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1400000047

第47章 社会万象篇(18)

旬,这是很古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仍由甲开始。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叫上旬,当中的10天叫中旬,21日到月底叫下旬。

星期的由来

“星期”一词已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记时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发明星期为七天的人是古巴比伦人。“星期”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呢?据说,“星期”是古代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

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全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运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天文知识的正确掌握,发明了“星期”,正是根据星球的运行,他们制定出一系列时间单位。巴比伦人从月亮的盈亏,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他们同时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故一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还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间,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太阳神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由于这7日都是天星值班的日期,就称为“星期”。

另一说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七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七天中要抽出一天作为人们的休息日子,原因有三:一是让居民有友好往来的时间;二是让人和牲畜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牧师有机会宣讲法令和教义等。

礼拜的由来

《圣经》上说,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到了第七天,大功告成,上帝便歇了他的一切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因此,基督教徒规定在星期天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于是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后来,基督教为了牢记他们对上帝的崇拜,就创造了“礼拜制”,即星期一至星期六分别称为礼拜一至礼拜六的各自称呼。“礼拜”作为基督教会的一种宗教仪式,源于古代罗马时期。人们不满于当时的暴政,便纷纷宣传说基督即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救世主”,于是,很多人信教并组成教会。教会把星期日定为教徒对上帝礼拜的日子,这一天也就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就相应地称为一个“礼拜”了。后来,欧洲传教士把基督教传入我国。我国人民因此也有了称“星期”为“礼拜”的习惯。

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的由来

标准时间就是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是英国原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为伦敦的一个区,是海上进伦敦港的必经之地,有“伦敦咽喉”之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在位时将它改建成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

人们把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现在那里的时间,决定着全球任何地方的时间。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制定,与一件争执案有关。

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钟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

两分钟后,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束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该案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出现的时间差异,促进了英国进行统一时间的工作。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取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所在的子午线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其他地区以此类推。例如中国的首都北京便处在东八区的位置,从而达到全世界时间的统一,便利了世界人民的交往。

夏时制的由来

1916年3月,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火热之际,德国突然向全国宣布把时钟拨快1小时。为什么?主要为了节约电力和燃料。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夏时制的国家。隔不多久,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等也相继采用夏时制。

夏季将时钟拨快1小时的主张,是20世纪初由英国人威廉·韦利特最先提出来的。他的着眼点是:在昼长夜短的夏天里,早晨的宝贵时间给白白浪费掉了,太可惜。他建议政府制订夏时工作制,但是被议会否决了。倒是德国政府的头脑反应快,一下看到了这一制度的许多优越性,便率先实行。

紧跟着德国实行夏时制的国家是法国。191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关于夏时制的法令,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珍惜电、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实行夏时制的好处,便相继采纳实行。不过,各国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把夏时制的始期和终期做了改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的国家的夏时制一直延长到11月19日才结束。有的国家如英国,甚至把时钟拨快两小时,实行“双倍”夏时制。

实行夏时制,的确给人带来许多好处。例如英国1970年在总结它的好处时提到:每年节约燃料约值1亿英镑;交通事故减少3%~4%。实行夏时制使人们早睡早起,多接触阳光,于健康也有益。

但同时,夏时制也有不方便之处,比如:飞机、火车时刻变更的麻烦,电信、邮政易出差错,国际交往时时间经常弄混等。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试行过夏时制,后来又取消了。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以12地支配12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12时辰,也叫12生肖。这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2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6点):据说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2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8点):夜的开始,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0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这种十二生肖的称谓,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科学根据。

“小时”的由来

60分钟被称为1小时,可是“小时”是怎样来的呢?不知你想过没有。

中国古代,计时用“铜壶漓漏”的方法,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照今天的24小时,便是半夜11点到1点为子时,1点到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其余以此类推。一个时辰便相当于24小时制的两个小时。因此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人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新传来的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

“刻”的由来

1刻钟指15分钟。但在我国古代1刻是指14分钟多一点。何称“刻”?溯其源,“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早在周代,已有漏壶计时,叫铜壶滴漏。是在铜壶底钻1小孔,壶内竖1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随着水从小孔一滴漓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逐一露出水面,故称“滴漏”。但是由于水多时滴得快,水少时滴得慢,很不准确。因此,又在上面阶梯形地设置上、中、下3只播水壶,下面设1只受水壶,让中、下两只播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就均匀了。水滴入受水壶后在播水壶中逆向刻有时间度数。使壶内有时间刻度的箭形浮标能准确地指示出当时的时间。到东汉时发明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为100个刻度。“一刻”就是指浮箭上升一个刻度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14分钟多一点。

