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600000026

第26章 前途怪现状(1)

走在毕业的岔路口

大体来讲,大学毕业后有三条路可供“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意味着太多的权利。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大学生毕业:从天堂到地狱

传统社会学认为,就业是个人成长中的一大驿站。这种重要性表现为,它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从新近发展起来的有关“生命历程”的社会学理论来看,就业与结婚、婚后分居、离婚、购置住房等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主要经历和重大变故,这些重大事件,将巨大地影响到个人一生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国外的一些学者的量化数据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美满的婚姻带给人的幸福感,如果以金钱来衡量,相当于每年至少增加10万美元的收入。而因失业所带来的悲观和不安感,则相当于每年减少6万美元的收入。

就业带给西方人的幸福感,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居然高达6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还未看到中国学者精确计算出的,用金钱来衡量就业对中国人幸福感影响的价值。

在20世纪80年代,被社会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总体而言,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就业。这意味着,实现从“边缘”向“中心”的过渡,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个问题。他们鲜有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和就业问题的操劳和担忧。

换句话说,由于当时的大学生享有的这种就业保障,他们相当容易地就“得到”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对他们的个人幸福感具有重大影响的“金钱”。

时过境迁,步入90年代,随着办学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计划部门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新的就业模式。大学生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同时也因此而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到90年代的中后期,不少大学生感到,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一时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学生、家长,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考研,艰难地上下求索

校园掀起考研热

据报道,华东政法学院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校园时尚的问卷调查,调查总结出了当下大学校园里最火暴、最热门的五个时尚话题,“考研”也添列于其中,许多被调查者还明确表示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在200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全国共有考生约79.9万人,比去年增长了27.7%。这已经算是“比较少”的增加了,2002年报考的人数创记录地增长了35%!

考研成为一种潮流,是与很多因素分不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自然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此时,考研成了许多学子眼里逃避失业的“避风港”,让找工作“缓期三年执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单位提高了对学历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抱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的心态,这也逼着大学生们继续熬个三年。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已远远不够,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随时应对社会的筛选。

虚假的繁荣

不可否认,时下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招聘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有些现象实属畸形:许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偏偏要求研究生学历,大专或职高毕业生胜任的工作却要本科生来做,有的商场甚至招聘研究生来卖家电。这种情况让人不能不怀疑:社会用人有没有章法?假如国家花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投入无穷的精力所换来的研究生,只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这样的繁荣有何意义?狂炒房地产会出“地产泡沫”,胡乱追捧股票会出“股市泡沫”,对研究生的不正常认识和使用,同样会导致“研究生泡沫”。

无限商机

要考试,就离不开“辅导”。不管是办辅导班的,还是出版辅导书的,都想方设法从“考研市场”中分得更大一杯羹,就连考点附近的旅馆、餐厅也会在考研期间临时提高价码,趁机捞上一把。考研已经成了一种不轻的经济负担,而这种负担如果和某些黑心出烂书的奸商、不讲职业道德胡吹乱侃的辅导“老师”结合,最终吃亏的只能是可怜的学生。

“批量化生产”

考上了研究生又如何呢?南京某高校一硕士生注册后,三个月未曾上过一节课竟未被发觉;广州某高校一教授一年带出30多名硕士生,轰动一时。至于导师、学生“老死不相往来”,毕业论文一大抄,论文答辩靠人情,更是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源远流长的好大喜功心理,导致许多学校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留学,不再辉煌

在20多年前,留学还是非常神秘的字眼。然而现在,随着留学大军的壮大,留学已没有了炫目的辉煌,更多的是难言的辛酸。

那么,为什么还有众多的人留学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实力的差距

为什么留学的大潮会如此汹涌呢?

究其根源,是由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这往往也是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科学先进,技术发达,经济繁荣,学术水平遥遥领先等因素决定的。

必须承认,正是中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导致了一波又一波跨国求学现象的出现。例如,美国人不需要把中文列为必修课,中国人则把英语列为必修课。美国人不需要把中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中国人则必须把微软平台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存在。不是说中文就比英语难懂,也不是说银河的档次低,而是我们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让汉语风靡全世界,让银河系列成为计算机的首选。发展中国家青年到发达国家留学,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先进的教育水平

国内教育滞后于国内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更滞后于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早已为各界所诟病。每次人大、政协会议,教育都是代表们批评最集中的领域。社会各界都知道现存教育体系极端不合理,教育界人士也在努力改革,但似乎总走不出越改越僵化的怪圈。出国留学成为个人逃避国内教育不合理现状的一条出路。

就业的前景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碰撞,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过渡性失业率增高的步伐加速,教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同时,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事务的专业执行人才;与国际间日渐频繁的经贸往来,也需要通晓两地语言文化的人才作为沟通的媒介,因此留学归来的学生,将成为国内国际化潮流的中坚人士,他们在求职场上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这个理由过于“文雅”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出国留学的人更可能赚大钱。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本总是向利润率高的行业部门流动,你能给的回报越高,就会有越多的人要投身这个行业。至少在许多希望出国,希望送子女出国的人看来,“留学”这个行业是高产出的。当前社会上对“海归派”的推崇,也反映了这种心理。

大学生,昔日的骄子,今天的弃儿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名大学生在实习时的感慨:

我2004年毕业,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实习,汽车运用工程学士,计算机四级,高级程序员,应该说这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还是不错的,但工资也只有2 000多。这是一个2004年毕业生的状况。在深圳,这个当然不是要谈的问题,要谈的是所谓有些人说的,一块钱大学生一堆的问题。

