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500000084

第84章 一家重逢

面带微笑客气地给广汉宗族领袖们行了一礼,郭嘉和气地让许褚收兵回CD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失无形,广汉宗族都没反应过来,唯独站在秦业和秦成身边的秦宓一脸忧色。

“哈哈哈哈,郭嘉小儿,倒是识时务。”

秦成肆无忌惮的嘲笑并未压低声音,不远处郭嘉率众离去的脚步并未停留,只有许褚咬牙切齿按着兵器最终还是没有动作。

这也算是和气收场,广汉宗族保住了势力根基所在的广汉郡,郭嘉就算在益州只手遮天,广汉这一亩三分地,却只能望而止步。

对于广汉宗族来说,这是一场胜利,意味着入主益州的军阀向他们妥协,于是在邺县摆下宴席,烹牛宰羊,一片欢腾与庆贺之喜。

酒宴上各家大族向秦业与秦成频频敬酒,称他们是英雄豪杰敢作敢为,顶天立地不屈淫威。

秦宓自斟自饮长吁短叹,身旁的父亲看他这幅忧心忡忡的模样,疑声问道:“子勑,如今郭嘉已退,广汉还是秦家做主,为何你这般沮丧的神色?”

今日的酒似乎万分苦涩,秦宓没趣地笑笑,无精打采地望着父亲低声道:“莫非就没有一个人看得出来郭嘉是在示弱?待益州北部十四郡中十三个郡都向郭嘉低头了,难道广汉还是秦家做主吗?父亲今日也在场,就瞧不出来郭嘉麾下将士真要厮杀,今日秦家已血流成河了。”

广汉邺县外的对峙,实力上悬殊毋庸置疑,郭嘉若一意孤行挥下屠刀,秦家挡不住,整个广汉郡也挡不住,就是来两万,五万的私兵,兵器,铠甲,军纪,战力,都比不上正规军,就算重创郭嘉大军,最终也会败亡收场。

可是郭嘉没有这么做,原因秦宓想得到,郭嘉手下谋士们也都想得到。

那是因为郭嘉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此刻屠戮广汉宗族易如反掌,可郭嘉挡不住益州全境士族望族的反扑,灭秦家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郭嘉准备好了如何收场,在益州士族与他完全对立之后,谁来帮他治理益州,这个问题郭嘉一旦有了对策,秦家生死,已无关紧要了。

秦宓的父亲只是给大哥二哥壮大声势,在一旁摇旗呐喊可以,出谋划策显然不行,秦宓的话让他陷入深思却没有头绪,而坐在他身边的秦成听到秦宓的话后,凑过来略有得意地笑道:“子勑啊,那你说眼下局面,秦家该如何做?”

秦宓静静地望着手中酒杯,沉默片刻后冷淡地吐出一句话。

“秦家若永不臣服郭嘉,此时是最好机会,煽动益州全境士族望族,同时向郭嘉发难。”

一个月前是郭嘉刚入CD根基不稳的最佳时机,而现在,虽说不如那时胜算高,可也是一个好机会,倘若让郭嘉休整内部缓过最初的混乱局面,那时,益州士族只有两条路,流亡或臣服。

可让益州全境士族望族冒着灭族的风险与郭嘉厮杀,秦宓觉得这基本不可能,原因很简单,郭嘉至今还未枉杀过士族任何一人,入CD只是杀了刘焉一家和统军的将领,CD内随刘焉入川蜀的东洲士族,郭嘉也只是罢免而已,至于郭嘉让将领前去各郡招降,愿降者也都继续留任,并未有出格举动,现在的郭嘉只是要名义上益州的臣服,这一点,益州士族是可以容忍的,犯不着与郭嘉不死不休。

倘若郭嘉如同孙坚那般在荆州杀来杀去,杀得人心惶惶,杀得士族人人自危,那么益州士族抱成一团绝地反击的可能性就十分高了。

秦宓的计策让秦成摇头不已,伴着酒意眯起眼睛朝秦宓神秘笑道:“子勑啊,宁折不屈是好事,可关乎生死之事总要慎重,颍川郭嘉年少得志却并不得意忘形,他知道治理益州要靠益州士族,可他不会甘心受人掣肘,所以,他终有一天会极力打压益州士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听到秦成的话,秦宓暗淡的眸子明亮了几分,这个二伯是个明白人,看清楚了局势,可眼下若不反郭嘉,日后再反,胜算微乎其微。

“请教二伯有何高见?”

