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4400000074

第74章 张居正(1)

一长江之子

长江之滨,有一座古老的名城——湖北江陵,自古以来即是长江流域政治、军事重镇,经济、文化中心。数千年来,这块圣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无数精英。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日,一颗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闪耀着光芒的新星,又诞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他就是数百年来被史家赞颂为“明代第一相”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杰出的改革家——张居正。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娶妻赵家小姐后,张家发生了一连串的奇事。赵氏梦青衣小童自天而降,怀有身孕,张居正出生时,他的曾祖梦见白龟出现,所以他原名张白圭,梦龟而生的婴儿,预兆长大后必以文才而承担重任。张居正降生的种种奇异,虽然是后来的编造附会,但他的早慧却是事实。两岁时就能够较流利地说话,10岁已通晓《诗经》、《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并能写出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被视为荆州府的少年奇才。

嘉靖十五年(1536年),张白圭赴荆州府应考。年纪最小的他脱颖而出。荆州知府李士翱,特意接见了这个年仅12岁的少年才子,并把他的名字改为“居正”,预示将来必居高位执掌要职。应考以后不久,湖广学政四顼来到江陵,召见了张居正,并当场面试他的才学。由于才华出众,张居正被补为博士弟子高等,为府学生员,成了荆州府最年轻的秀才。

第二年,张居正到武昌参加乡试,又是名列前茅。湖广巡抚顾磷赏识张居正的才华,认为应让这个13岁的孩子受些挫折,使他更加发愤、成熟。因此他建议监试的冯御史不录用张居正。但他知道,张居正不仅需要磨炼,更需要热情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为此,在考生返乡前,他约省里的藩台、桌台等官员一同接见了张居正,并和在座的官员说:“此子乃是将相之才,日后必是国家的栋梁。”这种殷切的期望和深远的知遇,无疑对张居正是莫大的信任与鞭策。原来争奇好胜的上进心,升华成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居正16岁再应乡试,中了举人。顾磷又鼓励他要成为伊尹式的王佐之才。做一名伊尹式的贤相,成了张居正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23岁,再次入京应试,会试合格,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了二甲进士。从此他步人仕途,开始了一生中的新起点。

二翰林储相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高中二甲进士的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之职。明代宰辅170余人,十分之九都是由翰林而任,因此,从庶吉士开始的翰林官都被视为“储相。”

为了要具备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本领,年轻的张居正深入研究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各类典章制度,寻找富国强兵,足食安民的良策。他知道,要想在政治上大有作为,除了读书外还必须了解社会,广泛结交师友。徐阶是张居正由衷敬仰的师长,对他的影响也最大,是他仕途上真正的导师。

25岁那年,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掌修国史。这虽不是直接参政的官职,但张居正还是不避冒犯天颜而获罪的危险,向嘉靖帝上了一道《论时政疏》,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积弊。这份奏疏,表现了张居正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清晰地剖析了当时的政治症结。言辞中,也不乏委婉的讽谏。上疏之后,张居正热切地盼望皇帝能采纳他的主张,以实现他“翩翻来君旁,为君补华裳”的梦想。

(一)忿腐政,称病辞京

张居正的《论时政疏》送入宫中后,如泥牛沉海一去无音。他的热望渐渐地冷却了。此后,政治的腐败,日甚一日。

嘉靖皇帝朱厚熜崇奉道教,不理国政,亲近佞臣。皇帝的昏聩,使奸臣严嵩父子得以窃柄弄权。他们倚仗权势,贪污纳贿,鱼肉百姓,为巩固权势,极力培植死党,真可谓是“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朱紫”。对权奸用事,贿赂公行的腐败朝政,张居正的内心中充满了愤恨,尤其使他痛苦的是,由于严嵩弄权,导致“庚成之变”,使京郊人民罹受鞑靼烧杀抢掠之灾。之后,虽有官员上书弹劾,可由于皇帝昏聩,他们均被严嵩诬陷杀害,这使张居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朝政的腐败,以及严嵩父子的奸险卑劣。他渴望自己的老师、密友内阁大学士徐阶能做一个“磊落奇伟之士”来挽救国家的危机,可徐阶却令张居正失望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张居正称病辞京。临别之际,他给老师徐阶留下一封长信。既称赞了徐阶的品德、威望,又委婉批评了他一味顺从的做法。他希望徐阶以自己的忠诚,为国家立下不朽之功。

张居正虽然离京而去,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却仍然悬系在朝中。

(二)息田园,怀国矢志

张居正回到故乡江陵,开始了他的蛰居生活——养病、学农、读书、游历,广泛、深入地了解社会。

田园生活,使他更多地了解了农民。他感觉到人民的不满在增长,国家已临覆舟之危,一种治国安民的责任感不由得又泛上心头。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后来呼唤他重返政治舞台,正是这种对农民痛苦生活的真切了解和对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才促使他后来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

