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600000254

第254章 九把火

濮州知府两手准备,不仅派来了收税的官差,更狠的是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过鄄城也不是好糊弄的,新上任的三位当夜就被灌得不知身在何处,直到第二日黄昏时分才纷纷转醒。

天色已晚,办理手续、权力交接之类的当然只能等到明日,不过有那么容易嘛,晚膳之时照例被灌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就差没当场喝死,谁让郡城的酒烈,管你千杯不醉在鄄城白酒面前,几乎个个成了三碗不过岗。

第三天晚上这三人也学精了,真的是打死也不喝,稍微夹了几筷子菜就溜的比兔子还快,否则再这般醉眼朦胧下去还这么夺权,那不是辜负了自己身后的虔诚希望嘛,也对不起花了这么大力抢来的位置。

直到第四天清晨,三位新官才真真正正的来到衙门等候,心里不住盘算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或者刁难。不过还好,所有交接所有权利都正正规规的按照朝廷的流程一步步进行,直到最后都没有出任何岔子,顺利的让三位新官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要知道不管在何地,权利的交接永远都是明争暗斗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享受过权力带来的好处的人宁死都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利,就好比拥有毒瘾一般,让人想戒都戒不掉,这就是为什么当官的拼命向上爬一般,因为官场有进无退,原地踏步就等于等死。

一切实在太过顺利,让三位新上任的新官不免对武大郎更加轻视几分,毕竟没有靠山的官员实在不值一提。本还以为这几天都是武大郎指使他人灌醉自己等人阻碍自己几人上任,不过现在看来实在是自己等人酒量不行,与武大郎没有半丝关系。

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这火烧的是好是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不仅要试探县令大人,更要手握实权。

面对这九把火,武大郎无所谓的让衙役们毫不保留的执行,蒋敬裴宣他们则笑而不语、默默看戏。

第一把火,为了维护鄄城的长治久安、抵御外敌,需招募正规乡勇加以训练,保护于民费用当然出自于民,简单的一句话,交税。

第二把火,为了保持商路畅通,刺激鄄城经济长远发展,想要富先修路,没钱怎么办,交税。

第三把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让秀才童生们更好的学习,为鄄城培养更多的文人学子,免除文人学子的赋税,另外重建私塾,缺钱怎么办,交税。

第四把火,....

第五把火,.....

........

简简单单九把火,不管粉饰的再怎么好,不管出发点再怎么为百姓考虑,最后简单一句话,交税。

当衙门公文仆一贴出,便有无数百姓围了上来,毕竟每一次公文都有可能于未来的日子息息相关,有好有坏。

识字的文人学子们刚一看到第一条与第二条的时候,不顾书生学子形象破口大坏,引得周边百姓驻足观看,随后跟随讨骂的行列中。

不过当看到第三条的时候,书生学子们立刻语风一转,大赞新官的英明。大伙都免税时众人都没有觉得什么不同,可百姓需要缴税而自己这些读书人却不用交税,自己等人的地位立刻凸现出来,高人一等,对于爱面子的读书人来说可谓知己啊。

许多百姓不识字,不知道公文上写的是什么,只听到书生人都大赞新官们的英明神武、慧眼识珠,料想应该对百姓有利,否则书生们早就破口大骂。但此刻在场的读书人都笑而不语,让围观的百姓们心里跟猫抓似得。

不过还好守在公告牌边上的衙役们不是吃素的,对着公告牌上的条条框框照本宣科的念了起来,面无表情的从第一条逐字逐句的念到了最后一条。

反观在场的百姓,脸色一个比一个黑,若非袭击官差是犯法要被刻字充军的话,怕这几个衙役都很难活到明天。此刻的老百姓早已没了刚才那般期待第三天政策,对身边的几个读书人也是吹胡子瞪眼。

“官爷,县令大人有言在先,免除鄄城今年赋税,为何出尔反尔,反倒多了这般苛捐杂税?”

“官爷,我们要见县令大人?”

“官爷,......?”

面对群情激奋的百姓,守在公告牌边的衙役们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不过还好百姓们总算保持着冷静,没有直接动手。

“各位乡亲父老、老少爷们,此告示并非出自县令大人,而是濮州知府新派来的三位大人的意思,只是为了让大伙日后生活的更好,赚更多的银两,让鄄城出更多的大官。”

衙役们话还没有说完,便被群情激奋的百姓们打断:“为了百姓好,那为什么条条政策都要收税,早知如此我等还不如在老家过日子,何必千辛万苦来此。”

“就是就是,县令大人已经许诺免税一年,为什么出尔反尔?”

“我们要见县令大人?”

“对,我们要见县令大人,我们要一个公道。”

“大伙静一静、静一静,此事县令大人尚未知晓,我等直接奉三位大人之令贴下公告。待我等且将此事禀报县令大人,再做处置,明日必定给各位一个解释?”