秦成抚须洋洋笑道:“纵横捭阖,离间策反。”

如同跌入冰窖,秦宓遍体冰凉,心中冷意让他情不自禁颤抖起来。

酒宴上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秦宓却面无表情地孤坐席间,露出一抹凄然的自嘲之笑,秦宓暗叹:郭嘉若是连麾下将领都掌控不住了,还有什么资格入主益州?如果他的手下是能够轻易背主之人,那郭嘉攻下汉中之时已经身首异处了。

欢宴结束之后,秦宓跟在父亲身后朝自家走去,走进家门之前,他将父亲拉住,待父亲回头疑惑地盯着他询问何意时,秦宓面色郑重地跪倒在父亲面前,一脸沉痛之色地说道:“父亲,孩儿恳请你不要再插手大伯与二伯的谋划了,无论他们要做什么,成与败,父亲都不要介入,这样,至少我秦家或许还能留下一脉,不至血脉断绝啊。”

秦宓的父亲没什么主意,见最喜欢的儿子这么郑重地恳求他,就算是想不通其中缘由,但也知道事关重大,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心中权衡过利弊的秦宓深刻明白,若是益州士族全境反扑,郭嘉就算胜,也是惨胜,到时候必定有其他军阀觊觎益州之地,前来剿灭郭嘉,秦家还有振兴的一天,可要是秦家独自暗中谋划,一旦事败,郭嘉的雷霆怒火,足以让秦家不复存在。

引军回CD后的郭嘉表情始终不形喜怒,一路跟着他的许褚数次欲言又止,最终憋着一肚子窝囊气回了军营。

过了两日,清晨阳光明媚,郭嘉纵马立于CD北门,站在他身旁不远处的一对夫妇,蔡邕始终没给郭嘉好脸色看,甚至多次呵斥他是逆贼,郭嘉也不介意,天下人骂他是逆贼的多了去了,要是忍不住点儿言语攻击,那他要杀的人太多了。

一直到了晌午,北边才来了一行车马,上百名白衣少年前后护卫,领头的便是萧仁与萧义。

队伍在郭嘉面前停下,萧仁与萧义带着百名少年护卫在郭嘉身前见礼。

从马上跳下,郭嘉扶起二人,拍拍二人衣上风尘,说:“一路安好?”

萧仁回道:“我与四弟走的都是僻静远道,一路平安,幸不辱命将主公家眷与甄家安全送来。”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一路上辛苦了,郭修,带他们去安排好的住处好好休息。”

郭修领着萧仁与萧义以及身后百名护卫进城休息,郭嘉缓步走向排头的马车,正巧马车帘子掀开,风姿卓越的佳人怀抱一婴孩走下马车。

刚想冲过去和媳妇儿说两句话顺便看看自己儿子,结果身边一阵风刮过,郭嘉瞠目结舌地看着蔡邕夫妇比他脚步还快地跑了过去。

蔡琰早有心理准备会在CD见到父母,却没想到刚下马车面前就与父母重逢了。

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恍如隔世的一家三口感慨万千,母女抱头痛哭,蔡邕也老泪浑浊,女儿千错万错,在他心里也是死了一回,这犹如隔世再见的重逢场面,也让他消去了对女儿的埋怨,只是看着女儿怀中那个瞪着眼睛并不怕生的男婴,蔡邕又表情尴尬起来。

这蔡邕一家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后面甄家也哭得稀里哗啦,甄尧给母亲磕了三个头,让甄母抱着他又笑又哭。

大乔小乔都坐在马车上遥遥望着郭嘉,目露温情,大庭广众,始终不好出来一诉衷肠,后面马车上的甄姜只知道郭嘉就在前面,可总不能失了礼仪去和爱郎相会,好在三哥出现在眼前,总算有了个发泄的地方,陪着母亲一起掉眼泪。

这不顾礼仪的大有人在,郭嘉正左右为难,上前吧,蔡邕肯定不想见到他打扰他们一家三口,去甄家马车前吧,当年和甄母闹得不越快,外带把甄家掏空,还一个铜板都没还人家呢,去了只会尴尬啊。

