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3400000021

第21章 四方会谈(一)

阶下寂静一片,这个董懿信口污蔑郡守造反,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杨洪本是赵匙一手提拔,当初赵匙谋反失败,杨洪虽然没有响应,难保没有那个心思,现在想煽动南蛮叛乱好替赵匙报仇,情理上也说得通。”首先说话的居然是黄权,此人脸上依旧一脸正气,看不出任何偏向。

张松知道黄权跟董懿肯定达成什么协议,不然这老儿不会如此卖力,正犹豫要不要开口。

“下官也赞同黄大人的意见!”

益州文武的秉性样貌张松都详细介绍过,董懿闻言仔细打量,王累看样子不超过40岁,容貌整丽仪表不凡,应该是目前见过最帅的,比黄权卖相还好,看样子三国时候的男人除了张松这样的异类,大多长相不俗。

堂内的文武再不敢观望,开玩笑,连王累这从不出声的老滑头都开口了,黄家和王家在CD是何等声势,慢说杨洪确实有嫌疑,即使没有这个事那也能说成有。

“杨洪辜负主公厚恩,实在是罪该万死!”

“此等心怀二意之徒,应速速拿回CD问罪!”

一片附合之声,全部认定杨洪谋反,刘璋的面色也一阵潮红,他生性懦弱,除了刚即位时杀了张鲁一家立威,平时即使臣子再无礼,也不愿轻易杀戮。杨洪想谋反,直接威胁到刘家在CD的统治,他还是一阵犹豫。

“杨洪其罪当诛,儿愿领人前去擒拿此寮交父亲发落!”刘循终于逮到机会,竭力装出正气凛然的样子。

“大公子所言甚是,愿主公早作决断,”立时有不少人跟进,刘循闻言也很是得意。

刘璋终于下定决心,“杨洪心怀异志,其心可诛!益州郡拱卫CD腹地,无比重要,何人可以担任郡守?”

众人跃跃欲试,永昌郡的好处摆在眼前,谁也不甘落后。

刘璋的目光在人群中巡视,实在拿不定主意,“永年觉得何人可以胜任?”张松推荐的人大抵不差,无论是董懿张任还是之前的官吏,都能胜任。

张松连忙谦虚几句,“董和董幼宰足可胜任!”

无人敢造次,董家虽不比黄家和王家,也算得上世家大族,连黄权王累都不出声,又是张松提议,谁敢反对?

“着董和迁任益州郡守,即日赴任。杨洪锁拿回CD问罪,反抗者以叛乱论处!”

“主公明鉴!”黄权和王累同时表示支持。

事情就定下来,杨洪堂堂一郡守,仅仅是一面之词就能坐实谋反罪名,实在是不可思议,黄权王累张松联合起来,益州上下文武马上跟风,连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董懿本来打算征得刘璋的同意,回永昌再对付杨洪,看来是省了这个功夫,那董和是张松推荐,自然跟张松一个阵营,倒不必担心;黄权和王累无论如何也要跟自己绑紧,这两老家伙联手,即使张松肯支持自己也没用。

“幸亏费大人事前跟黄权王累达成一致,否则今天议事就是另外一番场景。”董懿的这句话倒是发自肺腑,费诗做事效率确实奇高。

“惭愧,有件事正要跟董将军商量,小女的婚事可能有些变故,”费诗也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当初死活要把女儿嫁给别人,现在又这样说。

董懿以为自己听错了,“此话怎讲?”

“都是老夫平日太过纵容,彤儿要先见过将军才肯做决定,若是不合她意就宁死不嫁。”费诗连连叹气,事情到这一步他也没办法。

“原来如此,强扭的瓜不甜,老实说没见过令千金,末将心里也没底。”董懿装着无所谓的样子,现在跟黄权王累他们搭上,也让黄家王家知道自己的实力,即使不跟费家联姻也无妨。

董懿毫不见怪,费诗心里稍微好受点,“黄权和王累都想见见你,你看什么时候合适?”

“末将刚来CD,不适合到处走动,先在驿站住下,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如此甚好,”今天的议事虽然没去,消息他早知道了,那刘循居然开始猜疑董懿,幸好主公还是很信任,眼下能不给人口实最好。

“小姐觉得此人如何?”屏风后说话的是费彤贴身丫鬟费丹,一身蓝色翠烟衫,头上斜插一根镂空金簪,话音清脆,如出谷黄莺。

费彤沉吟不语,堂中男子便是父亲相中的人,距离太远看不真切,听声音倒很是正派。

“我觉得这位公子虽然相貌不那么俊俏,但也过得去,既然老爷中意,小姐不如答应吧。”

“你个死丫头瞎说什么!”费彤娇羞不胜,“都是往日把你惯坏了,一个女孩家说出这种话也不知羞耻!”

