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2200000017

第17章 大清的名臣(2)

有一年,和珅恰好改建府第,营造花园。和珅有意炫耀,在花园中建造楼台亭阁、假山溪水、奇花异草,应有尽有。为装点门面,又求名人题字题词,汇集名家书法。纪晓岚文才当时已名满京华,和珅自然也想到了他,请他为凉亭题匾额。

讽刺和珅的机会到了,但纪晓岚不动声色,热情接待和珅,并感谢他对自己的垂青。郑重其事地为花园的凉亭题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起了和珅刚盖好的新宅,于是萌发了要去看一看的念头,便来到和珅的新宅。乾隆皇帝在庭院里参观,忽然走到凉亭前站下,乾隆望着那块“竹苞”匾额,微笑着问道:

“和爱卿,此匾额是谁题写的?”

“回皇上,是纪大人所赠”。和珅回答。

乾隆大笑起来,他笑完之后停了一会儿,说“是呀,只有纪昀才能用这种方法和手段来嘲笑你……”

和珅心里一惊,茫然的问道:“请圣上明示,小臣确实不理解‘竹苞,二字如何解释”。

乾隆又笑着说:“这块匾的字,你应该拆开来讲,竹字拆为个个,苞字拆开为草包,意思是说和珅家的人,个个是草包,哈哈哈,这个纪昀啊”。自此以后,和珅这个专会奉承的权臣跟纪晓岚结下了怨。

一说为“河深”说。

有次乾隆出行,由和珅、纪晓岚等人相陪,乘船沿运河南行,后来到一处河道众多的河口。在一条小河的入口处,两块岩石被水浪冲成许多小穴,人们叫它“浪窝”,但那时人们缺乏常识,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那些浪窝是乌龟的寄居之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王八窝”。乾隆在船上看这里浪窝很多,有些奇怪,便问身边的纪晓岚:

“这两岸的坑穴,是些何物?”

纪晓岚正想为皇上解释,和珅却在一旁答道:

“圣上,这是纪学士的老家呀!”

这是和珅戏弄纪晓岚,将那些“王八窝”说成是纪晓岚的老家,也就是骂纪晓岚是王八。然而乾隆不知道民间有关的传说,没有听出这层意思,见和珅多言,又是答非所问,便让和珅别乱说。而纪晓岚很清楚和珅的意思,便对乾隆皇帝说:

“启禀万岁,这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

乾隆还不明其意,问“何以见得?”“河深”与“和珅”二字音同,巧妙的回敬了和珅。纪晓岚又接着说:“此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惊涛拍岸,形成诸多浪窝,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觉得言之有理,但和珅却吃了个哑巴亏,怀恨在心,至此,和珅与纪晓岚便结下怨恨。

和珅虽也不乏机智、幽默与才学,但他深知自己在这方面不是纪晓岚等人的对手,因此在一些舞文弄墨或比试学问的场合,和珅则多是以包羞忍辱、甘拜下风的尴尬局面收场。和珅随驾泰山,因卖弄不成而现丑是有关这方面的民间流传的又一个故事。

乾隆乙酉年是乾隆登基三十周年。时值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乾隆皇帝高兴万分。他想,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举行过封禅大典,用以显示自己统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因此为后人称颂,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统治的疆域远远大于秦皇汉武之时,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禅大典呢?所以在这年初秋,便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

所谓封禅,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称为“封”,于泰山下小山除土以报地之功,称为“禅”。由于此礼极其神圣,各个朝代并不常举行。据说上古有七十二位君王曾封禅,秦以来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几个君主举行过。不少君主也曾憧憬于封禅之功,但未能实现,毕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资格和能力封禅的,稍有天变、灾荒,就可破坏必须具备的社会祥和、帝王圣明这一条件。封禅的队伍进得济南府后,歇息二日,饱览这里的湖光水色。济南城内泉水众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皇上住在大明湖西侧的花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乾隆皇帝这天游兴很浓,便叫纪晓岚、和珅伴驾游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历下亭。这历下亭建于北魏,朱梁画栋,壮丽轩昂,纪晓岚随皇上在历下亭里,欣赏周围的景色。只见宽阔的湖面上,阔大的荷叶随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阁,掩映其间。四周景物倒映在湖水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为这里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间,乾隆皇帝问道:“这个亭子历史悠久,风景佳绝,可曾有文人骚客所作诗文?”和珅想讨好皇上,马上应声说:“有……”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和珅张口结舌,说到这里没有词了,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一句诗来。

