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杨书恒和雪姨娘几人正用着午膳,就听到有下人匆忙来报。
“老爷!老夫人!有圣上口谕!”
什么?!圣上口谕?!
老夫人、杨书恒和雪姨娘几人先是一惊,然后想起早上唐老将军说的话,难道圣上真的同意唐老将军的请求了?这才不过过了两个多时辰,去宫里求个旨有这般快?
“这。。。难道是唐将军求的那道旨?”雪姨娘问出声来。
听到这句话,一时屋里几人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
最后还是杨书恒先发话:“不管是什么旨,娘你还是先换一身接旨衣服,我也回去换一身。”
杨书恒说完,又对一边的小厮说道:“你去请公公稍等,就说我和娘换一身衣服再去接圣上口谕。”
“是。”小厮应了一声,急忙向前厅跑去。
杨书恒说完,转身就打算回自己的院子赶紧换一身衣服。如果让宣旨的公公就等了,得罪了他,可没有好果子吃。俗话说,小鬼难缠,或许平时还不见得的,但在关键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狠咬你一口。
“老爷,我。。。”学姨娘见杨书恒转身就要走,想到自己没个着落,不由得喊出声来。
“你就帮着娘换身衣服。你是个姨娘,就不用去前厅了。”
雪姨娘听到杨书恒的话,面色一白,低低应了声“是”。
杨书恒和老夫人换好衣服,匆匆赶到前厅,就看到一个穿着灰白太监服的人正和唐老将军一起,两人分别坐在大堂两侧,对坐着喝茶。
杨书恒和老夫人看到这情景,不由得都心里一沉。看来,这口谕十有八九,就是他们刚才猜想的那个内容了。
杨书恒和老夫人远远一看,只看到那个公公的侧面。随着杨书恒和老夫人上前几步,屋里的人也听到了动静。只见那个公公放下茶杯,站起身来面向门口。
这下杨书恒和老夫人都看清了那个公公的长相。老夫人还不觉得,但杨书恒看清那个人的面貌却吃了一惊。他常在御前行走,自然认识这个来宣口谕的公公。他没想到宣个口谕,来的会是御前总管李明。
“杨大人。”李公公率先出声跟杨书恒打招呼。
“原来是李公公,让公公久等了。”杨书恒也快步迎上前去。
“杂家无碍,倒是杨大人,还劳烦你换了一身衣服。”
“这是应该的。”
“既然如此,那杂家就宣口谕了。”李公公这话一出,杨书恒、老夫人以及杨府众人都下跪伏身。
“中书侍郎杨大人之妻,因病故去,朕怜开国郡公老而无依,特命杨府长女杨嫣,随侍左右。”李公公说完,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笑着说道,“杂家宣完口谕了,各位就请起吧。”
杨府众人磕头拜谢,然后才起身。
“口谕宣完了,杂家也要回去了。”
“李公公,这是一点谢意,还请李公公笑纳。”杨书恒边说边递上一只青色的荷包。
李公公结果荷包,用手捏了捏,里面是一粒粒的圆球,想来是金珠子之类的东西。
“如此,杂家就不客气了。”李公公说完,就把荷包揣到了怀里。
“杨大人,不送。”
“请公公慢走。”
杨书恒和老夫人直到目送着李公公一行人出了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只是,一想到口谕的内容,两人的脸色又难看起来。
“既然口谕也已经宣了,那老夫可以带着嫣儿离开你们这杨府了吧?”
“哼!”老夫人冷哼一声。虽然知道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但老夫人仍是有些无法接受。
“怎么?刚才的口谕没有听清楚?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同意圣上只让人宣个口谕,应该请一道圣旨放在你们杨府,让你们看看清楚才是!”
“岳父,嫣儿怎么说也是我和芙儿的女儿,我杨府的大小姐,我杨府是自是会好好待她。”杨书恒脸色难过地说道。
“你当初也说会好好待芙儿的!我这才放心去了西北。结果呢?我连芙儿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唐老将军厉声说道,脸上难掩痛色,“当时你要纳妾的时候,我就想要让芙儿跟你和离,结果芙儿不肯。早知如此,我当初就是拼着让芙儿伤心也该把她带离杨府!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年纪轻轻,人就没了。”
“哼!我儿子纳妾又怎么了?难道你女儿生不出孩子来,就要我杨家断子绝孙吗?”老夫人开口反击。
“娘,您别说了,是我、是我对不起芙儿。。。”杨书恒面色沉痛地说道。
“胡说!你哪里有错?男人三妻四妾那是正常的!别的府哪里只个没有两三个小妾的?”老夫人呵斥。
“老夫管别人怎样?!老夫只知道,我唐海的女儿,就是不能这么受委屈!”
“岳父,是我让芙儿受委屈了。。。只是嫣儿终究是我和芙儿惟一的孩子,就让她待在我身边留个念想吧。。。”杨书恒哑着声向唐老将军恳求。
“老夫不放心讲嫣儿孤身一人放在你杨府,你们这杨府连芙儿都能生生逼死,更何况嫣儿这么个年幼的?不要再多做纠缠,不然我就拼着世人指责也要讲芙儿的牌位挪出你杨府!我姓唐的哪里稀罕能入你杨家的宗谱?!”唐老将军这话说得很重,杨书恒听完这话,面色骤白,身子也有些不稳地晃了几晃。
杨书恒知道唐老将军素来说得出做得到,如果他再这么纠缠下去,芙儿的牌位真的可能会被拿走。他在世生为人子,上有老母,下有幼女,还要为祖宗光宗耀祖,事事不得任性。他从下到大做过的最忤逆老母的事,就是不顾母亲不喜芙儿,求娶了芙儿。如今芙儿已去,但他却不能追随而去。不求生同时,但求死同穴。在他百年之后,跟芙儿同穴而眠,已是他最后的安慰。
老夫人见杨书恒站立不稳,赶紧让边上的男仆上去扶着。
“恒儿,你怎么样?”老夫人上前关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