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通过第二轮考核的两千多名考生早早地来到了小镇外的空地上。雷音寺的大师们已经在这里等待着考生们的到来,等到人都来齐了之后,空相大师对着考生们介绍起第三项考核的内容:“阿弥陀佛,诸位施主,我雷音寺本次考核第三项第四项内容乃是在山门内完成,届时需要大概二十多天的时间。考核最终合格者将拜入我山门,不合格者则还由我等将其送回这里。众位施主做好准备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前往山门了。”
说完之后,就见空相大师手里忽然多出张布,其手指向上一点,这张原本只有手掌大小的布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变大,直到差不多可以把卫阳等两千多考生装下的时候才停了下来。在空相大师的指导下,两千多人都上了这张巨大的布毯上。
在空相大师的控制下,这块布就带着两千多名考生破空而去。两千多考上都兴奋的站在布上,脸露激动之色。他们有些人尽管见过仙人飞行,但却从未有过飞行的感受,而现在的他们正在御空飞行,真是梦一般的感觉。卫阳站在这块布的最前面,呼吸着山间吹来的凉风,耳边传来风呼呼地吹响,心情前所未有地舒畅,感受着这乘风而去之感。
沉醉在这梦幻般的飞行中,众人飞行了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伏虎山脉的最深处——伏虎山。卫阳透过人群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群山环绕的主山峰直插云霄,遥遥望去,山峰上红墙绿瓦,绿树掩映,呈现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雷音”的意境。
来到山门前的空地上,空相大师带着众人降了下去,迎面而来的便是雷音寺山门。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10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如来亲笔所书“雷音寺”三个大字,金光闪闪,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空相领着卫阳等人一进山门,就看到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雷音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称之碑林。穿过甬道和碑林后,卫阳众人来到了天王殿,它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卫阳站在天王殿内,仅仅看着四周四大天王像,心里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难怪雷音寺以正义善良为宗旨,光这四大天王像就已经能把奸邪小人之辈震慑得不敢动弹了。”
这时,空相大师的声音响了起来,“阿弥陀佛,诸位已到我雷音寺,我先给大家说下第三项的考核内容。大家会被分成三个人一小组,过会沿着大殿左侧走就会看到挂着各小组成员名字的房间,房间内有一空水缸,各组只要在这二十天内将各自房内那缸水缸倒满水就能够顺利过关,而取水的地方就在离你等住处百里外的后山碧玉寒潭中。大家要记住只有二十天的时间,并且每组只能使用两个盛水的水桶。”
卫阳听完之后,也不再管大殿内威武的四大天王神像,直接按照空相大师的指示向标有自己名字的房间寻找而去,毕竟现在还是考核重要,只要将来入了山门,有的是时间来研究这些神像。沿着小路来到写有卫阳名字的房间前,卫阳看着房间写着名字的牌子一阵错愕。因为他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张晨和王飞,他们三人居然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
还没有等卫阳反应过来,王飞那熟悉的声音又出现了,他对着身边的张晨道:“也不知道会和谁分在一起,但愿不是个笨蛋。”张晨首先注意到房间的卫阳,接着注意到卫阳身前牌子上的名字,也是一阵错愕。王飞在后面也看到了,于是三个人就在房间尴尬地站着。最后还是张晨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对着卫阳道:“卫阳兄弟,我们能分到一组也是真巧。”卫阳也有心打破尴尬,答道:“恩,是有些想不到。”
“卫阳兄弟,上次我赢你也算侥幸,你没有记在心上吧?”
“没有,那次比试我输得服气,是我自己经验不足,再说我也没那么小心眼的。”
“呵呵,那就好,卫阳兄弟,这是王飞,我北冰国皇子,和你一样的天资了得,希望我们这次能够一起通过考核。”
王飞见张晨介绍到自己,也只得尴尬地向卫阳赔礼道:“卫阳,那日是我言语不对,希望你要生气,我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呵呵,无妨,不骂不相识嘛!既然我们能够分在一起,我们就要一起通过这个考核。”
“恩”,“同意”。
三人化解了尴尬一起进了房间,屋内果然有一个水缸。仔细观察了水缸,卫阳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和家里普通水缸看上起没有任何区别。王飞疑惑道:“到底搞什么鬼?这么大的水缸虽然到百里外装水注满需要些时间,但决也不至于需要二十天的时间,第三项考核不至于这么简单吧?”卫阳心中也是疑惑不解,不明白这第三项考核中隐藏着什么玄机。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卫阳也不再考虑了,拿起水缸旁边的小水桶而王飞和张晨也抬着那个大点的桶一起往外走去,三人决定先来回走一趟再说。
出了房间,卫阳发现外面已经有很多人拿着水桶开始运水了。卫阳小组三人直接加入到人流中一起向后山走去,一路上加入这支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的时候众人和卫阳一样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可正午过后,已经翻过两座山却任然没有发现所谓碧玉寒潭的大家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空相大师所说的百里应该只是说距离的直线距离,而实际上穿过的距离至少是几百里的山路。已经走了大半天的卫阳和众人却还没有找到碧玉寒潭的影子,看样子至少也要翻过眼前的这座山才可能看到。
卫阳等人休息了半刻之后就继续出发上路了,再翻过三座山,于第一天夜里的时候众人终于看见前面出现的潭水。潭水和周围碧绿的树木一个颜色,看上去果真像一潭碧玉一般,舀出一口水,在这盛夏的季节潭中水依旧入手冰凉,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碧玉寒潭。
喘了口气,将带来的木桶里盛满水,卫阳和张晨,王飞就感紧往回赶,张晨和王飞两人抬着大桶的水,卫阳则是提着小桶的水。这次回去的路途比来时的路途艰辛得多,因为多了水的重量,回去时比来时足足多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卫阳等人回到房间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半夜三更了,将走了上百里山路带回来的水倒进水缸里,卫阳便急不可耐地看着缸中情况的变化。很快两桶水就全部注入了水缸内,盛满了十分之一多点的水缸。
卫阳三人完成第一趟运水之后,都坐在地上边休息边思索起这个考核内容的目的。三个人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在这二十天内只有不休息不停地搬水才能够将水缸填满。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件艰难的任务,但对于习武者来说,这并不是很困难。没有多想,三个人就把接下来几天的分工轮换确定下来,继续去挑水了。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六天里,三个人两两轮流挑水,水缸终于快要填满了。
看着快要满了的水缸,问题又重新出来了。水缸就要满了,还剩下两天的时间,够再来回走一趟的,可这次只需要一个人带一个水桶去就行了。尽管对于武者来说,二十天的来回山路不算什么,可他们毕竟都是八九岁的少年,这二十天来已经把他们累得个半死。现在就是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三个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先开口。
卫阳还是忍不住先开口道:“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八天,现在眼看已经走完了九十九步,只剩下一步,我们不能让我们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我提议,我们三个人再一起去,哪怕三个人轮流带着那个小水桶都行。”
王飞和张晨互相对视了一眼,虽然大家都很疲惫,都不愿再跑一趟,可卫阳说的有道理,需要一起努力才行。两个人的意见统一了,同意了卫阳的办法,三个人带着小水桶上路。
最后一次的搬水也是最艰辛的一次,卫阳三人走走歇歇,十几日来的消耗实在太大了,每个人都有些入不敷出的感觉。这个时候就是比拼最后毅力的关键时刻了。卫阳和张晨,王飞的矛盾虽然化解了,可谁也不服谁,三个人都咬牙坚持着。终于在规定的第二十天将水缸完全填满了。
看着满满一缸的水,困乏之意袭来,卫阳三人都直接倒在水缸旁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