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6700000237

第237章 十分想见洪承畴

崇祯熬过了最难熬的几个小时之后,收到的是遍地开花的捷报。想一想过去的这几个小时,感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象后世有一次坐飞机赶上台风一样,飞机剧烈颠簸还不打紧,不时还会来一个急速下坠,前一刻感觉飞机随时会散架,后一刻感觉飞机随时会坠毁,等到飞机终于平安降落,旁边有一个家伙还有心情幽默了一道,戏曰:今天这飞机坐的值!坐客机享受了一回坐战斗机的刺激。超值啊超值!

回过头来看,不能不说,这一天的战局一日数度惊魂,端的是跌宕起伏,十分的刺激,因为胜利的缘故,事后回味起来,便显得格外的过瘾。想想若是败了,却不知道作何感想。不过崇祯在后世屡屡享受中国足球的败绩,最初对于失败的感受当然是痛苦不堪,但是中国足球屡战屡败,于是对于中国足球的败绩就越来越麻木,在心理上,崇祯对于失败的承受能力已经足够强,崇祯年间败报连连,无论是正版的崇祯还是盗版的崇祯,对于败报都有着出色的承受能力,单纯以此而论,倒也算是具备军事指挥的一项长处。

当然,崇祯马上就觉得作战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双方出战的都才不过几万人,后世的大导演对于这种规模的战争题材,甚至都没有多大兴趣拍一部大片。比起三大战役,比起二战苏德战场,这种作战规模的确有点拿不出手。

崇祯这样想,臣子们可不这样想,杜濬这厮在得胜之后就开始YY了,什么这是一场自成祖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云云,什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杜濬这厮向来不怎么歌功颂德,经此大胜,也开始大吹法螺了,嘿嘿!

金州城破之后,阿济格虽然拼死抵抗,但随着铁甲战车冲入城中,一个个据点被次第拔掉,到了晚上,清军城所有的抵抗都停止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清军并没有死拼到最后一个人,有五百多清军选择了投降。阿济格虽然誓死不降,直到战死,但是不少清兵已经无复昔日之悍勇,清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明军的攻击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破灭,使得清军那股宁死不降的气焰已经消磨得差不多了,这五百多清军显然已经失了胆魄,被明军“降者不杀”一通喊,乖乖就放下武器投降了。崇祯此前命令不得杀俘,新军纪律严明,执行起来不打折扣,这五百多鞑子俘虏投降之后,被明军象观摩稀罕物一样地围观,毕竟几十年没有捉到过这么多鞑子兵了!

扑灭了金州城的清军之后,更多的明军加入到了北线围攻八千多剩余鞑子的围攻战中,七倍数量的明军围攻八千多清军,战场上失去了任何悬念。到了第三天,六千多清军战死,两千一百多清军最终选择了投降。三个汉奸将军中,孔有德战死,耿仲明和尚可喜做了俘虏。

捷报报到崇祯那里,崇祯自然是十分兴奋,转而考虑起如何处置俘虏,还有,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两个家伙罪恶累累,一定要杀,但是如何杀,是就地正法还是押回南京再杀,倒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明军乘得胜之威,直扑辽阳。

多尔衮和多铎率领四万残部逃到辽阳,多尔衮让多铎守辽阳,自己率军三万回撤沈阳,以加强沈阳防守。多尔衮此前亲临前线,右腿被流弹所伤,伤势本来不重,多尔衮也没把它当回事。不料回到沈阳,伤势引发了一场高烧,高烧久烧不退,支撑不了三天,多尔衮竟然一命呜呼。

