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1100000125

第125章 伯颜平章,朕等你多时矣。(四千字)

一身崭新的明黄色龙袍穿戴打扮地朱祁镇站在宣府那巍峨的东城城门楼上,宣府文武官员,皆尽恭敬地奉立于左右,哪怕是心里边对朱祁镇暗中施出的手段有无数不满的江福,又或者是被朱祁镇从一开始就下了套子,给拖上了他那条破贼船的王进昌及两位杨公子,还是那宣府一干亲民官。

虽然都各怀心事,可眼下至少都神情恭敬,表情严肃,不过诸人的眼中都少不了疑惑与期待,都很想知道,到底那些瓦刺使节团到底要来找朱祁镇这位太上皇陛下干吗?

更何况,这是至从土木堡之战以来,瓦刺派遣来的最庞大的一只使节团,另外,使节团的正使,据闻居然还是那堂堂的瓦刺第二号人物:伯颜贴木儿。

当宣府上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有不少人都给惊的眼球差点落地,谁都知道,伯颜贴木儿不仅仅是那瓦刺位仅在太师之下的中书令,又兼平章政事,主柄瓦刺朝政大权,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瓦刺军国大事,兼可问决,乃是除了也先之外,一等一的实权人物。

这等人物为使,相当于是大明让自己的首辅为使者出使一般,可谓是前所未有之事,至少大明与瓦刺之间,往来出使不下数十次,从来未有这样位高权重之人为使之事,毕竟,两国之间,纷争不断,时有战火,谁也不敢轻易以重要人物以身涉险。

可是今天,居然还真出现了这么一桩怪事,而且不是去大明的帝都京师出使,而是在宣府谒见朱祁镇这位过气天子,让人如何不疑?如何不八卦?

因此,早就已经在宣府传得沸沸扬扬的瓦刺使团到访的消息,让那些满心好奇的广大宣府民众也有种想要凑凑热闹,瞅个新鲜的欲望与冲动。

朱祁镇倒是拿出了他一惯的亲民态度,让江福开放城楼,让这些百姓士绅上城楼一观。江福虽然有心阻挠,可问题是他哪里能说得过朱祁镇的那张利嘴。

“我宣府城高墙厚,足载十数万百姓,如今,瓦刺首领为使来见朕,此瓦刺卑躬屈膝之时,不使军民观之,以激我军民之士气,扬我大明之威,岂不是白白浪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朱祁镇这句话顿时获得了在再绝大多数的官员与将士们的赞同,

再说了,宣府之地本为边镇,发生战事的时候,城中百姓上城协助士卒守城,乃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么做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江福无奈之下,只得同意让百姓士绅上城凑热闹。

--------------------

“来了……”杨信眼尖,站在城楼上,眺望着那东北方向,那处的地平线上已然被掀起了大股的烟尘。苍凉乌咽的号角声隐隐传来,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城头上的兵将与百姓士绅们禁不住齐齐眉头一跳。

毕竟,瓦刺铁骑的赫赫凶名犹在记忆之中,昨日的鲜血和残肢断臂仍旧那样鲜明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回荡,大明的劲敌,就是这些自幼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

他们与华夏之间的血仇,已然渗入了大地深入的泥土,风霜雨雪,也无法吞没掉那些已经浸渗入了灵魂的累世仇怨,拂开那厚重的历史卷册,细翻开来,没有一页,不记载着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艰苦争斗的斑斑血泪。

站在宣府的城头,手扶着那厚重坚实的城砖,摩挲着那些不知道历经了多少次交锋留下的斩痕与缺口,看着那瓦刺使团的缓缓逼近,朱祁镇心头实在是感慨万千,至穿越到达这个时代以来,终于有机会,与自己血脉相朕的同胞站在了一起,平静而又高傲地面对敌人。

