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6700000036

第36章 皇家军事学院

崇祯这些日子白天简直忙坏了,连大学士们也难得找得到敬爱的皇上。皇上能不忙吗!皇家军事学院和皇家讲习所同时开学,皇上身兼皇家军事学院的首任院长和皇家讲习所名誉校长,忙得脚不沾地。所以皇家俱乐部完全是王承恩打理,其实王承恩的心思也是在技术和商务上,皇家俱乐部的日常运作就交给了温铁诚,因此温铁诚请三位公子免费打一打“杀鞑木”,不在话下。

三人回到客栈,便有公差上门通知,让严杨二位公子后日前去参加皇家军事学院第二期学员的资格考试,三人于是要了一壶酒,为严杨二人有机会成为皇上的授业弟子庆贺了一番。

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期学员只有三百人,学制三个月,速成班啊!没有办法,要迅速成军。就像后世的国足,请个知名外教,然后从各个中超球队扒拉一些个球员,没集训两天,可能教练连有的球员的名字还叫不上来,便要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情形都是一样,时不我待啊!

皇家军事学院任命了一堆新教官,有负责德育课的史可法和钱谦益,几个军镇大佬吴三桂、黄得功、左良玉、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都被聘为名誉教官,名誉教官军政大事在身,崇祯就点名调了吴三桂部将郭云龙、黄得功部将田雄、左良玉部将金声桓以及高杰部将李成栋四个人进京,在皇家军事学院任职教官半年。这四个人在历史上都不是什么好鸟,郭云龙率先降清,再也没有回过头,田雄后来降清,也是死心塌地追随清军。金声桓和李成栋降清之后复又摇身一变,又回头变成南明大将。总之,这帮鸟人为了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起先王承恩对把这四人弄来授课颇有几分质疑,王承恩当时就说了:

“我说皇上,这些鸟人有奶就是娘,皇上把他们弄来,要是把学生们教坏了那如何是好!”

崇祯耸耸肩,说道:

“朕倒是想请孙传庭这样的来授课,要德有德,要才有才,在战术上还有独创,可是孙大人不是被李自成虐死了嘛!怎么办?朕要搞的是后世的战例教学,总不能把一帮道听途说之辈弄上来讲战例吧!这些人人品是不咋地,可是历经血战,是真正有战场经验的战将,让他们现身说法,总比没上过战场的纸上谈兵的强吧!至于说到德行,连吴三桂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投降派咱都忍了,还委以重任呢!再说了,黄埔军校有多少死忠国民党的教官,在里面学习的**学员还不是一颗红心!咱请史可法、钱谦益说教不也是防患于未然嘛!何况还有朕呢,朕的演讲水平如今博取古今中外之精华,忽悠那帮血气方刚的学生仔绰绰有余。咱又有一块‘正统’的牌子,足可镇住这些天子门生,这可不是玩的。哪怕有那么几个败类,也不要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浪淘沙,就是这个理!怕个啥!”。

崇祯的几句话一说,王承恩也就没词了。

崇祯在后世的吹牛水平本就不一般,连讲体育课都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今被王承恩的“个人崇拜”计划一刺激,又被形形色色的粉丝追捧,底气更足,因此崇祯的演讲水平升级换代之快,连王承恩也自惭形秽,常常忍不住一声叹息:这样下去,在吹牛上,恐怕自己是拍马也赶不上皇上了!

