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1100000221

第221章 二杨现,势陡转

夹在狂彪突进的骑兵人潮之中的袁彬,看到了这一幕,吃惊地险些把下巴给掉到地上,如果不是他马术精良,指不定会被身边的同伴给撞翻在地,让后方疾驰给而来的骑兵踩成稀泥。

不过惊讶旋及被兴奋所取代,两百余步,对于骑兵而言,几可说是转瞬及至。不过三千骑,但是还有那些多余的战马,所造成的气势,便足以让那些瓦刺骑兵所胆寒。

而那些科尔沁的骑兵,早在方才就已经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速度,而随着那为首的千夫长博鲁特转身打马就逃的举动,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科尔沁骑兵们决定追随着自己的长官,一千五百骑,在这宽约里许的开阔地上,只能均滩成很薄的攻击线,从远处望过去,原本一条漆黑而又快速前行,仿佛像是要劈上滩头的浪花在半途陡然地消失了前进的动力。

而此刻,从对面,掀起的海啸一般的巨浪,则一往无前地猛扑过来,几乎只是在瞬间,那条漆黑的浪线,便被这边红蓝相间的巨浪所吞没,压碎,砸烂,只余下了一些翻飞的余沫,在半空飞溅。

听着身后边传来的凄厉的惨叫,还有那战马的悲鸣,以及沉重的撞击时,让那博鲁特扭回了头,他看到,落后自己十数丈的一名百夫长,举起的弯刀,让一个魁梧得犹如远古神话中的巨人一般的大汉,用一柄宽刃巨斧,轻尔易举地一斧连人带刀劈开,巨斧带起的乌光与血浪,显得那样地沉重而刺眼。

而那位被草原人称为小杨王的杨俊,轻易地晃过了自己亲兵砍过去的弯刀,手中的战刀灵动地带起了一道弧光,轻易地搁在了自己亲兵的颈项处,只是借着那马力的冲击,自己亲卫的头颅就高高地飘飞了起来,而那失去了头颅的身躯从颈项处喷出了近丈高的血泉之后,直接被淹没在了更多的明军士卒身后。

博鲁特闭上了眼睛,咬着那已经破皮的嘴唇,拚命地抽打着战马,朝着那独石口堡的方向狂奔,现在,他唯一的愿意就是能够活着赶到独石口堡,告之那些同伴,杨洪父子,再次重临宣府,率领着近万精锐,前来援救独石口堡了。

--------------------

“只要自己能够把这个消息及时通知塞刊王,哪怕是自己的部众死绝了,自己至少还能够保住性命。”这一刻,心里边只剩下了对求生的渴望的博鲁特暴发了人类的潜力,努力地领会奋力地抽打着身上的战马,头也不回地向着北方疾驰。

一千五百名科尔沁骑兵,除了近半反应不及的,或者是死脑筋,妄图以螳臂挡车的科尔泌骑兵给斩杀当场之外,大约还有八百余骑,径直头也不回地飞逃而去,甚至连他们最擅长的一边撤离,一面回马射箭的射术都没有施展。

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刚刚才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战斗,实在是让大明骑兵们都有一种措手不及之感,怎么也想不到,过千瓦刺鞑子,居然如此脆弱,显得那样地不堪一击。

“诸位弟兄们,独石口堡已然近在咫尺,随本将军继续向前,大丈夫为国效命,正在其时也!”杨俊砍翻了最后一个阻拦自己的瓦刺鞑子,挥起那柄仍旧寒光森然的战刀,朝着一指,厉声喝道。

身边亲卫也异口同声地高呼了起来。“大丈夫为国效命,正在其时也!”袁彬也不禁觉得心里一热,再也顾不了那些担忧和紧张,此刻,杨俊这句简单而甚至显得朴素得过份的语言,偏生激发了所有人的勇气。

