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500000023

第23章 收盛庸,斗宁王

稍后罗知府等人就到了,向朱允炆请示如何迎接宁王的问题。

朱允炆道,按亲王的规格出城迎接,你们安排罢。

罗知府等人喏了一声,垂手立在门边,静候皇长孙吩咐。

朱允炆转而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张安国,“大哥,宁王之名可曾听过?”

“如雷灌耳。传说此子刚刚十三岁就已经数败元军,统兵数万,不知是真是假?”

“千真万确。”朱允炆拿起茶杯喝口茶道:“我这个小叔叔比我还小一岁,却已经建功立业,统帅数万雄兵,实在是让人汗颜呐。”

张安国笑道:“兄弟不可妄自菲薄,以你之能,建立功业不过探囊取物耳,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朱允炆忙摇手道:“大哥说得也太夸张了。”

立在一旁的罗知府等大小官员早已瞪大了眼睛,毕竟敢和皇长孙殿下称兄道弟的人,来头肯定很大,可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呢。多数人心里已经开始暗暗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识破此人的身份呢,能攀上一点交情也是后福无穷。而少数人呢,吓得魂飞魄散,因为有意无意之间,他们已经得罪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深恐秋后算账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众人各怀心思,张安国接着道:“我虽而立之年,但阅人无数,这个宁王爷,大哥没有见过,不敢妄下评论。而你,大哥敢断言,不出十年,必成大器。”

朱允炆听他说得中肯,想了一想道:“个人的能力只是建功立业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依我看来,只有知人善用才是最重要的。”顿了顿,扫了罗知府等人一眼,笑道:“我有诸君相助,何愁功业不成。”

罗知府等人又是惶恐又是激动,齐身跪下拜道:“长孙殿下抬爱,我等肝脑涂地,万死难报!”几个官员磕头磕得鲜血淋漓,兀自不肯停止。

朱允炆忙亲自走上前扶上这些个芝麻绿豆小官,好言劝慰。其中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黑脸汉子,引起了朱允炆的注意。

但见这汉子身体魁伟,相貌堂堂,三缕长须,很像当代的美髯公,只是脸黑了一些罢了。

但令朱允炆注意的不是他的相貌,而是此人自始至终都表现得体,没有可以去表现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模样。

朱允炆轻身走到他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黑脸汉子不卑不亢地答道:“下官盛庸,任大名卫千户,敢问殿下有何吩咐?”

盛庸?朱允炆的脑海犹如被电击了一下,整个脑袋似乎都转不开了。这不是那个在建文年间挽大厦之将倾的天才么,怎么会在这里?

略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朱允炆的心还是砰砰的跳个不停,想不到名不见经传的大名府居然藏龙卧虎,一个张安国,一个盛庸,得此二人襄助,何愁天下易手?

朱允炆有些兴奋,拉着盛庸的手不停的说着一些体己的话儿。

众官员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个皇长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青睐一个小小的从五品千户。

盛庸的脑袋就更大了,本来就不太想招惹这个纨绔的皇家子弟,没成想,晦气倒找上门了。

“殿下,您这是何意?”盛庸惶恐不已,只得开口询问。

呃,朱允炆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心思转了几遍,打定了主意,道:“盛千户,你也知我此行事关重大,身边缺一些得力的帮手,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呢?”说完,转身悄悄冲张安国眨了眨眼,张安国心领神会,笑了。

张安国上下打量了一番盛庸,假装在一旁劝道:“传闻大名府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想必没什么人才,兄弟,你有何必在这里寻帮手呢,明日去我寨中,我那里的汉子个个以一敌十,任你挑!”

盛庸的黑脸红了又白,忍不住出言相讥:“上兵伐谋,只会使用武力的人,不过是匹夫罢了。”

朱允炆佯装面色不豫道:“大哥,你怎可小瞧了天下英雄,依我看,盛公此人有济世安邦之才,能统百万雄兵。”

“就他,一个小小的千户?”

