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春雷”之后,韶光继续回归白天孵蛋上课,下午治疗恐高症,晚上修习法术的日子,在不需要行雷的时候没有再踏足过“雷城”半步。
这几天韶光有些忙,马上就月底了,剩下的两个院还没去过,平均每个能待五到六天,所以她的行程安排的很紧,几乎是形色匆匆,还要应付一个不知怎么打听而来何广。
不过也多亏了有他,她才少走了一些弯路,不至于全都自己闷头瞎琢磨。
武院的炼体园她只是大体走了一遍,这一类以锻炼身体强度以达到刀枪不入的方式并不受太多人追捧,原本神仙的体质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坚固了,所以炼体园算得上是人数最少的一个,可以作为兴趣课,可以偶尔来学习观摩一下。
武器园里,刀枪剑戟棍鞭带暗器等,也是按照攻击防御辅助类划分,韶光研究了下,对里面的丝绸软带比较感兴趣,虽然鞭子甩起来手感更好,还不费力,但是系在身上并不好看,也起不到出其不意的用途,如果用上好材料打造的话,可刚可柔,使起来应该也不亚于鞭子。
大致有了决定后,她就转道佛院了。
其实她对佛修并不太感兴趣,但早晚也是要来看一眼。
佛院与其他几院气氛完全不同,一踏进院门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与端庄肃穆,深林幽静,掩映着质朴的竹屋房舍。
曲径通幽,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远处的古刹有梵音隐隐飘来,让人的心,在这一刻沉静下来,远离了浮世的喧嚣。
韶光顺着声音前行。
“哎,师妹,你干嘛去啊?”
“我听到有梵音,想去前面看看。”
何广扇着扇子嫌弃道:“和尚念经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她回头对何广一笑,“何师兄若是不感兴趣,便先回去吧,我自己去也是可以的。”
“不是,朱师妹我不是这个意思,好了好了走吧走吧,我陪你去。”
韶光轻笑:“没关系的何师兄,我自己去也是一样的。”
“这怎么行?我何广怎么说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主,既然说了陪你,自然要陪到底,半途而废算怎么回事,走吧。”说着一合扇子率先大步向前走去。
韶光目视他的背影,这何师兄也是个有趣的人呢。
“师妹,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师兄但说无妨。”
“我以前没在学院见过你,你是新来的吧?”
“师兄何出此言?难不成师兄竟然认得全书院的弟子吗?”
“那是自然!”何广自得一笑:“放眼天界不好说,不过在这书院之中,还没有我何广不认得的人、不知道的事儿。”
“师妹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开口,师兄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韶光笑笑:“那以后还望师兄多指教了。”
何广摇着手上的折扇,潇洒一笑:“谈什么指教,我不过朋友多了点而已。”话锋一转,试探的问道:“不知师妹拜在哪位尊驾座下?”
韶光知他还是想拐弯抹角打听她,狡黠一笑:“师兄既然消息如此灵通,不妨猜上一猜。”
何广倒行在她前面,用扇子抵着下巴打量她,她腰间系着还没有纹饰的灰色腰带,分析道:“师妹你是新生,又还没有选择学院,说明你来书院不足一月……”
韶光边走边听,不置可否。
“这几日书院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说鸿蒙堂来了一个未开蒙的新人,不会就是你吧?”
“嗯,没错。”韶光大方承认。
“凤山书院从来只收录权贵与人才,师妹既然不曾开蒙,那以的便是权贵身份,说明你是极有身份的,或者说推荐你的人定然极有身份……”
“嗯……”
“而近段时间下界几乎没有飞升仙人,而天界新生仙人也不多,位高权重者也不多,按照年纪来说,符合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玄武执明神君之女,一个就是前段时间因枉死而上界的闪电神金光圣母,据说那位也是姓朱……,可是朱师妹你?”
凤山书院果然卧虎藏龙,仅凭一点信息就能猜出她的身份,这何师兄的身份恐怕也不简单。
韶光微笑道:“师兄果真厉害!”
“真的是朱师妹你?”何广用一种新奇的目光上下打量她。
韶光奇怪道:“怎么?”
“师妹与传言并不同啊?哦不,失敬失敬,拜见闪电神大人。”何广一揖。
韶光哭笑不得,连忙扶他,“师兄你这是做什么,在书院里只有师兄妹之分,这是规矩不是么。”
何广哈哈一笑:“玩笑而已,师妹不必介意。”
“听闻你如今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座下,怎么样?见过天尊本人吗?是否如传言所说那般身体羸弱不堪、面目难看到难以入目?”
韶光奇怪道:“怎么,你没见过他吗?”
“你来的晚,不知道,这位天尊向来深居简出,据说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很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容。”
“那师兄觉得我可与传言相同?”
“怎能相同!简直谣传!”
“所以师兄何必信那‘传言’?”
何广摸摸下巴,“照师妹这般说,那么那位天尊可是与传言正相反?”
