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2800000005

第5章 江灼奇辩,举人发飙

江厚曾在蓝玉手下做过幕僚。“幕僚”这个文人独特的职业,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起就存在,直到今天,只是叫法变换了而已:如养士、谋士、幕僚、幕宾、谏议大夫、翰林院等种种。大部分文人除了走科举仕途之外,做幕僚也是谋生及成名的办法。此中的知名人士有:候赢、张良、陈平、萧何、荀彧、郭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耶律楚材、刘伯温等。开始的时候,幕僚一般还只限于军事参谋的职责,到了明清就逐渐形成了专业化培养人才、“无幕不成衙”的趋势。“幕僚”最早还是指被叫做参谋、书记的,后来到了明清时,又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师爷”,并且职责分门别类,如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书启师爷等。

六百年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极低,一群人里读过书能识字的绝超不过三成。江厚能中举人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此外他还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中过举,当过官,带过兵,打过仗,众人都评价江老爷才学胆识都是顶尖的,堪称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大将之才,这么一个人中的精英简称人精,况且恐怕这辈子也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事情了。但现在他好像暴露出了点问题,他还有害怕的事情?江灼怎么也想不明白。

父子偏性,江灼虽说来自现代,但身体却是古代的——无奈的假设,血缘亲情之下,对老爷子的情绪变化是在意的,而且江灼古代的这个记忆里,全是对江厚才华的敬佩和对严父的崇敬。所以出于关心,他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是从前胡兰案给他留下过不良的回忆啊?但他也知道,他们几家并没受过关联,当年,老爷子带着秦计两位哥哥果断的归隐,躲开了风暴的中心,至今还因此而受到亲人的赞叹。

另外,朱元璋虽然是有名的“剃刀”,但现在他挂了啊,他的孙子现任皇帝陛下朱允炆是个仁柔的君主,已经赦免了几年前还在追查的“蓝党”,老爷子更不必为此事再操心了。想不出所以然来江灼只好再听三位长辈的谈话。

只听计大宽果然提到了新的皇帝,他好言劝慰江厚道:“老三,现在新皇登基,已经昭告天下,革除了先皇的很多旧制,你我也应该把从前的顾虑放下了。朝廷锐意进取,现在正在大量任用儒生做官,已经把招揽人才的文书发到全国各地了。黄知县前天还让我问问你是否有意去京城,他说他的举荐信早写好了,只是知道你的脾气,先让我探探你的口风,随后再登门相请,您只要肯去,以你的名气,至少可以入翰林院做个编修,直面圣上的机会是很多。”

江厚犹豫道:“二哥,我听说新皇帝年纪尚幼小,朝政被齐黄方孝儒等腐儒把持,施行的一些政策也并不甚高明,特别是在撤藩这个事儿上……嗯我看咱们还是少谈这些国是吧。你回复黄知县就说我最近的身体很不好,恐怕有负他的盛意了。”

“没错!”江灼听这话大称了他的心意。见到他父亲看问题看得如此透彻,情不自禁的叫好出了声。

现在我们把镜头的焦点落到主角江灼身上,给他一个深情表白的机会。

穿越前,江灼是个挣扎在“被小康”线上的普通工薪白领——“被小康”的意思:名义上的收入虽然不太低,但要承受房贷、车贷、高昂的生存费用的压力而失去宝贵的自由的一族,但他和别的人还不太一样,心里还珍藏着渴望财富、追求文化、寻找价值实现和被认可等一系列的理想,只不过现实的环境对他来说梦想的实现相当难而已。

所以这次重生,使得他在这几个月内,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是要找个机会,施展前世自己的才华,最起码以他对历史的“预测”能力,要创造一番“大事业”的,更何况他前世的“古典情结”极其之深,他在前世紧张的现代化办公之余,利用闲杂的时间通晓了古代史,古典汉语自学成才,什么四书五经,什么古代典籍他都看过,哪叫唐诗宋词元杂剧,他都能背诵。他凭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涉猎颇杂。因此,回到了古代的他刚面对现实的时候,拥有的是一种极其自负以至于盲目自信的心态,因此,才敢在某个场合大言不惭。

