次……他与她相遇……救世只为她……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 三少与三公主的恋爱

    三少与三公主的恋爱

    三位美女与三位帅哥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她冷,她散发出高贵的气概,她可爱。他冷,他温柔,他是花花公子,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命。
  • 灵幻虚空

    灵幻虚空

    少年的父亲是大陆的英雄,而英雄的儿子却是废材?龙彬可不会是废材,他将重写大陆的神话,重写大陆的秩序。为自己,为家人,为所有人,改变大陆,改变世界。
  •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作为新一代穿越潮流,凌瑶觉得自己要修的了仙,打得了怪,当得了师妹,做得了师姐!现实告诉她,现实太骨感,捡啥都别去捡一只坑货螃蟹,那是往火堆里跳。“我叫蟹小爷,蟹小爷的蟹,蟹小爷的小,蟹小爷的爷,神龙的后代……”“谁让你自我介绍了?赶紧想办法出去,你个吃货!地上吃完了,居然吃天上的!”“人家也不知道这蛋是鹰蛋……”“哼哼!”“你想干嘛?不能虐宠!”“关门放蟹!丫的!今天你不赶走那鹰,小心我红烧了你!”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