“杀鞑子!”独石堡口城楼之上,衣甲带甲,已然连负数创的田坤一面斩杀着扑上了城头的顽敌,一面高声厉喝,他的嗓子已然显得嘶哑,他握刀的手都已经有些脱力,身边的亲兵,已然倒下了近半,他是他犹自立于一段被那瓦刺人攻上来的城墙上,立于最前方,奋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战刀。

十数门火炮,打到了现如今,仅仅只剩下七门火炮还在轰鸣,而那些弓弩也因为太过激烈和频繁的使用造成了损坏,便是那些火铳,也已然损坏了大半,此刻,原本的火铳兵们,也只能够抄起战刀,迎着那些敌人扑了过去。

战火,已然从那城墙之下,渐渐地蔓延上了城头,城头上的厮杀已然愈发地显得激烈,田坤甚至在方才看到,就在前方不远的一段城墙上,一名重伤倒地的士卒,狞笑着不顾那些瓦刺士卒挥过来的弯刀,将那火折子点燃了身边屯积的火药,只一瞬间,一团炽白的光线闪过之后,一团膨胀达到数丈方圆的火焰,将那近数十名冲到了城墙的瓦刺鞑子给吞没于其中,连同十数负伤倒地的明军士卒一起,消失在了那震塌了一小截城墙的剧烈暴炸中。

而这一次大暴炸,除了削掉了一截城墙,将那些攻上来的瓦刺士兵清空之外,最大的幸运就是没有造成崩塌,不然,说不定那些瓦刺士卒就能够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一涌而入了。

但是现在的情势已然越发地显得危险,多次的城墙都出现了险情,而现在,田坤手里边连十名士卒都派不出去增援,瓦刺人那种不计代价,不惜体力和伤亡的疯狂进攻,已然发生了效力,现在,城头上的明军将士和青壮们几乎已经榨干了最后一丝力气和意志。

一柄弯刀带起了厉啸,朝着那略有些失神的田坤迎头劈下,旁边负伤的亲兵拚死将那田坤撞得一个踉跄,却把自己送至了刀下,看着那拿被弯到斩入了肩头,却犹如疯虎一般怒吼着,抱着那名还没来得及露出兴奋的笑容的瓦刺鞑子,向着那那垛口处奋力一跃,伴着那名瓦刺鞑子惊恐的惨叫声,消失在了田坤的视线之外。

“好好好,小柱子,你是个好汉子,弟兄们,跟这些鞑子拚了!”田坤看着那名亲兵抱着鞑子消失在了自己视线之外,那张裹满了不知道是自己还是敌人的血的脸不禁抽搐了起来,暴喝一声,将一名方自跳下了城墙的瓦刺鞑子一脚从那垛口处踹得倒飞出去。

拚着余力,再次扑向另外一处瓦刺鞑子开始占据优势的城墙。而就在他奔行过去的途中,突然感觉到了异样,似乎城墙之上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什么,不论是明军将士,还是那些瓦刺鞑子,手上的动作都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感觉到了,一种轻微,而又快节奏的颤动,从大地传导到了自己的脚下。

一名田坤的亲兵立即趴在于上,顾不得那地面上的血污和碎石,将耳紧紧贴于那地面上,只听了短短的瞬间,这名亲兵的脸上陡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南边,是南边。肯定我咱们大明的骑兵,至少有近万我们大明的骑兵来了!弟兄们,援兵到啦!”

