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烈日仿佛要蒸发掉人所有的斗志,炽热的沙滩准能煎鸡蛋。
湛蓝的大海,律动的波涛,这些在张胜利眼中仿佛早已虚无。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蛰的眼睛火辣辣的疼,黝黑的皮肤在暴晒下仿佛树皮一般。远处的教官还在喊:“561,562,563……。”机械的做着每一个俯卧撑,无人言语,亦无人退缩。
集体休息5分钟!教官仿佛极不情愿的说出了每个人都极力期盼却不曾有人开口要求的话语。教官走进旁边的凉亭像一个中年男人报告:“第六次了。”中年男人没有说话,望向彼岸的目光却好像更加坚毅和炽热。
几乎所有士兵都靠坐在另一旁的凉棚下面,潮湿而炽热的天气仿佛让身上结了无数盐膏。唯独一个人,仍然在炽热的沙滩上机械的做着俯卧撑,口中默念的话语没有人听得清,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挑战生命极限的男人是一头倔牛。他几乎没有笑容,几乎没有言语,日复一日的训练甚至没有磨灭他的棱角,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但是大家知道的只有一点,他是整个蓝天利剑特种大队的兵王,他叫张胜利。
蓝天利剑大队却是中国人员编制最少的特种大队,相较于如“东北虎”“东方神剑”等团级编制,蓝天利剑只有一营编制。在整个中国部队中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殊不知整个中国空降兵15军却是全军特种编制,在这样一个特种编制的部队里面一个特种的大队,又是怎样的超乎常人,甚至超乎常理。作为中国唯一快速战略部署部队、直属军委的战略预备队,根据军委的要求,空15军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任何区域战斗,据不同的作战对象、地形、任务和不同战役战斗的需要,或实施敌后破袭、敌前突击;或实施快速部署、紧急增援;或实施本地作战、海外干预;或实施有重点进攻、非线式防御。作为这支英雄部队尖子中的尖子,“蓝天利剑”更是首当其冲。根据战略要求,他们还没成立,就面临着在敌人的后方孤军作战的作战任务,这个就有点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这支孤独的鹰,他们要“插入敌人心脏、砍掉魔鬼头颅、消灭侵略者,一个也不留”。
每一名蓝天利剑得到战士在加入的第一天就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为之付出甚至牺牲的使命之一,台海**问题。虽然很大部分的空降兵都是为了针对**问题,比如44师的3个加强团。他们承载了太多期望,所以他们越发坚强。这次他们特训格外的认真,甚至是拼命。他们刚从湖北某山区特训归来,那是国家花费重金完全按照台湾清泉岗修建的假想敌工事。在日益敏感的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下,训练的动力也是空前高涨。蓝天利剑特种大队长此以往的训练模式,由士兵决定是否休息,何时休息。但是可想而知,谁先说出来休息,受到的不仅仅是兄弟们的白眼,更是自己内心的谴责,所以他们往往训练到午夜,往往被领导撞见,训斥而归。没人抱怨,没人后悔,虽然疲惫,却深深地满足。
这是湖北特训回来之后第二天第六次如此强度的训练下只能让教官勒令休息,这支虎狼之师,獠牙外露,蓄势待发。
训练结束,迎着一抹晚霞整齐的列队回军部宿舍,操演场上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尘埃落定,四下空旷,蛙声蝉鸣。这短暂的安宁突然变得格外安静,所有巡逻的士兵,所有在职的干部,所有办公室的领导,不约而同的注视着,注视着霞光中归来的蓝天利剑,满身沙尘,风尘仆仆,面孔却那么的坚毅,喊着嘹亮的口号,唱着朴实的军歌。
这一幅画面,这一段岁月,这一腔热血,仿佛一曲,沙陪尘。
张胜利今年31岁,已经不小,服役15年。5级士官。换句话说,他自从记事起,就是军营,就是纪律。他没有家,没有父母,在农贸市场的一个偏僻角落被当年的炊事班长发现,据老班长回忆说,这个孩子就躺在襁褓里跟他对视,寒冬腊月的天儿。也不害怕,命硬。老班长是特种兵退下来的,训练被炸了要害,走路有点瘸,一辈子注定呆在部队,从野战转到地方军营当了一个炊事班长。40来岁就想有个儿子,自打他看见这孩子第一眼就认定了这孩子,好多人劝老班长把孩子送给福利院,老班长死活也不同意,倔脾气上来了谁都拉不住,念他特种兵时候立过功,如今又受了伤,上面也就又他去了。老班长一辈子就喜欢胜利这个词。于是我们的主角就叫胜利。
