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7600000214

第214章 有些事情只做一次是不够的

白天还是平静流淌的垫江,忽然间波涛汹涌,直往下游冲来。沿江两岸稍微低一些的河滩,已经全都被淹掉了,现在大水正汹涌澎湃地往自己的大营直接摧枯拉朽一般推过来。

“快,快撤!”饶是严颜性子一向沉得住,遇到这大自然发了飙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招呼大军尽快撤退。但是洪峰离这里不过百来丈,瞬息便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算是将沉睡的将士们全都唤醒都做不到,更别说及时避开了。

轰隆声中,川军的大营泰半被淹没,不少士卒还在梦中就已经葬身鱼腹。或许这还算幸运,因为他们免去了被活活淹死的痛苦。在地势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士兵们总算能够稍微有点时间能够反应过来。但是半夜三更漆黑一片之时,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除非是水性极佳之辈,否则也很难幸免。大军一片混乱,每个人都摸着黑往尽量高的地方爬去,到底有多少人被淹死,多少人又被踩踏而死,没人能说清。

严颜是幸运的,他和吴班还有数百名亲兵驻扎在一个小土坡上,并没有被大水给淹到。但是他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等到天亮,严颜看清了自己大营的惨状之后,久经沙场的他也不禁骇然。

四万大军驻扎的大营已经被淹的七七八八,整个营地所在处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大水塘,上面漂浮着数不清的川军将士的浮尸。还有一些会水的人虽然侥幸没被淹死,但是在水中挣扎的他们,只怕也熬不了太久了。

“将军,赵峰杀过来了?”就在这时上游百来只大小船筏顺流而下,看旗号正是汉中军的。严颜喘了口气,正准备叫人接战,最终却是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在他身边的这几百人都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更别说泡在水中还没死的那些川军了。在看到船筏之后,这些人只剩下求生的份,哪还有勇气和对手再去肉搏呢?

“老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吴班看着这险恶的形势,已经欲哭无泪了。严颜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敌军船筏,最后涩然开口道:“元雄,你还年轻,没必要在这里枉死,就投降吧!刘玄德素来不杀降,你若投降他是不会为难你的!”

“老将军,那你呢?”吴班听出严颜话里有话,不由得心一揪,连忙问道。

“我严颜深受蜀公父子两代知遇之恩,如今年近六旬,时日无多,难道还要在临死之前留下骂名吗?如今数万大军尽丧,唯有一死,以谢蜀公!”严颜说完这句,随即拔出腰间长剑就要自刎。吴班早就注意着严颜的动作,后者刚一拔剑连忙上前一把拉住哭道:“老将军一旦求死,我等又有何面目独生?此番兵败非老将军之罪,实乃天灾尔!”周围的人反应过来之后,也是连忙簇拥上前拉住严颜不让他寻死。是役,陆逊水淹四万川军,淹死击杀近三万,最后连同主将严颜和副将吴班在内的万余川军被俘。而后陆逊利用投降的吴班,说服巴西太守庞义投降,轻易便平定了巴西。只待稍微休整一下,收集到了足够的船筏,就率领大军沿垫江南下直取成都。

这一切赵峰和张飞自然不知道,前者在占据绵竹之后,第三天就有川军前来攻打。但是向存和扶禁是什么货色,历史上以十比一的兵力优势,尚且奈何不了霍峻,现在自然也奈何不了赵峰。二人挥军攻打了数日,绵竹关依旧还是固若金汤。与此同时,张飞和诸葛亮也已经抵达雒城,张任不得不集中精力先对付眼前这两人再说。

葭萌关前,贺齐的一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有些天了。按照约定好的,只待关后燃起了烽烟,就趁势攻关。等了两天,就在贺齐感觉不大对劲,这天准备派人去打探一下的时候,盼望已久的烽烟终于升起来了!