--------------------

随着那名亲兵兴奋的狂吼声响起,原本已然绝望得几乎快要丧失了最后一丝抵抗地勇气明军将士和青壮们仿佛从身体里边又传来了一股灼热的力量,对于求生的渴望,还有对鞑子的仇恨,让他们变得更加地疯狂。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再次扑向那些已然开始在墙头上占据优势的瓦刺鞑子。

蹄声已然渐渐地变得隐隐可闻,那种声音,就仿佛像是一道无坚不摧的庞大的洪峰,正顺着那河道,奔涌而来,那巨浪翻卷的隆隆之声,甚至让天空的云朵仿佛都开始战栗,而那些城楼之上的瓦刺鞑子此刻也有些显得不知所措了起来。

“怎么回事?”已然处在熏醉边缘的塞刊王总算是还保有一丝的理智,抓住了那名打马冲到了自己跟前报讯的士卒,愤怒地吼叫了起来:“我不是派了科尔沁和土默特部去阻击了吗?怎么还会有明军的援兵杀过来?!你要是不能解释清楚,我就把你点天灯!”

“大都督,是杨王和小杨王来了,他们率领着近万的南蛮骑兵,来援独石口堡。”那名脸色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士卒结结巴巴地道。“科尔沁的骑兵,只是一个照面,就让他们给灭了将近一半,现在距离此地怕是已经不足五里了。”

“你说是谁?!”哪怕是桀骜不驯,向来自负的塞刊王,听到了这名士卒口中吐露出来的这两个名字,酒意也不禁给吓掉了大半。这两个名字,那可是一只絮绕在所有草原部落勇士们心头的梦魇。

上一次土木堡大胜之后,瓦刺大军曾经耀武扬威的行至了宣府,而杨洪的避于城中不战的行径,让瓦刺人都觉得这老家伙怕是真老了,开始怕死了。

之后,多次在那喜宁的蛊惑之下,开始连连袭挠宣府边镇各堡,岂不料,在几次的小胜之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瓦刺将军率过万大军欲入宣府腹地,不想正巧闯上了正在巡视边堡的杨洪父子。

兵不过千的杨洪面对过万之敌却毫无畏惧,以这点兵力,硬生生地将十倍之敌给打得狼狈逃窜,最终落荒而逃,至此,草原人才明白,杨王终究还是杨王。

而现在,本应该呆在明国的京师的杨王父子居然齐齐出现在此地,还率领着近万明军铁骑隆隆而来,让已然激战了大半日,心身俱疲的瓦刺军队不得不惧。让塞刊王等瓦刺诸将也不由得齐齐色变。

“长生天啊,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是他们来了?”一名千夫长气极败坏地吼叫了起来,而此时,大明的铁骑,已然从那独石口堡的侧翼现出了身形,那两面迎风翻卷的杨字将旗,犹如两柄狰狞雪亮的战刀一般,狠狠地插进了所有阿剌鞑子的心里。

--------------------

PS:呼呼,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冬春之交,最易感冒,大家可得小心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大明逍遥游

    大明逍遥游

    企业高管徐修成穿越至明嘉靖年间,因一时贪念混入大户人家当起了书童,原本只想潇潇洒洒生活在明朝,谁料却是被稀里糊涂一场阴谋之中。交徐渭、斗严嵩、震倭寇、平土司、镇边关、剿淫贼……这些都不在话下,真正让他感到头疼的倒是家里的几位夫人。我是心又急来,心又苦,几个老婆如豺狼饿虎,别人当我是享尽齐人福,谁料……跪求推荐、收藏,业界良心保证,更新有保证!(本书阅读办法,具体参加星爷的N部电影,向传奇致敬)
  • 狂野大唐

    狂野大唐

    悬念版简介一:庄毅误入晚唐,出现在卢龙塞外,混乱的营州旧地。不想做酒囊饭袋,不想成行尸走肉,只得踏上一去无回的征途。在这国势衰微,藩镇争雄的时代,恣意狂野却势单力薄的他,能否博弈其中?YY版简介二:男儿生逢乱世,当奋发惕厉,乘风击浪。手屋雄兵,扬雷霆之威。乘机虎变,执天下牛耳。开四民之智,内王外霸。穷八方之财,恩泽四海。(新书:朕的霸图已发布,求支持!)
  • 五代之乱世豪强

