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昆墟论道!
这次轮到方麟傻了。
昆墟论道可是大秦修道界三年一会的修道盛会,到时各大圣地、世家、海外散修的杰出人物均会云集于昆墟。没有丹田的方麟,不过是个与道无缘的凡人,根本就没资格参加论道大会,去了也只能白白给丢方家的脸,徒增笑话而已。怎么说这名额都应该给他的儿子方天道才对,怎么要让他去前往?
这葫芦里卖什么药?方麟一时间难以想明白。
再说距昆墟论道还是有段时日的,他也犯不着着急,趁这段时日好好研究下李缺德那本残缺不全的《窍修》才是正事,窍修的关键是找到玄窍,照李缺德的话来说,玄窍就好比修道者的丹田,同样能够吐纳天地元气,凝结出千百种奇妙的神通,与丹修的同阶修道者相比堪称无敌。这倒让方麟很是心动,毕竟每个境界的差距都非常大,同阶无敌已经是个非常变态的存在。
不过这事,也不能太操之过急,得按部就班,先和老管家商量一番,确认这窍修的可行性,再想办法搞到完整的经书。
方麟细细回味着李缺德最后说的其中一句话。
“玄窍无在无不在。”
这话说得确实太扑朔迷离,有点镜中花水中月的意思,可又像是整本经书的关键所在,让人不敢掉以轻心。
方麟的宅邸就坐落在太湖畔,每次回家时都会习惯性的绕太湖走上一圈,太湖畔是个世俗气息极重的地方,这里有贩夫走卒、青楼女、花柳巷,融合着方圆千里的民俗风化,比起玉仙城其它地方森冷清寒的道韵,这里简直是一处鸡立鹤群的尘世,方圆千里的商贾纷纷云集于此,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浓浓的臭铜味。
可以想象在修道者的城池看到这种景象,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些都得归于玉仙城千百年来流传的那一句话。
“千古太湖道茫茫,身临其境道惘然。”
太湖对玉仙城的修道者来说是个忌讳,修道者都会对它绕道而行。在修道界它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叫‘葬仙湖’,据传闻说,当年出现在玉仙城的仙人,就是在这太湖上又哭又笑,仿佛着了魔,最后一头栽进太湖里再也没有出来过。而这些传闻都远久的无法考证,但方麟倒是很清楚一件事情,玉仙城的修道者是不敢靠近太湖,而不是不愿意进入这世俗之地,他曾听家族长辈说:“这湖太过邪异,湖深处有着很可怕的东西。”
据相关历史书籍记载,确实也有不少修道者在太湖畔失去所有神通,更有修道者莫名其妙地投湖自尽.....如今的修道界仍无法解释这种诡异现象。虽然太湖对修道者来说是个禁忌,但对没有丹田的方麟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却是一处清心雅致的好去处,太湖就好像介于修道界和世俗界的正中央,它排斥修道者,同时也震慑着一介凡夫俗子。
方麟倒是很喜欢太湖畔的风俗,刚好今夜这里正在闹鬼节,鬼节是太湖畔相对比较有趣的一个风俗,节日里路人纷纷戴着鬼面具,提着灯笼行走,方麟买了两个白色的面具,一个戴在面前,一个戴在脑后,打算送一个给玄机,这些年她没买过任何饰品,也没穿过好衣裳,全年皆清一色的布衣布鞋,已经养成了一种素雅淡然的气质。
最后想到天冷,又买了双加厚的绣花鞋给她。
没多久,太湖畔竟下起淅淅沥沥的冬雨,在方麟无奈掏钱买伞的时候,黑云瞬间席卷了玉仙城,整个太湖湖面漆黑如墨,莫名其妙的的强风将卖伞的小摊吹得东倒西歪,而那些闹鬼节的人则纷纷摘起面具,一个个脸上都是恐惧和惊讶,如见鬼般地逃离太湖。
转眼,刚才还热闹连天的太湖畔瞬间变得冷冷清清,连那个卖伞的小摊贩都急的忘记收方麟的伞钱。
方麟并没有离开。
而是震惊地看着那块他佩戴了将近二十年的古玉,古玉轻轻震动着,竟然漂浮起来。古玉是他生母临走前托付老管家给他留下的,玉看起来很是稀松平常,方麟也一直没有在意,把它戴在身上养了十多年稍微才有点色泽感,老管家也曾说过:“这块玉的质地好是好,就是太难养。”那时候方麟也没去想太多,他戴这块玉完全是出于一种莫名的心态,可能是想补偿那个难产的少妇,还有那个守坟五年的父亲。可没想到老管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玉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
漂浮起来的古玉指向太湖.