费丹显然不把小姐的话放在心上,“我觉得他跟往日提亲的公子都不一样,浑身上下都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气质,”费彤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表达。

“你觉得他好,不如你嫁给她算了,”费彤忍不住反击。

“人家哪看得上我,我只是一个小丫鬟,”费丹一阵苦涩。

费彤也歉意地握着她的手,费丹名义上是丫鬟,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上比亲姐妹还好。

“是我多嘴惹小姐不快,”费丹连忙安慰,“等下次他过来再看看不妨,听他口气暂时还要在CD呆一段时间。”

当下二人又说些体己话,不住咯咯娇笑,刚才的不愉快早无影无踪。

董懿刚住下,张松就派人来请,无奈只好跟随来人过去看看。

“董将军好手段,刚来CD一天就攀上黄家和王家!”张松的话轻飘飘,似乎不带任何分量。

“张大人过奖!”董懿觉得张松语气不善,“末将也是逼不得已,自保罢了。”

“董将军回CD,那黄权王累费诗都知道,就我一个蒙在鼓里,”张松面露嘲色,“看来是我自作多情,人家根本不把你放心上!”

董懿听完觉得很别扭,张松的这番话像是吃醋,他可不想跟这个长相奇特的男人有什么暧昧。

“这事还请张大人谅解,费大人早我一步回到CD,末将事先让他跟黄权王累联系,此二老也盯上永昌,若不让他们分点好处,将来会有很多麻烦。”

“你何不早说,我那族弟张既也真是,居然半点音讯都不能递出来,”张松一下子就明白董懿的企图,这人是为了将来的冲突做打算,事实证明很对,大公子白天议事就开始发难,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有了黄权王累他们支持,再加上自己和费诗,就算主公想猜忌,也丝毫不惧。

“这个也是末将安排的,永昌和CD之间隔着益州和犍为二郡,若是传递消息怕出差错,索性放弃。”董懿松了口气,“董太守上任后就不一样,以后永昌那边有动静会随时跟张大人联系。”

“你真的想收服南中?”张松觉得永昌那边进展太快,万一失败就会立马崩溃。

董懿对张松的反应非常佩服,跟这样的人说话太舒服了,“我估计天下即将大乱,一旦今上驾崩,必然是群雄割据,现在趁机会收服南中,以后才能伺机而动。”

张松不再怀疑,“你跟费家是什么关系?”

“费诗本想把女儿嫁给我,他女儿还没同意。”

张松一口茶喷了出来,“这个费诗平日百无禁忌,想不到居然拿他闺女没辙,哈哈!”

“黄权王累二位大人约了我见面,我担心有人猜疑,暂时没同意。”董懿索性把所有东西抖出来,张松如果不彻底倒向自己,以后还会误事。

“人家黄权王累都不怕猜忌,你怕什么?”张松对董懿的坦白非常欣赏,“放心去做,如果有了黄家和王家的支持,就算主公想动你也没那么容易!”

董懿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想邀请张大人一同去见黄王。”

张松知他心中所想,无非是告诉黄权王累二人,自己站在他这一方,当下也不推托,约了三天后去黄府,董懿也让人给费诗传口信。

庞府书房内灯火通明,刘循正在品尝案上的普洱茶,白天议事的内容跟岳父讲了三遍,也不知道他紧张个什么劲。

庞羲一脸凝重,这个董懿大半年前还是无名小卒,现在居然举足轻重,连张松黄权王累都帮他说话,那个费诗更是跟他一个鼻孔出气,CD几大豪门向来都是独来独往,以前就是赵匙也没能把他们联合起来。

“按我说也没什么,这个董懿跟张任一样,不过是帮我刘家做事罢了,岳父想必太多心了。”刘循砸吧下嘴,这个普洱茶一点也不好喝,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哄抢。

“张任跟黄家和王家他们有交往没?”庞羲觉得这个女婿一点都不开窍,“眼下黄王张费四大豪门都跟那董懿搅在一起,如果那董懿再立点功劳会怎样?”

刘循呆住不说话了,他性格上比较像刘璋,只要不烦他就好,他乐得独自享受。岳父的话什么意思,他也能琢磨一二,这个董懿将来若是造反,CD四大豪门再暗中支持,他不敢想下去。

“不行,我得马上跟父亲说明!”刘循霍然站起,恨不得立马跟父亲剖析。

庞羲摇头苦笑,主公此刻说不定正在跟哪个姬妾搅在一起,这对父子着实让人无语。

“你准备如何跟主公说明?说怀疑董懿跟四大家族勾结,密谋造反?”