“大哥,不得无礼!”朱允炆急道。

盛庸哼的一声,跪倒在地,字字铿锵的道:“殿下,此行请带上盛庸,若不能立功,情愿奉上这颗脑袋!”说罢,怒目瞪了一眼张安国。

张安国哈哈一笑,不再说话。心道:我这个兄弟真是厉害,不知不觉就让这个大胡子上了套儿。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大胡子小官儿真的值得我张安国拉下脸了唱黑脸吗?

“时候不早了,你等随我出城迎候宁王吧。”朱允炆随即下达了命令,然后对张安国道:“大哥,稍后咱们再去见张老伯吧,我这小叔叔英雄盖世,不见一面岂不可惜?”

张安国点点头,“正该如此。”

罗知府等人的安排可谓神速,少时,鼓乐,仪仗,文武官员,守卫兵士全都集合完毕。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领着众人前往北门迎接宁王。

大概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地面些微震动起来,片刻,隆隆的震动声越来越强,好似地震一般。

见朱允炆神色有些不对,知他没有经历如此阵仗,张安国笑着解释道:“那是大队骑兵的马蹄声!看样子至少有五千骑。”说罢将如何从声音的强弱,远近,判断对方骑兵的多少细细的跟朱允炆说一了遍。

朱允炆连连点头,眼神无意间扫过躬身站立在自己身后的一干文武官员,发现众人的神色之中都带着一丝慌张,再看盛庸,却是一副处变不惊,混不在意的样子,不由得暗暗高兴,心中更加确定这个人就是未来对抗燕王朱棣的一把尖刀。

少顷,但见不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隆隆的马蹄声却更加雄壮。旌旗蔽日,士卒的刀枪不时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为首两面大旗,一面书着一个赤红色的“朱”字,一面写着宁王的封号,显得威风凛凛。

“允炆!”一骑脱离了大队,飞也似的奔向成本,一边拿马鞭猛抽马屁股,一边大叫着朱允炆的名字。

“好一员小将!”张安国忍不住赞叹,但见来人身披三环青铜甲,上嵌九吞龙鳞片。藏青色的战袍,脚上蹬着虎皮战靴,背上一领名黄色的披风随风飘扬。

“小叔叔。”朱允炆略显得有些尴尬,两个人从小生活在宫中,虽然交集不多,但见面也是常事。每次让一个年纪大的叫一个年纪小的作叔叔,总是有些不好意思。

“听说你被歹人伤了,是谁伤的你,严重吗?”朱权从马上跳下来,关切的问,一连串的问题,毫无半点虚伪做作。

朱允炆当即将朱标被劫,自己如何跟踪到这伙黑衣人,又如何受伤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见朱权一副钢牙咬碎的的样子,忙道:“小叔叔远道而来,快先随允炆进城稍作歇息,之后再从长计议。”

朱权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平安!”

“末将在!”一个铁塔似的汉子从身后的骑军中打马而出。

“传我将令,众军城外扎营,没有我的将令不得入城。有胆敢扰民者,斩!”字字铿锵,浑然不像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朱允炆心中不禁暗暗佩服朱权的手腕。

众人刚要进城,张安国却又显出桀骜不驯的一面。他从朱允炆的背后一闪而出,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宁王殿下英名远播,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殿下。”

朱权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男子,顿觉此人其貌不扬,却随着迎接的官队,可见有些来头,只得问道:“你是何人?”

张安国依旧笑着答道:“草民张安国。”

“张安国?”宁王低头看了一眼这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本王不认识你。”

铁塔似得平安按捺不住怒吼道:“哪里来的山野村夫,敢惊了我家王爷的大驾,来人!”