这一来,满清的大权就落到了济尔哈朗手上,不过满清这会儿已经是风雨飘摇,辽阳已经陷入了明军的包围,明军的先锋也已迫近沈阳,沈阳两城加上老弱残兵也不过五万之数,而围城的明军超过了十万。而就战力而言,明军由昔日的绵羊摇身一变,已经变成了一只雄狮,清军此时更像一只病虎,明显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此前多尔衮还想死守沈阳,那时各执一词,满清的高层乱了分寸,各有各的主意。多尔衮主张死守,男女老幼齐上阵,沈阳也有十万人可资守城,只要众志成城,明军就算是大炮犀利,也未必就能攻下这座坚城。豪格则是力主北撤的,豪格本就与多尔衮不和,多尔衮一败再败,豪格也有了底气与之分庭抗礼。代善已经老了,斗志早已不及当年,自然是力主和议。济尔哈朗对于守城也觉得毫无把握,态度介于议和与北撤之间,模棱两可。岂知多尔衮莫名其妙就死了,不负责任地撂了挑子。多尔衮一死,死守沈阳的声音就弱了许多。济尔哈朗与代善太后合计来合计去,无非是两个选择,其一就是突围之后一直往北跑,直到明军追不上为止,其二就是议和,既然此前的议和明朝提出了退到黑龙江以北的条件,也许和明朝一番讨价还价,条件未必就会那么苛刻。

豪格随后就率领五千兵马护着福临和太后去了抚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继续北撤。

剩下济尔哈朗和代善拿主意,两个人议来议去,最后认定先议和,议和不成再突围北撤不迟。

明军的大队人马抵达沈阳城下的同时,佟养和又作为议和的使节来到了明军的大营,这一次倒是真心诚意的议和来了。

崇祯此时已经移驾到了营口,以就近指挥。本来崇祯原计划在东线取得一场胜利之后就摆驾回朝,谁知计划不如变化,稀里哗啦就把清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现下里正是“宜将乘勇追穷寇”的当口,崇祯也不提回朝了,按照崇祯现下里的心气,不攻下沈阳,是断然不肯回南京了。

当崇祯收到多尔衮暴毙的消息之时,心中不免感叹,多尔衮这厮历史上也是因为一点小伤而暴毙,没想到历史已经改变,而多尔衮竟然还是这么个死法,难道是魔咒不成!

隔了两天,清军议和的书信呈了上来,崇祯浏览了一遍,然后便让刘继云召集议事。

吴三桂被崇祯留在了身边,议事当然不会落下吴三桂。吴三桂对于清军这时候议和,鄙夷地说道:

“建奴这时候竟然才想起来议和,他有这个资格吗!我军十几万大军挥师辽阳沈阳,围了辽阳,明日就能合围沈阳,辽阳和沈阳顶多就是五六万老弱残兵,我军派上铁甲战车攻城,辽阳守城兵卒不到两万,攻下辽阳只在旦夕之间。辽阳一破,沈阳也断然守不住,灭了建奴,就在旬日之间,臣请皇上驳回建奴的和议,全力进攻,一举肃清建奴,永绝后患。”

崇祯在议事之时废除了那些虚礼,因此吴三桂这般说辞,众人也不以为忤。只是杜濬与崇祯交流颇多,自然知道崇祯的意思,故而说道:

“自古困兽犹斗,满人若是接受我大明的条件北撤,不战而屈人之兵,臣以为可以考虑。”

白衡度则说道:

“臣以为,满人议和之说,不可接受,清军唯一的选择只有投降,如果清军选择顽抗,等待他们的那就是被肃清的命运。臣以为,满人本就是我大明子民,只因**哈赤悍然举兵造反,与朝廷为敌,致使满人纷纷扈从,为祸辽东。今多尔衮已死,若清军投降,放下兵器,满人仍可重新成为大明子民。不过,多铎所部皆为暴徒,理应剿灭。这样才能根除后患。”

崇祯在此战取胜之前,一心想着将清军全数剿灭,以绝后患。但是打胜了东线那场恶仗之后,崇祯的想法有所变化。清军的骑射在过往固然是冠绝天下,但是遭遇先进的枪炮之后,已经不足以对大明形成致命威胁。东线之战,三万清军围攻一万七千明军步骑兵,竟然就是啃不下来,最后明军的援军一到,清军便只有败逃一途,足见明军的战力已经盖过了清军骑射的战力。即算此后清军还能凭借骑兵的机动性骚扰大明,终究再也翻不起大浪了。