不得不说,武大郎在鄄城任职期间,在鄄城的信用度还真不错,连带着衙役们的保证都有些可靠,百姓听闻之后便立刻散去,打算明日一早前去衙门,看看县令大人如何处置,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至于在场的书生们,则对这份公文告示有些心动,毕竟能凸显他们地位存在的,只是这公告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刚才那行为已经惹得百姓反感。

至于书生们为何这般,最主要武大郎去年弄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学院,还招了不少贫穷百姓家的孩子,虽然搞得一事无成惨淡收场,但对于读书人的地位是个不小的挑战。

毕竟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之分,何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让一群泥腿子进入私塾,不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嘛。

同类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14

    历史年鉴之1914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逆袭三国

    逆袭三国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剑霸春秋

    剑霸春秋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剑的时代。纯钧湛卢,折冲伐敌;干将莫邪,惊天动地;巨阙鱼肠,勇士无惧;龙渊太阿,水击鹄雁。君主佩剑,以彰其威严。士子佩剑,以明其意志。将军佩剑,以展其宏愿。刺客佩剑,以成其道义。美人佩剑,以为郎君舞。宝剑争相出世,虽不是江湖,胜似江湖,名将更以万军作剑,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养一国以为势。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则九州定矣!!
  • 国士无双杨宗保

    国士无双杨宗保

    北辽英雌萧太后,西夏枭雄李元昊,铁马金戈,吟诵一篇篇席卷天下的英雄史诗。心忧天下范仲淹,奉旨填词柳三变,文臣贤士,演绎一幕幕盛世大宋的文采风流。大宋王朝,这个极富文人气质的王朝,这个外交积弱但文化灿烂的王朝,在少数民族武治大行其道的年代,成就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文明。文武全才杨宗保,又如何在那个时代撑起民族的脊梁,锻造盛世的辉煌?
  • 在唐朝的生活

    在唐朝的生活

    回到唐朝的那些琐碎小事儿。(本文有些恶趣,历史方面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
热门推荐
  • 琉璃花开:何以倾颜

    琉璃花开:何以倾颜

    ????我们都在说着来世的缘,却忘了我们已经走过了两世;我们都在说着永远不忘,却忘了人死后会喝孟婆汤;我们都在嘲笑着所谓的爱情,却还是想拥有…????????匆匆流年,三个人的爱情,定有一位过客。?????琉璃殿前,你说过挽君花开之时,便是你十里红绸娶我之日。当我把琉璃种种了满山,挽君树终于花开,我却没能等到你说的十里红绸。?????琉璃树下,你说你会为我画眉绾发,当夕阳落下,我已风华不在青丝已成白发,却始终不见你的身影半分。????琉璃花开,你已不再纠结是留是离,但是红烛已冷,何以倾颜…
  • 盛世之九州霸唱

    盛世之九州霸唱

    乱世之中,大道规则之下,跨越时空,所有历史上的人物同存一个时代,何人能够在乱世之中崛起,何人能够打破枷锁,突破万族封锁,一步一步带领人族立足第九重天亘古界。北冥寒,一个地球人,在九洲界,如何在这个诸国并列,强国虎视的大陆上,掌握自己的生死。君不见,霸王项羽铁骑霸州称雄,虎视八洲。君不见,秦皇君临天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秦虎卫横扫九洲。君不见,汉武雄才伟略,意图称霸九洲,大汉羽林卫天下雄踞九洲,无人敢当。君不见,唐宗宋祖虎踞中原,八方来袭,神策军出,天下大惊。君不见,元祖明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怯薛锦衣万军难挡。君不见,凰邪大军兵出潜龙,天下皆降????
  • 魔神保镖

    魔神保镖

    重生再来,获得魔神传承,漫天神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身边美女如云。
  • 《仙宫图》

    《仙宫图》

    初闻琴声、辗转浓汤传;娇人轻唱曲、仿佛穿时空;缠绕临江上、一曲清风韵,两杯清茶香。谈笑楼台间!卷轴现;神魔溅。断剑辟苍穹,醉卧美人怀。。心醉!-------------------------------------------------------木有封面;难过!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余生,再见了

    余生,再见了

    从前余生是你,风雪是你,清贫是你。往后余生是孤,风雪是独,清贫是我。余生,再见了。
  • 引爆全场

    引爆全场

    篮球没有秩序,如果有,那么,我就是秩序!
  • 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

    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

    为灾害篇主要包含空中灾难,海上冤魂,地底噩梦,可怕大火等十一篇,另有机场巨灾,飞来横祸,空中噩梦等故事。自然灾害篇主要包含大地震撼,烈焰冲天,海滩灾难,暴雨肆虐等十一篇,另有“敲”出来的地震,可怕的噩梦,逃生经验等故事。
  • 回春录

    回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