朱允炆忙打圆场。走到张安国背后,低声道:“大哥,小叔叔急行军到底,人困马乏,有什么事情回头咱说吧。”

宁王朱权听到朱允炆的话心头却是一震,心中疑惑不已,允炆自有生长在深宫,怎么会有一个市井乡野的大哥。

张安国点点头,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道:“对不住,我也是山中住惯了,见了天下英雄就忍不住上前切磋一下。”

朱允炆给了张安国一个理解的眼神,然后给朱权作了一揖以示歉意,介绍道:“这是我刚刚结拜的大哥。”

“原来如此。”宁王旋即释然,心中却有些嗤之以鼻。道:“马上之将,行这点路哪有人困马乏的道理,安国,有话但讲无妨,不必在意本王的身份。”

张安国微微一笑道:“那我就放肆了。您觉得如何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

宁王朱权沉吟了片刻,伸出手屈了几个指头道:“依我看,只需寥寥几人罢了。魏国公徐达,傅友德,四哥朱棣。”他故意顿了一顿,嘴角露出了笑意:“还有孤王,有我四人,天下绝不会乱,百姓可过太平日子。”

张安国冷笑道:“这么说来,天下英雄只此四人?”

宁王朱权看了一眼张安国,又看了一眼朱允炆,颇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道:“余者皆碌碌之辈,不足道也。”

张安国话里带话道:“宁王殿下果然高见。我兄弟常常盛赞王爷智谋过人,用兵入神,果真闻名不如见面。”

“呵呵,允炆和我大哥一样,是个厚道老实的孩子,尽会往人的脸上贴金了。”朱权呵呵一笑,神情有些得意。

朱允炆心中暗怒,好家伙,就算你辈分比我大,也不该如此目中无人,你这哪是是看我,分明是怕我不死,想来气死我呀。史书中说宁王从燕王叛乱是迫不得已被燕王骗上了贼船,我看不然,此人也是个不甘为人下的枭雄啊。

朱允炆心中哀叹一声,皇位,为什么竟有这样的魔力,让骨肉至亲变得冷面相对,互相残杀?

张安国心中大致对宁王有了一个评断,不再言语,道了一个请的姿势。宁王翻身上马,带着二三十和护卫,和朱允炆说笑着进城。

同类推荐
  • 回到大宋当王爷

    回到大宋当王爷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异族铁蹄,踏遍中原。汉家衣冠,不复存焉。这一年,历史的滚滚车轮出现偏差,一只偶然而来的蝴蝶振动了翅膀,改变了崖山之战。
  •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朝历代,英才辈出。如何发现利用这些人才为己所用,成就霸业;如何驾驭约束这些人才,使其团结在自己身边,免于成为自己的对手,这是统治者施政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古代明君的识人用人之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对今天的各级管理者也能提供借鉴。
  • 天威大汉

    天威大汉

    博浪沙下,布衣暴起刺秦的无畏勇烈;漳水之滨,“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气冲霄汉的豪迈;骊山脚下,鸿门盛宴上,樊哙那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悍勇;拜将台前,说出“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那神鬼莫测的睿智;大漠黄沙中,北击匈奴三千里的旷古壮举;滚滚乌江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的动地悲歌;永除胡患,拓地万里的千古一帝;
  • 少校荆轲

    少校荆轲

    穿越,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但新的荆轲却开启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是魔幻的传说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剧烈的碰撞。不同的荆轲,开始演绎一段浩瀚的魔幻史诗……
  • 中华上下五千年(1)

    中华上下五千年(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热门推荐
  •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青年时代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足迹遍访欧美,学贯中西。本卷《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中包含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等、另外还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等多篇文章。
  • 王的宝贝,回来吧:狂妾

    王的宝贝,回来吧:狂妾

    “离开?休想!”他咬牙切齿有如虎狼:“想死,也没有那么简单。”残忍无情掠夺,暴君嗜血缠绵,一夜桃花绽放,娇妃情狂成殇。女子带孕笑惊天,一纸休夫斩宿缘。重逢,王再燃渴望,她却冷面凝霜,惟独身后的‘缩小版’暴露了她曾经潜伏的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别招惹女王