看到国家已非止一日处于“抱火寝薪”的危险局面,张居正在学农之余,博览群书,融会百家思想,研究当世之务。他要等待时机,为国家致太平,为个人树不朽。

在乡居期间,张居正还常出去游历,了解社会实情,在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了楷模,在大自然中受到了启迪。

为此张居正决计出山返京。在父亲严命的催促下,并非真的甘于终老林泉的张居正,结束了三年息影田园的隐居生涯,踏上了回京之路。

三年的蛰居生活,张居正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升华,完成了由书生到政治家的转变。他看清了民众的苦难,国家的危机,朝政的腐败,意识到了自己神圣的责任。

三宦海角逐

(一)附徐阶,连升入阁

张居正回到京城后,继续在翰林院任编修,读书撰史。

离京三年,政局依旧。嘉靖皇帝还是在深宫中奉道斋。严嵩父子还是大权在握。徐阶还是专心为皇帝撰写青词,小心恭谨地侍奉严嵩。

张居正返京续职,依然是徐阶营垒中的人,这早在徐阶意料之中。他敏锐地发现,这位高足弟子已不再是慷慨激昂,缺乏深谋远虑的一介书生,而是变得完全成熟了。徐阶在想应该给张居正安排一个怎样的用场。

对严嵩父子,张居正掌握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敬而不亲,离而不远。因为他知道,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只有学会适应环境,能屈能伸,才能达到目标。严嵩父子果然被蒙蔽了,增加了对张居正的好感,由此减少了他仕途上的阻力与危险。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张居正回京后第二年,徐阶与严嵩的斗争拉开了序幕。严嵩专权结党,逐渐引起嘉靖皇帝的不满。严嵩日渐被疏远,而两年之间,徐阶被升职二次。很显然,在嘉靖皇帝的天平上,已经开始向徐阶一边倾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随着徐阶的升迁,36岁的张居正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晋升为正六品的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这是一个实际的职务,相当于国立大学副校长,这也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职务。张居正的晋升,当然又壮大了徐阶的力量。

徐阶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并能及时采取有力行动的人。他利用嘉靖帝所住的永寿宫失火事件,揣摩皇上心意,提出重建一座新宫殿,获得宠信,接着又授意御史邹应龙弹劾严嵩,终于彻底击败严嵩父子。

张居正是徐阶的心腹,在徐阶与严嵩的斗争中,当然不会没有他的参与。但老谋深算的徐阶认识到张居正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不仅国家需要他,今后自己的身家性命说不定也要依赖于他。因此,徐阶处心积虑地保护着张居正,只让他隐居幕后,以防不测。当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徐阶取代严嵩为内阁大学士后,他又计划着怎样扩大张居正的影响,并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时朝廷正在重修《承天大志》,这是一部论证嘉靖皇帝受天承命,并为他歌功颂德的史志,徐阶推荐张居正担任副总裁,这是一件最能引起皇帝重视的工作。张居正仅用八个月时间即完稿,书成献上,得到皇帝的赞赏,认为张居正能以经学儒术辅佐皇太子,振兴和治理太平之业,于是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晋升张居正为右春坊右谕德(从五品官),为裕王府邸的日讲官,裕王载豆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这是张居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难得的际遇。张居正以自己的人品、学问,在这位未来皇帝的心目中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它对张居正日后进官大学士,乃至成为内阁首辅奠定了基础。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嘉靖皇帝去世。裕三载厘即位,第二年改元隆庆。

皇帝逝世后第一件事是发表遗诏,徐阶与张居正密谋共议,以世宗遗诏的名义,革除一切弊政。不过,此事被内阁大学士高拱、郭朴知晓,因未与他们共谋而不满,埋下了隆庆朝内斗争的种子。

隆庆元年(1567年),是张居正官运亨通的一年,他从翰林院侍读学士一直晋升到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成为国家核心集团中的一员。

张居正刚入阁,便面临一场激烈的内阁斗争——徐阶与高拱的混战。在这次内阁斗争中,张居正是一个“观潮派”,因为徐阶固然是他的恩师,而高拱也是他共事多年的好友。他思忖再三,以不介人为上上之策,既不伤师,也不害友。事实证明,无论哪方胜利,他总是一个稳定的受益者。不过,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言官的厉害,舆论的重要,明白了内阁的班子应如何搭配,才能保持内部的稳定,为以后的组阁。执政,又学到了新东西。