    五代之乱世豪强

    这里是五代,没有万人敌,却不得不敌万人。没有钱,所以要挣钱。没有雄心,但注定伟大。他只是在努力的生活着,就像我,就像你。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璃梦雪语

    璃梦雪语

    “璃歌,你快回来看,那个人回来了。”顿时一阵愕然,望着天空,终于你还是回来了吗??相遇,是不一样的选择,相爱,是不一样的姿态。未来,还很长。随着时间的流动,学会了对待人生,对待雾中的你。如果说,时间是流星,那么现在的所有都是泡沫。泡沫只是运动的水。而我,只会寻找那分你。
  •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慕筱筱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转到重庆和姑姑生活,而就在新学校里她见到了之前只能在梦里见到的少年王俊凯,并与其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本文虚构】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这本埃·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记载的多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肺腑的“爱”。这种“爱”大至国家、民族、家园,小到父母、师长、同学、亲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部及具爱心与教育性的读物,已成为各国中小学生的成长必读书。
  • 魄力界

    魄力界

    杠杠的魄力世界有一个传奇的名字—詹世佑,他是魄力世界的传说!但因为魄力圣的反派压力,他转世了...
  • 夜光水母

    夜光水母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编为五辑:辑一:逆光辑二:金粒子辑三:深海辑四:迷路的水母辑五:黑光。
  •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媲美《明朝那些事儿》,有口碑的白话宋朝大历史,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史书上都说宋朝是个羸弱的王朝,有着苍白的面孔,不足的元气。事实上,真相是:宋朝是中华民族史上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宋朝明君、名相辈出,文学、美术、书法都攀升到了巅峰,甚至比万国来朝的大唐还更加璀璨。然而,民族的劣根性在宋朝时也完全反映出来,国人的内斗,做事的韬略,对历史的篡改……唯有了解了宋朝史,你才会恍然大悟今日的官场,乃至于中国数千年来的政局。
  • 有鬼来袭

    有鬼来袭

    另类人生是怎么开启的,不是重生、不是穿越,如果你也嫁给一个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死掉的鬼老公,那这一切你就懂了!他死就死了,我嫁也嫁了,这也就算了,偏偏他还每夜掐着点的将我吃干抹净!他吃就吃了,我忍也忍了,可是偏偏活着的也不让我省心。只比我大三岁的风骚婆婆,有事没事对着婆婆暗送秋波的叔叔,每天阴沉着脸从不多话的叔母,夜里想着法要进我房门的小叔,这个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 佛说长者子制经

    佛说长者子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蜜汁宠婚:陆总夫人带球跑

    蜜汁宠婚:陆总夫人带球跑

    A市所有人都知道,陆家三少的宠入骨的小娇妻带球逃跑了。某助理:“少爷,少奶奶去试镜华似锦的女二号了!”某三少:“女二号?给导演打电话,直接定女一号。”某助理:“少爷,少奶奶给他的竹马当众表白,就在今晚…”某三少:“把照片换成我的,什么地方我过去。”某助理:“少爷少爷,少夫人跑了!”“什么?”某三少忍无可忍,“黎川,拦截机场所有航班,务必要把少奶奶带回来!算了,我自己去!”
  •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集结着千万人宠爱的她,她的脑海里只有她被他救的记忆,她不知道他在哪,她在找他,她想再次见到他。她在努力,她拥有着数不清的身份,只为被期待过。但她在完成心中的目标后却淡忘了复仇的心情,直到遇见了他们,从陌生到接触后的熟悉,从朋友到不可言喻的爱恋,只为你一人倾尽所有。他并不是表面那么冷傲,他在两年前找到了她,目视着她遭受背叛,心痛却不得已让她明白这么做的道理,目视着她走向一条不归路,他一直守着她,即便在她的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情敌,他把自己伪装成让她都认不出是否真的是他,他爱她,却不能那么自私霸占她,怕她不接受他突然的爱,所以,他选择默默的守护,直到她看见他。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一切早已被他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