“攻城!”贺齐一声令下,数十架云梯立即架了起来,一队队士卒顺着梯子爬上去。出乎贺齐意料的是,攻城的部队几乎没受什么抵抗,直接就攻上了葭萌关。而关上除了不到千人在抵抗,其余的竟然是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是贺齐将军吗?”就在贺齐准备找个人来问问详情时,却听得有人在招呼他。就在这时几名穿着川军衣服的士卒走过来,贺齐仔细一看,当先一人赫然便是王平。

“子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守军人呢?”贺齐有些纳闷地问道。此时大军已经全部攻入葭萌关中,却不知道万余敌军到底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嘿嘿,都方便去了!”王平奸笑道,看贺齐一脸不解,连忙为他详细解释道:“我等假扮运粮兵进入葭萌关后,在守军的水源之中偷偷下了足量的巴豆,现在一万大军全都拉稀去了!城里没这么多茅厕,全到关后的山上去了!”

“什么?”贺齐闻言也是神情极为古怪,这时一阵风吹来,贺齐隐约能闻得风中有股臭味。光是想象一下一万人在山上拉稀的场景,贺齐已经觉得这实在是有够壮观的了。“快趁着川军拉得腿脚发软,将他们尽快收降!”贺齐总算还是及时反应过来,连忙布置下一步的行动。王平点了点头,自是率人去活捉那些快拉得动弹不得的川军。由于王平的巴豆建功,贺齐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葭萌关,守将冷苞和邓贤被生擒。当然,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兵不血刃拿下葭萌关,付出的代价就是贺齐和王平不得不再去清理那漫山遍野的黄金,这种臭便宜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倒也是一言难尽。

类似的一幕也在剑门关上演,所不同的就是实施者变成了牛金,而朱然上次在定军山已经见识过了这一招,对此也只是稍稍意外一些而已。而守将吴懿在被生擒之后也说出了他那句千古明言:我既被捉,如何不降?(奶奶的,南天在整部三国演义里,就没见过投降还投得这么理直气壮的,这吴懿当真是难得的人才啊!)

在吴懿的带领下,朱然和牛金一路从剑门关经梓潼郡,畅通无阻直至绵竹关,一路上关隘纷纷被吴懿说降了。与此同时,王平和贺齐也率军自葭萌关赶至绵竹关,途经汉嘉郡诸县也是望风而降。至此,刘璋治下只剩下广汉郡、蜀郡和犍为郡还在他掌握之中。汉嘉郡守李恢,也刚刚被诸葛亮说服投降了。眼下张任死守广汉郡的雒城,充其量也就能挡住张飞和赵峰,却无法阻止已经解决了严颜的陆逊,顺着垫江南下直取成都。当然,陆逊身边也只有不足两万人,而成都守军足足有三万,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南下威胁成都,毕竟他还可以从汉中乃至荆州调兵增援。只不过以陆逊的才智,还不至于用这种笨主意。而刘璋的意志,也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脆弱,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至于现在,贺齐和朱然率军前后相差一天赶至绵竹之后,赵峰麾下也已经聚起了三万多人,兵力上的劣势已没有。不过张任此时也得到了消息,连忙将向存和扶禁调回雒城死守广汉郡。赵峰全力追击,却也只是来得及追上对方的尾巴小小打了一仗,未能歼灭川军主力。张任聚拢最后的五万余人马,准备死守成都最后的门户雒城。

“当机立断,壮士断腕,张任确实是当世名将啊!”追击向存和扶禁未果之后,贺齐也是感叹道。留下朱然镇守绵竹,赵峰率领两万人马前往雒城,汇合张飞与诸葛亮对付张任。

“伯涛,想不到你这么快就攻破了葭萌关天险,当真是令人佩服啊!”中军大帐中,张飞对赵峰的行军速度也是不吝赞美之词。但是没有人觉得张飞是夸大其词,以不过数万人马就能袭破这天下雄关,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三将军过奖了,承天之幸,让我走通了阴平关,才侥幸一举成功。比起三将军和诸葛军师增兵增灶算计张任,赵某却是差远了!”赵峰谦虚道。一时间众人相互吹捧,气氛极为融洽。

“只要拿下雒城,就能直捣成都了!”张飞信心百倍地道。不过赵峰倒还是不敢大意,历史上刘备取川,一开始也还是顺风顺水,江油、涪水关不费吹灰之力全都拿下了,却在雒城城下被困阻了将近两年,就连庞统都挂在了落凤坡。刘备之所以花了整整三年才拿下西川,可以说这个雒城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历史重演轮到自己面对它,岂敢大意?