(二)陈“六事”,树威取信

以忠君、报国、保民为人生信条的张居正认为,既然身居副相,就得从全国大局出发,拿出一个除弊兴利的治国方案来。他是一个务实的人,经过广泛调查,深入思考,与同事们反复探讨之后,隆庆二年(1568年)八月,一篇《疏陈大本急务六事》的建议呈献给皇上。此建议的出发点就是要改变颓靡不振、积重难返的弊政,以振奋国人精神,统一思想,求得国家大治。它的主要内容:

1.省议论:即坚决杜绝讲空话,办事讲求实效。建议凡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提倡从实际出发。

2.振纲纪:即严肃法制。这是针对当时法纪败坏而提出的。建议皇上整饬法制,严肃法令,以法治国。

3.重诏令:即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对于皇帝的政令必须严格执行,坚决照办。

4.核名实:即考核官吏是否称职。皇帝驾驭群臣的手段就是奖惩任免,只有赏罚用舍得当,才能人有专职,事有责成,人才也不患缺乏。

5。固邦本:即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6。饬武备:即加强军备,增强边防力量。

虽然《大本急务六事疏》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还只停留在一纸空文上,但却得到隆庆皇帝的赞同。这对于刚入阁的张居正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提高了在朝中的威望。这六项建议,集中体现了张居正的政治思想,实际上就是他的施政大纲。后来他所主持的各项改革,基本上就是这六条的具体实施和进一步的完善。

(三)审时势,辅政固位

就在张居正向皇上进呈《大本急务六事疏》的前一个月,首辅徐阶由于受宦官的中伤挑拨和言官的弹劾,被迫致仕回乡,使张居正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和政治上的有力支柱。首辅之位暂空。张居正知道,以高拱与隆庆帝的旧谊而言,高拱复相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从公来讲,高拱也很有魄力、才华,因此他极力为高拱复相而奔走。很快,回籍“养病”的高拱复职人阁。张居正还是像过去在国子监时那样尊重高拱,甘居其下,凡事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工作。

随着高拱入阁,内阁之争再次爆发。不过,张居正对此并不热衷,他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弊政,有益于国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军备,加强边防上。他支持戚继光训练边兵,修筑长城;他筹备由隆庆帝亲自参加的阅兵大典;他经过多方努力,在高拱的支持下,与蒙古鞑靼部实行“封贡通市”,发展友好往来。在两年的内阁混战中,高拱虽坐上了首辅宝座,但他积怨太多,留下无宰相器的恶名。只有张居正被人们视为正派奉公,既提高了地位,又增加了威信,为他一年后取代高拱,踞居首辅奠定了基础。

高拱刚入阁时,张居正曾期待与他同心共辅,振兴国家,但这幻梦很快就破灭了。高拱在驱赶了内阁的几位阁老后,又使用上疏揭露徐阶矫遗诏之罪的一箭双雕之计,既打击了徐阶,又震慑了张居正。为了保护忍辱负重打倒严嵩父子于国有功的老师徐阶,张居正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四处活动,这就给一批渴望制造混乱的政客提供了“张居正是徐党”的日实,生性狭隘的高拱终于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张居正。

想到高拱虽有相才而无相德,为国为己,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取而代之,张居正打定了要与高拱争夺政权的主意。他对本朝的政情与历史了如指掌,深知要想推翻高拱,施展抱负,必须去结交宦官。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无论在当朝还是后世都可能引起非议,然而“国士死让,饭漂思韩,欲报君恩,岂恤人言”!为了振兴疲弊的国家去结交宦官,这是非功过任凭人们去评说吧!

张居正深相结纳的是太监冯保。两人的友谊完全是建立在共同对付高拱的基础之上的。张居正在皇上身边有了自己的耳目喉舌,暂时摆脱了被高拱驱逐的危险。

(四)顾遗命,踞居首辅

隆庆六年(1572年),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明争暗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隆庆帝病重一事,给张居正造成了一个推翻政敌,执掌国柄的绝妙机会。五月,隆庆帝病危,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位大学士同受顾命,辅佐年幼的太子治理国家。二十六日,隆庆帝逝世。

在君主专制时代,随着老皇帝逝世,新君即位,常会掀起重新瓜分政治权力的激烈斗争。隆庆帝死后,冯保与高拱的夺权斗争也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冯保利用隆重的登基大典,显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又抓住高拱指使多人弹劾他,藐视少主一事,向两宫皇太后告御状说高拱图谋不轨,终致引起太后的恐惧,将高拱逐出京师。

