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600000004

第4章 菜根谭·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

人在江湖,就像风里行船,随时都有遭遇风险,触礁翻船的可能。生活中,不仅大风大浪时时困扰着我们,甚至连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都能在始料不及间影响你日后的成败祸福。人生复杂诡变至此,我们更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把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菜根谭》讲道: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大自然的运行与变化实在是变化莫测,它的起伏与变化,都是捉弄和戏耍那些自命不凡的英雄豪杰的手段而已。因此,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坚韧地度过外来的困厄和挫折,平安之时不忘危难,那么就连上天也没有办法对他施加任何的压力了。人活于世,应该有所防备,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个人要培养自己的防范意识,有预见性。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它的对立面,有好就会有坏。

俗话说,多一个对手就多一个敌人,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就要及时遏制潜在对手的成长,等其发展壮大,就悔之晚矣。

唐朝李林甫为相,整日不干什么正经事,专门琢磨那些有可能得到皇上重用的人,即他的潜在对手。对于这些人,李林甫绝对不会坐视其发展壮大,而是及时下手,将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里。

有一天,玄宗驾临勤政楼。兵部侍郎卢绚正骑马经过楼下,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玄宗见此称赞道:“真乃伟丈夫也!”李林甫担心卢绚被皇上重用,便设计阻挠。第二天,李林甫把卢绚的儿子叫来,说:“令尊素有雅望,皇上准备让他去交、广(今广东、广西一带)任职。”卢绚的儿子一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任职,可是一个苦差事,就请李林甫指点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可以年老为由,乞求皇上另行安排。”

卢绚听从李林甫的“指点”,上书奏言自己年老,不堪重用,结果被罢免兵部侍郎之职,出任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诬其借口有疾而不理政事,使玄宗对他的好印象一下子没有了,改授其为太子员外詹事。卢绚的前途就这样让李林甫给结束了。

中书侍郎严挺之是个很才华的人,但是被李林甫排挤出京城。后来,唐玄宗想起他,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此人可用。”李林甫当晚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召到府中“叙旧”,说:“皇上对你哥哥很关心,须作一计,入城面见,当有大用。”并教严损之为其兄写一状纸,以身体不好为名,请入京就医。

严损之不知是计,心怀感激,一切照办。李林甫拿着严损之写的状纸,面奏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患风疾,急需辞官就医。”玄宗听后,只好令严挺之养病去了。

李林甫的做法并不可取,但他未雨绸缪的意识,可圈可点。

精明的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总是富有洞察力,一旦察觉到对己不利的势力,在刚看出端倪时就会出手打压,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否则,坐视其发展壮大到和自己旗鼓相当,甚至强于自己时,就会养虎为患,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们可以鄙视奸相李林甫的口蜜腹剑、两面三刀,但是在生活中,学会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将一切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将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无疑是明智之举。

盛时当为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菜根谭》中讲:“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年老之后的疾病,都是因为年轻时不注意身体所招来的祸根;事业衰退后的罪孽缠身,都是辉煌时得意忘形所酿造的苦果。所以君子身处美好的巅峰状态时,尤其要小心谨慎自己的一切行为。盛时当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万事都需周全处之。

俗话说得好,鱼不可脱于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于权。

一个久握重权、身居高位的人,一旦失去权柄,就会跌得很惨,即使想成为平民百姓,过着贫苦下贱的生活都不可能。其实权力和富贵都是双刃剑,控制得宜便身享荣华,太阿倒持则大祸立至,先前所拥有和享受的,也正是转头来毁掉自己的。

南宋的韩侂胄在南海县任县尉时,曾聘用了一个贤明的书生,韩侂胄对他十分信任。韩侂胄升迁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一天,那位书生忽然来到韩府,求见韩侂胄。

韩侂胄见到他时,十分高兴,要他留下做幕僚,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位书生无意仕途,无奈韩侂胄执意不放他走,他只好答应留下一段时日。

韩侂胄视这位书生为心腹,与他几乎无话不谈。不久,书生就提出要走,韩侂胄见他去意甚坚,无法挽留,便答应了,并设宴为他饯行。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南海共事的情景,相谈甚欢。到了半夜,韩侂胄屏退左右,把座位移到这位书生的面前,问他:“我现在掌握国政,谋求国家中兴,外面的舆论怎么说?”

