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看着这封信感觉到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东西忘掉似的,看着信封邮票上面画的小猴,忽然脑海中就像一道闪电划过......
猴票!没错,就是猴票!
猴票,又称庚申猴,和金猴,是中国邮票总公司于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猴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与猴票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首日封。猴票是特种邮票,编号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人民币)。猴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邮票原图由黄永玉绘制,邮票由邮票总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由姜伟杰雕刻,采用影写版与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由BJ邮票厂印刷。猴票尺寸为26×31毫米,齿孔11.5度,一版80张(8×10)。猴票的发行量猜测在360万枚至800万枚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3)中记载的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
猴票由于是第一枚生肖邮票,图像美观,印刷精致,深受集邮爱好者欢迎,猴票在邮票市场价格上升很快,2007年一张猴票的价格已经达到3200元,是面值的4万倍,四方联和整版邮票的价格要更高。
猴票价格上涨速度惊人。不愧是中国集邮的标志藏品。同时也是中国集邮市场的风向标。首套新邮票、新邮品均蕴有一种“龙头效应”,集邮者的求全心理,往往使这些首套邮品身价不凡,增值可观。尽管猴票发行之初很多人并未留意,但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地诸多邮市相继建立,集邮所蕴涵的经济意义愈发显露出来,猴票也就随之紧俏起来。至1992年,第二轮生肖猴票面市时,很多集邮者恍然大悟,怎么手上少了第一套猴票呢?于是“庚申猴”的价格在市场更是直线飙升,供求极度失衡。
虽然后来发行了第二套、第三套生肖邮票,其中也有猴票,但通常猴票是指1980年发行的第一张猴票。猴票由于是雕版印刷,其票面的猴身上的毛在阳光犹如真的毛皮一般光彩熠熠。这也是甄别庚申猴的真伪的重要依据。所以有猴票的朋友要特别爱惜你猴票的票面,票面的好坏是价格高低的重要因数。第一枚生肖邮票的诞生,也就是新中国第一个邮票神话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黄永玉创作的“庚申年”猴票得到了邮市前所未有的吹捧,经济价值扶摇直上。当时8分钱的面值,全张80枚猴票更是从当时的6.4元暴升至最高价20多万元,而且往往是有价无货,“一版”难求,民间甚至传有“一枚猴票一台车,一版猴票一套房”的佳话,创下了新中国邮票升值最快的纪录。而将这枚艺术价值极高的猴票奉献给广大邮迷的正是幕后传奇人物黄永玉。80版的猴票缔造了一个集邮史上的神话。
历史上,猴票的每一次价格变动都伴随着邮市大行情的变动。
1984年到1986年,猴票价格一路从3元左右飙升到30元,中国集邮市场第一次大繁荣。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排队买邮票的盛况。
1990年年底,猴票价格从70元上涨到240元附近,启动了1991年的一轮邮市大行情。
1996年秋,单枚猴票价格由300元左右飙升至1100元,又引发了1997年一轮波澜壮阔的邮市大行情。
1997年下半年开始,猴票一路下跌,从此邮市也进入了长达10年的低迷期。
2005年年底,猴票又重新回升至1700元。
2007年,猴票价格冲至4000元上方,整版猴票在线成交价突破30万。
2009年12月,单枚猴票接近5000元。
2010年1月底,单枚猴票突破6000元大关,整版猴票在线成交价达58万。
2010年4月初,单枚猴票在线成交价攀至7000元。
2010年4月底,整版猴票在线成交价达90.5万。
2010年5月初,单枚猴票在线成交价升至9200元。
2010年5月中旬,单枚猴票成交价1.13万元。
投资小、收益大、无风险、体积小、易收藏,这简直是穿越人士居家旅行、奔向小康、称霸世界必备之黄金投资。
该死!现在才想起来,两年多了,希望还有。一定要不惜一切、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搞到手,乡邮政所没有就去县县邮政局。至于钱好说,沈元父母实行开放式教育,零钱就放在抽屉里没锁。其实小孩就是这样整天看见零钱更不会乱拿,也不会胡乱花,这样比把钱都藏起来更好,你越藏,他越偷!
