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7600000112

第112章 甄家有事

“姐姐?”跟着赵峰回到家中的甄宓,赫然发现姐姐甄姜突然出现在家中。

“夫人,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赵峰眼见甄姜表情不大对,脸上还有明显的哭过的痕迹,连忙问道,

甄姜闻言转头看了看赵峰,随即又看了看甄宓,这才艰难的开口道:“小妹,爷爷过世了!”

“什么?”甄宓闻言大吃一惊,随即感觉天旋地转般眼前一黑,顿时瘫倒在地,赵峰慌忙一把将她扶住,同时制止住准备喊大夫的甄姜道:“只是伤心过度,不碍事的。”一边说一边将甄宓抱到一边放下,掐了掐她的人中,揉揉她的手掌心。不多时甄宓悠悠醒来,看了看眼前一脸焦急的姐姐,“哇”得一声大哭道:“姐姐,我要爷爷!”

“小妹,爷爷已经去了!”甄姜一边强忍住泪水,一边尽量安慰道。甄宓这一顿痛哭当真是天昏地暗,直至哭到没有力气了,这才有些昏沉地睡去。甄姜将她抱进房里盖好床被,轻叹一声为她带上门悄悄出来。

“夫人,你也不要太过伤心了!”赵峰拍了拍甄姜的肩膀安慰道,甄姜轻轻点了点头,随他一起坐下。

“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事?”赵峰忽地问道,甄姜闻言却是有些讶异地看了自己夫君一眼,半晌才点了点头,有些自嘲地笑道:“我早该知道瞒不过夫君,不过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就是了。”

“想必是老爷子过世之后,家中产业纠纷吧。”赵峰推测道。别说甄家这种大富大贵之家了,就连那些普通人家,往往因为遗产分配都是要闹得不可开交,这种事情见也见得多了。

“夫君所料虽不全中,亦相去不远。”甄姜叹道,这才向赵峰细细道来这其中的缘由。原来甄飞膝下有二子,长子即为甄姜、甄宓的父亲甄彬,次子乃是甄正。甄彬早已过世多年,甄正却是出仕于河北,乃是袁绍手下的一名主簿。眼下甄飞逝世,甄彬后人中男丁只有一个幼子,因此这家产基本上就是由甄正继承了。

“他继承就继承呗。”赵峰听甄姜讲清这来龙去脉,随口点评道,话一出口就知道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

果然甄姜接着道:“二叔已经接手甄家在河北的所有产业,但是徐州和江东的产业却是向来均由我主持的,眼下二叔还想收回这一部分产业。非止如此,他还派人催促小妹尽早与袁家二公子完婚。就在刚才,我才刚刚打发走他派来的人。”

“竟然如此?”赵峰听到这里也是有些意外,随后揣测道:“夫人,你这位二叔怕是其志不小,不仅想继承家业,怕是还想在袁大将军麾下飞黄腾达吧!”说到这里赵峰也不禁有些鄙视这个甄正的人品,自己老子尸骨未寒,忙着争夺家业也就罢了,居然还逼着侄女嫁人为自己谋求利益,这也做得未免有些过了。

“二叔做官多年,自然是越做越想做了。”甄姜轻轻一句带过,随即有些担忧地道:“眼下甄家在徐州和江东的产业只占了不到总体的三成,若是和二叔作对,只怕我也未必能支持得住。”

“别怕,实在不行还有糜家呢。只要你和糜家联手,我倒不信你二叔能够在徐豫扬三州有什么作为。”赵峰安慰道。他知道甄家商铺在刘备治下这三州主要是收购粮食和食盐,出售的却是马匹这些北方特产。只要掐住他的货源,不愁他不就范。甄姜闻言却是皱了皱眉头,最后才道:“糜家终究是外人,万一要是和他们联手,只怕二叔又要说我吃里扒外,是甄家不肖子孙了。”说到这里甄姜却是转头看着赵峰,直到快把他看毛了,这才开口道:“倒不如与赵家联手。”

“赵家?”赵峰闻言一愣,想了想才有些不敢确定地道:“你是说我结拜大哥,会稽太守赵昱那个赵家?”

