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9400000211

第211章 【089】破釜沉舟亦无用

两方猛将的战斗,再不是小兵能够参与。

即便是稍微的触碰,也会令小兵伤筋动骨。只因,他们可没有如此优越,能抵挡重击的铠甲。

发了狠的典韦、徐晃,轻易的撕开了这些士卒的包围,与张飞汇合一路。

局势瞬间逆转,高览、文丑二人,只能勉强抵挡,死命拖住张飞三人,不让他们继续向着袁绍的方向杀去。

虽勉强的抵挡住了,但是身在高台之上的袁绍,却看得胆战心惊。他能清晰的感觉到,高览、文丑二人,根本抵挡不了多久,张飞一定会冲杀过来的。

满脸的焦急,皱紧了双眉,袁绍满脸苦涩。

“张飞狗贼,受死吧!”

落后不少的高干,总算是赶到了战斗之处。声音虽有些稚嫩,但是中气却十分的足。

愤恨着一张脸,高干毫无顾忌的向着张飞了去。手中的大刀,被他高高的举着,似是想如杀鸡宰牛一般,轻易将张飞给劈了。

高台上的袁绍,见到自己的外甥也赶了去,心里既是紧张,又是期待。高干的武艺如何,他只稍微的了解了下,到底如何,他并不知晓,此时正是关键时刻,他心中多么希望高干能创造一个奇迹,将张飞三人给压下去。

“小心!”

袁绍不知道高干的武艺如何,每日混迹于军中的高览、文丑如何不知?见他欲与张飞对打,高览赶紧疾呼,张飞也是你能单挑的吗?

“嘿嘿!”

听到高览的喊声,张飞心中顿时冷笑。本还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武艺如何,但是高览这一声高呼,立马就将所有的信息都给暴露了出来。如若前来之人武艺高强,恐怕高览就会不言不语,等候着张飞中招了吧?

有典韦、徐晃二人拖住高览、文丑,张飞根本没有任何的顾忌,直接横着丈八蛇矛,向着高干,拦腰横批了过去。

见到张飞如此鲁莽,居然只是将武器横扫了过来,高干顿时鄙夷,“不亏是杀猪出生的,没学过任何的武艺,战场之人,可不是市井无赖打架,随便乱砸即可的。”

仗着自己有叔父送的上好战甲,高干没有丝毫的顾忌,任由张飞向自己横扫而来,依然举着自己的大刀,向着张飞劈杀而去。

“啪!”

奋力的劈砍下去,高干突然感觉自己的大刀不动了,本以为是劈入了张飞的肩胛骨中,但是定睛一看,顿时感觉全身发麻。这传来的一声,根本不是劈入骨头之声,而是这张飞,居然单臂将自己的大刀给接住了。

说时迟那时快,在高干劈下之时,张飞轻磕战马,顿时前垮一小步,举起左手,顿时就拿住了高干的刀杆。

高干惊愣,呆立当场,张飞可不会有丝毫的怜悯,右手中的蛇矛,猛烈的砸在了高干的左腰。略显瘦弱的高干,顿时从战马上飞了出去。

“快救他,快救他。”

见高干落地,袁绍顿时变得手足无措,急急忙忙的呼喊。

“主公放心,士卒们会救下来的。”

“元图,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高干受伤,被劈下战马,袁绍心中,彻底的失去了希望。见到逢纪答话,顿时犹如找到了救星,急切的问道。

逢纪也是知兵之人,此时战场上的情况,他也是一目了然,知道高览、文丑二人,肯定抵挡不了多久,到时让张飞杀过来,中军混乱,士卒们恐怕就要临阵崩溃了。而且,袁绍现在的样子,也让逢纪心中有了一丝很不好的预感。

深吸了一口气,逢纪也顾不上是不是冒犯了袁绍,伸出双手抓住他的肩膀,猛烈的摇晃两下,大声喊道:“主公、主公。”

逢纪的动作,果然奏效。

袁绍出身名门,可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对待过。脸上满是愤怒的看着逢纪,觉得逢纪做得太有失体统了。

但是看到逢纪那焦急而又满怀关切的眼睛,袁绍瞬间涨红了脸,他觉得惭愧,自己居然临阵慌乱,差点儿坏了大事啊!

心里虽然感激逢纪,但是袁绍却做不出致谢的动作,只是整了整自己的衣衫,恍若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淡淡的对着逢纪问道:“此时局面,元图可有妙计?”

逢纪也知道袁绍爱面子,又见他不提刚才的事,但是心里却是松了口气,退开两步后,拱手说道:“主公,此时之战况,虽于我军不利,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这就要看主公你如何决断了。”

见逢纪声音越说越小,袁绍心中顿时一叹,知道逢纪这多半是在劝自己撤退,“元图,某心有不甘啊!”

