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4900000012

第12章 朝堂风波

四月的长安,天气已是暖和了起来,可是黎明的长安,却还是凉风嗖嗖。颇有几分寒意。众朝臣都哆哆嗦嗦地等待在朝殿之外。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而勤劳的太宗皇帝也是早早地起床,准备天亮上朝。

今天的张亮便是第一个到达,昨天据下人说高士廉回来了。自己的儿子被抓,这个做父亲的怎么能不揪心。此时的他也正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高士廉。

高士廉身穿紫袍,稳步朝着太极殿走来。此时的张亮见状,便急忙迎上去。

“高士廉,还我儿子!你居然囚禁我儿子,他犯了什么罪?你给老夫说清楚?”张亮气愤地抓住高士廉的衣袖,扭打起来。奈何高士廉乃一员武将,而张亮却只是一介文官,却是将高士廉晃动不了。

众朝臣见状,纷纷议论起来。而此时丞相魏征走了过来,见状呵到:“在朝堂之上咆哮,成何体统?”众人纷纷列队,准备朝班,但是张亮却是仍然扭住高士廉不放,要求放回自己的儿子。

就在众臣闹的不可开交时候,太监出来,大喝一声:“上朝。”众人纷纷迅速列队,此时的张亮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步入太极殿。

李世民也听到了外面嘈杂的声音。大清早地,在外面如此大闹,确实有点不成规矩。

众位大臣们斗殴进入了朝堂。李世民也进入殿堂,扫视了一下这般大臣们。此时的张亮对皇上不悦的态度视而不见,直接跪倒在地上:“皇上,你要给我做主啊!”

“怎么回事?”

“启奏陛下,高士廉抓了我的儿子!”

“哦?高爱卿,可有此事?”

“陛下,却有此时,我正要向你汇报。”高士廉出列,说道。

“怎么回事,你说来看看。”

“是,陛下。”高士廉顿了顿,便将那日在双林寺发生的一幕都告诉了太宗。

“竟然有如此之事,张爱卿,你有何话说呢?”

“陛下,我儿肯定是遭人陷害。不,肯定是左轩那黄口小儿搞的鬼。”

“左轩?你不说我还忘记了,他不正在刑部大牢里面关着呢么?怎么会去陷害你儿子呢?”

“陛下,我想那次刺杀朝廷钦差的强盗肯定是为救左轩而来。臣查到那帮人是群匪寇。”

“哦?是什么地方的匪寇呢?”

“这个。。。还没有查出来。”

“那你怎么知道就是匪寇呢?”

“这。。。臣是从他们尸体的衣着上面分辨出来的。他们很多人的衣服破破烂烂,并且有很多的树叶染成的绿色,想必是经常出没于密林所致。”

“这个不无道理。”李世民沉吟道。

“可是陛下,我查到了他们的来历。”

“哦?那么你是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查清楚了呢?”

“启奏陛下,没有。”

“没有你怎么就回来了?”

“因为臣查到这些盗寇来自一个地方—河南。”

“何以见得?”

“臣在调查此案之时,有人跟盗寇说过话,据说这些盗寇说话口音都喜欢说‘中’字。”

“原来是这样,这确实是河南口音。你打算怎么办?”

“臣请旨,下河南查明此事。”

“你是刑部尚书,直接发道公文到河南不就得了?为何要自己亲自走一趟呢?”