“没错!”甄姜点头道。看着赵峰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甄姜知道他不清楚这其中的详细情形,索性挑明了和他讲道:“你还不知道你这位大哥现在有多有钱,自从来到会稽之后,他开田晒盐,去年一年家产足足翻了数倍,眼下就是和糜家相比,也相去不远了。”

“我靠,他现在这么有钱?”赵峰这次是真的出乎意料了,甄姜闻言白了他一眼道:“你大哥对你还是很够意思的,每个月卖盐的红利都还是分你三成,糜子仲卖酒的红利也不过分你两成。只是夫君你整日忙于军务不太管家事,不知道罢了,不过我都帮你打理了。”

“晕,一不小心咱也是有钱人了!”赵峰只觉得有些晕乎乎的。虽然知道赵昱和糜竺为了和自己搞好关系颇下了些本钱,但也没想到自己现在这么有钱。

“那既是如此,我马上写信告知我大哥,让赵家的商铺与夫人你名下的商铺联合起来,抵制你二叔!”赵峰拍胸脯保证道。甄姜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点,接着却还是有些皱眉道:“二叔之事暂且不论,小妹那边又该当如何?”

“姐姐你就告诉二叔,就说爷爷过世了,我甄宓要为爷爷守孝三年,在此期间绝不嫁人!”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的甄宓当下接口道,说完不顾赵峰和甄姜一脸错愕,转身跑进自己房里。

“也只能如此了!”甄姜叹道。赵峰看她还是有些愁眉不展,当下连忙安慰道:“夫人莫急,袁家三年后还在不在尚且难料,你又急什么呢。”甄姜这次却没有说什么,上次赵峰神棍一般预测袁绍要败,结果袁绍真的败了。现在他又不看好袁家,在甄姜看来,袁家八成真的不行了。

数日后,赵峰接到自己那便宜大哥的回信,信中赵昱告诉他,日后他卖盐给甄正时,保证价钱至少要比卖给甄姜高个三四成。同时还告诉赵峰,南通那一小块盐田就送给他了。赵昱甚至让他帮忙向刘备辞去会稽太守一职,改任会稽郡丞即可,这样他好更有时间去晒盐卖钱。赵峰接到信当真是哭笑不得,这个大哥也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一点。

就在赵峰和甄姜忙着打理生意经的时候,甘宁也已经赶到庐江。同时细作来报,蔡瑁已经派人攻打南阳的李严,而刘表也已经逃至江夏。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是还没有和刘表约定共讨蔡氏和蒯氏,赵峰也不能坐视李严困守樊城孤地了,当下让甘宁先率水军自襄水支援李严。当然,为防误会,在经过襄水时还是要和刘表打个招呼,甘宁闻言连忙匆匆率军前去。

“父亲!”刘表刚刚走下江夏的码头,已是等候多时的刘琦赶紧迎上来,语调竟是有些哽咽了。

“琦儿!”刘表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劫后余生的他也是颇为感慨地叹道。“主公,刘磐将军已前往荆南四郡收拾人马。只待兵马齐备,便可讨伐蔡瑁逆贼!江夏毗邻前线,主公还是先撤往零陵,以策万全!”待到刘表来到江夏太守府中坐稳,伊籍上前谏道。

“不必了!”刘表冷哼一声,随即昂然道:“我在这里即可,就凭蔡瑁那些个宵小之辈,想让我远遁荆南,未免太抬举他们了。”

“主公?”王威一看刘表突然间竟是恢复了几分年轻时候的豪情,也不禁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这时一名小校来报,说是徐州水师中郎将甘宁前来拜访。

“有请甘将军!”刘表连忙道。不久甘宁匆匆来到,“见过刘荆州!”甘宁施礼道,刘表连称不需多礼。“未知甘将军前来造访,所为何事?”刘表似乎猜到点什么,连忙问道。

“非为其他,只是南阳太守李正方正被蔡瑁派兵攻打,李太守麾下不过万余人马,我家将军担心其寡不敌众,特命末将率两万水军经襄水前去增援,故而特向刘荆州借道尔!”甘宁老实答道。

