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3400000148

第148章 无谓的担心

叫贵娃的战士从村里一户人家溜出来,见没人注意,跑回去睡觉了。这户人家是他的一个亲戚,好不容易来到家门口,他忍不住便偷偷摸摸地去看了看。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违犯了纪律,在对亲戚的显摆中,把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要是不出状况,这件事情没人知道,就这么过去了。但隔墙有耳,贵娃与亲戚说话,却被旁边院子里的一个人听到了。

此人叫何富,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壮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可算是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女儿长大成人了,说了一门亲事,做父亲的觉得尽了自己的责任,对得起死去的妻子了。

谁知祸从天降,一年前,一支国民党从这里路过,他的女儿正从田里回家,半道上被几个兵截住,强拉到僻静处,给糟蹋了。一朵鲜花枯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女儿含羞带愤自尽了。

从此,这位做父亲的失去了生趣,失去了他那不多的,仅存的希望。他沉默寡言了,抑郁愤懑了。他的心里只有恨,只有为女儿报仇的欲望。他不知道那几个糟蹋他女儿的大兵的名字,他只知道,那是国民党的兵,国军。

“我当上国军了,吃得饱、穿得暖,还发军饷,过得挺好的……”何富耳边回荡着刚刚听到的只言片语,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两眼喷火,“国军”两个字象毒蛇一样啮咬着他的心。

愣愣地坐在屋子里,何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在成了拳头,然后猛地站起,报仇的欲念吞噬了他的心。他失去了理智了,也没那么高的觉悟,不会想到家仇与国恨不同,因私而害国,这已不是普通的报复,而是罪恶。

……………

“暗哨放出去还是五里?”杨国权很担心地问道。

高云焕点了点头,说道:“长官不必太担心,五里的侦察范围应该足够。”

杨国权沉吟了一下,说道:“多放几个暗哨,这地方咱们并不是太熟悉,万一有疏漏,在敌后,可不那么容易脱身。”

“是。”高云焕点了点头,突然低声说道:“我还有个想法,真能把鬼子弄得糊里糊涂。”

“快说,快说。”杨国权眼睛一亮,急忙催促道。

“给钟组长发电报,让他协调其他情报站,放出假消息……”高云焕坏笑着将主意说了一遍。

打开电台?放出假消息,杨国权在路上不是没有想过,但现在却颇费思量地沉思起来,一支深入敌后的行动部队,要想行动机密,不被人发现,保持无线电静默,这虽然是非常简单的常识,但他明显是受了后世影视剧的误导。现在的日本驻防各县的特务机关,并没有配备无线电测向仪这种高级东西。所以,要打开电台进行呼叫,并不十分危险。

“你知道日军有没有无线电测向仪这种东西?我们打开电台呼叫,会不会暴露目标。”杨国权思索了半天,试探着问道。

高云焕瞪大惊奇的眼睛,象看外星人似的望了杨国权一会儿,笑道:“不会的,在咱们这小地方,日本人怎么会有这种高级货。”

“那就发报吧!”杨国权松了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

同类推荐
  • 夜幕闪耀

    夜幕闪耀

    是特殊的人造就特殊的时代还是特殊的时代令有些人不得不变得特殊?每个辉煌的人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一样照耀着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群星闪耀的时代一直延续着,从未间断过。
  •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中有军人,有地方干部,有教授、大中专毕业生,有原国民政府驻藏机构的专业人员;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队伍里有来自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一支特殊的大军,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趟冰河,风餐露宿,艰苦卓绝,最终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实现了“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誓言。其间,数万名干部战士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让藏族人民认识了解放军,相信了共产党……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塞北王朝金

    塞北王朝金

    河流窜梭,满溢蜿蜒,王朝更迭,再回圆点。青石桥边是谁留下千年的随笔。五千年,北风袭,你一将功成,我却尸骨无存。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怎抵的住城外弥漫的硝烟。妻离子散,白发黑发……烟花满天,倾世笑颜……这才是说不尽的人间……为您记叙百年女真的博弈,外交,战争……靖康之变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吗?女真满万真的就天下无敌吗?岳飞真的能直捣黄龙府吗?秦桧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吗?赵构真的惧怕徽钦二帝回归吗?主战真的是民心所向吗?主和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主战派真的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吗?主和派真的都是满腹草包的懦夫吗?蒙古真的是秋风扫落叶,横行中原吗?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真的是错吗?……记叙不一样历史和一样的人物
  • 罗成后传

    罗成后传

    藩王世子、义薄云天、开国元勋、忠肝义胆、爱恨情仇、红袖添香、折戟沉沙、一抹夕阳……锁五龙一统归唐后,罗成受封越国公。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趁中原大局初定,李唐根基未稳,挥师南下兵犯云州,罗成曾为北平少保燕云一带了如指掌,高祖命其戍守云州。武德二年,罗成山西赈灾重逢单盈盈,收养单雄信之子单天长;武德三年九月统叶护求和,自此北疆十余载无战事。朝中暗流涌动,太子、秦王纷争不断,太子几番拉拢罗成未果,暗下毒手……单天长流放,秦王圈禁,魏征倒戈,罗成如何应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北平府灭门,罗成心死;淤泥河战死沙场,罗成虽死永生……(2013版《隋唐演义》续)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魔女逃妻

    穿越之魔女逃妻

    什么?穿越了!最郁闷的是,不仅被人吃干抹尽,居然肚子里还莫名多出一个宝贝。这……这个娃是谁的??才不管是谁的呢,反正在自己的肚子里就是自己的!什么?成亲,见鬼了,美男都没采到就要死会,不成!逃!!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读《猎人笔记》,你会觉得,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这种种悲剧,是多么的不协调,不应该。也因此告诉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努力为明天的更美奋斗。"
  • 烈火战龙

    烈火战龙

    部古典神话小说,宇宙大战导致时空逆流,把六界的人给传送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环宇星辰。主人公烈火是轩辕黄帝元神转世的异能修真者,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他,从不知苦难为何物!自从闯荡江湖后遭受多苦多难的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是一个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欺善怕恶的世界,所以他特别珍惜友情、亲情、爱情……,也导致他为情所困,为情所伤。
  • CRITO

    CRIT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无敌之纵火者传奇

    英雄无敌之纵火者传奇

    一个纵火者在英雄无敌世界里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英雄的世界,这里没有匹夫之勇的游侠,有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书《辐射世界》已经推出,请大家支持,书号1097835,或者点我的名字,在书架里就有!
  •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企业是平台,感恩是它前进的动力源泉;工作是礼物,珍惜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大智慧。
  • 老婆凶猛

    老婆凶猛

    一个热血少年成长为黑道大哥的艰辛历程。本书QQ群已建立!请大家来群里热闹!号码:28140648
  • 极品红颜

    极品红颜

    说她是极品红颜,一点不为过!当然,后面加个祸水就更准确了!男人见她捧手心,女人见她恨入骨!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也不能都怪她呀,她只不过是想收个美男当夫君,用不着全民戒备吧!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