这位书生长叹一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叹息着说:“如今你深患灭顶之灾,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韩侂胄问:“何以见得呢?”

这位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了韩侂胄一下,摇了摇头,似乎为韩侂胄至今毫无察觉感到奇怪:“危险昭然若揭,您为何视而不见?册立皇后,您袖手旁观,皇后肯定对您怀恨在心;确立皇太子,您也并未出力,皇太子怎能不仇恨您;朱熹、彭龟年、赵汝愚等一批理学家被时人称作贤人君子,而您欲把他们撤职流放,士大夫们肯定对您深恶痛绝;您积极主张北伐,倒没有不妥之处,但战争中,我军伤亡颇重,三军将士的白骨遗弃在各个战场上,全国到处都能听到阵亡将士亲人的哀哭声,军中将士难免要仇恨您。北伐的准备使老百姓承受的沉重的军费负担,贫苦人几乎无法生存,所以普天下的老百姓也会归罪于您。试问,您以一己之身怎能担当起这么多的怨气仇恨呢?”

韩侂胄听了大惊失色,汗如雨下,惶恐了许久,才问:“你我名为上下级,实际上我待你亲如手足,你能见死不救吗?您一定要教我一个自救的办法!”

这位书生再三推辞,韩侂胄哪里肯依,固执地追问不已。这位书生最后才说:“办法倒有一个,但我恐怕说了也是白说。”

书生诚恳地说:“当今的皇上倒还洒脱,并不十分贪恋君位,劝说皇上及早把大位传给皇太子,那么,皇太子就会由仇视您转变为感激您了。您可趁机革新吏政。你还要安定边疆,重重犒赏全军将士,厚恤死者,这样就能消除与军队间的隔阂。最后,你再选择一位当代的大儒,把职位交给他,自己告老还家。您若做到这些,或许可以转危为安,变祸为福了。”

但韩侂胄贪恋权位,不听书生劝告。这位书生见韩侂胄不可救药,为免受池鱼之殃,没过多久就离去了。

后来,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遭到惨败。南宋被迫向北方的金国求和,金国则把追究首谋北伐的“罪责”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开禧三年,在朝野中极为孤立的韩侂胄被南宋政府杀害,他的首级被装在匣子里,送给了金国。那位书生的话应验了。

权势到手,确实令人身价百倍,也实在可以令人“荣华富贵,风光无限”。但是稍有不慎,大难临头,权力旁落,后果也就自然连普通百姓都不如。他们由于权力达到了极点,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灾祸。

因此,“盛时当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在志得意满时,要用谨慎屏障保护自己,这样才能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深谋远虑,将世界揽入胸怀

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鼠目寸光,不是深谋远虑,那么他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扰。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理解,但是我们真的要去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却经常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个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通向的是不同的道路,一步走错,就有可能陷入歧途。因此,面对人生这条路,不可只为了眼前的小利而过分执著,需要有大眼光、大智慧,看得长远,未雨绸缪,自然会一生顺遂,有所成就。

《菜根谭》中提出:“衰飒的景象就杂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就潜藏在鼎盛的状态中,气运转变的种子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种下。所以君子在平安无事时就应该保持着一份防范忧患的理智,即便身处变乱之中也应该坚守忍耐之心以求最终的成功。

确实如此,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从长远考虑,否则有可能因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后悔一生。

曾国藩带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清朝政府对他的态度极为复杂:如果不用这个人,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如果用他,一则是此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子弟兵,怕对朝廷构成威胁。在这种思想下,朝廷对曾国藩的态度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朝廷的疑虑。

有一天,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就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曾国藩以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同肃顺会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曾国藩能成为清廷官场上的“不倒翁”,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从长远考虑。

人生就像一盘棋,深谋远虑的人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下面几步棋的走势,而有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一步。这样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们站得低、望不远,只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棋下得乱七八糟、最终一败涂地。

鹰击长空,虽然要经受风雨的摧残,却可以看尽天下万物,将世界揽入胸怀,而井底之蛙尽管无忧,但一生囿于方寸之地,心灵和眼界一样狭窄。正如胡雪岩说:“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时刻防害,不吃刀头之蜜