回明之后,江灼已经制定出来一系列的人生方案,总的目标,当然是去后来的永乐大帝现在的燕王那里,史实载后来的永乐帝对当年投奔过他的人无不是极其厚待,而对反对过他的敌人也是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绝不留情,政治斗争这头一条,就是绝对不能站错了队;其次,投奔燕王的时间赶早不能赶晚,如果现在追随了燕王可以算得上雪中送炭,但要再过四年燕王攻破南京的那时候去投奔,只能算个锦上添花,性质是不一样的。最好是在燕王还没有起兵之时就去,最好能把自己知道的历史进程,给燕王献上一个“四年靖难行动纲要”,然后,再利用靖难之役中得到的功劳,换取一定的权力,从此他可以发展一些能发展的现代科技,改善当时的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古代农业,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等,最后就是随着郑和下几次西洋,争取把航线扩大到南北美洲,那样的话就没有哥伦布什么事儿啦,要知道现在才是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一百年后的小哥才找着的美洲呢!再往后,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北方的战事,最好能扩大一下国家的版图,那将会是……

江灼这声突兀的叫好,让一桌五口人十只眼睛的目光全落到他脸上。尤其是江厚,显然他脸上有不愉快的表情,江灼有点尴尬,咳,咳,他清了清自己略尖的嗓子,前世他三十多现在的他才十九,潜意识里他依旧对自己这极易被人看成还是个孩子的声调感到厌恶,但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朝计大宽说道:“二、二伯,侄儿赞成我父亲的看法。侄儿认为,这天下之势……”

“住口!”还没等江灼说出成句儿的话来,那边江厚已一声断喝,把江灼的一番高谈阔论打回了肚里,“大人讲话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

江灼一头的雾水,一脸的委屈,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

计大宽最喜欢的就是江灼,立刻拉住江厚,劝道:“老三,天遥这孩子平日里最机灵,有主见,孩子长大了他有什么想法,你得让他把话说完啊,再说今天是我请客,既然仨小孩子上了桌儿了,咱们就应该给他展现的机会,这里都是一家人,也没有什么不能说和不该说的话,应该畅所欲言嘛。啊,天遥,你刚才说天下之势怎么来着,我想听听。”

江灼把有点发触的眼光投向江厚,看到他父亲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动真气,也不再反对了,于是他心里猜着,大概只是出于一种主客的礼貌吧,本来父亲刚才婉言谢绝了计大爷,计大爷在那正磨不开面子呢,而我一上来那句话,还不停的给自己父亲叫好,肯定他是考虑到了这点才训斥的我。对就是这么回事。于是他又拔直了腰板,煞有其势的讲道:

“侄儿之所以认为父亲讲的有道理,是因为侄子私下里一直都喜欢看兵法的书。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又有‘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之说,今圣上只喜王道,不用奇兵,重用刚愎自用的黄子澄,没有主见的齐泰,迂腐不堪的方孝儒,所以施行的都是些看似有效实则无用的法政,比如说国家当年最大的隐患乃是藩王,而藩王之中最大的隐患乃是燕王,本就应该‘擒贼擒王’,但偏偏先废五个不关痛痒的小王,打草惊蛇,惊动了守边的几个重要亲王,就比如说我们的宁王,他为什么没事让秦大爷他们虚张声势,就是想让上面知道边关不可轻动,这在策略上就已经犯了兵法的大忌;他还尤且不知,雷厉却不风行,削除了五个亲王之后呢,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上面就再没了任何动静,我猜的没错的话,天子此刻正在为被逼自杀的那个湘王而自责,又怕天下人说其不顾骨肉亲恩,可见当今天子总是多以感情用事,可剩下的这些亲王,又个个手握重兵,正虎视眈眈,哪个是好应付的?如果最高的决策者内怀犹疑之心,外有虎狼之敌,不出一年半载,则天下必乱矣!”

江灼越说越来劲,旁边的五位听众却都已经听得目瞪口呆。其中他的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最后他做了个手势,拦住江灼,冷冷的问道:“那依你所见,我等应该为之奈何呢?”

江灼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们应该去投靠燕王,建功立业!”

“啪!啪!”哪里承想,一向沉稳安静的江灼的父亲江厚,怒不可遏的把手里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回手又用更大的力气,一巴掌打在江灼的脸上,指着江灼的鼻子,骂道“我把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冤家,你这无父无君的畜生,我们全家老小的性命都要断送在你的手上,你你你……给我滚!”