“臣怕有所闪失,因此,臣请旨能与平遥县令淳于熙一道下河南查明此案,以还世间一个公道。”

“这个就。。。”

“皇上,臣以为不妥。淳于熙乃平遥县令,是当地的父母官,国不可一日无主,当然县也不可一日无父母官。况且此时不该一个小小县令插手。我们朝廷有这么多人,难道要一个县令来查案不成。”张亮故意将后面的几个字说的很重。刚说完,便有很多朝臣出列,个个附议,并强烈请求能跟高士廉一起下河南查案。

看到此景,张亮觉得差不多了,便言道:“陛下,臣正好乃河南郑州人士,对其环境比较熟悉,所以,臣请旨协助高大人一同下郑州查办此案。”

“这个也不是不可。”就在唐太宗犹豫其间,高士廉发话了:“陛下,臣以为不妥。此事张大人应该回避。因为你的儿子张乾卷入其中。”

“哼!你明明就是公报私仇。我儿年仅十三,能犯下什么罪?再说,我儿就读于国子监,受皇上恩泽,从小明志,毕生将为李唐江山抛头颅洒热血,这一点皇上是知道的。你说说,抓我儿子,你是何居心?”张亮此时声音越来越大。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甚是头痛,便问旁边的魏征道:“魏爱卿,你看此时该如何定夺?”

“臣以为此事已经闹到这个份上了,不如就喊他们三人一同查办此案。就以高士廉为主,陛下你看?”

“好,就依魏爱卿的。高爱卿,张爱卿,你们都是我大唐江山的开国功臣。想当年我们一起金戈铁马,同生共死灭大隋的时候,可是何等的团结?何等的快活。现在确实要闹成这样。朕实在是心痛啊!此次下河南,你们务必要团结一心。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有问题吗?”

“陛下,臣认为只需要二十天就够了。”张亮知道越是早早结案,越是对自己有利。

“陛下,臣请宽限些时日,刺去河南,来回至少要半月,时间不充裕,根本无从查起。”高士廉辩解道。

“好了好了那就一个半月,一个半月够了吗?”太宗很是不耐烦地摇了摇手。“开始下一个议题吧!”

早朝退后,太宗心情甚是不好。便支开了身旁的太监侍女。一个人在御花园中闲逛。魏征求见。

“就知道你会来,魏爱卿,你说朕什么时候才能清静清静啊。”太宗感叹着摇摇头道:“说吧!你是怎么看待今天的这个事情的?”

“臣认为首先,陛下因为刘宏基之事,心中有很重的隐恻之心。想必陛下不希望他们任何人都出什么事情吧。但在我看来,高大人此去的目的并不是查盗寇。”

“哦?何以见得?”

“我想是淳于熙想借高士廉之手为刘宏基平反。”魏征道。

“哦?看来这个淳于熙是很聪明的嘛!”李世民笑道。“难道刘宏基真的是被冤枉的?”

“刘宏基拿人钱财不假,可是就连刘宏基都不清楚钱从哪儿来的,此时必有古怪。我想估计淳于熙肯定是找到了什么线索吧!”

“左轩如何处理?”李世民忽然转移话题。

“陛下你不是想见他吗?”魏征忽然笑道。

“你说说,现在此事不明,我怎能见他?”李世民皱眉道。顿了顿,太宗慢慢地走了几步,又问道:“你你见过他么?”

“臣只在远处看见过。此子相貌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是他的表现太让人意外了。”

“哦?说说看。”太宗忽然来了兴趣。

“此子非常平静,看起来一点也不急。根本与其乃年龄不相符。并且每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看起来不像是在坐牢。倒像是在—等待。”

“你说什么?等待?等待什么?”李世民觉得非常奇怪。

“不错,可能他已经猜到了你想见他。”

“他有什么出众之处吗?”

“如果说什么出众之处,那么便是他的那首诗和那首曲。”

“他会写诗?和会写曲?”此时的太宗觉得自己有点冷静不下来了。

“是的,陛下,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个左轩写的《静夜思》和一首曲《回家》,现在可是传送整个京城哦。”于是魏征将最经外面流传甚广的诗给太宗念了一遍。

“唉!看来我这个皇帝是天下最后一个知道此诗的人。怎么开始就没有人向我汇报呢?”

“陛下,臣以为你知道呢!”