史可法的讲课最是枯燥,孔孟之道在他口中就是一些干瘪的概念,听他首辅大人的讲课令人昏昏欲睡,当然这些举人秀才一辈子的最高理想就是自己也当上这个首辅,所以哪怕史可法在台上敲木鱼念经,这帮孩子还是削尖了耳朵,生怕漏过一个词儿。

钱谦益的讲课比较生动,作为东林党如今的魁首,口才当然不是一般人的水准,也不知道他这东林党的魁首是凭文采还是凭口才混来的。钱氏偶尔还会来点幽默感,颇能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因此学生们对这种本属于后世政治课范畴的讲学居然有点入迷。比如钱谦益给学生们出示了一张满文版的《清报》,钱氏指出满清野心勃勃,觊觎大明江山,一旦得逞,便要颠覆孔孟,连文字都要换成这种虫子蚯蚓一样的玩意,于是学生们大起同仇敌忾之心,自发地将抗清同捍卫儒学联系了起来,所以说钱氏的授课常能引起学生共鸣,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赵一均算是崇祯的嫡传弟子,好歹具备与土匪拼杀与大顺军遭遇战的经验,冷兵器作战和热兵器作战都有所经历,于是崇祯把机会给了赵一均这样一个有准备且又善于抓住机会的后生,让这位弟子负责第一期学员的队列、体能和基本战术训练。赵一均不负崇祯厚望,严格执行了崇祯“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原则,结果训练中三百学员刷下了35人,剩下了265名学员。这“三从一大”便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简称,是后世中国竞技体育的主要训练原则之一。

这个训练原则本就源自解放军的作战训练原则,最早由中国体育界于1964年在学习解放军郭兴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提出,在中国早期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崇祯作为后世体育界人士,对这种训练原则熟得不能再熟,顺理成章便照搬过来。赵一均每天都让学员们高呼一遍“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然后投入严酷的训练。其实要说严酷,那是在这帮读书人眼中才算,崇祯已经适当减了量,毕竟这是培养基层军官,不是训练大头兵,更不是训练特战队。即使这样,还是有三十五个受不了苦的读书人被刷了下来。刷下来的立时便被王承恩主持的皇家军事工程学院当宝贝一样的接收走了,这帮人受过严酷训练,讲究纪律和协作,又是凭本事考进第一期的,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可不能放过。

周冲被任命为武术教官,其实教的不过就是后世拼刺刀的明朝版本。44式步枪配了刺刀,崇祯先是用木头抢把后世拼刺刀的几招似模似样地演示一遍,然后就让周冲和赵一均两人各持木抢对练起来,周冲的武功高强,速度、力量和应变都高出一筹,很快便杀败赵一均。崇祯让赵一均协助周冲,将拼刺技术总结个三六九来,最后经过反复摸索,明朝版的拼刺技术正式出炉,就由周冲负责学员的拼刺训练。

刘二刚负责射击训练,周冲和周公子作为射击助教。之所以只能作为助教,大名叫做周卫明的周公子,因为年纪过小,只能作为助教。周冲则是射击姿势太不规范,虽然周教头双手可以同时开枪,但是姿势特别怪,那姿势虽然奇怪,但是枪法还挺准,尤其单手持枪能够准确击中目标,这一点连崇祯也做不到。周冲这个是天赋,真正教学生可不能学他那姿势,所以周冲只能是射击助教,他的作用更多的是表演,激起学员的斗志而已。

每天下午训练一个时辰之后,便是战术理论课和德育课。每天下午总有一半的人听崇祯亲自讲授战术理论。

对于冷兵器作战那一套,崇祯毕竟了解有限,不过还是结合王承恩所了解的两相对照,把汉尼拔的那一套战术约略讲了讲,对于蒙古的曼古歹战术却作了重点介绍,原因无他,一些热兵器战术就是吸收了曼古歹战术形成的。建立新军,冷兵器当然在摒弃之列,因此重点讲的就是热兵器作战战术理论。说到热兵器战术,崇祯在后世耳濡目染,兼且自己是个军迷,各种热兵器战术在头脑里应有尽有,有鸦片战争的,也有军阀混战的,有一战的、二战的,有红军的,也有白军的,有日俄战争的,也有抗日的、内战的,有美国南北战争的,也有朝鲜战争的,还有对印反击战和对越反击战,不一而足。好在自己后世是个老师,有了素材,便不愁怎么写教案。