纪晓岚却答道:“臣早年读《杜工部诗集》,记得杜甫有诗题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有两句,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好!好!”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珅在旁羞得满脸通红。

济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众多,金代曾立泉碑,列举了七十二处有名的泉水,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为三股,喷高三尺有余,状如三堆白雪。黑虎泉从三个石雕的虎头中喷出,如三股瀑布,水声喧腾,如虎啸风吼。珍珠泉清碧如翠,当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气泡,像喷出万颗珍珠,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乾隆君臣游历于湖光水色之间,兴致盎然,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乾隆皇帝问起二位侍臣:“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三泉,尚有一泉,叫什么名字?”

纪晓岚答道:“如果微臣记得不错的话,那就是金线泉了”。

“对,对!”乾隆皇帝点着头,“你可曾到过那里?”

“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纪晓岚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进,实属可嘉”。乾隆皇帝夸赞道。

和珅在一旁听着心里酸溜溜的。自己肚里的墨水,自然比不过翰林出身的纪晓岚,但让他生气的是这个纪才子也太不留情面了,你只要说声记不起来了,不就完事了吗?免得在皇上面前显着你们都有学问,就我和珅无知浅薄,如此等等。

纪晓岚的嬉笑怒骂融于他的文字当中。使得和珅因此对纪晓岚怀恨在心,也常常寻找其他的机会予以报复。

和珅与刘墉结怨

和珅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龃龉,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珅关系颇不融洽。《清朝野史大观》中说,和珅天性警敏,读书不多,但能强记,做官身份高贵之后,经常请吴省钦等人到他的家中谈古论今。所以和珅对诗词文章也能粗通,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私下请彭元瑞、纪晓岚等为之润色,彭、纪二人怕被他诋毁,常代他写作。惟有刘墉能和他抗衡,人们传说刘墉为人耿直清廉,但并不知道他性格中还有诙谐的一面,他曾多次以戏弄的话刺激和珅,使和珅难以忍受。乾隆也知道两个人之间不够融洽,常常以温和的语言从中调和他们。

据民间流传,和珅与刘墉结怨有几种说法和原因。其一传说有“雪泥戏和珅”一事。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年新春,刘墉侦知和珅应召入宫,其时正值风雪交加,泥泞满地,便有意出和珅的洋相。他换上一件破旧的皮袍,匆匆赶到通往宫中的路上等候和珅。等和珅来到后,刘墉便差人拦着轿子递上帖子说:“刘大人昨日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路边候着”。

和珅虽然不喜欢刘墉,但刘墉对自己如此尊重,又同是皇上的宠臣,此时此刻不能失礼。他只好冒着风雪下了轿子。

和珅正要和刘墉打招呼,就见刘墉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口中说:“给和大人贺年!”

和珅一见刘墉跪在地上给他贺年,也不得不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特别名贵的貂皮袍,外罩锦绣马褂,一下子弄得污浊不堪。等两人站起来后,和珅发现,刘墉虽然身上也沾了不少泥污,但他穿的是一件旧皮袍,早己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看来是有准备,又不好明说,只有心中叫苦不迭。

其二是关于刘墉出对联,和珅献丑的事。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刘墉让和珅出丑的事似乎更让人们开心。其中下面一则故事则是说刘墉借皇帝让和珅请自己出山之机,以灵活地对答乾隆的命题而让和珅出丑的事。故事说:

有一年,刘墉非要告老还乡,乾隆皇帝无奈之下就让他回去了。可是,刘墉走后不久,乾隆又想让他回来,可又怕刘墉摆架子,不买他的账,就想出了个主意。他对满朝文武百官说:“我这有三个问题,限你们三天答上来,如果答不上来,统统撤职”。什么问题呢?他说:“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