眼瞅着已经十四岁的甄脱和甄道可没那么多顾忌,跳下马车就朝郭嘉奔去,身后还有一个使劲朝郭嘉挥手也小跑过来的甄荣。

甄脱和甄道默契地一左一右拽住郭嘉的胳膊,甄荣是直接一头栽入郭嘉怀中,差点儿没把郭嘉撞个人仰马翻。

哭笑不得的郭嘉还没张口,又一次陷入了甄家姐妹的语言轰炸。

“奉孝哥,大哥说甄家已经穷得没饭吃啦。”

“是呀,甄家是穷人啦,奉孝哥你现在是大官了,要不要买穷人家的孩子呢?”

“买我吧,我会斟茶。”

“我会倒水。”

“我会揉肩。”

“我会捏腿。”

在郭嘉怀中的甄荣这是抬起头朝郭嘉咧嘴一笑,洋洋得意道:“我会暖床。”

耳边清净了,郭嘉很意外甄荣居然有让两位姐姐住嘴的恐怖技能,左右一看,发现甄脱和甄道皆是一副俏脸含羞,秋波暗涌的样子。

郭嘉苦恼地想到:十四岁的身体能不能别挤我胳膊了。

同类推荐
  • 东汉开国风云录

    东汉开国风云录

    本书以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诠释一个波澜壮阔的东汉开国,爱恨情仇、尔虞我诈、列国交锋、逐鹿中原,所用素材皆来自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东观汉记》,虽有演绎色彩,但与史实绝无出入。在众人眼中,东汉既没有刘邦项羽的楚汉争霸,又没有汉武帝虽远必征的豪情壮语,更没有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留给人们的印象多是外戚秉政,皇权疲软颓废,以致天下纷乱,三家鼎立。但在东汉初年,这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一个名唤刘秀的年轻男子,作为刘邦后人的没落皇室,从篡汉昏君王莽手中重夺江山,又在绿林、赤眉诸多义军夹缝中历经艰险,最终脱颖而出,重建汉室天下,其创业历程同样精彩绝伦,其云台二十八将同样闪耀历史星空,为后世楷模。
  • 骑卷天下

    骑卷天下

    一个现代国际大盗到了一个不知道何时何地的世界。面对着亲人死亡,面对着国破,面对着陷阱,他应该如何面对?一个乱世时代,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此刻无数名将踊跃而出。风花雪月,铁血战史。群号:88304823推荐兄弟作品《狂仙魔童》书号:1403420《大宋相国》书号:1410463
  • 大明果农专业户

    大明果农专业户

    三月春风似剪刀,手扛锄头把地种;几亩果树开满花,怡然自乐在其中;小小仆人变农民,百般花样任我出;轻轻一笑风云起,前途光明任我冲。我是一名仆人,却更是一名农民,一个嚣张却又不一样的农民……
  • 南宋史学研究

    南宋史学研究

    本书除《绪论》及《结论》外,共分六章,首先叙述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修当代史,地方志及军事史为重点。然后论史书体裁的创新,史书的多样化,官修和私修的相互配合,史部目录学的功用。其三论及史学思想,就其会通史观,正统论,夷夏说,义理观念及史学批评,逐一分析。其四称述庞大的治史团队,有家族,有地区,或精于考证,或长于说理,或优于文学,各展所长。其五则是对个案加以分析,对同一史事因记述者非一入而观点有异,各种史籍的纂修都负有其特殊的功用。最后讨论到南宋史学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先就北、南宋对前代史及当代史之编修作一比较,再论南宋史家在史书编修方面的贡献和影响,而史学思想影响后世最大。
  • 三国县令

    三国县令

    穿越东汉末年小小县令,以一县之力为根基,率领并州铁骑,南下逐鹿中原,北征匈奴鲜卑,西攘西域诸国,东灭日韩岛国,成就中华霸业。
热门推荐
  • 霸爱:腹黑宫主有点贪

    霸爱:腹黑宫主有点贪

    他在朝歌成为丞相,时刻准备着夺取江山。她反对他的野心,毅然在他面前跳下悬崖。谁知此时的她已怀有他的孩子,于是在枫桦谷里给儿子找起了便宜爹爹,等公子白手执江山回到婪音身边时,他得是爹爹几号呢?“哼!谁让小白忙着抢江山呢!我就要在这枫桦谷里搜罗尽天下美男,来给咱儿子做爹爹!”
  • 巨蟹座恋人