教案当然要写,备课嘛,总是要备的!不过,崇祯讲课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舍了教案,即兴发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惜王承恩没有时间来听崇祯瞎掰,否则听了之后真不知道一帮学生怎么会将崇祯奉若神明的。崇祯一会儿把老毛的语录编辑一通,比如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改编成“实战,总结,再实战,再总结。”。一会儿又把《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的观影心得大事发挥。一场朝鲜战争,愣是让崇祯把什么两栖登陆战术、穿插包围战术、磁性战术、坑道战术、零敲牛皮糖战术、后勤战战术等等吹了个不亦乐乎。反正崇祯脑袋里的战例多得数不完,信手拈来,随便总结一下,便是一套战术。还有就是“一点两面”、“三三制”、步炮协同战术、堑壕战术、弹性防御战术,以及各种游击战术。有一次崇祯没收住口,把“坦克”二字都说了出来,随即想起这是17世纪,坦克还没影呢,要不然二战的“闪电战”战术也会讲了出来。临了,崇祯还是忍不住想把“闪电战”这种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弟子,无奈只好用“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将远距离突袭的战术理念讲了讲,讲完之后觉得实在难以发挥,意犹未尽,浑身愣是不得劲!

最无语的是崇祯把竞技体育和作战混为一谈。崇祯心想,竞技体育和作战不是差不多嘛,所以崇祯讲课的时候把若干足球的攻守战术也大谈了一通,竟然让学员听了之后觉得头头是道!

体能,意志,纪律,技术,战术,无非就是这些!这跟打仗一样,根据不同的对手还得制定不同的战术,碰到弱的,用技术玩他;碰到强的,防守反击,伺机偷袭。什么“快、狠、准、活”!什么“小、快、灵”!哈,反正就是这意思!你真弄不清他在讲足球,还是讲作战,甚或还有讲哲学,反正有体育,有作战,还混有毛选的精辟语句以及改编版。崇祯的讲课咋一听东拉西扯,听完之后你得佩服他绝对是妙语连珠,能把作战这门残酷的学问讲得这么通俗,而且妙趣横生,这本事当今之世,也就是崇祯独一份儿!

崇祯泡沫横飞,在台上引经据典,抄三盗四,忽焉体育词汇,忽焉哲学格言,忽焉战术术语,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崇祯的战术课让一帮读书人出身的新兵如痴如狂,至于没怎么读书的侍卫太监,更是被崇祯哄得一愣一愣!那四大将军也跟着旁听,听完之后也是五体投地。

其实随便一个后世军迷都知道崇祯所说的种种,后世海量的军事出版物,以及电影电视,把各种战术都炒成大众化的常识了,所以能讲出这些道道不是什么大本事。但要将残酷枯燥的战术讲得象崇祯这样引人入胜,的确大是不易。

崇祯这个皇上于是迷上了给军校的学生上课,除此之外,还要辅导四位大老粗总兵如何讲战例,而且还要腾出精力和时间接见各地前来皇家讲习所轮训的九品以下吏员,并即兴演讲。所以这一段时间,崇祯连皇帝的本职工作都有荒废之嫌。

同类推荐
  • 甲午遗证

    甲午遗证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苦心经营近30年的北洋海军一朝覆灭。这场旷日持久的海陆大战,在此后长达120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隐隐伤痛,也让大量的清军遗物被掳至东瀛。时值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远赴日本,寻找那些曾经象征着中国战败耻辱的战利品,抚摸流浪百年的灵魂。两甲子匆匆过去,历史并未走远,当年日军的“战利品”在日本并不难觅。面对这些“甲午遗证”,中国人当如何反思?日本人又当反思什么?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 徐凯晶讲历史故事