遗憾的就是,玻璃那玩意目前似乎进展并不大,虽然能够做出了玻璃,可问题是都是带色的,纯净透明的玻璃,怕是一时三刻还难以搞出来,所以,朱祁镇的望远镜之梦仍旧只是一个梦想。

但是,既然已经能够成功地烧制出了玻璃,相信,大明的将军们和侦骑们人手一只望远镜的时代,已然不是那么遥远。

这个时候,已然早就奉命率领一千精锐的大明铁骑于城下等候的杨能接到了城头上传来的传令声,大喝一声,手中的马鞭扬起,一千全副武装的大明骑兵齐整地翻身上马,随着号令之声,放松了缰绳,汇成了一道洪流,向着那只规模庞大的瓦刺使团迎去。

“不知何年何月,我大明,不再畏瓦刺如虎狼,不再视边事为心腹之患。”立于朱祁镇右首的罗亨信抚着斑白的长须,发自内心地概然而叹。

此言一出,左右之人皆心有戚戚,是啊,这个问题可不单单只是困挠大明,而是困挠了整个华夏千百年代的艰难重任。

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淡淡地道:“朕倒觉得,戎狄与我中原,乃是此消彼涨的相互关系。”

听得朱祁镇这一句话,顿时让所有人眼冒金星,此消彼涨大伙都能明白,可是相互关系这个词实在是让人觉得太过新鲜,可仔细一想,联系起了朱祁镇的前一句话,倒是觉得似乎这个新词还用的够恰当的。顿时来了精神,立起了耳朵倾听起来。

“……我华夏强盛,戎狄必衰,若是我华夏势弱,内乱纷争,必为戎狄所侵,此几为有史以来之铁律,不知诸卿以为然否?”

“上皇陛下之言大善,华夏若强,内治民生,外修甲兵,戎狄自然不敢轻犯。只是……”罗亨信话说到了一半却又卡在了喉咙,因为有些话实在是有点不太好意思说出口。

不然朱祁镇倒是很不在意,径直接着说了出来。“若是华夏久疏于兵事,耽于安乐。又或是因为内部之纷争而衰弱之时,戎狄必能乘势而起,侵我中原之地,犯我华夏之民……”

朱祁镇好歹也是常年混迹军事论坛的人物,也属于是一名优秀的文人型军事迷,很是认同网络上从军事观点的解释来分析两个民族。

从军事结构上来讲,游牧民族是民兵结合,总人数少但战斗人员少,后勤压力低,战略战术机动性都比较高。而农耕民族,从民兵结合逐步向国家常备军发展,但后勤压力高又导致战斗人员不得不从事农民的工作,同时战略机动性就下降。

战略目的上,农耕民族对草原的领土要求不高,战略目的只在于控制和防范,这就造成长期的战略防御,战术上又不便长期占领。而游牧民族,对农田的领土要求也不高,但战略目的更简单,就是获得物资,打了就跑,战略上是进攻,即便打不过了也可以跑或者直接打击进攻者的后方。

所以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不存在战术战斗能力上的优劣,实际上战斗胜负双方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大政策面的问题,农耕者由于自己在农田的一套战斗方式行不通时就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但当国内政局动荡时,消极防御就极其脆弱。那么必然会造成防御上的漏洞和不足。

“老百姓都知道一个道理,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这句话俗,可他俗得在理。”朱祁镇扫了在场诸人一眼,丢出了这么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不由得精神一振,全都有些讶然地瞅着这位大明太上皇帝。

这些文武官员也都是文化人,对于历史多少也是知道一些,或许朱祁镇说得有以偏概全,但是总的来说,的的确确是这么一回事,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上皇陛下果然英明,事实的确如此,草原之民千日之贼,而我大明,千日防贼,终究有百密一疏之时啊……”江福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搭了一句腔,最主要是朱祁镇的话说的实在是太挠人心了,至世祖后,大明在边塞问题上,一直就处于被动的守势,身为武将的江福自然这个道理,所以亦不由得不叹服。

