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6500000031

第31章 马可波罗东游记

忽必烈的努力使得元朝成为东方乃至世界的庞大帝国,由此吸引来更多的仰慕者。

漫游东方

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他家祖辈也是世代经商,父亲和叔父常奔走于地中海东部,进行商业活动。公元1260年,他的父亲和叔父经商到过伊士坦布尔,后来又到中亚的布哈拉,在那里他们俩遇到了一个波斯使臣,并和使臣一起到了中国,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69年,马可波罗已经15岁,他的父亲和叔父从东方回到了威尼斯,他们从东方带回的动人见闻使得马可波罗既羡慕又向往,他也很想做一个商人漫游东方。

两年之后,马可波罗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公元1271年,他的父亲和叔父再次动身去中国,决定带马可波罗同行,于是年轻的马可波罗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怀着了解东方的心情,踏上了东行之途。

他们由威尼斯起程,渡过地中海,到达小亚细半岛,经由亚美尼亚折向南行,沿着美丽的底格里斯河谷,到达伊斯兰教古城巴格达,由此沿波斯湾南下,向当时商业繁盛的霍尔木兹前进,继而从霍尔木兹向北穿越荒无人烟的伊朗高原,折而向东,在到达阿富汗的东北端时,马可波罗由于适应不了高原山地的生活,不幸病倒了,只好停下来疗养。

一年之后,马可波罗恢复了健康,继续前进。他们启行不久又面临翻越帕米尔高原的艰苦行程。

久病初愈的马可波罗,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下山之后来到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边缘行走,抵达叶尔羌绿洲,继而向东到达和阗和且末,再经敦煌、酒泉、张掖、宁夏等地,费时三年半,于公元1275年夏抵达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上都是忽必烈夏季避暑的行宫,正式国都定在北京,当时称为大都,以后马可波罗等人到达大都,并居住10多年。

半个中国人

马可波罗到达大都时已经21岁,风华正茂,由父亲和叔父带着觐见忽必烈大汗。忽必烈非常高兴,在宫内设宴欢迎,并留他们在朝中居住下来,马可波罗善于学习,很快熟悉了朝廷礼仪,掌握了蒙古语等语言。

忽必烈在和马可波罗的接触中,发现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因此对他很器重,除了在京城大都应差外,还几次安排他到国内各地和一些邻近国家,进行游览和访问。

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出访过云南,他从大都出发,经由河北到山西,自山西过黄河进入关中,然后从关中逾越秦岭到四川成都,大概再由成都西行到建昌,最后渡金沙江到达云南的昆明。

他还去过江南一带,所走的路线似乎是取道运河南下,他的游记里有准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记载,其中在扬州他还担任官职3年。此外,马可波罗还奉使访问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

荣归故里

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旅居约17年之后,于公元1291年初以护送元室阔阀真公主前往波斯,而离开大都顺路回国。

他们的回程取海道,从福建泉州出海,西南行,经爪哇,苏门答腊,斯里兰卡,马拉巴海岸,直驶波斯湾的霍尔木兹,自此登陆,经大不理士到特勒比遵德,由此坐船经伊斯坦布尔,于公元1295年回到了离别20余年的家乡威尼斯。

马可波罗漫游东方归来的消息,轰动了威尼斯,从社会名流到一般市民,争相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马可波罗回家不久,威尼斯与热那亚两个城市,因为市场竞争,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马可波罗为保卫自身和威尼斯的商业利益,奋勇加入了威尼斯的战斗行列。激战结果,威尼斯舰队大败,热那亚人获得胜利。马可波罗受伤被俘,关进了热那亚的监狱。

马可波罗因为从东方回来已经有点名望了,虽然禁锢在监狱里,监内监外,仍不断有人找他谈东方的事情,而马可波罗为消磨时光,也经常向同狱的人叙述东方各国的奇风异物。他的叙述,特别引起同狱人鲁思蒂谦诺的注意。鲁思蒂谦诺是比萨人,从小受到比萨文化传统的熏陶,精通法语,用法语写过骑士小说。他觉得马可波罗的游历见闻很有意思,如不写成书,那是非常可惜的。于是征得马可波罗的同意,将他的口述,用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法兰西语记录了下来。

这样,一部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或称《东方见闻录》就诞生了。公元1299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宣告结束,马可波罗被释放回威尼斯,从此,他经营商业,并娶妻成家,生有二个女儿,再也没有出外远游了。公元1324年当他临近70岁的时候,逝世于威尼斯。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广为流传。600多年来,世界各地用各种文字辗转翻译,译本之多,可能超过了100种,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照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注释,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