天气预报的由来

天气预报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一场海战。

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正在与沙皇俄国作战。英法联军的舰队正在黑海上向俄军进攻之机。突然出现了暴风雨,狂风巨浪把军舰高高举起,又猛烈地向海岸的礁石上面摔去。顷刻间,英法舰队被狂风恶浪毁于一旦。

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他们为了记住这次教训,将这场大风暴起名为“布雷克威夫”,意为“毁灭的冲击波”。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天文学家勒威耶搜集了有关气象资料,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低气压。勒威耶弄清前因后果,将它呈报给国王。阐明是低气压最早在欧洲西部大洋活动,随后转移到东南方向,行至黑海时,酿成这次灾难。后来,勒威耶提议建一个气象观测网,将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通知前线,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天气预报。不久以后,法国和英国正式开始天气预报工作,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

节气的由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着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英国学者李约瑟赞道:“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察者。”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最古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坐落在古都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相传周公曾风尘仆仆,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过测量日影。至今还珍藏着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春秋来年,根据每年“冬至”时刻的测定,推算出一年岁实是365.25日,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为准确预告季节、反映气候寒暖变化提供了条件。《春秋》一书中,已有许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西汉时《淮南子·天文训》一书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足以证明它同农业畜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沿用。

分析二十四节气,“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根据天文来划分的。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在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直射的地方又回到赤道,这时是冬至;“二分”、“二至”表示季节的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是“二分”、“二至”中间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如:表示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降水和水气凝结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繁茂,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时节。

“旱极”和“雨极”的由来

南美洲智利北部阿卡玛沙漠中的阿里卡,从1845年到1936年的92年内没有下过雨,以后17年仅下过3场雨,总降水量不过0.5毫米,被称为“世界旱极”。

世界上旱极的出现是因为这些地方常年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时,温度会升高,不利于水流的凝结,而蒸发又十分旺盛,所以带来炎热、干燥的气候;智利又是狭长海岸的国家,秘鲁寒流沿海岸北上,寒流的相对低温使近地表的空气变得比较稳定,不容易产生上升运动而凝结成云。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镇。1961年7月,这个镇的降水量达到了9300毫米。这一年,它创造了26461毫米的世界纪录。即使在平时,乞拉朋齐的年平均降水量也在11430毫米的水准上。这个雨极之所以多雨,主要原因是它处在迎风坡上。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西、北三面地势都比较高,南面却敞开着,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热的西南季风长驱直入,顺坡而上,很快就凝结致雨。雨一下起来,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伏”的由来

伏天,俗称大伏天,又称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伏”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在我国旧历法上,使用天干、地支组合(如辛酉、壬戌……)来记载年、月、日的顺序。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规定每年按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如夏至逢“甲”,从“甲”始第7天为第一个庚日,每个庚日相隔10天。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日期也各不相同。中伏还要看交伏的早晚,10天20天不一定。如1983年6月22日交夏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农历5月26日,为初伏,7月26日为中伏,8月15日为末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也就是阴气潜伏、阳气最盛的时期,要注意降温防暑。

“热在三伏”的由来

一到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酷热的“三伏”天让人湿热难捱。那么,你知道“三伏”是怎么来的吗?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我国流行“干支记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轮回来记日子,凡是有“庚”字的日子都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说法,据此理论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阴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10天。并且有了“热在三伏”的说法。这样,三伏就有了固定的日期。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青少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智慧的芬芳,体验生活的艺术和想象的魅力。本书旨在让青少年在寓言简短、诙谐、幽默的语言中,体会深刻的道理,启发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星使降临(兽王系列)

    星使降临(兽王系列)

    兰虎找回小犬狼,在海岛上与神鹰城城主凌九霄恶战,最终两败俱伤。兰虎回到了桃花源养伤,并去拜见神兽贪狼。兰虎从贪狼那里看到当日贪狼与鲲鹏大战以及火鸦逃离地球时的影像,他震惊于神兽的强大,心中十分向往,但是以人类的血肉之躯难以达到神兽的程度。贪狼给了兰虎一个选择——守护者联盟……应罗吉校长邀请,兰虎离开桃花源,和风柔一起去古亚洲大陆宠兽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在宠兽学校,他受到了年少轻狂的新生代蝴蝶宠兽战士挑战。兰虎完成了毕业任务,力量全部恢复……兰虎回到桃花源后收到消息,凌九霄受伤回神鹰城后……
热门推荐
  • 逍遥门主在都市