罗亨信这位老臣也点了点头,一脸的认同之色:“……怪不得,当初太祖、世祖之时,残元之势力犹盛当今瓦刺,然太祖世祖仍旧不惜国力,主伐大漠,方使我大明北彊,稍能休生养息,得数十载之安。”

看着那些已然能够分辨人马的马队正加速驰来,诸人的议论之声也渐渐地被那越来越大的蹄声所掩没。倒是那朱祁镇的目光越发地锐利起来。

这个时代的人们没有经历过后世,他们不明白游牧民族的优势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器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地消亡,他们同样也不清楚,在未来,再没有人信奉什么所谓的仁义道德可使万邦来朝,到了那个时代,真理,只在枪炮的射程之内。

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还未经受过三百年的异族阉割,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还有风骨犹在,如今,永乐大典方成书不过数十载,大明尚未衰落,西方仍旧生活在最黑暗的中世纪里,他们的大航海时代还未开始。

如今的大明,在这个时代,已然站在了世界的巅峰,自己这个未来的穿越者,清楚历史未来方向,清楚科学所能够带来的可怕威力的穿越者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就该做自己该做的,尽自己的一切能力,让大明,继续站在这个世界之颠。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发扬和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朱祁镇的心里边,冒出了这么一句话,他已然记不得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但是他只知道,这句话,对于大明,对于经历过无数次历史灾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是一句真到不能再真的真理!

朱祁镇双手紧握成拳,昂起了头,这一刻,一位伟大地,偏执地大明帝国皇帝看着那面高高飘扬的大明团龙旗,立下了自己的誓言:“终有一天,我要让所有阻拦我脚步的一切障碍,都成为我踏上成功巅峰道路上的垫脚石。不论他是谁!”

--------------------

千余瓦刺人马车驾,在一千大明铁骑的监护之下终于抵达了大明边境重镇宣府城下,为首身形硕壮略显痴肥的锦袍华服者勒马于那护城河前,抬起了手臂,十数息后,马队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为首者抬起了头来,那顶小尖圆帽下的面容终于显露了出来,那张看似亲和的圆脸之上,一双暗藏针锋的细缝眼里透出来的除了精明,还有睿智,除了伯颜贴木儿,还能有谁?

他那锐利的目光掠过了城头诸人,几乎只在短短的一瞬间,就看到了那站在女墙的凹陷处,扶墙傲立,俯视着自己的大明太上皇朱祁镇。

两人的目光仿佛在虚空之间交错而过,嘴角都不由得轻轻扬起,几乎是同时露出了真诚而矜持的笑容。

“嘶……还真是他,他也真敢来。”一位曾经于沙场之上,见到过这名瓦刺二号实权人物的大明将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发出了这样的低呼。

这下,既然城下之人没有自我介绍,所有人都已然明了了这个高大壮硕的胖子的身份。

江福等一干武将的眼中陡然之间泛起了一道红芒,表情激动而又显得狰狞,如果喉咙里再能发出一些嘶鸣之声,那可就真像是一群挨过了寒冬之后,看到了肥美猎物的豺狼。

“他娘的,老子真想冲下去提刀把他给宰了。”其中一个更是手按着腰间的刀柄,两眼珠子都快瞪成了那凸起的箭塔,如果把这一票武人的杀意折算成一柄柄的刀剑的话,光是重量,足以把那伯颜贴木儿这个壮硕肥胖的瓦刺当权人物给压成锅底的饼贴。

迎着那一道道几如实质的凶光,伯颜贴木儿施施然一笑,翻身下马,理了理自己的衣冠,望着那城头之上含笑不语的朱祁镇一揖及地:“下臣,瓦刺国尚书令,平章政事伯颜贴木儿,参见大明太上皇帝陛下。”