“魏爱卿,你将那首《回家》给我弹奏一遍,可否?”李世民长长地处了一口气,说道。

“陛下,这个。。。”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不是,我是怕陛下听了这首曲,会觉得伤感。”

“我李世民一生大大小小不知打过多少次仗,什么事情我没有见过。你认为就一首曲子能扰乱我的心神吗?”

“那。。。臣只好遵命了。”

唐太宗便喊侍卫在一亭子里面摆上琴,魏征便坐了上去,弹奏了起来。那深沉而热烈的思乡情绪从一个个音符中飘落出来,环绕在空气中。一股股忧伤的气息直接扎进太宗心中那最隐晦、最痛的心灵深处。听着此曲,仿佛自己的哥哥弟弟正在太原府等待自己凯旋归来。自己的母亲也在太原城外张望自己。禁不住地,李世民却已经是泪流满面。而沉浸在音乐中的魏征还没有发现此时皇帝的情绪。

许久,音乐在沉沉的思念中停止,整个空气仿佛静止了。许久许久,魏征清醒过来。每一次他弹奏词曲,都发现对自己的心性影响很大。此时看见太宗满脸泪痕,急忙跪倒。

“请陛下恕罪。”

“你起来吧!”李世民闭上眼睛,道:“魏爱卿,跪安吧!”

魏征看着太宗起伏不定的胸口,便叩首,离开了皇宫。

同类推荐
  • 青衿歌

    青衿歌

    铅色的乌云疯狂的翻卷、汇聚。转眼间,草原如同被泼墨了一般陷入无边的黑暗。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铁幕,照亮被狂风压倒的荒草,以及在草原上飞驰的骏马。骏马迅如疾风,但骑士还是觉得速度太慢,手中的马鞭一鞭快过一鞭地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吃痛,速度又快了一成。骑士抬头看了一眼风云激荡的天空,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这场雨来的太及时了,自己留下的痕迹会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唳!”一声尖锐的鹰鸣,穿过狂风的呼啸,钻进了骑士的耳朵。骑士身子一晃,抬头一望,只见一只雄鹰在乌云的间隙里穿梭着:竟然在这样的天气出动……骑士伸手压了压胸口,接着手中的马鞭挥的更急。“嘶!”骏马吃痛,四蹄奋扬,跑的更加的迅疾。
  • 鲜卑帝国

    鲜卑帝国

    本书以鲜卑帝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北魏为主线,通过对北魏王朝兴盛、衰亡的描写,让朋友们了解从三国到隋唐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解开一个接一个的谜团。
  •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作者从浩瀚的、错综复杂的历史故事中,挑选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片段,以极其深入浅出的方式条分缕析,带领听众与读者一步步、一层层深入到历史智慧中去,让历史变得精彩,引人入胜。
  • 雍王章邯

    雍王章邯

    当强横一时的大秦轰然倒下,华夏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乱。勾心斗角的鸿门宴之后,争霸的战场上似乎只剩下刘项二人,意外穿越到秦降将章邯身上,到底该如何生存?这是最坏的时代,各地生乱,流匪纵横,天下民不聊生。义帝权力无奈架空,项王残暴肆意杀戮,沛公蛰伏伺机发难,大秦余党渴望复辟。这是最好的时代,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韩信,萧何……一个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涌现在这个时代,十八个藩王十八分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坐拥三秦险地,执掌咸阳雄城,南据刘邦,东峙项羽,且看章邯如何参与到不一样的楚汉争霸中。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热门推荐
  • 情不顾生死

    情不顾生死

    三年的夫妻,三年的折磨。丈夫的冷酷无情,心机婊的蠢蠢欲动,闺蜜劝其离婚,颜豆儿只有以死解脱....闺蜜、情敌、友情、爱情哪个才是真?阴谋,金钱,权利,哪个更值得拥有?一切真相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的爱妃