刘表闻言也是微微一滞,不过还是很快答道:“正当如此!将军请便。”随即甘宁拜别刘表,赶紧率水师北上,刘表也派水师副都督苏飞率一万荆襄水师前去助战。

“父亲,若得刘皇叔相助,则平定蔡瑁和蒯越二贼易尔!”刘琦也是颇为兴奋地道。刘表看了看自己这个有些单纯的儿子,心中不为人知地轻轻一叹。

与此同时的寿春城中,“拜见刘皇叔!”诸葛亮施礼之后,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从他身上几乎感觉不到作为一方霸主的气势,似乎就和一个普通的中年人没什么两样。

“先生无须多礼,早就听闻士元与元直谈及先生大名,备当真是如雷贯耳啊!”刘备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呵呵笑道,诸葛亮连称不敢当。双方客套了几句,刘备就直入主题问道:“先生自荆州来,不知荆州眼下情形如何,景升兄是否安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把荆州眼下的情形讲了一遍,顺带简略讲述了一下荆州的几大势力。荆州原本有五大家族一说,即蔡、蒯、黄、马、庞这五大家族。蔡氏和蒯氏乃是五大家族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其中蔡氏的代表人物自然是蔡瑁,蒯氏原本的族长乃是蒯良,年前他过世之后才由其弟蒯越接任。

“蒯氏兄弟虽然均是智谋之辈,然则蒯良素来深藏不露,蒯越却是难免有些锋芒毕露。若是蒯良尚在,其人未必敢行次叛逆之事。”诸葛亮简单地道。

“那如今其余三族如何?”刘备继续问道。五大家族的事他也曾听庞统讲过,但是自己当时也没怎么细细打听。蒯氏和蔡氏已经摆明了要和刘表对着干了,就不知道那三家会怎么样了。

“难!”诸葛亮也是轻叹一声,随后详细道:“自从蔡瑁和刘表结亲之后,便联合蒯家兄弟,利用其姻亲的关系排挤这三家。三家势力原本就不如蔡家和蒯家,如今更是枝叶凋零。黄家家主乃是亮的岳父黄承彦,如今已是不问世事归隐山林,家中子弟也鲜有出仕者;马家兄弟虽多有出仕与荆襄者,却尽在荆南;至于庞家,家主庞德公乃是家师,族中子弟最为杰出者便是庞士元。三家虽然也算得上荆襄大家,但是与蔡家和蒯家相比声势相去甚远。”

“原来如此!”刘备听到这里也是连连点头,然后推测道:“换言之,若是只靠这三家,景升兄是无法平定蔡瑁和蒯越这等逆贼了?”

“正是!况且这三家与蒯氏,蔡氏亦多有姻亲,未必会为刘景升出力。故而刘琦公子派遣亮前来连接皇叔。”诸葛亮点头道。

“未知先生现居何职?”刘备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亮才疏学浅,现为白身。”诸葛亮闻言也是稍稍一愣,随即笑道。

“眼下寿春缺一县令,未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刘备别有深意地问道。寿春乃是刘备的治所,任命他为寿春县令,自然是他要和刘备形影不离,以备咨询了。

诸葛亮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随即起身道:“敢不为皇叔效劳!”这一年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比起历史上诸葛亮出山早了整整六年。

同类推荐
  • 超级军阀

    超级军阀

    顶顶我的帽子,冒充革命小子;耍耍流氓性子,当当军阀头子。数数手里票子,骗骗外国傻子;抱着美丽娘子,杀杀东洋矮子。实在无聊做啥子?世界大战找乐子!四川保路运动造就了推翻满清的辛亥之役,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流氓大军阀——韩雷!他,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军阀头子;他,是一个让各方势力切齿痛恨,却又无可奈何的军阀头子;他,是一个让那些洋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竭力讨好的军阀头子。他的名字叫——韩雷!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三国之最霸王