    巨蟹座恋人

    巨蟹座:水象星座。爱家,充满爱心。外壳坚硬,却有着柔软的内心。性格随和,对爱人非常体贴。
  • 绝世之渊:微恋

    绝世之渊:微恋

    本是一族祭祀之女,后因灭族逃过了祭祀之命,却始终不能改变最后一死。一朝重生,不再受到约束,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不能被信任,本是至亲之人,到后来却兵戎相见,原因却是因为一个身份尊贵之人。这个世界有我们所不知的一切,但这一切,却没一样是属于自己的,想拥有的却得不到。“你跟我走吧”本是冷漠人却是真心相对,“你会对我好么?”如同承诺一般刻在心中,“会”,“那你可以等我做完这一切吗?”小心翼翼的确定,“会等到你做完,生生世世”感动。
  • 22时的温柔

    22时的温柔

    关于萨菲娜萨菲-一个普通得出众的女孩!古杭-一个简单得忧郁的男孩!这世上有两种女人,一张素面朝天,一种精致朝地,朝天女,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节奏和梦想,不想错过任何时光,但错过了一次次世俗的美好,有着简洁的风格追求,同时不落窠臼,我在楼上的窗台往下看,和在路上往窗台上看,都憋见过她的身影,朝地女,简单的无羁的追求自己儿时便有的想象,不想错过任何美景和热闹,喜欢在人群中燃烧,没有自己的要求,也不知道时间是何物,但她知道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摆出最美妙的pose,我见过最为漂亮的他们,但是在梦里,或者说在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最为绝美!
  • 玄女神宗

    玄女神宗

    公元前105年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西班牙探险队,根据一份不曾考证的寻宝图深入亚马逊原始森林寻找传说中的遗失之国圣利亚斯,领队枚拉丝带领这路人马在途径一处蛇林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写满虫形碑文的石碑,这碑文之中确确实实提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圣利亚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密密麻麻的虫形文字好多都已经被损坏模糊不清,而后探险队枚拉丝一伙在原始森林里游荡了一个多月,终因食物匮尽和不断遭遇野兽袭扰不得已被迫终止这次探险活动。固执的枚拉丝始终不肯放弃寻找圣地的想法,直到有一天被破译后枚拉丝大惊失色……原来碑文里真正记载的并不是有关于遗失之国圣利亚斯的方位或者国家历史事件的任何信息。而是一场名为圣利亚斯之战的记载
  • 虐杀原型之涅槃

    虐杀原型之涅槃

    死去的ALEX重获新生,是自己一意孤行,还是努力改变错误,生或死,新的虐杀之路由此开始
  • 舌行天下

    舌行天下

    本书不教授大家面对成千上万人的公众演说技巧,这里只写普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天天遇到的场景——就一个即兴话题,在5~15分钟内,面对七八好友、几十商业伙伴或数百员工,登台发表观点的即兴脱稿演讲和口才能力。
  • 快乐成长的启发故事

    快乐成长的启发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 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墨旻

    墨旻

    ——他们。不应该在一起。——我只是觉得我自己的命运不应该被安排!属于我的东西,怎么可以容得别人染指?——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只会让我觉得恶心。我想写的,应该是渴望自由的孩子与庞大家族的牵绊冲突的故事吧。会两天一更或一天一更的样子。别在意可能成为天坑。
  •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撑开她送给我的这把花格子雨伞,我的眼前一片雾色缭绕的茫然,离开这座古城的多年以后,我终于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给我太多回忆的土地。不知道这是第几场春雨,沥沥淅淅地落在身上。望眼看去,那一条灰蒙蒙古城墙,又将一段令我今生今世都无法忘却的记忆呈现在我眼前……“姝婷,你还好吗?”就在此刻,心头再一次涌起多年未曾平息过的惆怅和忧伤,犹如钟楼的沧桑,鼓楼的暮色。看那,起风了,大雨瓢泼起来,白色的雨乘风倾覆,古城被洗涤得焕然一新。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听她说“我永远是你的鱼”,清晰的记得那座位于西安S大不远处一个叫白庙的村庄,那里曾经是我们栖息的地方,我把它称之为“红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