    邪王的爱妃

    他,邪魅张扬,初遇她是为她心动,一颗久封的心为她而悸动,用尽手段,只为宠她上天。她,冷如冰雪,看尽了世界的丑恶,因为被前男友欺骗,下定决心不再爱任何人,却为了他,打破自己的禁忌。【一对一,强队强,墨羽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支持
  • 寻石迷踪

    寻石迷踪

    北漂穆一,从乡村少年成为都市白领,一直以为被幸运之神光顾着,可有一天,他却突然发现自己实际像木偶一样为别人摆布着,而这一切都与传说中的,远古鲜卑王图腾石有关。为寻找答案,穆一深入故宫密道、荒山野外、日本孤岛、京都神社、山西佛窟、西南边境、大漠极地……探寻蛛丝马迹,经历生死探险,这期间,遭遇感情纠葛、经历美艳诱惑、尝遍爱恨纠葛,而终于找到答案的他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试图统治世界的邪恶力量……
  • 天价宠:权少的迷糊妻

    天价宠:权少的迷糊妻

    那年,她趴在他的身上,掐着他的脖子,斩钉截铁,犹如命令一般,说:“我要跟你睡觉!”此后,她千方百计给他挖坑,守在坑底,等着他跳。他想方设法的躲,结果坑太多,一不小心,掉坑了。那年,她站在门外,微红了眼眶看着他,冰冷决绝的语言,仿佛是给自己的命令:“我滚了,再见!”此后,她从自己挖的坑里爬了出来,消失的彻底。他却怎么都爬不出坑,只得呆在坑底,等着她来拯救。
  • 灵路传奇

    灵路传奇

    一个偏远山村的小子,依次偶然的机会,被衰落的道门弟子发现身怀九灵神瞳,从此学习各种神奇的道术,携九转命盘,踏上灵路,寻找传说中的九命之子,上踏九天,下诛黄泉,斗佛门,灭厉鬼……
  • 诛神榜

    诛神榜

    一篇文章,日月生辉,风调雨顺。一曲高歌,乾坤颠倒,神魔起舞。一把铁剑,纵横九州,快意恩仇。一杆长枪,血战沙场,保家卫国。封禅,沧州青霄城人士,于十七岁参加武举和文举,获得文武双科榜首。十九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文武双状元!
  • 名门厚爱:老婆么么哒

    名门厚爱:老婆么么哒

    【新婚版】“老公,小三找。”女人兴奋地躲在墙角看好戏。男人逮住女人的后领,在小三面前上演热吻。完事才道:“看到没?我有她,我只要她。”指着怔住的女人宣言。【婚姻加强版】“老婆,我好像看到情敌了。”“是吗?哪儿呢?”女人激动地理了理衣服,将耳发撩耳后。男人脸一黑径直扣住女人后脑勺,阴森森地露出一排洁白的牙,“很期待?嗯?”“哪有。”女人心漏掉一拍,小鸟依人地凑到男人耳畔低语:“我也,只要你。”
  • 重生之知县夫人

    重生之知县夫人

    据《浔阳县志》记载,建炎年间,知县夫人苏氏凶悍如虎,入门三载未曾生下一儿半女,还不给孟知县纳妾,更有人曾亲眼目睹,知县夫人竟让孟知县下跪敬茶认错,简直败坏三纲五常。有孟知县一红颜知己终于看不下去了,决定救孟知县于水深火热,知县夫人听闻后,拍案而起,“孟仲垣,你胆子大了,敢给本宫红杏出墙!半霜,半雪,抄家伙,抢人去!”
  • 拿四叶草做约定

    拿四叶草做约定

    本书纯属虚构,是我自己随便幻想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多多包涵!
  • 炮轰异世

    炮轰异世

    一个神密的大陆,一个元力纵横,武者称霸的世界,陆凯穿越来了,带着一艘威力超大的宇宙战舰来了!人元境!不服是吧?轰死你……。地元境!不服是吧?轰死你……。天元境!不服是吧?当然还是轰死你……。美女!不服是吧?当然是……收了!