随着他的这长揖及地,身后千骑皆尽翻身下马于地,齐齐拜伏于地,这一举动,让原本各有想法的大明文武军民,皆尽愕然……

“伯颜平章,朕等你多时矣。”唯朱祁镇一人,以手扶石,畅怀而笑……

--------------------

PS:靠,居然过了十二点,罪过罪过。身体恢复的很快,努力中,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应该就能够恢复战斗力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
  • 大宋小郎中

    大宋小郎中

    太医院藏书阁一介小书童,神医华陀失传医典《青囊经》。乱世之末,大宋之初。水酒萝卜麦麸饭,桂枝陈皮麻沸散。毛驴铜铃行医路,斗笠蓑衣走江山。无意朝堂为良相,心系疾苦做良医。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大宋军团

    大宋军团

    穿越宋朝的一帮人,具有了一些超能力,看他们如何在大宋掀起大风浪,从平头百姓怎么做成朝廷命官,军队,权力,美女,领土,男人的标志全部尽收囊中。且看他们如何窃取社稷神器,征战四方,建万世不拔之基,成千古帝王之业!
热门推荐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乾道坤道

    乾道坤道

    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家文化的精髓究竟在何处?修炼道教能让人修成不死之身吗?作者赵德发在《乾道坤道》中,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他从“基因研究”和“性命双修”两方面来研究自己“活不过五十”的家族命运,最终凭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门理念战胜自我,重振琼顶山道业。
  • 晨窗集

    晨窗集

    符江的杂文和随笔我几年前就读过,但作为一本结集领略其全貌,还是在这次他将《晨窗集》交付出版社出版之前。尽管对他的作品风格并不陌生,但通读全文,仍为他的杂文、随笔、小品所显示出的内容的丰富性,多方面的知识性和健康的趣味性所吸引。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亲、可感、可读的难得的杂文、随笔、小品集。我想,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业余作家,能将如此丰厚、适合各种年龄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更令人感到可喜。
  • 倾城毒妃:殿下,别爬墙

    倾城毒妃:殿下,别爬墙

    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的苏锦颜经历了前世的惨痛,留下诅咒,以盼来生。重生之后,斗继母,整渣妹,废渣男,抢爹爹……可是,这位尊贵的三殿下,您趴在屋顶做什么?“殿下,爬墙好玩吗?”苏锦颜斜眼瞥了某殿下一眼,撇嘴嘲讽,“采花?”某殿下厚颜无耻的哼哼:“本王始终如一,只爬颜儿的墙,只采颜儿的花……”
  •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就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将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能怎么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无论对孩子还是对你,都是一件幸事!
  • 升职就这几下

    升职就这几下

    本书为职场励志类图书,从当前职场现状出发,总结提炼职场升职的方略,能够有效激发读者潜力,帮助读者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仲夏夜

    那年仲夏夜

    他和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小她就喜欢跟在他后面甜甜的叫他天使哥哥,时间的蹉跎,是什么使他空白了记忆?再次相遇他成了她的上司,当他发现早已经深深喜欢上她时,她却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他是不是该放弃?到嘴的肥肉飞了,这叫他怎么甘心?
  • 站住,狐狸精

    站住,狐狸精

    想她苏小小,警界风云人物,却不料,悲催的穿成了个懦弱小姐,不但被继母骨头里挑剌儿,还被兄弟姐妹嫌弃,连下人都要骑到自己的头上,还有还有,那个姓梁的,竟然把她当下人使唤,拜托,从来都是只有她容不得别人,何时轮到他们在此嚣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厚黑晚清

    厚黑晚清

    骆奇秀问:“作者君,你说我如何能够在晚清时期成就我的事业和爱情?”作者君抚了抚胡须,回答:“简单,无非是‘厚黑’二字而已。”骆奇秀恍然大悟的说:“你的意思是,让我泡妞的时候脸皮很‘厚’,然后和美女一起玩的时候必须要玩得很‘嘿’?”“啪!”作者君在骆奇秀脑门上抽了一下,怒道:“我是让你去利用你那脸皮厚心黑的本事去把这个天下打下来,到时候还怕没有美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