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又过了一阵子之后,李思思接到导师电话,论文通过了,要回去答辩。向张导告了假,李思思便拖着阿三飞回北京,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
像李思思这样的中文系研究生,和那些忙忙碌碌、一天到晚做项目做实验的理科、医学研究生比起来,实在是闲的可以长蘑菇了。
李思思刚刚狂奔到到答辩的教学楼,就看到门口玉树临风的站了一个人,立即头皮发麻,叫苦不迭。阿三轻车熟路地飞到那人手臂上,叫:“帅哥~”那人拍拍阿三的小脑袋,看向李思思微微一笑:“思思。”
李思思勉强笑道:“苏幕,你怎么在这儿?”
苏幕笑着说:“我今天和你一起答辩,就在你前面。”
李思思“哦”了一声,说:“那你还呆在这儿作甚?赶紧跟姐一块儿去抗战我们中文系的八大奇葩吧。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哇!”
苏幕笑着点点头,跟李思思一起进了教学楼。楼梯上,苏幕忽然问:“听说你去拍戏了?还是今年主打的古装剧《华山七侠》?”
李思思奇道:“你打哪听的?我没告诉别人呀。”
苏幕看了李思思一眼,轻声说“只要关注,便会知道自己想知道的。”李思思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转移话题“其实我就是一个打酱油的,旅游的时候意外被导演叫去救场的额,反正我也没什么事,顺道就去了…而且别人显然更中意我们家阿三…”
“那你想出道当明星吗?我觉得你挺适合的。”
李思思哈哈笑道:“就我?既宅又腐,前途未卜啊~”
苏幕轻轻一笑,不再说话。
“魏晋之风在于自由清淡的处世态度、豪放不羁的社会风气,男风的确是当时战乱不断、烽烟四起的社会环境下礼教松弛的表现之一。可是你大夸男色当道、断袖分桃,本身已太不严谨,从我国思想文学艺术的主流和道德伦理方面来看,这篇论文的中心思想也颇有偏差。你不妨说说看你写这样一篇论文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初衷以及理由。”
丫丫个熊,真不愧是八大奇葩之首哇!李思思心里暗暗嘀咕一番,清清嗓子朗声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四起,几乎每个王朝皆短暂而逝,在这样的背景下,统治阶级自顾不暇,又怎会有空教化百姓的思想礼教?以至于从上到下渐盛行男风,可是,与其说这是礼教松弛的表现,我认为,这更是人们自由追求爱情的表现。在朝不保夕的时代,人生如露,人命如芥,可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却极具个人魅力与色彩。他们放达人生、自由自在;他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比如慕容冲和苻坚、韩子高和陈文帝、庾信与萧韶、曹叡与曹肇,我赞扬他们,并不是思想偏差或是挑战我国道德礼法,而是敬佩他们的为人处世,尊敬他们的自我选择。有句话不是说爱情是没有年龄、身世、国籍、性别的差异吗?那么他们又有什么不对?这段时期的思想的确不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但是学术界本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认为我写出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好不容易和奇葩们唇枪舌剑完,李思思一出教室,便瞧见苏幕靠在墙上,喂阿三谷子。心里暗骂了无数遍死鸟笨鸟胳膊往外拐之后,才笑着说:“你怎么还在这?等哪位美女呀?”
苏幕叹了口气:“所以我说你适合当明星,你看你多会粉饰太平。”
李思思不说话了,苏幕自嘲一笑,说:“今天晚上吃散伙饭,好歹同学一场,你不会不赏脸吧?”
李思思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干巴巴地说:“怎么会?明天不是还要照毕业照,难得穿到了硕士服…”
苏幕不可置否,拍拍阿三的脑袋,阿三听话地飞到李思思肩上,李思思正想再找话题,苏幕递过来一个小盒子,说了句“恭喜毕业”便转身走了。
李思思纠结很久,才偷偷溜到没有人的英语角打开了盒子。
是一个蛇形的手镯。
蛇通常给人阴冷丑陋的印象,可是这个手镯却制作的非常可爱小巧。通体银白,环环相扣,绕成三圈,只有在蛇眼之处点缀了两颗钻石。李思思抬起镯子一看,那两颗钻石在阳光中透着淡淡的粉色,色调素雅,闪着迷人的光泽。
李思思89年出生,生肖属蛇。
李思思哀叹一声,猛拍脑门,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她虽然不懂钻石,但也知道彩钻十分罕见,珍贵稀有。这么贵重的礼物,又岂能接受?
本来打定主意晚上吃饭的时候还给他,可是晚上的散伙饭,苏幕居然没有出现。李思思等到大半夜散场,都没有看到他的踪影。全班就只有苏幕一个人没到,不过这并不影响班上人的兴致,苏幕本来就不合群,从不和班上的男生打交道,对如花似玉的中文系美女们更是看都不看一眼,他出现在学校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班上有这么个人,他在这个班上或者说整个学校,只和李思思有那么一丁点交集。可是,李思思却宁愿和他没有半点干系。
第二天的毕业照,苏幕依旧没来,除了几个中文系美女哀叹了一句“美男难得一见”,没有人提到过他。
李思思和众人照了一大堆又挫又囧的照片之后,又把学校各处的景色拍了一遍,包括破旧的食堂,乱糟糟的寝室,宏伟的图书馆,全校闻名的情人坡…走在连续生活了7年的校园里,李思思说不出什么感觉。曾经的憧憬、希望、美好,如今都变成了迷茫、惆怅与凄凉。
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淡化一切,即使曾经痛彻心扉,如今都可以淡淡地、淡淡地消逝在回忆中。
到最后,终究只剩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