顿时“轰”的一声。
太湖的正中央好像被砸下一颗巨石,一股股恐怖的波动震荡起来,一圈大过一圈的涟漪扩散开来,接着猛烈的飓风将太湖畔一些茅房直接掀飞,湖水如同奔腾的野马群疯狂冲击着附近的建筑,处在风暴中央的方麟乍看起来多少都有些大灾难的景象,而让他自己都感到震惊地是,以他为中心方圆五米竟都安然无恙。
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他还没能反应过来时,眼前一幕诡异的景象让他浑身发毛,离他不远的地方陆陆续续走来数十个修道者,这些人里还有一些方麟认识的方家子弟,他们各个双眼呆滞,双臂自然下垂,而让人感到毛孔悚然的是,这数十个人接连走到太湖畔,毫不犹豫地投身太湖里,方麟连续擦了几次眼睛,可事实告诉他这不是假象。
都说修道者最重修命。
他们怎么可能去自杀,唯一能够解释的是。玉仙城流传的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太湖里面果然藏着某种非常恐怖的东西,这些修道者是受到招引,从而投湖自尽的。
真他妈的见鬼,碰到这种事情的方麟有种浑身冷飕飕的感觉,这太湖是非常邪异没错,可这块他戴了将近二十年的平常古玉更是让他觉得恐怖、不可思议,他刚才看的非常清楚,方才就是这块古玉引发了那种灾难性的诡异景象,
“果然是一处埋葬修道者的坟墓啊。”异象结束后,方麟撒腿便跑离这是非之地。
那一夜。
玉仙城的修道者戚戚然都难以入眠。
‘太湖异变’的消息在城里传的沸沸腾腾,一些修道世家甚至决定暂时放弃玉仙城的驻地,让年轻一辈安全退出玉仙城。转眼间玉仙城的城门口已是一片车水马龙乱糟糟的景象,人群里有逃离玉仙城前去避邪的修道者,也有被吓破胆四处逃亡的平民百姓,更有听到风声赶来凑热闹的人。
尽管外面八方雷动。
方麟依旧很镇静地享用着晚餐,自他回家把《道门心经》前三卷和那两个小礼物送到玄机的手上后。伙食待遇明马上有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银耳莲子粥的基础上多了两壶酒和一份鸡汤。方麟知道玄机不可能去杀生,更是忌讳像血之类的东西,让她亲自拿刀宰鸡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请动眼前这个将鸡头、鸡翅膀、鸡腿全部都放在自己碗里的老管家才有可能。
主仆两人狼吞虎咽扫完餐桌后。
最后,方麟看着那只垂涎欲滴的黑猫,很不客气的将剩余的鸡屁股丢到它的碗里,气的黑猫浑身毛发倒立,发出挑衅的声音,方麟倒是想将它那三条尾巴打成蝴蝶结,然后挂在悬梁上,最后瞥了眼心情不错的玄机,倒是没有出手整治黑猫,多少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
道行高深的老管家竟打个饱嗝,感慨道:‘想不到一只鸡,也能给人这种味道。”
方麟淡然道:“那是太久没吃了。”
老管家猛然一怔,醒悟道:“刚从太湖畔回来的人,说话就是有深度啊。”
方麟疑惑:“你怎么知道,我刚从太湖畔回来?”