“如若主公欲得邺城,就此时立刻放弃与张飞厮杀,率领大军进入邺城,汇合颜良,一起对付城里的守军,只要击溃城中守卒,而后坚守四门,邺城当坚不可摧。”

听完逢纪的话,袁绍却犹豫了。逢纪的意思在明白不过,此时冲入邺城,关闭城门,就在城里厮杀,谁胜,谁就是邺城之主。虽然这计策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袁绍却不得不犹豫,此时进入邺城,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被张飞瓮中捉鳖,胜,冀州到手,败,则有可能身死邺城!

逢纪说完,就自动退到了一边,他知道袁绍理解他的意思了。这时候不是他继续说话的时候,毕竟是关系到袁绍自己的生命,由他自己做主比较好。至于他自己,逢纪却没多想,纵使被张飞抓住,也应该不会丢掉性命。

“传令大军,进入邺城!”袁绍握紧了拳头,语气中有恨,但是却比刚才霸气得多。

听到袁绍如此话语,站在他身后的逢纪、许攸、辛评、荀谌,都是松了一口气,“主公还没有被张飞给打得丢掉锐气,如若此时就此退走,恐怕主公就再也没有崛起的一天了。”

城门口又开始涌入士卒,瞬间就被贾诩给观察到了。

双眉一紧,贾诩顿时洞悉了袁绍的企图。拈着胡须,紧盯城门,贾诩沉思片刻,叹气一声,对着身旁的侍卫耳语两句,就再不多想。

城外的张飞,眉头也瞬间皱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袁绍的中军大旗动了,但是却不是如他希望的那样,撤离邺城,而是向着邺城冲了过去。

“他想干什么?”

张飞不明白,袁绍这是想干嘛,此时的邺城,并未在他手中,进入邺城又有何用?“难道想趁着此时攻下邺城,将自己堵在城外?”

想到这里,张飞觉得还真有这可能。看了眼与自己斗在一起的文丑,张飞再不留余力。

“嗯?”张飞的变化,文丑也瞬间就感觉到了。刚才虽然吃力,但还是能面前的将张飞拖住,但是此时,文丑只觉得自己的长枪每一次与张飞的蛇矛撞上,都有如自己在对着山石猛劈、猛刺,对方根本没有丝毫的动弹,自己却被这力量给震得双臂发麻。

“怎么办?”文丑心中急思,眼睛看向高览,希望他能帮帮自己。但是入眼的一幕,却让他立马断了这心思。只因高览已经力有不逮,右肩处更是被典韦手中的双戟给刺出了一个血洞,此时正源源不断的冒出鲜血。

“高览,走!”

高呼一声,文丑猛刺张飞一枪,立马撤入了士卒群中,中军处的旗帜,明白无误的告诉他,可以撤退了。

“想走,没那么容易!”张飞心中暗恨,居然没注意到文丑的意图,但是高览再想走,却是根本不可能了。

没有文丑的掩护,高览的侧翼顿时暴露出来,张飞飞快刺出一矛,正中高览右臂,手中大刀哐当一声掉落,典韦的大戟、徐晃的巨斧,立马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唉!”文丑叹气一声,却是不敢回救,急匆匆的向着邺城跑去。

“追!”破坏了自己好事,还想跑,张飞怎么可能答应?让骑兵将高览绑了,捆在马上,立马就向着文丑追杀而去。

“军师,东西都准备好了!”

城里,贾诩看着身后数百士卒,点了点头。

“啪啪啪……”

“啪啪啪……”

刚进入邺城的袁绍,一眼就瞧见对面敌军丛中,突然飞出无数圆圆的黑影儿,不是砸在士卒群中,就是掉落在地上,发出啪啪碎裂之声。

原以为是张飞弄出来的什么秘密武器,但是在看到被砸中的士卒也只不过是头破血流,根本没有砸死一个后,袁绍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张飞是要破罐子破摔啊!”

“主公,不好!”

“嗯?”逢纪的大喊,袁绍立马止住笑,疑惑的看了过去。

“主公,这味道?”

袁绍皱眉,空气中全身血腥味儿,这味道有什么不对吗?但是当他看到辛评、荀谌等人都是脸色瞬变后,不禁仔细的闻了一下,顿时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进入了他的鼻孔,“这是什么味道?”

“油!烹饪用的油!”

自从来到南门后,贾诩就知道,向将城里的颜良赶出去有多么的难。本以为主公会将袁绍赶走,到时颜良自然就走了。但是,令贾诩没想到的是,袁绍居然破釜沉舟,径直向着邺城里来了。

如此,贾诩也不得不祭出他本不想使用的计策。

“放箭!”轻轻的挥了挥手,贾诩背对着身后的千余弓箭手,淡淡的说道。

“嗖嗖嗖……”

一支支火箭从天空中飞过,将整个南城门照得恍如白昼。

“滋……”

“滋……”

从百姓家里收罗而来的食用油,碰到火箭之后,迅速的燃烧起来,整个南城门的街道、房屋、城门、士卒,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撤退!”

