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7600000314

第314章 似曾相识

“正如前番所言,曹丕之所以这般大方,诏告天下册封司马懿为汉中王,为的就是让我们和司马懿动起来,他好从中渔利。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将计就计,骗出曹丕主力,然后趁着河北空虚,一举剿除曹氏根基,如此便可一战而定天下了!至于司马懿,就由赵王爷将他剿灭即可!”诸葛亮侃侃而谈道。

“孔明此言虽是有理,但是如何能骗出曹丕主力尽数南下呢?”法正皱眉问道。诸葛亮也不卖关子,直接指着沙盘道:“陛下请看,如今曹丕在黄河以南,唯有弘农和河南二郡。曹丕主力若是渡黄河作战,我等只需以荆襄水师进驻黄河,截断其归路,将曹丕大军尽困于河南之地,将其尽数歼灭,同时命马车骑自并州进兵,扶风王自河东进兵,趁着河北空虚,可一举而下河北,届时何愁曹丕不破呢?”

“孔明,你这计谋虽然巧妙,但是别忘了,荆襄水师已经开不进黄河了!”法正话里有话地提醒道。自从前年刘备被困荥阳,曹操为了阻截荆襄水师,就在黄河河南郡那一段上每隔数十里,就要拉数十道铁链,以阻截水师。除此之外,还在黄河水道中安置了不少铁锥暗礁。这种情况下,除非荆襄水师的战船化身为黄河长蛟,否则是休想再来去自如了。通过这种手段,曹丕总算是保证了某一河段的安全。这样自己就算在河南战事不济,总算还有条归路。

诸葛亮闻言也不意外,只是自信地笑道:“凡事有利有弊,曹丕自以为靠着几条铁链,就可以困住我荆襄水师,实在是太过自以为是了。亮虽不才,但也思得几条计策,以破这些封锁!”

“哦?孔明有何计策,可破解这横江铁链?”问话的却是刘备,声音还比较急切。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刘备能够以弱胜强,固然有曹操战略失误的缘故,但是荆襄水师封锁黄河数月之久,让河北的援助无法抵达兖州,这才造成了局部的以多打少。否则的话,只怕没这么轻松。而第二次北伐惨败,固然有庞统掣肘的缘故,但是也是因为水师无法自由行动,才坐看曹洪逃回河北。可以说,水师能否在黄河自由行动,几乎决定了刘备的成败。也正是因此,刘备才对破解曹丕的铁链这么感兴趣。

“陛下,臣隐居隆中之时,便制得一物,名曰油柜车。此物乃是由普通辎重大车制成,极为易燃。曹军铁链虽然锋锐,但是我军若以小船木筏载以柜车,自黄河上游顺流而下,就算被铁链所阻,就引燃柜车,足以将铁链烧断!”诸葛亮细细言道。

“如此即可?”刘备有些难以置信地道,却听得诸葛亮十分肯定地道:“臣已在渭河之中实验过,确是可行!”

“那好,铁链可以如此除去,那么河中的铁锥又待如何?”法正皱眉继续问道。就算没有了铁链,那些丛生的铁锥和暗礁,也是很难让水师来去自如。

“此事我亦有计了!”诸葛亮已然是信心十足地道,接着详细解释道:“暗礁之所以为害,只因我等不知其所在何处。如今我等可先以木筏于船队之前先行,待其被暗礁所阻,探出暗礁铁锥所在,便可将其扫除,以保障航道!”

“如此甚好!”刘备闻言点头道,他知道诸葛亮生性谨慎,肯定已经实际操作过了,然后才敢提出这个计划。现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看怎么能将曹丕的主力引诱南下一举歼灭,然后才能乘虚而入。

“至于如何将曹丕引诱南下,这个计策,臣亦有定论了!”诸葛亮笑道,随即将自己的计策尽数说给刘备听了,后者听了之后,也是连连点头,称是妙计。

数日后,刘备下令自荆州和豫州以及兖州调兵至南阳,准备走新城攻打汉中的司马懿。据说刘备本来准备动用西川的人马的,但是广汉王赵峰上奏,称前番进取关中之时,川军死伤甚重,因此暂时难以肩负起这个重任,刘备便从中原和荆襄调兵。

而就在刘备如火如荼地调兵准备收拾司马懿的时候,一份书信出现在了魏国皇帝曹丕的面前。一看署名和落款,曹丕也是极为意外。

“司马朗?”曹真看了之后也是一阵惊呼,再一看内容更是大吃一惊。别说是他,就算是贾诩这么智谋深远之士,也对这封来信感到极为意外。司马朗乃是司马家的长子,如今司马懿被困汉中,司马家由于之前反对曹操,在攻下河东郡之后,所有十三岁以上的男丁全都被凌迟处死,十三岁以下的充军为奴。就连曹操之前征辟的文曹掾司马孚,虽然有荀攸等人为之求情,最后还是被贬为庶民。倒是司马朗虽然被困兖州,官职也不过是个山阳郡丞,却还是得以保全性命,安享富贵。