胜利小时候就跟同龄的孩子不一样,没有母爱,没人呵护,在军营长大不知道啥叫苦更不知道啥叫享福。部队里面从来不缺乏人气,逢年过节热闹的很,少年的胜利总是烂着嘴角跟部队兵油子斗气,胜利也不知道自己爹叫什么,大家都叫老张,胜利也跟着叫老张。话虽这么说,老张始终觉得自己没什么文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身本事,胜利于是就继承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年四季,严寒酷暑,从未少过一分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记事时候开始,出了做饭买菜,胜利就跟着老张练下去,扎马步,军体拳,还有老张从书摊上找来的强身秘籍,统统都交给了胜利。小胜利却不曾真正的赖皮抱怨,反复董事的早,或者换句话说,有点木讷。但是胜利能吃苦,这点毋庸置疑。老张还教胜利识字,教了两年老张教不了了就送到医务室小刘那里,小刘医专毕业后到部队坐护士,也是很喜欢胜利,胜利从来不吵闹,但是小刘知道,胜利不傻,反而想的很多。老张和胜利爷俩也清闲,据说老张以前是东北的猎户出身,会做一手好菜,于是乎老张负责领导小灶伙食。胜利发现老张每天都望着操场上热火朝天的操练出神,等胜利大点买菜这活就交给了胜利,老张就坐在老杨树下面看着操场。等胜利再大点,小菜就由胜利负责了,老张总是望着那个付出了半辈子的操场,每天就这么看着,看着。
胜利打小就认识各种标识,12岁就跟着特种兵去跑5000米。抗暴晒,倒功,散打硬气功毫不含糊。从图书馆看书,最爱看各种武器装备,然后用凳子腿做的枪模仿练习,把砖头绑在“枪头”上练平举。由于没有同龄人,打小就跟各种士兵交好,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胜利送走了五届兵,第六届的时候,胜利入伍了。
告别了老张,团长亲自给看着长大的胜利带上大红花,送到了当地武装部,胜利看着倒车镜里面的老张,越来越远,仿佛从没有离开过这么远,爷俩就这样分开了,据说老张腿脚不好,跟不上那个载着胜利的吉普车,可是老张还是走到了军部门口,吉普车早已看不见,但是老张仍然看了好久,这是唯一一天,老张没有去看操场训练,这也是唯一一天,老张晚上喝了酒。
清晨,嘹亮的军号吹响了一天的开始,胜利已经早早的起来看书,胜利只有早晨一点时间属于自己,他喜欢看书,偶尔也喜欢看一张胜利唯一的照片,一张集体照,里面有他,有领着他的老张,有刘阿姨,有胜利所有的童年。胜利算了算,13年没见老张了,去的信也没有回,托人打听回话是老张还在炊事班,胜利做了特种兵的时候很想去告诉老张,但是临时任务让胜利这个计划泡汤了,胜利没有怨言,这是老张告诉胜利的。
整理行装,集合。张胜利带着自己的蓝天利剑特种大队又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枯燥,但毫无怨言,更无怨无悔,这就是中国特种部队,他们屹立在13亿7千万人身前,时刻准备着。
5公里20公斤日常越野之后,微微出汗。就这样一群汉子,铁血汉子,开始了一天的训练。3天一次的跳伞训练,8000米高空一跃而下。张胜利最喜欢这一刻,因为它能慢慢地看清大地,看的好远好远,铁人三项的小河,野外生存的山坡,还有更远的,叫不出名字的地方,胜利经常想,老张,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生活,每当这个时候,胜利觉得是他离老张最近的时候。
跟他交好的人都知道张胜利心肠好,他把自己的薪水资助了两个同样命苦的孩子,他在一次拉练过程中陪队里的张志三偷偷回家看老母亲。当时张志三说:“胜利,这块在我家附近,我感觉的的到,想娘了。”张胜利只是说:“一晚上能打个来回不能。”“指定行!”张志三说,于是张胜利带着张志三溜了,到了楼下,胜利没有上去。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张志三问胜利为什么陪他出来,张胜利说:“你自己被抓到肯定是重罚。”就这一句话,两个无言的老爷们,一切尽在不言中。
跳伞结束后在海滩集合,准备300回挂钩梯的时候,一辆北京军区的Q7越野车来到了这片海滩,车上下来了昨天定的中年校官,教官迅速跑了上去,一番交涉之后教官站在队列前喊道:“张胜利!出列!”张胜利向前踏出一步,标杆一般站着。
一个会议室,张胜利坐在椅子上,对面桌子前坐着5个男人,为首的已经白发苍苍,国家的将军,张胜利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年龄的军官,不免有些局促,但永远不会乱了阵脚。双方相持了几分钟,在为首老者示意下,旁边稍显年轻的军官递上一份材料,要求在保密室看完。
这一天,胜利不用训练。这一夜,胜利不停地望着天空。
终于,他对门口的警卫说:“告诉他们,我同意,但我有一个要求。”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