看着迅速燃烧起来的大火,以及那些在大火中滚动的士卒,袁绍缓缓的闭上了眼,喃喃一句。

同类推荐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 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辛亥革命:百年评忆

    本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领袖人物的经典评述、孙中山的评述、亲历者的忆述、学者们的评述。
  • 三国之化茧

    三国之化茧

    自然之道本清明,自生自化自天成。静听静待妙音最,净心尽力福田耕。当刘禅走上那最高的台阶的时候,想起了他的老师,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一个老头子却正在用拐杖敲他不成器的儿子:“你老子把个扶不起的东西都扶起来了,你这不成器的就为什么扶不起来呢?气死老子了!”儿子莫名其妙的抱着脑袋哀嚎:“您要哪样嘛?再扶就扶上天啦!会摔死的!”老头子瞪着老眼半天,看着这个傻儿子的熊样顿时乐了。
  • 扶汉歌

    扶汉歌

    国之将亡,必有七患。济世英才,一匡江山。朝堂政治,门阀权谋,且看楚瑜如何游走?西疆羌患,鲜卑寇边,拭目主角挥斥方遒。昏庸无道的灵帝百般拉拢,协皇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结义誓言是否能助他化解艰难险阻。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恢复宗庙。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助你君临天下、中兴汉室而生。可是伴君如伴虎,自古忠臣多薄命。面对皇权和相权的逼迫,楚瑜是否会步步退让。长公主刘筝的先皇密诏:倘若楚瑜有不臣之心,天下共击之。一边是深爱的楚瑜,一边是皇弟刘协,两难的她是否会化解两人的矛盾恩怨?
  • 历史上的小故事

    历史上的小故事

    读历史,品人生。本书搜集了世界历史上各大历史事件,和民间英雄的传奇故事(二战时,有一次在火车的一节包厢里坐了四个人.一个老太太,一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德国军官,一个波兰人.火车穿越隧道时,车厢里一片黑暗,突然响了一声亲嘴的动静,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从隧道里钻出来后,只见德国军官脸上有五道红印,尴尬的坐在那里,四个人谁也没说话.老太太想:这个德国人太不象话,趁黑欺侮那个姑娘,活该!漂亮姑娘想:这个德国人不怀好意,一定是想亲我,却亲到老太太,真是活该.德国军官想:这个波兰人胆子真大,亲了那个姑娘,躲的倒快,害我替他挨了一巴掌.波兰人想:我亲了一下自己的手)
热门推荐
  •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本书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重生之剑荡八荒

    重生之剑荡八荒

    意外的重生,让叶龙有了与众多高手一争高下的资本,各种宝物出处,各种技能搭配,各种副本攻略尽数记在叶龙的脑海之中,且看他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让自己让朋友让红颜让国家傲立于世界之巅。新建小说群:95470909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娱乐注意,在加群时,请注明本书书名,否则一律不加哦。以手中半尺笔锋,勾画心中世界,尽自己所能,予众人欢乐激情新人不容易,求收藏,求推荐,求一切
  • 迪迦奥特曼之迪迦战记

    迪迦奥特曼之迪迦战记

    某个注定的时刻,你会亲手扼杀掉自己的幼稚,坚定且不留余地。从那一刻起,所有戏剧性的美梦憧憬,所有的疯狂无畏、横冲直撞,都会湮散。幼稚的死亡,会让你痛的钻心,但他也会让你在现实世界中清醒地存在和思考。永远勇敢,直到麻木......
  • 前世缘:今生遇

    前世缘:今生遇

    只因前世有段缘,今生才会相遇。前世他用一生换取了她一生荣华,今生她将用一切只为报答他前生。前世与你相爱,只为今生再与你相遇一场。前世有缘,今生相见。只为陪你身边换来一生韶华。前世”你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妃子,你永不能走进我心。“今世”如若下辈子我在与你相遇,我们就在一起。“
  • 爱情絮语之激情青春

    爱情絮语之激情青春

    我们的青春,是个性张扬的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情感之花盛开的季节,是爱情横冲直撞的时候。青春的我们在梦想里编织一个有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然后,在现实中寻找一个可以寄托爱情的白马王子,我们为这个“王子”写日记,写情书,送礼物,做傻事,我们的激情,就在那样的懵懂的岁月里忽然燃烧,再随后,慢慢成灰烬……
  • On the Soul

    On the So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有余温

    情有余温

    "连翘在路邵谦新婚夜爬上路邵谦的床。她爱路邵谦,她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他包她两年,夜夜羞辱,逼她喝药,对她杀母仇人宠之入骨。也恋她护她,为她打架逃婚,终生不娶。“连翘,你就是死,也得死在我家里。”“路邵谦,你放过我吧,我想出去晒晒太阳。”…………时过境迁,再相遇时已物是人非。连翘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她脸上那道伤疤触目惊心。路邵谦看的眼眶湿润,他想起来七年前连翘怀孕被那个女人开车撞飞,想起来那个人绑着连翘,匕首划过她的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弃女修神

    弃女修神

    武者为尊,剑修为耻?水清然(褚清烟)偏不信这个邪!要知,天初始而后有万物生,谁说武修生下来就高人一等?愚昧的世人,浅薄的眼界!看她和哥哥如何纵剑成神,笑傲天下!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