    三国之最霸王

    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
  • 重生之汉室宗亲

    重生之汉室宗亲

    曹阿瞒奸诈多谋?刘循:我虽无谋,奸诈曹孟德不及我万一!刘大耳人心所向?刘循:我为宗亲,登九五之位乃世之所愿!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循:孙家小二,孙文台之后类缩头乌龟!野心狂妄称帝者?此子幼有光武之志!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热门推荐
  • 霸君

    霸君

    救多少人,才算得上是英雄?杀多少人,才称得上是屠夫?玩弄多少权术,才算的上是枭雄?一位柔弱少年,种种奇遇,终成一代霸业。凌驾于三者之上的霸君,睥睨天下。一路喋血,一路杀戮,巅峰之神,无人能敌。孤芳自赏,犹如高处不胜寒。舍霸业,携女齐隐,海上仙岛,共奏一曲笑傲江湖曲。
  • 众里寻他

    众里寻他

    毕业后,程飞回到家乡,本想过他与世无争的小日子,生活却像跟他开了天大的玩笑。女友叶倩楠红颜早逝,令他痛不欲生;遇上李晓华,白雪,李明义,开始了和他们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缠。
  • 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敏豪森讲得非常投入,有一个听众还不时地递给他一杯茶,对此,敏豪森感到特别骄傲,讲得更加精彩了:说自己如何跟飞船握手,让飞船把自己带到月球上;来到月球,如何与三条腿的人们一起吃饭、游玩;在海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进肚子里,又如何杀掉鳄鱼捡回性命;还讲月球上的人们与地球上的人大不一样,他们不但长着三条腿,而且脑袋和身体可以分开……
  • 生活礼仪一百问

    生活礼仪一百问

    本书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和行为规范,从传统、餐饮、婚姻、节日、职场、涉外、鲜花礼仪等方面,解决读者中普遍涉及的礼仪问题。
  • 香车有毒

    香车有毒

    艾敏,在校大学生,她自称能看穿男人心思,能透析男人背景,为了证实自己那敏锐的洞察力,她拿自己的青春当赌注。结果将自己献给一位吃饱饭没事干,专为坏女人顶罪的好家伙!自那以后过后,她天生一副美人胚子,她迷人,她妖娆,她引无数美男尽折腰!
  • 指尖未凉

    指尖未凉

    一杯热咖啡捧在手中,暖暖的醇香溢出,窗外日光微澜,静听岁月最美的声响。漫长的路,有人陪伴;冰凉的指,有人温暖;漫天风雪,有人遮档。欢笑与泪水都被收藏,温暖与忧伤都被镌刻。冬月,浅诉,低吟。时光流过指尖,回忆印守心间。岁月的长风拂过,那些相遇,相聚又别离,那些欢乐·苦涩与悲伤,都一一隐去了,仿佛细细的流沙,从指尖悄悄溜走,只余下指尖的微凉,眉头的微蹙和心上的荒。让我们轻轻忆及,那些未眠的爱,冰凉的指。
  • 乾坤狂武

    乾坤狂武

    在一次神兵出世的时候,一位仅是低级弟子的古云在意外之下却得到了上古神兵灭天刀的兵魂,从而在兵魂的帮助下从一位默默无名的少年脱变成天地间的巅峰强者.......
  • 邪仙遥

    邪仙遥

    “既入邪道,那便是一条亡命之路,身死道消,还是证道成仙,只待他日定论。”“脚踏一方天地,手掌一片苍穹,宁做逆天行事鬼,不做苟且偷生人。”套用紫霞仙子一句话:“你能猜中这故事的开头,却猜不出这故事的结局。”PS:本书读者交流群:176822696,欢迎给位看官的入驻。
  • 九世苍穹

    九世苍穹

    九世轮回,九段情愫。九世轮回,九段记忆。天道不公,焚天裂地。人道不公,伏尸百万。
  •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

    本书采撷历史趣闻轶事,揭秘人性美丑善恶,展现社会风云变幻,感悟人间世事沧桑。它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为旨趣,成大众休闲阅读之美。全书分为八章:先秦时代、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