“将军,陆伯言将军飞鸽传书!”就在众人吹牛打屁之际,忽然有人来报陆逊那边的军情。张飞是主将,首先接过军报一看,不由得表情甚是古怪。众人传阅一周,除了赵峰和诸葛亮,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严颜大军尽数被歼,巴西已被攻克?”马谡看了军报之后喃喃自语道,语气里满是不信,一旁的杨仪更是疑惑道:“陆伯言未免夸大其词了吧,赵将军调兵之后,他那里只有不足两万人马,如何能击败严颜四万大军?”

“兵法之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啊!”赵峰感叹道。这时诸葛亮向张飞谏言道:“三将军,既然陆伯言已经平定巴西,何不令他南下沿垫江直插成都,早**迫刘璋投降呢?我等也好速战速决,免去与张任交战啊!”

“陆伯言手上不过万余人马,如何能逼迫刘璋投降?”张飞虽然也很想尽快解决战斗,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呵呵,虽然成都尚有数万守军,但是刘季玉生性懦弱,未逢战事,更没有被人打到过成都。如今一旦陆伯言兵临城下,只怕他定会魂飞魄散,至不济也要招呼张任回防成都,我等在雒城,自然有机可趁了!”诸葛亮信心满满地道。

“这倒是!”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张飞也是明白过来,连忙回信陆逊让他依计行事不提。赵峰看了看诸葛亮,这老兄确实是有一手,用计的时候把对方的性格特点都算在内了,自己还要多向他学点啊。

不说赵峰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这天晚上,他正准备休息之时,却听得帐外哨兵来报:诸葛亮前来拜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将明

    将明

    李闲因命相被皇家追杀数十年,隐身农家劈材喂马读兵书。不甘平庸的他,誓要推翻隋朝。纵横沙场,挥斥方遒,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前世在课堂里学习唐朝盛世,现在自己书写李家历史,帝国旗号上终究还是冠以他姓。
  • 开元

    开元

    穿越吧!不要一个人穿越,要带上你的部下,带上你的军火。穿越吧!虽然你是一个抗日战争中的战士,但是你的信仰一样不会变。穿越吧!在另一个空间,有和你流着相同血液的中华儿女需要你帮他们阻挡侵略。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曹昂新传

    曹昂新传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华大地上,各路英雄互相攻伐,争战不休。曹子修,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不通文史的年轻副镇长,因公殉职后穿越到了197年,附身在宛城之战前夕的曹昂身上,开始了新生。且看他如何逃脱淯水之劫,和周瑜、诸葛亮、陆逊等人斗智斗勇,收名臣,降良将,纳美人。金戈铁马,夺他个万里江山,成就一番皇图霸业。
  • 君唐

    君唐

    那年,唐太宗李世明才刚坐上位;那年,燕郡王李艺还未反唐;那年,让李世明说那句话的蝗灾还没开始;也正是那年,一个男人忽然来到了即将开启的盛世繁华的贞观之治的唐朝;成为一个春楼老鸨之子;于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热门推荐
  • 溺宠之夫君只准宠我

    溺宠之夫君只准宠我

    黑道至尊的掌上明珠莫羽雪穿越成水府最不受宠的女儿,被寒王休了。好!休了就休了,反正我不爱你。成为魔宫教主夫人还天天要和小三小四的斗,武林盟主的女儿嘛,先给你来和龙炎毒,又来个公主好,破了你的相看你还勾引谁,看穿成水轻舞的莫羽雪如何智斗小三,看穿越女和魔宫教主的……我只要你爱我一人——水轻舞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楚殇辰……
  • 凌剑录