文武大臣听了直犯嘀咕,这可怎么答呀?要是有刘墉在这里就好了,他准能答上来。他们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请刘墉的“徒弟”和珅连夜赶往山东诸城,请教刘墉,救大家一下。

和珅巴不得刘墉不在朝呢,可大伙一个劲地求他,他不去的话,不仅别人的官保不住,他自己的官也保不住,只好硬着头皮赶往山东。到刘墉家的时候,刘墉正在收拾菜园子。和珅顾不得休息,就把自己的来意及乾隆出题的事说了,和珅记忆力虽佳,可这次却把“什么肥,什么瘦”给忘了。

刘墉说:“这还不好答”。指着园子里的菜说,“你看,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和珅一听,这么简单啊,高高兴兴地又快马往回赶。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第三天早朝,和绅连忙穿上朝服上了金銮殿。乾隆问:“已经三天了,我提的问题谁能答上来?”和珅出班跪奏:“臣能答”。

“说给我听听”。

“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那么什么肥,什么瘦呢?”

刘墉书法和珅一拍脑门儿:“糟了,忘了问了”。

乾隆故意发怒道:“什么黄瓜茄子,东瓜西瓜的,胡说八道,拉出去斩了!”

和珅正恨刘墉呢,就大叫:“皇上息怒,这是我老师刘墉说的”。

“好个刘墉,教学生就教这个?把刘墉给我带来!”

和珅这时得意了。刘罗锅子,看你这次如何收场。

几天后,刘墉被宣进金銮殿,乾隆问他:“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爱卿你能答上来吗?”

刘墉答道:“臣能答上来。君为上,臣为下;文为东,武为西;肥,肥不过春天的雨;瘦,瘦不过九月的霜”。

乾隆听后直挑大拇指:“答得好”。“不过,你为什么教给你学生黄瓜、茄子?”

“我这叫在哪里说哪里的话。那会儿我是在菜园子里,自然说的是黄瓜、茄子;今天我是在朝堂上,说的当然是国家大事”。

其三是关于和珅中计,受辱又赔银的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纪晓岚和刘墉等一班正直大臣,对和珅的贪婪行为极为痛恨,早就想整治一下,一时间苦无机会。

乾隆四十二年(1777),直隶山东两省大旱,田土干裂,河流干涸,禾苗枯萎,颗粒无收。初秋,又遇到一场多年不遇的蝗灾,蝗虫遮天盖地飞来,所经之处,连树木的叶子也啃噬干净。百姓生活无着,到处乞讨为生。纪晓岚隶籍河北河间府献县,刘墉乃山东诸城人,两人为了家乡灾情,极力向朝廷疏请,发银赈济,又呼吁当地富商大员,捐纳钱粮,救济百姓,还厚着脸皮向朝中官员募捐,筹集钱物,寄回家乡,但仍不能使灾情缓和。

有一天,刘墉来到纪府,两位志同道合的大臣见面,纪晓岚忽然眼睛一亮,冒出一个主意来。

纪晓岚附刘墉耳边如此这般一番,刘墉抚掌大笑而去。

刘墉回府分派几个得力家人,动手做好一切准备,又命一个与和府家人相熟的管家,附耳布置了任务,一切就绪,静待恶狼入阱。

这天,和珅早朝后回府,一个心腹家人上前悄悄说:“大人,小人探得一个重要消息,特向相爷禀报”。

“什么消息?”和珅一面喝茶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刘墉学士府中藏有二十万两银子,定于后天清晨用马队载出崇文门送往老家山东,救济灾民”。家人悄悄说。

和珅听此消息,初只有些惊奇,继而笑出声来,他自言自语:“刘墉呀刘墉,你三番两次上章弹劾本官贪污受贿,这次可落到我手中,你刘氏父子哪来这么多银两,定是来路不明,弄到赃银,就有好戏看!”于是,点齐一百名家丁,悄悄作了安排,专等明早去拦截刘府马队。

第二天,和珅的人马将刘府的五十匹马全部劫回和府。接着便开箱取银,结果两百只木箱装的全是石头。至此,和珅这才醒悟到中了刘墉的以假充真的诡计。

这天早朝刚开始,和珅就被刘墉参了一本,刘墉跪在地上说:“启奏皇上,和珅派家丁将臣运往山东救济灾民的二十万两白银全部劫走”。

乾隆皇帝一听大惊,忙厉声向站在朝中的和珅问道:“和珅,可有此事?”