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可能把自己的良心和灵魂出卖,特别是现如今人心变得更加叵测。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人与事千奇百怪、错综复杂。无怪乎古人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菜根谭》里说得好:不少大奸大恶的诡计往往是隐伏在温柔亲切的外表之后的,所以,聪颖明智者应当防备绵里之针;深仇大恨经常是由爱欲转化而成的,所以,通达事理者应当远离刀头之蜜。

仅就字面意义来讲,“绵里藏针”与“笑里藏刀”的意思相同,都是指那些表面装得和气,内心却阴险尖刻并伺机残害别人的奸诈者。“刀头之蜜”一说则来自《佛说四十二章经》,经文中将贪婪者贪恋财富美色比喻为孩童贪吃利刃上的蜂蜜,甜蜜的享受是短暂的,甜蜜的幸福感觉之后却是割舌的疼痛。

只要世间还有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须这两者的调节梳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功利关系与情感好恶就不可能完全公开透明地摆到桌面上。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就更是这样,它们要出现,必须以两种条件为前提:一则需伪装埋伏,二则需一些能诱惑意志薄弱而又头脑简单者的诱饵,使人不知不觉地落入圈套。正因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什么事都是可能随时发生的,所以,生活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善良人们,对此就不能不提高警惕。《菜根谭》中对于人世间的那些疏忽大意、不认真动脑筋者有这样一句醒世之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实上,即使先前未读过《菜根谭》,我们中的许多人对于这句名言也是十分熟悉的,就在一代代人对这句名言的口头流传中,人们学会了自我保护。

对人世间的那些因看人看问题看得太细致、太本质而受到伤害的精明者,这里有另一句警醒之言:宁可被别人蒙蔽,也不要事先毫无根据地去揣度怀疑别人,以免自欺自误。这也是《论语·宪问》所论及的君子处世之道之一——不逆诈。为人处世若能做到这点,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减少自我的烦恼,世间的是非就会减少许多。因此,那些因为心智过分敏锐、想象力过分丰富和因嘴巴太快而深陷是非的沼泽且已不堪其苦者,不妨学会尊重事实而不是妄加猜测,直到学会讲“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心绪或许就会变得愉快些,人生的脚步也会迈得更轻松些。毕竟,天塌不下来,不要学类似于忧天的杞人那样的“精明”与敏感。

淳朴厚道者如能切实履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教诲,就具有了精明的心智,此其一;精灵明察者如能学会“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的处世策略,就具有了厚道的表现,此其二。在《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看来,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那他就是既机灵聪明,又淳朴厚道的十全十美者。

同类推荐
  • 职场潜伏秘籍

    职场潜伏秘籍

    本书是让员工从优秀到卓越能力的升华,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工作技能,态度和人际关系,永远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全书共分二十个章节,通过直白的语言和事例来告诉年轻人,初入职场怎样才能受到领导赏识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怎样修炼好自身的修养及预防职场危机和风险。
  • 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李嘉诚没上过高等学府,他的成功全靠自己拼搏。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成功的法宝:“每个人都可以有伟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是否会在成功的台阶上更加进取?当梦境破灭无力取胜时,是否会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里?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
  • 情商决定人生

    情商决定人生

    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于智商,而80%则是取决于他的情商。本书共分六篇,在介绍了什么是情商、智商、情商的作用与内容、情商决定智商后,从情商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情商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翔实地讲解了情商到底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以及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情商,很好地阐述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这个主题。在本书中,不仅仅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来作阐述,而且还使用了许多具体的事例与精彩的小故事,使读者能在事例与故事中更形象地领悟情商。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十几岁是决定我们人生的关键,年轻人要注意吸收前人在人情世故方面的人生经验,及时调整自己,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做法,让自己在人情世故方面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书将帮助你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进的智慧;在面对青春的烦躁、感情的混乱、事业的迷茫时,点亮理性的明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做好每一个自己

    做好每一个自己

    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习惯什么样的生活,路要继续走,生活也要继续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真诚地鼓励自己会做到更好,支持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做好每一个自己,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
热门推荐
  • 罪祸

    罪祸

    2149年12月10日,整个太阳系的θ角成14.8度,这一天: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在星空中连成了一条直线,一道神秘的星门在太阳系上空洞开...为了纪念在这一天死去的100亿同胞们,人类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原罪日’...受到X射线辐射后的地球,表面体积足足扩大了7倍,无数的昆虫、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开启了一场进化之路...而我们的故事,发生在新纪元107年,也就是末世来临一百多年后...
  • 千我:今天我还没进攻