    凌剑录

    独战天下只为今生无憾!……极北之域,五个大陆争雄,在灵气充裕,灵修主宰的玄灵大陆。家族,一个人的基础;势力,决定未来成就。而势力纷争,家族争霸,弱肉强食,决定在你而命不由你。“我今生只爱一女足矣!并不求万千兄弟为我两肋插刀,只求知己挚友!谁若动她?动我兄弟者!虽远必诛之!”一个跟随一头狼狩猎的稚嫩少年豪言壮志,却家族弱小,不被人看起。身世坎坷,且天生排斥灵气,他却毅然选择剑修。此后,冰火属性觉醒,执冰火之剑,踏万古仙兽,冲破九霄!且看少年如何逆天而行,掌控万千生灵!斩山河,破九霄!为她!为兄弟?
  • 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本书用真实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与执著。书中那些关于成败的睿智故事,经典而具有震撼力,小中见大,告诉你投机和侥幸换不来成功。是坚持、坚强、独立、智慧、专注、自信、勤奋和乐观等品质筑就了辉煌的成功路。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你的工作,成功指日可待。108篇故事,字字珠玑,给你成功者的经验;108个路标,个个鲜明,引导你一步步走向成功。读完本书,你对成功的认识将有本质的飞跃:你会明白成功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你会正确面对暂时的挫折。甚至,某天不经意地一抬头,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站在通向成功的路口,需要的只是迈出坚定的一步。
  • 还能孩子多久

    还能孩子多久

    一个温暖,一个冷漠,一个热烈,三个性格迥异的女生,两两相遇,成为知己。因为爱情,她放弃了与她的友情;因为亲情,她不惜设计害她;当三个家庭都遭遇巨变时,真相在此时浮出水面…… 三段纠缠交织的人生,三个用刺青铭记青春的SUPER GIRL——最初的陪伴让她们爱到把自己全部忘记;最后的背叛让她们恨到可以让对方去死!时光不动声色地带走了她们充满孩子气的年纪,她们,一瞬间长大。
  • 空岛恋歌

    空岛恋歌

    青春路上的关于好或坏的故事,都带着满身的荆刺,越刺越痛,越不能忘。
  • 谁说丑就不可以爱

    谁说丑就不可以爱

    清秀干净的脸上嵌着的那一双那么有故事的眼睛,深邃的让人发寒!学习永远是全校第一。家世就更不用多说了,他像磁铁般的吸引着女孩子,却又像个刺猬一样让人难以靠近。高傲的就像站在崖峰上的鹰!
  • 重生之逆命传奇

    重生之逆命传奇

    生,即为命运无法摆脱之苦难枷锁。死,乃是人生恩惠所享最后的安宁。神界至尊修罗神主不惜历经百世轮回,来寻找三途川尽头的彼岸之地,只为找到那能够扭转生死的往生之果来拯救自己最爱的那个女人。百世轮回犹如南柯一梦,一朝醒来,修罗神主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一个凡俗界少年的身上。这一世,我要重塑修罗躯,重凝修罗血,待到重回巅峰之日,便是踏破生死界限之时!重活一世,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挣脱这天地规则,打破那生死轮回!书写属于我自己的——逆命传奇!
  • 权少要吃回头草

    权少要吃回头草

    三年前,震惊京城的一起离婚案尘埃落定,落魄千金净身出户远走他乡。三年后,前夫荣登c国富豪榜榜首,她却携神秘宝宝低调归来。温家老宅外,他死死攥住她的手腕,“孩子是谁的?”她娇俏轻笑,温柔地抵在他耳边轻吐热息,“想知道?把他从监狱里捞出来,我就告诉你。”“哼!”他横眉冷对,“想救姘头?把复婚协议签了先!”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非十二子

    非十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