和珅一肚子委屈,无法申诉,只好哭丧着脸,跪在地上回奏说:“启奏皇上,确有这事,但马上驮的不是银两,全是石头,是刘墉故意陷害微臣”。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又是一惊,这位一向自诩聪明的皇帝也被弄糊涂了。他望着跪在御案前的两位重臣,心里纳闷,忙向刘墉说:“刘爱卿,你且回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墉回奏道:“木箱中所装,全是白银,计二十万两,怎么会是石头,一定是和珅搞鬼,蓄意想吞没这笔白银”。

乾隆想了想,大声喝道:“大胆和珅,你指使家丁拦截赈银,形同盗匪,理应治罪,姑念你平日还勤于政事,免于处罚,交出所截银两,另外罚款二十万两,以赈济灾民”。和珅这下子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乖乖的认赔,因此就与刘墉结下了不解之怨。

董福祥的传奇人生

董福祥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风云,他以一个普通的农民,统帅号称数十万之多的流民队伍转战甘陕,继而转身投入清军,并成为清军方面大员,一时为清廷最高统治者所倚重,令中外侧目。但就在他的仕运如日中天之际,中国世纪之交的一场巨变,使他从政治的峰巅跌入低谷,从而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军事政治生涯。可以说,董福祥是晚清人物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他的发迹史就是一个谜。

董福祥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风云,扮演过多重角色,而正是这些角色之间的变换记载了他的发迹史。

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环县毛井王朝山(清代属固原辖)人。他的父亲董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为人豪爽,“好赈人急而嫉恶如仇”。董福祥兄弟三人,排行老二,自小受家风影响,嗜好拳技,慷慨侠义,喜结交绿林中人,常往来于帮会,地方豪绅对他存有畏惧之心。

受家庭与环境影响,董福祥的军事政治生涯开始于团练活动。因为人民斗争的连续不断,团练在清代连绵不绝,但却不是固定的组织,一直只是清朝用来配合清军活动的临时性辅助组织。所以它有事则兴,事息则散。董福祥所率领的团练亦属如此,是西北特定事变下的产物。

同类推荐
  • 三国蛮汉

    三国蛮汉

    百年三国,群星璀璨。曹操、刘备、孙权,时之豪雄,闪耀千古。然现代青年李蛮降临汉末,煽动小翅膀,扰动风云,令三国更添变数,天下风起云涌,波澜诡异;若刘备取天子,曹操得玉玺,李蛮拥强军,九州大地将走向何方?(感谢起点论坛封面制作组:Moo七夏提供的精美封面!)(新书求点击、求推荐。)
  • 谁偷走了天下

    谁偷走了天下

    故事从丞相寿宴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当夜公主与宫女悄悄逃出内宫,不知去向,叛军企图动荡朝政,危情一触即发,丞相寿宴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丞相的安危不容有失、赵子平只能想方设法护卫丞相安全、企图谋权的幕后黑手有着不可告人秘密。幕后黑手一步一步布下天罗黑网,让赵子平陷入绝境,赵子平是否能扭转乾坤,让国家避免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本书内容分为十六章,包括:中国·世界、自然·疆域、人物·掌故、思想·智慧、典章·制度、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图书·博物、风俗·节日、教育·学校等。
  • 三国之逆天神棍

    三国之逆天神棍

    曹操:哥是豪门世家,一怒天下惊。郭嘉撇撇嘴:哥是穿越的,历史比你熟。吕布听了撇撇嘴:哥还带着先进武器过来的呢,不服试试?切!刘备撇撇嘴:哥是表演系的,兼修工商管理,你们行么?靠了!诸葛亮眼睛一瞪:哥还是农业和机加铆焊的双料硕士呢,你们行么?叫毛叫?赵云嘴一撇:哥可是军事学院高材生,这里是三国,小心把你们都废了。董卓挠挠头嘿嘿一笑:哥是贪官来着,再牛逼哥也能折磨死你们。小样吧,比家世老子是孙子后人,比玩人,我可是祖祖辈辈都干这个。孙坚冷笑一声。哼!我还是孔圣之后呢,都别在我面前装俾!孔融一脸寒气道。都别吵了,再吵哥让你们都会幼儿大班去。哥带着修改器来的。丁浩然不屑的蔑视了一下上诉诸人道。我自己有一个群:70593175PS:推荐好书无剑开天书号1943024
热门推荐
  • 过去提过的未来