在这封信中,司马朗告诉曹丕,自己添为山阳郡丞,已经取得了山阳太守宋宪的信任。如今刘备调兵攻打汉中,中原之地兵力空虚,自己愿意策应曹丕大军进驻兖州,夺取中原。事成之后,只希望曹丕能够对司马一族网开一面。这封信一的到来,顿时引起曹魏一阵哗然。

哗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件事和当年曹操设计刘备实在是太像了,无论是司马朗还是糜芳的身份,还是写信的借口和理由,都实在是太像了。当年曹操是借口攻打袁谭,如今刘备是要攻打汉中,这种理由怎么看都不像是站得住脚跟的。

果然,程昱首先开口道:“陛下,此事只怕是有诈。刘备实力雄厚,司马懿不过数万人马盘踞汉中。若要征讨,遣一上将即可,怎么会将中原兵马全都调空呢?以臣之见,此事定然有诈!必是这刘备意欲将我等诱入中原之地,然后包围歼灭之!”

“臣亦觉如是!”刘晔和满宠也是点头赞同,曹丕一看众人尽皆认为这其中有诈,当下也是说道:“既然诸君皆以为其中有诈,那么能否将计就计,给刘备一点教训呢?”

众谋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程昱指着地图道:“陛下请看,刘备意欲以司马朗为诱饵,将我等骗入中原。此时刘备大军,必然尽数集结在中原地带,我等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假意答应司马朗挥军南下,待渡过黄河之后,就突然转向,不攻中原,转而去攻取南阳之地。只需攻下宛城坚城,便可在刘备的腹地插上一颗钉子,日后攻取荆襄,或者进取关中,甚至进军中原,皆是应变自如了!”

“有道理!”曹丕点头道,南阳乃是天下少有的大郡,人丁不下五十万,简直抵上了半个州。若能将南阳和河南、弘农二郡连成一片,那么曹丕就在黄河以南站稳了脚跟。自己数十万大军南下去攻打宛城,除非宛城聚兵十万以上,否则的话也是很快就会被攻破。

“再者,胡骑营已经训练完善,此番进军,可以令这四万胡骑南下,在南阳之地野战,足以将刘备铲个来回了!”说这话的却是曹洪。曹操的早逝,却让曹洪意外地获得了好处。历史上他因为不肯借钱给曹丕而得罪了这位皇帝,结果曹丕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下狱。如今既然没有借钱这档子事,曹洪还是安安稳稳当他的范阳王。

“皇叔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我就作书回复司马朗,准备依计行事。另外,调取牵绍的胡骑营南下,将北疆防务,暂且交给镇北中郎将田豫负责。”曹丕点头道,话说完之后,却发现贾诩一直没有说话。

“太尉,你是不是感觉有何不妥?”曹丕奇道,贾诩闻言似乎稍微一愣,最后却是罕见地有些不确定地道:“仲德此计甚妙,只是臣觉得,刘备帐下多是智谋之士,不会料不到这些。我等若是轻易举大兵南下,那么一旦黄河水道再被刘备截断,我大军归路被断从而滞留河南,岂不是危矣?”

“文和未免多虑了,黄河之上铁链纵横,暗礁丛生,荆襄水师早已是寸步难行了!”程昱不以为然地道。作为铁索横江的创始人,程昱对自己这个大巧若拙的法子甚为得意。但是他也不想想,靠几条铁链就想困住刘备,这也未免太不现实了吧。曹丕听了之后,也是思索了一下,最后终于拍板了。

“仲德所言不差,但是太尉所虑也不是杞人忧天,凡事还是谨慎为妙。这样吧,此次出兵河南之地,朕就不御驾亲征了。传令下去,以夏侯霸为前部,曹洪为中路,曹彰为后路接应,程昱随军参知军务,待朕作书回复司马朗,按稳住刘备等人。再多派细作,探清刘备虚实之后,即刻起兵三十万南下黄河。渡河之后,攻打南阳和荆襄之地!”曹丕详细布置道。

三十万大军,这也是曹丕除去各地驻军之后,能拿得出手的最大的本钱了。虽然有些冒险,但是众人都知道,己方实力不如刘备,要是一直耗下去,最后绝对是凶多吉少,必要时还是需要行险的。此战若能胜,便是可以将荆襄和中原之地攻取一部分,日后继续和刘备掐架,也能多增加一些本钱。

数日后,曹丕亲笔回复司马朗的御书,出现在了长安城中,昭烈皇帝刘备的面前。看着曹丕那俊秀潇洒的字体,刘备笑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周家窑往事