    千我:今天我还没进攻

    我留恋的那个夏季,留恋的那个你,留恋的那场爱恋已经不见了。凯说:我其实很爱你,只是我的胆小不敢告诉你,只要你不走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像你还年轻,我也未老,我们还有结果。源说:我曾爱过你,可依旧没有那个勇气。千说:你已经不是那个经常被我叫唤的小妹妹了,我们青梅竹马可是最终却是我把你推进了深渊。对不起
  • 重生之难逃蜜网

    重生之难逃蜜网

    这是一个女主和幕后boss双重生的故事。木长笙:只要你还活着,我死而无憾。凌青:如果有来世,我愿倾尽所有来补偿你。前世凌青被情敌追杀,尸沉大海;重活一世,她决定要一脚踢开恶心的二叔,追查父母去世的真相,补偿木长笙,好好宠溺前世因自己而死的男闺蜜,可是当凌青追查到最后,才发现居然还有一人也幸运的重生了,并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
  • 红警之战争大国

    红警之战争大国

    在红警帝国,丧尸到处都是,主人公将在这个末世里存活下去呢???????????????????新人写书,求收藏。谢谢。你们的收藏是我的动力!!!!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尘汐辰缘

    尘汐辰缘

    一次命运的捉弄,彼此有情的两人至此天各一方,情与恨,怨与痴,死生纠缠,至死方休。是缘分不够深?可为何偏偏相遇相恋。亦或是爱得太浅?却为何又把他们深深蚀入骨髓。再一次的重逢,才意外发现事实的真相,奈何错过了的那些年,是谁在他们背后默默守候着,错综复杂的恋情,该如何了断,这情又该如何偿还,他们又将如何解开命运的枷锁,又能否都得其所愿?
  • 俏医仙

    俏医仙

    本以为这一世会竹庐行医,了此余生,想不到,被个魔头绑架了;本以为魔头凶猛,冷酷嗜杀,自己小命难保,想不到,这魔头竟是个熊孩子;本以为跟了这武功天下第一的熊孩子自此无忧,想不到,阴云涌动,奸佞横行,前途竟有如此之多的险阻,命运竟有如此繁复的转折,她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娇俏医女如何力挽乾坤?
  • 无忧异闻之江湖乱世

    无忧异闻之江湖乱世

    半生穷途遥天路,三千浮华囚心途。少年坎坷欲仙渡,慢慢仙途不归路--《书生异闻》一方少年命运坎坷,多苦难,为求一生走遍九州大江南北,看遍人情冷暖。在弥留之际,化为书生留一部无忧异闻在人间。
  • 此心安

    此心安

    一朝穿越,再世为医。腿疾冷王?腹黑大哥?情愫渐生,风云渐起。江山?美人?相遇,是缘,是孽?两人何去何从?无妨。此心安处是吾乡。
  • 渗透之曦

    渗透之曦

    本书女主不小白,男主没地位,已经养肥,但是本坑慎入,因为不太负责任的作者只能保证不太监,不能保证更新速度。。。。她已经忘了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因为当时的她还很小很小,只懂得流着口水爬到他的身上揪着他那从来不给别人碰的头发,软软地叫着哥哥,一声一声,敲进他的心底。从此,他接受了后母走进了他的家。她从不为曾经是他帮她换尿布而感到窘迫,甚至还会典着小脸问他:她的粑粑臭吗?换来的是他溺爱的笑容:臭!很臭!她在很苦很累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他总是挺得直直的背脊,那个背影曾经背着她走过无数的岁月,是她最依赖的地方,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会是。她手上沾满鲜血的时候,心脏跳动得很厉害,却还是在想着,以后自己是不是就配不上他了?那个看起来干净得一尘不染的男人,自己会不会玷污了他?当他再次见面将她拥入怀中的时候,她忘了,什么都忘了,甚至连手上被他勒得太紧的伤口渗出了鲜血都丝毫不觉,因为她的脑子里只剩下他的脸。她可以不要脸地勾×引着他上床,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能踩着钢丝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不曾想他抱着她说一定要等到结婚那一天,死活都不肯结束他为她保了近三十年处男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