在冯高之争中,张居正是冯保的战友,又是他的高参,但他竭力避免与高拱正面交锋,所以,张居正借为穆宗卜视陵寝之机离开京都,回来后又推病不朝,静观其变。高拱被逐后,张居正并未将他视作死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相反,他向皇上求情,给高拱致让的待遇,又劝阻冯保不要嫁祸高拱,救其全族性命,在高拱死后,张居正亲自为其立传,对其一生也多有褒赞。在封建社会中,张居正确实是一位少有的胸襟开阔、不计私怨的杰出政治家。

高拱被逐,高仪不久病死,张居正成了唯一的顾命大臣,自然也成了内阁的首辅。从此,他就凭借这个舞台,演出了一幕幕功在国家、名垂青史的活剧。

(五)尊主权,号令天下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热门推荐
  • 莱辛寓言

    莱辛寓言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古希取材于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史难叙

    青史难叙

    台湾艺人柏芝穿越东汉末年,拜胡昭先生为师,跟学姐蔡文姬混吃混喝,寄住学长司马懿家,见识三国四大神童风采,得水镜先生相助,被黄月英收为义妹。有些人天生就是夙敌,比如司马诸葛……在他身边待了11年,对她处处维护,再三宽容,她暗生情愫,他冷漠不语,非要无路可退才承认心中有她。他,司马懿,名门世族,曹魏大臣,留千古骂名,史书称顾狼之相。“你我之间又岂是一千八百年不可逾越的鸿沟?最悲哀的不是不能死在一起,而是死了也不能在一起!”“来世做条恶犬护你周全!”碧落黄泉皆不见,孤坟无处话凄凉。“开始是狗血的,然后是悲哀的,过程是虐心的,结局是圆满的,你给我开的外挂啊!”看不开挂的女主闯三国!
  • 思陵翰墨志

    思陵翰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追

    仙追

    行于世,不乱于世。作余生,而不偷生。轮回春秋走过,却唯有叹惋出口:“若是与天斗一场,纵我毁亡又何妨”——————本书纯仙侠,我心中的仙侠——————
  • 以蛇为夫

    以蛇为夫

    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女单丹丹,终于有人要了,不是,是有蛇要了,蛇?还是蛇王?天啊,这都什么世道,不是只有人界神界和妖界吗?怎么会冒出来一个蛇界,还被这个所谓的蛇王吃干抹净,最最可悲的是竟让怀上了它的孩子,她要怎么办?
  • 七界神探

    七界神探

    神仙妖魔冥,五界至尊强者,只不过是大道的棋子,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永恒国度?盘古身为大道鸿钧的分身,鸿钧却又有什么惊人的来历?山沟少年步入无上道途,开创绝世功法,管尽世间不平,徘徊百花丛中。正是逍遥行七界,谈笑灭神魔,乘物以游心,脚踏道鸿钧,自在无极。
  •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我亲眼看着时光将身边的一切变得苍老又模糊,想要伸手碰触,却只是冰凉一片,那些如冰般清凉的记忆,在最炙热的年华里,失却了原有的坚执,一点一点的幻化成一汪水,只映射出你那最是落寞的姿态,最终,却连原有的轮廓都消失不见。一段不解之缘。各自安好。。。。
  • 暴力监狱

    暴力监狱

    因为救人,我被关进了监狱,然后被执行了死刑,但是谁又能想到,原本走向死亡的我,我的人生开始向着另一个未知的方向发展,在高科技的手段下,我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死,但我不是那种甘于被掌控的人,我要反抗,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 缚君红颜

    缚君红颜

    世间仅有的青云龙蛟玉佩,却偏偏有一枚一模一样的玉佩横空出世,惊异,离奇,福兮?祸兮?白云素被迫代替妹妹困于皇宫,一心报复这位从小到大一直要好的妹妹,却意外发现深爱之人原来爱着妹妹,灾祸已成,削发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姐姐,我欠你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会还给你。白青络因愧疚心重,灵魂久留深水之中,予以寄托,罪孽终偿,却不忍心爱之人受伤,在转世之时,选择重回本身。青络,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你要伤害他,绝不容许。等了一天,一月,一年终等不到她任何消息,本已绝望,三年之后再度重逢,她却早已忘记自己,没关系,我,黎墨可以一直等,没什么能比再也见不到你更令我伤痛。黎墨,我不是她,我不爱你,今生今世我只爱百里。百里沂旪自异林一别,好不容易相遇只因她携玉佩而来,便心生猜忌,一次次地试探,伤害,她却至始至终,待他如初。因玉佩逐出师门却也因玉佩再度与你相遇、相知,玉在人存,玉毁人灭。白青洛落水而醒,记忆全无,拜师学医,却被逐出师门,一心想要查明被逐的原因,又遇见初遇的那个他,他还是他吗?他依旧是他,那个少年。你是你,她是她,别害怕,我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