古代风景画鉴赏《马可波罗行纪》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

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及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

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行纪》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以叙述中国为主的《行纪》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在这卷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

百科全书

在《行纪》的第二卷,还对杭州有详细的记述。书中称杭州为“行在”,“天城”,称苏州为“地城”。“行在”是南宋时代对杭州的一般称呼,指帝皇行幸所在的地方;而“天城”、“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对于号称天堂的杭州,马可波罗更是赞不绝口,他《行纪》里记载杭州人烟稠密,房屋达160万所,商业发达,说:“城中有大市10所,沿街小市无数。”并说杭州人对来贸易之外人很亲切,“待遇周到,辅助及劝导,尽其所能。”又讲到杭州市容整齐清洁,街道都用石铺筑;人民讲究卫生,全城到处有冷热澡堂,以供沐浴之用,户口登记严密,人口统计清楚,对西湖的美丽和游览设施,书中更有详细的记述,马可波罗称赞“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由于他对杭州特别赞赏,所以几次来到这里游览。

马可波罗是商人,每到一地,对于物产商业的情况很留心观察和记载。例如他旅行到我国南方的宝应、南京、镇江、苏州诸城时,便突出地记载了纺织锦缎绸绢工业,对宝应的记载是“恃商工为活,有丝甚丰饶。”又如他行经东南亚的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时,也特别留心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宝石、香料与珍珠。这些物品在历来的东西贸易中,西方商人一直视为珍品。

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有专门的篇章谈元代通行的纸钞和中国使用已久之煤。马可波罗记述忽必烈在京城设有造币局,先以桑树皮制造纸张,然后以它制印纸币,这种纸币不但通行国内,就是在和外商贸易中也有流通。他还说到在中国北方亲自见到“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且较薪为优”。毫无疑问,这是说的我国境内蕴藏丰富的煤炭,其实我国以煤作为燃料,早在汉代便已经开始。马可波罗在这时还当作“奇异事物”来记述,说明欧洲在13世纪用煤还不普遍,而中国在元代则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马可波罗行纪》对亚洲其他地方,也有大量篇幅的描述。马可波罗东来中国,主要经过西亚,中亚等地,因此游记里载有不少这些地方的见闻。在中世纪,关于亚洲的知识,以往的旅行家没有一个比得上马可波罗记载的那样丰富。除亚洲外,马可波罗对东非海岸和北冰洋等地作了一些叙述,不过是根据传闻,并非亲临其地,所以许多记述往往与实际不符。但尽管这样,诸如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等地,则是由马可波罗第一次介绍给欧洲人的。

不朽的影响

马可波罗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的海陆兼程旅行家。他的著作,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马可波罗的游记在13世纪末年问世后,一般人为其新奇可喜所动争相传阅和翻印,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读物,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其影响是巨大的。它打开了中古时代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在他们面前展示了一片宽阔而富饶的土地,国家和文明引起了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也有助于欧洲人冲出中世纪的黑暗,走向近代文明。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更以它所提供的最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和充实自己的著作。如公元1375年的西班牙喀塔兰大地图,便是冲破传统观念,摈弃宗教谬说,以马可波罗的游记为主要参考书制成的,图中的印度、中亚和远东部分都是取材于《马可波罗游记》这部著作,成为中世纪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地图,以后地图多以此为依据。

古代风景画鉴赏马可波罗的游记对15世纪左右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了促进的作用,当时一些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队的领导人曾经读过马可波罗的书,并从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启示,激起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和冒险远航的热情。例如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都津津有味地看过马可波罗的书。哥伦布小时候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后非常钦慕中国、印度之文明富裕,特别是书中所载日本盛产黄金“其数无限”,“地铺金砖”,更是向往已极,正是商人贵族的这种“黄金渴望”驱使哥伦布立志东游,公元1492年起,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他率领水手接连几次远航,到达了中美和南美的东北角,哥伦布认为他所达到的地方就是亚洲的海滨诸岛,以为墨西哥就是马可波罗书中的“行在”,又把古巴岛当作日本,并登岸四处寻问有无黄金。他本来要去的地方是富庶的东方,而结果航行到了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线。哥伦布读过的那本马可波罗的游记,现在还保存于里斯本,书的边栏空白处有他作的许多摘要和注解,反映哥伦布阅读时多么认真,对它倾注的兴趣是何等浓厚!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在他的游记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记载了我国40多处的城市地方,对当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因此,马可波罗被誉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上的友好使者。