韶光笑道:“那要看师兄怎么理解了。”
何广一愣,追上去,“碍师妹你这相当于没说啊。”
韶光但笑不语。
穿过长长的回廊,尽头是一座古朴的大殿,殿前摆着四方铜鼎,香烟袅袅。
大殿里坐满了人,一路延伸到殿外广场上,这之中有落发沙弥,有学院弟子,
清雅温和的男声自殿内传来,不大,却让人听得分明。
“……天尊曰: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不须汝威力化身救度。此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河)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羣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眞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今告汝知……”
韶光探头远远的向殿内望去,之间大殿中央,一位头戴紫金冠,身着青金华袍的男人,端坐在一尊九色莲花宝座上,身下还横卧一九头青狮,座下一左一右站着两名金童玉女,手捧水盂杨枝。
头顶一环九色光晕,远远地,看不清男子的面容。
韶光小声询问何广:“那位……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吗?”不是都传观音菩萨有男女两重法身吗?
何广也仔细辨别了一下,笑道:“那位啊,不是观世音菩萨,而是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他与太乙真人是什么关系?”
“他们二位可没什么关系,太乙真人乃是玉清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昆仑十二金仙之一,”说着看向韶光,“而这位太乙救苦天尊说来倒是与师妹你有些联系。”
“与我?”韶光不明所以,跟她一个新人能有什么关系?
“这位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乃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弟,你说是不是与你有些联系?”
“这位天尊初一十五必定来此讲经布道,偶尔也会在其他时间。听闻有许多弟子十分尊崇这位,所以学院也时常请这位来。每逢他来,都是大课,你瞧瞧殿前这些人。”
没想到这位竟然是天尊的兄弟。
“走吧,师妹,我们去剩下几园瞧瞧。”
“嗯……”韶光起身,离开的时候忍不住回望,不知为什么,她心里总有些奇怪的感觉。
恰在此时,男人偏头,正对上一双疏离平静的星眸,这个角度没有了光晕的遮挡,在看清男人面容的一瞬间,韶光一愣,随即如遭雷击。
那眉间熟悉的青金莲花纹,与眼角的泪痣。
这个人……她认识!
——在她还是朱佩娘的时候。
那年人间大旱,世道乱起,她与阿姑商议遣散了部分想要回乡的奴仆,闭门不出。
后来,听闻城中有不少人家遭遇了抢劫,她与婆母终日惶惶。
就在那日,门外乱哄哄的,她听到了流民聚集准备撞门的声音,她匆忙带着阿姑与下仆准备从后门逃跑,却没料到疯狂的流民已经破门而入,烧杀抢砸,掠夺着一切能够抢走的东西。
她们老弱妇孺脚程慢,一起逃跑的下仆能逃走的都舍弃她们逃走了,来不及逃的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抓。
就在这个时候,她听见了一声清亮的佛号。
这个男人,一身纤尘不染的白衣,如浊世清莲,自凶神恶煞的流民身后而来,像是涤荡了污浊的圣光。
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韶光其实记不太清了,她只记得男人将她们母女从流民手中解救了下来。
阿姑因为阿翁与瑾郎的相继离世,受了打击,时常神志不清,她把有着相似相貌的男人认作了瑾郎,哭嚎着不肯松手,朱府已经被流民所毁,男人将她们母女护送去了城外山脚下的一处隐秘的朱家老宅,也暂时留了下了。
这个男人说自己是佛寺中的俗家弟子,此次下山是为历练而来,却不想人间正遭受劫难,心中不忍,所以一路度化苍生。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了老太太,竟然允许他白日里外出普度众生,傍晚再回来。
其实韶光并不希望这个男人留下,不仅是他与瑾郎相似的容貌总会让她望之失神,清醒后又心痛难忍,更是因为家中不好再负担一张嘴。
阿姑将他认作瑾郎不肯苛待他,每每饭桌上伙食不好,她总要受到埋怨,别院的地窖中虽然存了许多粮食,但是家中多了一个人,更何况还是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男子,这天灾人祸还不知道多久才能结束,如果不省吃俭用怎么撑得下去。
男人大概也察觉出了什么,就与她告辞离开,谁知只连三天夜里未见到他,就惹得阿姑疯狂,韶光欺瞒不下去,只得又将人寻了回来。
韶光只好缩减自己的饭量,那时候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晌午一顿,傍晚一顿,男人清早就出门,到傍晚再回,所以傍晚的饭菜一贯特别丰盛,说是丰盛,也不过刚够三人的饭食罢了,韶光瞒着所有人,将傍晚的那顿饭分作两顿,剩下的留做第二日晌午饭,到了后来,甚至留作了第三顿、第四顿,甚至第五顿的伙食。
终于有一日,她偷偷摸摸的行为引起了阿姑怀疑,被她发现了真相,发脾气让她倒掉,却没想到竟然引来了驮着普化天尊的雷兽。
“师妹?……朱师妹?……你在看什么?”何广走到半路发现她没跟上来,回过神就见她正看着远处发呆,奇怪的拍拍她。
韶光自回忆中回神,对他笑笑:“没什么,走吧。”
天帝曾说过,是阿姑将她的冤屈上达了天听,现在想来,或许真正帮阿姑替她伸冤的,大约就是这个男人罢。
也许,是时候该去查证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