刘循哑口无言,他也清楚四大家族在CD的势力,若是随口污蔑说不定真的逼反他们。

“此事还是先见机行事,当前首要留意董懿的动静,弄清他都跟哪些人往来,跟黄家王家关系到什么程度。”

刘循觉得很有道理,连忙称是,借口要下去安排人手,施施然走了。

庞羲盯着刘循的背影,到现在他有点后悔把长女嫁给刘循,此人除了是刘璋嫡长子,长的一表人才,其他什么长处都没有,若是刘璋在蜀中地位不保,他庞家也肯定遭殃。

第二天董懿闲着无事,在城内四处闲逛,大街小巷人流不断,各种酒肆青楼林立,间隔着有几家绸缎庄,卖的自然是上等蜀锦,他还惦记着上次去费府赴宴,连那门口小厮都穿着上等绸缎制成的长袍,当下选了一套书生装束,穿上之后感觉份外不同,平添一股书卷气。

一路哼着流行歌曲,见到稀奇的玩意儿就买,钱都是费诗临时支过来的,让他随意花费。这种随便花的感觉真是爽,想想以前每个月那点工资除了房租吃饭,剩不下几个钱,买个手机都要犹豫再三,实在是苦逼。

半天功夫,董懿的身后就跟着一条长龙,今天安排陪伴的是费忠的儿子费翔,刚开始他还苦着一张脸,听说让他也随意挑,马上兴奋起来,他脑子倒是灵活,当下雇佣几个人帮忙拎物品,自己也肆意选购。

董懿一开始还没留意,后来发现这个费翔买的都是女儿家用品,仔细盯着费忠研究一阵,费忠五大三粗,不太可能有那种性取向,一问之下,费忠涨红着脸,原来是看上费府的一个丫鬟,暗自思索,也买了不少材料,决定也给费彤做件礼物。

同类推荐
  • 逍遥时代

    逍遥时代

    一场意外,让一个奋斗于现今社会的年轻企业家踏入一段特殊的历史潮流。他重生于一个显赫世家,做了一个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富家公子。皇帝不当政,由四个重臣辅助。群臣明争暗斗,朝堂乌烟瘴气,在其背后,往往会殃及一些无辜。正巧族亲败家,触犯王法,朝堂佞臣借题发挥,家境一日之间由盛至衰。他的幸福生活,弹指之间,转瞬即逝。四辅乱政,勾心斗角;皇帝夺权,暗中蓄势。他该何去何从?为了逍遥自在,为了无忧无虑;为了金钱地位,为了美女佳人;为了寻回他逝去幸福人生。一个选择,继续奋斗!独步天下,方能畅享逍遥。
  • 回秦传说

    回秦传说

    天降斯人,聚众傲笑山林、驰骋草原、逐鹿天下。项羽霸气,何以尽遗历史粗鲁愚笨显天下。刘邦痞气,看桃红落尽满身伤。天降斯人,红烛慢摇伊人香。紫英缠绵、灵儿聪颖、妙戈婀娜、雉儿多情,小曼看红日落尽菊花残,绮罗不见满地伤。---------------------------感谢玄荻赠的回秦传说家族群:16853564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从历史的各个角度分析,观点新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本书为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史,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外缘地区的崛起、德意志的巨变、现代化的开端、统一之路、新帝国、威廉二世的帝国、第三帝国。
热门推荐
  • 狼王的暖妻

    狼王的暖妻

    到草原搞个外拍,居然捡了只狼崽,从此走上催悲的奶妈之路!因为它,她没车没房没人要,连备胎都被他“赶尽杀绝”,她一怒之下将它送回草原。一天在家门口捡到一个绝世帅哥,帅哥凶悍来袭,各种暖昧调戏勾搭,两人在床上滚了几圈,一觉睡来,发现身边睡着的竟然是只大尾巴狼!
  • 36计谋略

    36计谋略

    本书将三十六计中蕴涵的谋略手段,每种举出数例,供读者推敲,运用其中的谋略思想,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逆天纪元

    逆天纪元

    修道路、逆天行、披荆斩棘……修道之路,不是云淡风轻;也不是与世无争;更非骑鹤逍遥!修道之路,乃是一条布满荆棘、充满艰辛、坚定信念、勇往无前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不但要与人争夺,更要与地争、天争、与世界争夺!所以说,修道之路,是一条逆天的道路!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贼师天下

    贼师天下

    谁说贼不能出名?谁说贼不能名扬天下?当张扬带着一窝贼生开始席卷世界时,请提好裤腰带吧!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都市之群狼夜行

    都市之群狼夜行

    站在浮华都市的顶点,他缓缓回首望去,在那一群笔直身影的背后,并没有他人想象中的辉煌与风光,有的只是那一条沾满鲜血的荆棘道路。在无数如同豺狐般狡黠、虎豹般凶猛敌人伺伏的荆棘中,他带着他的狼群、带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血泪,一步步的踏上了只属于他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