同类推荐
  • 中华一帝

    中华一帝

    李书星重生了,因为一系列错误,带着记忆投生在大清王朝,既来之则安之,利用特权争取最大的利益,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吧。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为求自保,争夺帝位,锐意改革,富国强兵,使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犯我中华者,寸土必争;杀我国人者,以一偿十;投敌叛国者,诛灭九族。打倒列强,以牙还牙,以强硬的态度歼灭任何侵略者;对于藩属国,给予最大的支持,使他们成为中华的永久拥护者。这是一部跨度大的历史巨作,从公元1844年到1920年,再现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精彩片段。讨论QQ群:17565429
  • 唐师

    唐师

    大唐贞观后期,平治昌荣与内忧外患并存,贞观之治快走到了头,开元盛世还远着,西面有野虏吐谷浑时常犯边骚扰,其后还有个吐蕃虎视眈眈,北方东、西突厥死而不僵,东北有高句丽等着李二去征伐,室韦、靺鞨也在蠢蠢欲动。李承乾和李泰、李治哥仨在诸多老臣的蛊惑之下,似乎又要重演玄武门之变,偏偏这个时候,李二最疼爱的晋阳公主却诡异暴毙,提前引发了内外风暴。被誉为“东方胡迪尼”的魔术师徐真意外穿越,在长安城当着小城管,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却没想到被卷入其中。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开始了在大唐朝搅风搅雨的生活。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当驸马还是国公,这是一个问题——胡迪尼·徐。
  •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以纵横捭阖的笔法,书写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抨击,更有对大宋民富国弱的历史吊诡的深思。
  • 那时那地那些人

    那时那地那些人

    双生兄弟的悲欢离合,家仇未报,国难来临,家仇国恨,兄弟同心,保家卫国。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农神

    异界之农神

    重生于异界的吕翔,为了不在经历前世的失落和颓废,再世为人的他只是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渐的了解,在到彻底的掌握。不断变强的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加深。这是一个人在异界不断变强的故事,故事很长,请耐心阅读。(创了一个群,如果有人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请加这个群。)QQ群:106068071
  • 道气冲天

    道气冲天

    红牌一抛,生死由天定!在盛羽大陆有一条丛林法则:只要有人向你抛出生死牌,你就必须应战。
  • 诸天谣

    诸天谣

    遥远的宇宙深处,一柄长剑划破星空,指向太阳,沿途星光无不熄灭。面临灭世危机,一位来自不明空间的少年怯怯抬起头,仿佛一只躲藏在阴沟里的惊恐小老鼠。是谁在翻江倒海,涸泽而渔?是谁在千万里外,只手擎天?
  • 书名叫缱绻

    书名叫缱绻

    女冷强,男小白。一眼永亘,缱绻今生。作者良心深,尽量不挖坑。
  •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一幅手绘美人图将她带入另一个朝代,三世的情缘,不同的爱恋。他,一个冷酷的君王。她,是他最爱也最恨的女人。新婚之夜的第二天,他就以不洁之名将她下嫁给自己四十多岁的皇叔受尽折磨,皇叔死后又将她囚于冷宫,让她生不如死。她一笑而过,这是我欠他的。离殇,离殇,千古悲凉,离殇,离殇,枯骨茫茫,离殇所到生死茫茫,莫雪薇一只转世千年的狐狸,开始了自己的转生之路……复杂的感情,三生的回忆,命运究竟会如何,敬请期待……
  •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这是一本好小说。一本引人注目的系统文,值得一看。
  • 大明镇南王

    大明镇南王

    张哲李观鱼情伤穿越大明。我要奋斗!只为那传说中奢靡的生活!英宗朱祁镇,您别去土木堡,下江南如何?于谦,您在北京保卫战里那水平没说的!皇弟朱祁钰,小宝宝,吃饭了,哥哥细细为你嚼。也先,哥们你是牛人!但,牛也是可以耕田的!王振,你丫的个死太监!再专权误国!小心哥给你割个二茬!马顺,就你这样的还锦衣卫指挥使呢?小心被群殴!石亨,失败是成功他娘,小命却也是娘给的,记住了!…….【一组签约.保证完本】
  • 鬼来敲门

    鬼来敲门

    一张旧书页引发的盗墓,三人历经苦难,桩桩精彩诡异的探索的故事,死里逃生的艰险,不为人知的嫌疑事件
  • 房间

    房间

    我的袜子有些难脱,里面的某根线绊住我的一个脚趾。就在我刚刚把那只袜子撕扯下来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说话,而且声音就在我的卧房里。我站住不动,确定一个男人在我的房间里说话。
  •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成功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