应该说,中国真的是人很多了,所以本科生也多了,到21世纪的时候,研究生也多了,物多则滥,所以平均的质量不高,这是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承认的问题。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很多人去急着去听一位教授的课,除非他很出名,而且讲的真的有见地。这并非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了,我想主要问题是出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上。

其实我们大学生很不容易的,大学给了我们什么,没有很多,我们花父母的钱,过了四年,得到的是对学校失望,对我国教育制度的质疑,我们没有如国家所想的成为人才,这个不是我们的错,至少主要原因不在于我们。企业招人可以不给高工资,但是不应该侮辱我们的人格,应该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尊重。还有所谓的过来人,建议你们想想,你们也是从我们这个时候过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什么都会,所以,教训别人的时候,应该考虑人家处在什么阶段。这是一个毕业生的自由。

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

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

曾经的“天之骄子”,今天的弃儿!

我弄不懂,现在的大学生,怎么就有那么多不像想像中那么好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没什么专业知识,缺乏真本领。

二是思想素质不行,主要表现为不讲礼貌,懒惰,贪婪,心胸狭隘,没有信用,说谎,知错不改还狡辩,等等。

三是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甚至有严重的幼稚病。

大学生,没有谁抛弃你,是你太我行我素,你抛弃了用人单位,抛弃了校园,抛弃了舆论。正如你所说,如果你真被抛弃,那只有一种可能,你自己抛弃了自己。

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抛弃自己,而造成他们被抛弃的局面到底谁要负主要责任?是他们自己吗?

名校不能承受之重

一名北大毕业生在北大知名BBS“一塌糊涂”上发出帖子,声称自己是“北大培养的废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众人的关注和讨论。堂堂北大毕业生怎么会成了“废物”?全国闻名的北大何以会培养出“废物”?而国内其他名校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心态?

北大“精英”成了无能“废物”?

北大毕业生究竟混得怎样?他认为是“很差,真的很差”。文中提到,“回想在我们之前80年代的老北大生,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已经失去了。”作者认为北大的学生丢掉了“精神”,他们除了顶着北大的牌子之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而北大人的谋生能力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比,优势也在逐年减退。

“我们都混得不怎么样。”小龚来自湖南,1997年以637的高分考入北大,至今在他老家的高中还是老师津津乐道的模范学生,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北大的毕业生,而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刚考进北大的时候,还飘飘然的,对以后的生活有许多设想,现在越来越实际了。”

名校学生求职屡屡集体遭拒

事实上,早在2002年的“北京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知名公司就对名校学生敲响了警钟。该年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招聘条件上就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启事,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吴沁玫的理由是:“公司曾经用过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成功。”

而根据最近进行的一项对中化集团、联想、万科等国内5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中对北大毕业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但是表示“坚决不招聘北大毕业生”的企业却达到了34%。

大多数企业认为,名校毕业生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个性一般比较强,而且不管在哪个企业工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业也不安分。另外,名校毕业生的要价比较高,也成为遭到拒绝的理由之一。

同类推荐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道锁乾坤

    道锁乾坤

    一股强悍的吸引力将他带来一个陌生的世界。是偶然?还是命运的注定!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其实财富离你很近

    其实财富离你很近

    有的人月薪几千就可以买车买房,而有的人月薪几万却是“穷忙族”,银行卡上的存款从未有过5位数;在股市中,每次熊市一来,有的人会赔尽家产,有的人却能日进斗金……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投资理财观念的不同。很多人希望好好学习投资理财,但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本书会为读者答疑解惑,内容包含从初学入门必须知道的投资理财知识和观念,到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认真阅读本书,你会发现财富与你零距离。
  • 红警大领主

    红警大领主

    面对星际争霸中的虫族,手握盟军、苏联、升阳三大阵营的你,能否让人类在这一片星空中再次崛起!
  • 魔女养成记:是魔非魔

    魔女养成记:是魔非魔

    可爱的小魔王──伦,和以教导人走向变态之路为乐的水煮蛋──米格勒,因为待腻了一成不变的魔宫生活,加上米格勒总在伦的耳边怂恿,所以他们偷偷溜下山,决定来过个不同於以往烦闷的人生。
  • 离婚时代

    离婚时代

    年轻漂亮的纸嫣婚后爱上了丈夫的朋友老麦,很快离开丈夫与激情洒脱的老麦住到了一起,但不久便发现老麦只适合做情人,并不是理想的丈夫,于是第三个男人出现了,然而盼来的仍然是对婚姻的失望,绝望中纸嫣跳海自杀……小说情节曲折,文笔妖艳,诡异,充满梦幻色彩,堪称一部当代浮世绘。
  • 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悠悠小日子

    悠悠小日子

    雷雨天坚持工作结果被劈回了三百年前,身为游戏程序员的女主带来了整个游戏系统。有位雄厚历史资本并雄心壮志的清穿女做额娘,女主表示生活鸭梨很大。不过虽然身份改变了,但是工科女对生活的态度还是严谨的,比说额娘所说的擦亮眼睛找老公这事,恋爱养成加经营模拟的搭配总比即时战略或者第一人称射击来得容易嘛!
  • 鬼医傻妃太逍遥

    鬼医傻妃太逍遥

    现代某高层的特殊军医兼美名天下的心理博士,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蛮不讲理,飞扬跋扈,胸大无脑的大小姐身上。他,腹黑狡猾对她却无尽宠爱:“娘子,你抢了人家来,堂也拜了,洞房也入了,你可要对人家负责。”她胆战心惊:“可以退货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