注1:本故事发生于公元1398年即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公告天下,广招人才,天下有学之士无不响应。为了削藩,建文帝制定了先小后大、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于当年连削了五个藩王,其中湘王因此而自烧杀,仁柔的建文帝为此自责迷茫不已,曾一度决定不再执行削藩的政策。

同类推荐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一锅煮三国

    一锅煮三国

    半锅煮江山,半锅煮美人。一个喜欢跑酷的厨师郭一锅,重生为三国鬼才郭嘉后,如何将江山美人一锅煮的精彩故事。官渡之战,不再做旁观者,那是必须的;改变赤壁之战的结局,也是必须的;代替夏侯渊守汉中,计服法孝直,还是必须的;和诸葛孔明斗智,更是必须的——几多诸侯,几多猛将,几多谋士,更让人心跳的是还有那几多著名的美女,都将变成他案板上的一截菜,任他手起刀落,扔进锅里,或是大火猛煮,或是小火慢煮——
  •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

    一首曲,一段情。曲美,情更美。“什么是生活?”他迷茫的问,问自己也问身边的人。“就四个字简简单单,就是了。”是这样吗?
  • 夜行神子

    夜行神子

    从黑暗中隐现,又在黎明前消失的黑衣男子。——杨俊《兵法第一师范》的近代三部曲之一,是最没有文学性的一部,纯粹是为了给B神教增加教徒之用,大B神万岁!!!——彬山修一
  • 青铜甲

    青铜甲

    自周朝建立,武王分封天下。助商灭纣的有功之臣封土建国,共计八十一位。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导致烽火连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传说。这部书发生的年代是在战国后期,也就是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之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结束这个黑暗时代,不再有无休止的杀戮。吕子领昭王命游走于各地,招贤纳士以充实秦国实力。为寻求和平之光,他带领我华夏好男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华丽的乐章。可是当面临忠诚与信仰,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这个世界三主角

    这个世界三主角

    成神有何用?无敌又有何用?为何人人完成神,还要长生不老!为何如此,为什么不能去痛痛快快的活着!为了自己的目标跟自己的道!我是一名穿越位面之间的商人,我由于犯下了某个错误,来到了这个异世界里定居,在这里的世界完全是个末日,但我也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为自己的追求而守护世界,现在我要诉说他们的故事。收藏谢谢。
  • 冷面辰帝倾世后

    冷面辰帝倾世后

    重生的她,意外获得异能,这到底是好是坏?暗藏心计的她遇见了冷面木头的他,是命运的注定,还是老天的玩笑?如果爱了,请深爱,别放手!明明爱着,又为何要处处伤害她?
  • 我的师父是棺材

    我的师父是棺材

    那天晚上我走进一个昏暗的路灯下,在一个阴森森的小摊上吃了一碗饭,却吃出了祸来。为了保命,我不得不拜一个奇怪的人为师。命终于保住了,没想到,却背负了更大的诅咒。为了活命,我不得不听从师父的安排,一步步探寻诅咒的源头。诡异的师父,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永远紧闭大门的棺材铺里面,究竟生活着什么人?祸延千年的诅咒,到底是谁种下?六道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随着越来越接近秘密的中心,我越感觉到危险。这件事已经超出我的想象,我想抽身,然而,我发现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吃过一次鬼饭,一辈子都要靠鬼吃饭。
  • 嫡女策

    嫡女策

    言绪紫:言府三小姐,后嫁给临王成为第三任临王妃。母亲为言宁氏,深受宁家疼爱。天资过人,容貌清丽,被继母与继姐谣传为虞城“言三无”。君澈临:临王,双腿残疾,传言恐怖至极,实则容貌妖孽,美甚女子,心里一直记恨皇上。
  • 奉天靖难记

    奉天靖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过日子的金点子:购物衣食篇

    过日子的金点子:购物衣食篇

    “过日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时在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过日子”的质量却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这差异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本书重点讲了信念的重要性。信念是人生的太阳,是通往成功的天桥;信念让人充满激情,让人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信念是挑战逆境的力量,使人不断超越自我。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夏雪秋殇

    夏雪秋殇

    不在其境,不解其苦。天道轮回,谅我不易。世风纷扰,谁人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