老管家笑而不语。
玄机则皱着眉头,冷冷瞥了眼方麟后,起身离开餐桌。
感觉到不对劲的方麟,看着眼前幸灾乐祸,故意指牛为马的老管家,嘴角微微抽搐起来,这老头是什么都好,当初非要把玄机收作关门弟子,后来发现她跟太上道有关联,又让她自由发展,也不知道是对她没有把握,还是太上道的修行法门太过邪异,老管家一直没肯答应方麟和玄机在一起。
虽然三人表面看起来是和和睦睦的模样,但一认真起来,老管家绝对是个棒打鸳鸯的狠角色。在没有发现玄机的修行法门前,老管家对方家嫡系的那朵奇葩很是感冒,几乎天天给她穿小鞋,后来经历过那夜血腥的事情后,老管家对方妙音的态度陡然来个大转弯,巴不得少爷能跟她好上。
无奈。
遭遇人生转折点的玄机依旧强势无比,在方妙音连续三年不折不饶的挑衅下,竟以一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强势态度,将这位方家的掌上明珠摧残得体无完肤,甚至将她逼出玉仙城,事后方麟才知道,两人间居然还有个狗血的‘淑女协议’,内容大抵就是失败的一方,不能再对方麟起心思。
至今。
方麟还没有搞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魅力让这两朵奇葩斗得死去活来,最后他很妄自菲薄的给这件事来了个盖棺定论:这事情恐怕也不是因他而起,撑死也就是美女间通有的嫉妒心在作祟罢了,至少她们争强好胜了整整三年,期间也都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岁月还真像是天天泡在醋坛子里,差点没被那个纠结的味道给熏死。
现在她走了。
家里安静了许多。
鸡飞蛋打的方麟除了有空画圈圈诅咒下棒打鸳鸯的老管家,平常就只能去方府的藏书阁消磨些时光。而当年残留的那些暧昧感也都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化为乌有。相比起前些年,玄机愈加清心寡欲地修道,老管家虽然提防着她,但是只要她不越界的话,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宅邸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要靠她打理。
不过,六根还未清净的方麟就纳闷了。
他可没有修炼到他们那种境界,往往盘膝打坐就是一整天,起初也不是没有试过,可心思不是特别单纯的他,往往撑个四五小时就已经到极限了,因此还被玄机狠狠地给鄙视了一番,被美女鄙视,方麟不可能不在意,虽然口上叼着一句:“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实际上是天天窝在藏书阁里,找那些有关修炼的书籍,不知道是不是他特会钻牛角尖,还是压根就不愿相信命,老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世间肯定存在没有丹田照样能够修炼的法门。
最后,是给他找到了没错。
可无良的李缺德都对《窍修》一筹莫展,更何况连修炼法门都没有的他,这些天倒是有点失魂落魄的感觉,玄机离开餐桌没多久,方麟就对老管家郑重问道:“修道界是不是有本叫做《窍修》的经书。”
方麟这样一问,倒是让老管家面色沉重起来,浑浊的老眼疑惑盯着方麟:“你从哪听到这个消息的。”
方麟没必要说谎,直接道:“云藏阁的一本藏书中。”
老管家郑重问道:“写书的人是不是叫李缺德?”
“是他没错。”方麟回道。
“是他。”老管家感慨了声:“你要想知道些《窍修》的事情,我可以告诉你,但劝你最好还是收起这个念头。”
方麟疑惑道:“为什么?”
老管家皱眉道:“这是修道界的一个禁忌。”
方麟追问道:“能说来听听吗?”
老管家站起身来,望着外面黑压压的天穹,道:“修道是件很邪门的事情,修道界更是光怪陆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能被修道界称作禁忌的不是很多。大秦国内比较出名的有西部的幽冥鬼蜮,东海归墟里的古城,北方沙漠的大藏寺,玉仙城的太湖...这些都是禁地,而这些禁地都对应着某种禁忌,幽冥鬼蜮不提‘太上’,东海归墟不问《水经》,大藏寺不言《窍修》,而玉仙城的太湖则不看‘引龙’。
正常情况下,修道者是绝对不会提起这些禁忌,毕竟这些东西都很是邪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而你所说的《窍修》本是大藏寺的镇寺之宝,是一种只适合绝世高僧修炼的法门,后来好像是这部经书出了问题,大藏寺的那些高僧全都疯了,佛道一脉也因此断了根基。虽然《窍修》最后给流传了出来,但毕竟是佛道法门,那些曾强行修炼的修道者下场都很凄惨,甚至还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
方麟疑惑道:“有这么邪门?”
老管家瞥了他一眼,淡然道:“事情比我说的还要严重。”
方麟无奈道:“这么说来,窍修根本就是件不肯能的事情。”
老管家摇头道:“也不能这样说,窍修本身并没有错,不过修炼这种法门就必须拥有‘窍引’。”
方麟皱眉道:“你说的可是玄窍。”
老管家点头道:“玄窍是李缺德整出来的说法,在以往都被称作‘窍引’。”
方麟问道:“你知道‘窍引’是什么吗?”
老管家摇着头:“这东西太过玄奥,古来也只有大藏寺的高僧才能够知道。”说到这里,老管家皱眉盯着方麟问道:“你是不是真有打算修道的念头?”
方麟郑重点着头。
老管家感慨道:“既然如此,我就带你去个地方,能不能成道就看你的机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