    徐凯晶讲历史故事

    中国著名历史故事笑转,让不爱读历史书籍的朋友们在笑谈间熟悉中国古典文化
  • 穿越后宫不好混

    穿越后宫不好混

    神秘的穿越,未知的朝代,身为男儿的自己这么玩后宫的妃子,寂寞的宫女,一个个阴谋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只要往上爬才不被欺负,他决心推翻皇帝,自己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 明朝纨绔子

    明朝纨绔子

    一次意外,让苏景穿越到了明朝这个神奇朝代竟成了一个因为表白被拒绝就要上吊自杀的公子哥!花船湖上游,浪子船上坐。娼女俯怀中,君子湖边散散步。苏景觉得自己是君子,所以他常常与美女一起在湖边谈谈心,散散步,从来不到花船上!
  • 文明人的汉末之旅

    文明人的汉末之旅

    “我是文明人。作为一个文明人,绝对不会有错。作为一个文明人,胆子一定要大。作为一个文明人,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作为一个文明人,必须要喜欢美女。作为一个文明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管他洪水滔天。最重要的是,文明人必须要强大,不然就做不成文明人了!”
热门推荐
  • 青囊奥语

    青囊奥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龙仙尊临九虚

    幻龙仙尊临九虚

    皇室传人董红光跟随得道仙人修炼,从一个普通铁匠,每日炼体洗髓,冲破九虚玄关,修成无上仙尊!以不灭之体飞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身修为横扫神佛仙尊,天罡道法降服恶鬼妖煞,炼制仙丹当零食,琼浆玉液为饮料,携带纯情小萝莉遨游天地……
  • 当代学生成长必读的民俗故事

    当代学生成长必读的民俗故事

    为了了解此次关于姓氏统计背后更多的故事,更好的解读中国人的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进行了介绍。
  • 九千魈

    九千魈

    十年前,她叫毛瑞。一场车祸使她结缘正在躲避天劫的九千魈,它是为了避难而借用她的灵胎仙体,而她是为了再多活十年而与它订下契约。17年后,她已经改名换姓,可为什么本该在十年后死去的她还活着?随着封印一点一点的解除,一场接一场的阴谋算计,鬼怪侵袭随之而来,是巧合还是特意为之?这诡异莫辨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
  • 痞子大亨

    痞子大亨

    J市的一个痞子萧强,从不显眼的痞子到赫赫有名的大亨,他拥有平常人没有的能力;他和四兄弟驰骋于各种帮派之间,一次次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商场上,他依然是玩得风生水起,他的企业是国际商界的宠儿,各国的领袖对他敬若神灵……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她,韩雪怡,对人人对温柔贴心的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爱’这个字。她,夏梦璇,活泼又喜欢王源的她,为了能见他一面,付出了许多努力进入演艺圈。她,千瞳诺,孤独又奇怪,迷糊的她,不信“爱情”这个词,因为,她觉得爱情只有悲伤,痛苦。直到,她们遇到了他们,她们才明白‘爱情’中的悲伤,痛苦都是从不信任对方来的......
  • 养个书童娶进门

    养个书童娶进门

    这年头做书童需要掌握什么生存技能?说白了就是三从四德!少爷到哪都要跟“从”,少爷命令都要服“从”,少爷讲错都要盲“从”。少爷骂人都要忍“得”,少爷虐待都要顶“得”,少爷上课都要等“得”,少爷心事都要懂“得”。没原则?有原则的听说都被少爷“处置”了,好不?女扮男装的日子真是苦逼到不行。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抗日战争期间,军人孙志坚上前线前托好友江洪护送其妻薛冰如去武汉。后南京陷落,志坚生死不明,冰如逐渐对江洪产生感情,欲与他结婚。江洪义重如山,婉言谢绝。
  •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本书分为谈判前的准备和谈判进行中两个部分,其中的背景知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读者对商务谈判业务流程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快速提高读者对商务谈判用语、常见问答的熟悉程度。同时配以“即学即用”,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本身旨在提高读者的自我表达能力,使读者能听得懂、说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