第二天,沈元在父母出去后就拿了20元,分别藏在两只鞋里。锁好门向3里外的乡邮政所走去。3里地对一个6岁多的孩子来说相当很远很远了,可是对一个心理年龄30多岁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站地距离。
半个小时就到了乡邮政所。在门口取出钱放在兜里走进去,里面是一男一女值班,男的40来岁,蓄着胡子,女的不到30岁。
“大爷,有猴子画吗?”
“什么猴子画?”
“就是信上画的那个,8分一个的。”
“你说邮票啊,有!干吗?你家大人让你来买吗?”
“嗯,我把表姐的猴子票弄脏了,买新的还给她,大人说这房子里就有卖。”
“好吧,要几张?”
“3大张,10小张。全要带猴子的。”
沈元赶紧踮着脚把钱递过去。
“买这么多!?钱正好,是大人教给你的吧?几岁了?”
“嗯,8岁,大爷,你胡子真好看!”
沈元赶紧转话题,省得他问来问去。
“是吗,”这男的摸了摸胡子,“给你,数数拿好了,快让你买干净了。”
“谢谢大爷。”
沈元接过邮票手有些颤抖,用准备好的塑料包好放在怀里往回赶。回到家父母还没有回来,沈元踩着椅子把邮票藏在镜子后面。
拿钱的事在父母回家后沈元就主动交代了,挨了一顿说,耳朵也被拧了一下,不是因为沈元拿钱去花,而是担心他一个小孩子独自走这么远,要是迷路让人拐跑了怎么办?至于为什么买邮票,因为昨天看见信封上的很好看,晚上又梦见了自己有好多好多,又说今年过年不要新衣裳了就是想要猴票,沈元父母无奈也就不了了之。
村里终于通电了,大街上安装了一排路灯,家家户户安上电灯,从此告别黑暗,迎来光明。
村里接着又买了一台19寸彩电,白天放在会议室,每天晚上放在支书房子后面的大街上放。因为电还不能正常供应,每天18点到21点之间都要停电两个多小时所以每天傍晚都用村子里的柴油发电机自己发电,到21点前后正常供电。每天天还没黑,沈世林带着一群小伙子去开柴油机发电,小孩子们就跟在后面看热闹。等柴油发电机发动起来,孩子们就赶紧往回跑好在电视前占个好位置。
沈元记忆中自己每天傍晚早早就占一个好位置,激动不已,闹来闹去。等打开电视机,电视中先是播放《新闻联播》,播音员出来没说两句沈元就困了,也没看见电视剧就被刘英抱回家睡觉去了。第二天沈元依旧早早去占座,早早回家睡觉。
这段时间正在热播80年黄元申版《大侠霍元甲》,每天小伙子们唱着咬字不清主题歌,“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小孩子则是见面摆个姿势,嘴里喊一声“迷踪拳”发了出去,几乎是百战百胜,勇不可挡。
沈元现在当然不会再早早回家睡觉去了,他每天晚上坚持看《新闻联播》和《霍元甲》,这版《霍元甲》是比较经典的就像83版的《射雕英雄传》一样,而且里面的武打动作虽然是拍电视剧,但是还是又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都是从武功套路中借鉴过来的。不像后来拍电视剧那样到处替身、特技、电脑特效,花里胡哨,没意思之极。“迷踪拳”源自霍家拳,霍家拳源自八极拳,很多拳理都是相通的,虽然大多数看不明白,但是没有办法。这是目前沈元了解外界的唯一通道。《新闻联播》这段时间主要播出党的“‘十二大’新闻”和足球“世界杯”消息。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杯上意大利国家队最终取得了世界冠军。党的“十二大”确立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是指出了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