    逍遥门主在都市

    古岚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类人,有一天去旧货市场买了一扇门,什么门??神门!!无意间成为了这扇门的门主,逍遥大都市,与仙神做交易,开启了自己一生的无限征途。
  •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

    现代领导者学习领导理论无非有三条途径:一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摸索;二是学习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三是学习中国传统领导理论。前两条途径无疑是重要的,但后一条途径具有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的特点。因为古代领导理论虽然存在了二千多年,也有语言的障碍,但毕竟是同一民族的思想,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同现代中国人属于同一种思维类型。学习和研究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操作和实施,更易产生领导效果。现代领导者应该在眼睛向外,学习西方领导理论,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领导实践经验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国人自己的领导理论,并在实践中使之发扬光大,让古老的理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
  • 缘分的时差

    缘分的时差

    只有6岁的上官婧媛在和爸爸度过了游乐园幸福的一天后,发生车祸,失去了父亲。几年后,由于经营不善母亲变卖了公司,开始过起普通人的生活。而10岁的罗嵘在游乐园用镜头记录下了上官婧媛天使般的笑容,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却深留在了心底。20年后,上官婧媛被安排与罗嵘相亲,却遇上了弟弟罗峥。两人的见面不欢而散。原以为只是一次失败的相亲经历,却没想命运让兄弟二人与上官婧媛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纠结的故事。究竟选择是弟弟罗峥还是哥哥罗嵘?
  • 天纵狂妃,相公太傲娇

    天纵狂妃,相公太傲娇

    她,凤倾狂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麻辣女特警。她,貌美如花,脾气火爆,武艺高强,聪明绝顶。一朝穿越,竟成了凤家死了亲娘的嫡女。爹不疼,祖母不爱,还有一群恶毒的后妈。好在她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当即便给了姨娘一个下马威。什么!那娘炮竟是当今太子爷!更是她的未婚夫婿!得知这个消息——她心不甘情不愿:“我不嫁!你们谁爱嫁谁嫁!”“今儿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某腹黑太子笑得一脸阴险狡诈。皇命难违,她入了东宫,新婚之夜便扔给某男一封休书。“签了它!从此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她满脸嫌弃道。“凤倾狂,你休想!”某男怒撕休书,眼中却尽是傲娇之色。他,宇文长恭堂堂云起国太子。他,英明神武,权倾天下,最关键的竟生得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哪料却有一个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的彪悍未婚妻……纨绔不化到举世无双。什么!她要退婚!不然就要逃婚!傲慢如他,亲自拿着圣旨求婚:“嫁给我,不然……”“殿下,我给您唱小星星,您放了我可好?”某纨绔女总算败下阵来。娇妻进门,他神清气爽,可新婚之夜却又被她将了一军。“女王大人,请不要休了我。”他突然抱住她的大腿,可怜巴巴地说。“宇文长恭,你这么萌,你麻麻造吗?”某女不禁醉了,脸上写着大大的无奈。本文女强男强,一致对外,女主汉子附身,男主略萌,欢迎跳坑。
  • 骑蜗牛的旅行

    骑蜗牛的旅行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佘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 无尽位面

    无尽位面

    假如有一天世界因你而毁灭,你会做些什么呢?是永远活在自责中?是奋力挣扎企图改变世界?还是....“我石涛又回来了,所有死去的人们,通通复活吧....”“天,这里是地球吗?怎么会...变成另一个地狱!
  • 嫡女归来:侯门毒妃

    嫡女归来:侯门毒妃

    上一世,她后位被夺,受尽夫君和庶妹的凌辱后死去,重活一世,她性格大变。姨娘和白莲花庶妹处处陷害她,她不再软弱,彪悍还击。三皇子全力助她,她快意恩仇,终于快要报仇雪恨,却开始遭受神秘人的阻挠和陷害。这背后的神秘人,究竟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 镇妖录

    镇妖录

    昔年土豆以一本斗破苍穹强势崛起,如今我写下《镇妖录》向你们阐述我的道,我心中的瑰丽世界。踏上这条浩荡激烈的路不知能否借尔之手,送我上青云?阿郎也为混口饭吃,故来此卖弄文笔。风格和方式必然和诸多网络作家不同。来此我考虑了很多,最终却只想到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穿越之魔舞双修

    穿越之魔舞双修

    很典型的女主穿越另个一时空磨练的故事。……无良滴小玖推荐自家滴新文《柔妃》。一贯的腹黑轻松文。玖在期末冲刺中……,希望玖会考好吧!新文会在2月1号固定更。亲,小玖打滚求收藏。亲乃们忍心玖在大冬天受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