    周家窑往事

    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戏子出身的京城女子夏茜烟来关东寻夫不见,流落至关外宁县,幸遇富户子弟赫老六将其收留。时逢关东土匪猖獗,官场腐败,军阀肆虐。把一片祥和的关东辽西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故事以此为背景,以人物夏茜烟、赫老六为主线,讲述了以周家窑的百姓与土匪、贪官污吏、军阀恶霸周旋抗争的过程。着重描述了以赫家为主的几个家族兴衰,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悲欢离合尽现其中。伴随着关东风情和关东人的侠义,展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关东人生活。
  • 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拥有灰色眸子的凡人以及这个时代的第三种颜色——在灰暗的色调中突显出来的红色。
  • 大秦第一学渣

    大秦第一学渣

    被俘又如何,受虐又如何,待到本源之力觉醒,我就是保卫大秦的战神!剧毒又如何,虫蛊又如何,喝我一滴精血,包你药到病除,吃嘛嘛香!没有资源又如何、没钱泡妞又如何,超神兑换一秒搞定。古剑换AK,美玉换香水,只要你有,我就敢换!手指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以我学渣之身,还你一个永恒的大秦,可否?*****************************************(新书不易,每天认真更新,求收藏支持!)
  • 华夏扬威

    华夏扬威

    1938年冬,上海滩的扒手“飞毛腿小四儿”因无意中盗窃了国军军统与德国秘密交易的神秘宝石而被日军捕获。1939年日军要求德国撤销对国军销售武器和军事培训,作为条件中的一条,四儿与几名各国特殊领域的人员被日本秘密交予德国。后经纳粹黑魔法实验,使之几人灵魂合一,并且来到特殊的空间面位。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从此一段属于中国人的传奇就此展开。。。。。您的收藏就是我写书的动力,求收藏本书。。不愿追书可先收藏,等养肥了再看
热门推荐
  • 踏九天

    踏九天

    碧天苍苍,我本浮云一粒,大地茫茫,我乃沧粟一颗。北极荒原,少年仗剑而出,冰火两重天!超乎想象的小魔女,在这个有知识就任性的年代…什么灵兽,什么异族,还有所谓的传奇…我只想踏破九天,纵横宇内,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
  • 国宝有秘密

    国宝有秘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大武斗

    大武斗

    李承恩,一个平凡的少年,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一辆自行车,载着一只孤单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因为身份低微,处处受人白眼,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后他决心变得强大,而机缘偶遇得到一位神秘老者相助,又在一部名为《大武斗》的游戏中获得一些成就,最终他成为一个虚幻与现实同样强大的存在!若想知道这少年是如何成长的,请各位一直关注此书!
  • 我的女友是妖怪

    我的女友是妖怪

    会读心术就是妖怪吗?不,她不是!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也只愿做个普通人。能读人心,却无法读懂人情,她恐惧那份冷漠更寒心那个称谓‘妖怪’……她以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做一只孤独的‘妖怪’。没有情爱,没有牵绊,但是——“赵含灵,从今天起,我,方眩晨要追求你!”他不怕她吗?真的可以吗?她要学会用心,而不是读心。“美人蝎子……或许更适合你……”她信了他,可,最终仍敌不过初恋情人的思念吗?或许,她真的只适合孤独……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本书是最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温亚军的作品集,共收入作家的近三年来己发表的作品10余篇。
  • 美人天下:倾国倾城展容颜

    美人天下:倾国倾城展容颜

    她是失踪十年的将军之女,在姐姐倾城大婚之日重现京城。秦王请命娶她为妃,只为报复她姐姐的负情。本是冲动之举,不成想却惹出一段孽缘,当他对她渐渐心动,他却忽然发现她已身中数毒,并且,无药可医。(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原解

    大学原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错过七年仍爱你

    错过七年仍爱你

    他们是亲梅竹马,他莫亦珉冷酷,霸道,腹黑全校的第一名校草,她顾艾琉呆萌,乐观。他莫亦珉把全部温柔给了她顾艾琉,但她却误会了他,却在经历许多事后,她发现她顾艾琉爱的原来一直都是他莫亦珉,但她爱他远远少于他爱她,九年的时间里,顾艾琉变了,变得胆小了,而莫亦珉依然是冷漠如冰,当她小声而且低着头问莫亦珉:你...还没等顾艾琉说完,莫亦珉把顾艾琉的手拉到自己心脏的位置说:那里一直有你在.一瞬间顾艾琉哭了...
  • 盛夏之约

    盛夏之约

    凌芳馨二十多岁的年纪,早已离开学校,她进入新的公司,默默无闻三年后,终于成立了一个女子组合,这一年,她正式在韩国出道。刚出道的她们,知名度很低,走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认识这几个人,但是凌芳馨相信自己,她始终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星……
  •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1]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于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的历史,刻画了为数众多的英雄人物。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本书是原著缩写本,适合青少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