    别招惹女王

    与其心心念念地期待成为灰姑娘,不如自己努力做女王。根据本书改编的影视剧筹拍中。毕业第四年,马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恋数年的男友傅青松劈腿,分手二十五天后就入赘豪门;前男友结婚那天,一场意外遇见了“他”。刻薄的女上司因为嫉妒贤能,想方设法排挤她,逼着她失去了工作。失去工作,积蓄用尽;遭遇职场和情场双重滑铁卢,面对一无所有的窘境,马励似乎已经无路可走……她背水一战,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创业。在经历重重波折和打击后,创立的网站终于上线了。然而商场风云变幻,马励和合伙人发生分歧,在网站急速扩张时毅然离开。在冤家史锐一和闺蜜杨随意、原知秋的支持和帮助下,马励又重振旗鼓,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 孤风残雪

    孤风残雪

    他呆呆地看着,看到她就在自己对面。她没有停下脚步,消失在自己身边。他摇了摇头,也没有回头。你还是原来的你吗?他像是在问她,又像是在问自己。对方却也站住了。雪吹起她的冰蓝的头发,纷纷扬扬的多好看。没事再见。他摆摆手,向前走去。再见。她喃喃地回答下雪了,他摸摸自己的眼睛是一滴滚烫的泪。他迅速转身,瞪大了流泪的双眼。她已经不见了——任凭他怎么奔跑,如何呐喊,冲天嘶吼——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不要后悔。当九意看到洛晨星当初给他的卷轴时笑了。谁有权利嘲笑谁呢?
  • 许愿人生

    许愿人生

    李毅,一个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所有人眼中,考上二本大学已经很不错了,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已经是万幸了。然而在李毅的心中,有些一着鸿鹄之志。开始努力。从此,闪亮亮的人生开始了。
  • 沧蓝传

    沧蓝传

    犹如一个奇怪的梦,总是在脑海浮现,勾勒出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在梦中品尝了那种得到的幸福,失去的悲痛,我泪流满面的想起了那仙界的各路神仙,想起了凡间修行千年的旅程,想起了那个凡间界的沧蓝派的故事……
  • 吞天大道

    吞天大道

    天地轮回变,每一次天地之间有异人出现,那么标示着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将出现新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天下道法三千万!但,我便是今后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陆萧然
  • 异世之娱乐巨星

    异世之娱乐巨星

    沫宇凡,一个在地球生活了28年的一名普通音乐教师,转世重生到一个娱乐业比地球还发达的星球,悲剧的是,居然转世重生到一个被家族抛弃,被学校唾弃的一个名叫陈志伦废物身上.值得高兴的是在这里他发现这里没有周杰伦,没有周星驰,没有周润发.没有梁朝伟,没有地球那些经典的电影,电视剧,歌曲.......于是一个闷骚,猥琐,卑鄙,无耻的屌丝咸鱼翻身了.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小人物扮猪吃老虎的轻松娱乐故事,不喜误入。QQ群:153843152加群可给点写作意见
  • 重生之绝世三小姐

    重生之绝世三小姐

    她是将军府唯一的嫡女,却脸上有红斑,被称为废柴三小姐替姐代嫁,想起了她她恪守妇道,身怀六甲时被迫堕胎,就因庶姐一句话再次睁眼之气竟回到了10年前她发誓:绝不为爱所困,当日弃我者,害我者,今时必百倍还之她,又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事实比虚构更为离奇”,罗伯特瑞普利多次这样说过。看来这一精辟的见解很适合本书。本书所叙述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看起来都是那样怪诞离奇和不可思议的故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那些神秘的、稀奇古怪的、令人费解的故事,却很少有著作涉及。本书或许能填补这一空白。读者在细细品味了本书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之后,可能第一印象会是:“这种事情恐怕不可能发生吧?根本不合逻辑嘛!”然而,这些饶有趣味,并且常常是难于理解的故事,都是经过细致的调查并得到了证实的——只因为是在战争期间,逻辑通常显得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