崇祯微微一笑:

“诸位卿家,说得都有道理。我军此次大胜清军,清军胆气尽失,此其一,通过此战,证明我军新式火器战术和新式骑兵战术成效卓著,清军骑射已经无法与之匹敌。清军若想跟我大明展开新式火器大战,他既不具备大造枪炮之能力,也不可能靠买枪炮与我大明抗衡。有此三点,大可不必赶尽杀绝。不错,满人亦是我大明子民,只要他们投降,按照我们提出的条件来做,便与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罢。诸位卿家,我们的主要对手不是满人,我们的对手是日本人,是倭寇。由此而言,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平定辽东,而不是将满人赶尽杀绝。当然,白爱卿说得不错,辽阳必须拿下来,多铎的这一路人马,可不能让他们跑了。”

崇祯说到这里,随即就想到要让清军乖乖地投降,此前提出的让满人迁到黑龙江以北,恐怕是有点不现实,那跟不接受投降几乎是同一个意思。作为后世过来的人,对于种族屠杀当然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民族融合而不是隔离,崇祯在这方面也所知有限,后世的一些道道固然可以借鉴,问题是时代不同,后世那些民族政策能不能管用,还真是难说得很。

崇祯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洪承畴。此前崇祯最想一刀杀掉的就是这个洪承畴,但是此刻的心境换了,想法也骤然一变。后世老毛连溥仪那个末代皇帝都能改造好,毛大人真是有气魄!溥仪《我的前半生》那本书自己是读过的,焉知洪承畴就不能改造!再说了,洪承畴也不算主动投降,拿后世的标准来看,洪承畴也不算一个坏人,时势所迫而已。何况,洪承畴多少还记着崇祯曾经对他的知遇之恩,在北京失陷之前一直回避为清人献策。

洪承畴是个有才的人,对满清的情况又熟悉,要是问问他,也许他能有一些好建议。崇祯想到这里,说道:

“满清想议和也好,或者说投降也罢,那就叫洪承畴一起来见朕,朕倒是想和洪承畴谈谈,也许谈好了,朕可以对满人从宽处置。”

崇祯嘴里这么说,心里其实十分想见到洪承畴,作为后世回到明朝的人,读《李自成》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洪承畴,这个洪承畴是个颇值得研究的人物,说起来洪承畴恐怕是最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了,若是后世的新闻记者,想必一定很有兴趣对洪承畴做一个长篇采访。而自己,很是想了解一下洪承畴对松锦之战的看法,也了解一下洪承畴怎么从一个痛恨鞑子的封疆大吏变节为一个满人的得力干将,他的心路历程,对于崇祯来说,一直是一个谜。就为了这个,崇祯也十分想见洪承畴,至于要杀洪承畴的想法,这时候早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

同类推荐
  •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书中王立群依旧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史记》,诙谐幽默的笔法、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解读,让《史记》这本大部头的书活泛起来,让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研读《史记》的历史爱好者,能很好的了解《史记》。这本书按照《史记》中的行进脉络来进行讲述,抽丝剥茧地勾勒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所示现的智慧更是当下人们可以拿为所用的金科玉律。是一本集合了详实史实知识和读史心得的佳作!
  • 历史掌故(下)

    历史掌故(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英国,当之无愧是影响当代最深远的国家,历史上曾称霸世界近200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文明的国家。纵观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倘若缺少了“英国”的元素,将会是另一番局面。本书用短短二十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英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英国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英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聪明才智,感受英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Penalty Kick的缩写,点球的意思,后引申为竞争、单挑的意思。PK的历史,是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有人的地方,就有PK,只是大家的招数不同。有人用钱来PK,比如石崇和王恺;有人以口才PK,例如毛遂以三寸之舌头敌百万之师;有人以性命PK,例如方孝儒“十族”PK朱棣“九族”…
  • 霸道庄主