    过去提过的未来

    一开始的时候,曲未来以为颜杭可以让她停下所有的顾虑大爱一场,她甚至以为她可以为了颜杭穿上婚纱。但是,却因为各自曾经的爱情在路口分道扬镳。可是人永远不能背叛自己的心,就像曲未来和颜杭本就是该在一起。曲未来说:”因为害怕,人总是喜欢口是心非,骗自己说爱着那个早已忘了的人。“
  • 女孩的恋情

    女孩的恋情

    是林姗姗他们几个女主和另外五个男主的故事,其中某位……
  • 装病夫君:拐了儿子弃了夫

    装病夫君:拐了儿子弃了夫

    穿越成了个病秧子,可怜她这火爆的脾气怎么受得了,相公竟然还有个儿子,面对如此恶男还不能发火,否则小命危险。面对日日夜夜的折磨,她决定打了他的妾,偷了他的心,拐了他的儿子,一纸休书休掉他,老娘不玩了!哼!(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初恋异想季:王子有点坏

    初恋异想季:王子有点坏

    第一次遇见,他像个不良少年。抢了她的自行车不说还把她也抱上后座,因为他们的后面正追着几个浑身是血提着长刀的男人。第二次遇见,莫名的,她的心湖轻松被他打乱!只是,她没想过,他竟然还要强迫她跟他结婚!哦,老天,她以前怎么没发现他会是这么霸道的呢?以为会失去的,原来早就属于自己。那天,黑夜下的脸庞,璀璨的星空,还有那紧跳着的脉搏……是否一个人这辈子注定要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从她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她的心脏便会不停的跳动,也会感觉不到身边的其他,眼里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灿烂着,发光着,眩目着,而她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只能沉陷。
  • 尊主请三思

    尊主请三思

    长夏觉得自己不过就是去搜集情报找个神医治好自己的病而已,怎么就惹上了这个腹黑货!
  • 昏晓阴阳

    昏晓阴阳

    一次年少无知的寻鬼经历,一双本不该打开的眼睛,从此让我迷失在了阴阳之间。
  • 试婚老公温柔点

    试婚老公温柔点

    一次误睡,她成了他独一无二尊贵的试婚老婆,婚前,她天不怕地不怕,婚后,她最怕的只有试婚老公,他抿唇轻笑:“你怕我?”她在他怀里热热发抖,“我……我怕,疼……轻点…
  • 天下笑:素手红妆

    天下笑:素手红妆

    梢头豆蔻初遇雨,哪堪识得春情薄。秋节凉飙夺炎热,独自笑纳西风扇。
  • 花千骨之花落时节

    花千骨之花落时节

    第一世,你为仙,我为神,初次见面那是缘定,桃花定情,带着无尽的妖娆。第二世,你为师,我为徒,再次相见已经陌路,桃花定情,带着缠绵的苦楚。第三世,我不知你会如何,但我知道,我定逃不过你给的枷锁,伴随着桃花凋谢。
  • 吞噬未来

    吞噬未来

    车窗外,造型各异,巨大的飞行器在低空盘旋疾驰,发出类似海洋生物低鸣的声响。高耸的摩天大厦泛着银白的光,隐约在云中浮现。广场上,机器人正在搭建一个迷你舞台;街道两旁的巨大3D投影屏幕,不断诉说着人类城市科技发展的成果……张炎得到父亲留给自己的先知者,从此预测未来,无往不利。一个平头小子开始搅动世界风云……这是一个人类可以突破基因潜能,飞天入地的冒险世界,也是阴谋与恐怖交织的修罗场。问天地苍茫,谁可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