    霸道庄主

    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陌生时空,没有万人敌的高强武力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绝世文采。无奈只能沦为一个农民。玉佩空间在手,农民也疯狂。
热门推荐
  •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她,白天是人人敬仰的外教,夜间是神秘诡异的特工。不仅拥有跆拳道黑带八段的师贤资质,更是某间谍机构最神秘的开创者,却没有任何男人来问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某件不可告人的国家机密甘愿牺牲自己,灵魂却意外跌落穿越时空。嫡女丧母,继母横行,姐姐妹妹一起来踩,好不容易熬过十二却被继母聘给三都(毒、赌、独)公子当妻子。更可笑的是,无意中撞见自己的丫鬟和未婚夫苟且却不敢声张,转眼让人推下假山害死。午夜梦回,棺材闹鬼。当间谍女穿至废材女,放倒继母,踩扁姐妹,气死未婚夫,捶太子,打王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虐废一群渣男渣女。看废材修炼大家闺秀,瞧间谍稳站高位宝座。怎么,不服?王妃尽管去,本王给你收拾残局。
  • 吴钩吟

    吴钩吟

    武昌城南湖边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卷入江湖纷争之中。时处大明中后叶,江湖被两个帮派垄断,以长江为界限,江北为群英会,总舵在华山,江南为六合教,总舵在庐山,数十年间,两个帮派仇杀不断。两兄弟因为不同的际遇,各去了一个帮派。江湖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能否让他们兄弟俩失掉本心?与此同时,南国倭寇兴起。在国恨家仇,爱情亲情面前,他们是是刀剑相对,还是罢手言和?是互诉离别之情?还是共同抵御外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或许这不是江湖,仅仅是两个失了本心孩子的一次自我救赎……本书不是种田升级文,多的是侠骨柔情,江湖佳话与儿女情长。喜欢武侠的朋友请多多支持。
  • AN ICELAND FISHERMAN

    AN ICELAND FISHER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世琉璃

    一世琉璃

    第一次见到她时,在飘洒的樱花树下,他悄悄印下一吻;接着怕黑的她:“凌哥哥,我怕你怕黑来陪你睡觉。”后来,他送她一个琉璃的翅膀,自己偷偷的留下另一半。问:“凌哥哥,你为什么要留下一个本应该送给我的小翅膀?”答:“因为,你太笨了,我怕你都丢了会哭,所以我替你留下另一半。”最后他在婚礼上许诺:“我会给你一世琉璃繁华。”(这是一个爆笑宠文,喜欢生活中小温暖大感动的你,欢迎你来品味。对不起,前一段时间因为期末考试耽误了更新,以后不会这样了。)
  • 最强神医

    最强神医

    女神相伴,魔女相随,他医道风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纵横两界。黑暗世界降临,祸害苍生。
  • 高叫你的名字

    高叫你的名字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一,收录了刘建超的小小说作品,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武神造化

    武神造化

    武灵大陆,唯武独尊,强者一怒,血流成河,弱者庸庸,受人欺凌。少年方辰从一个小地方,携神剑,一步步从微末崛起,在这天才辈出的世界,争霸天下。
  • 天狱霸血

    天狱霸血

    与天斗智!与地斗勇!与人斗狠!顺应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而少年洪衍自‘天之涯’走出,誓要做那自由之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他一样,但他知道他必须那样做,因为这就是命!
  • 美女缠上我

    美女缠上我

    三年前我差点死掉,三年后,我从回都市,既然被一群美女看上啦,她们有的可爱,有的性感,有的冷落冰霜,有的热情似火。。。。。。,各式各样,如百花一般。
  • 风雨后的阳光

    风雨后的阳光

    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和散文,作者用最精致的语言,最幽默的文字,并且用最为调侃的笔调,来诠释生活中的苦涩和平凡。作品从平淡中彰显出雅致与独特,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